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

便來到前殿,接見兩人。

“臣天章閣侍讀、權判尚書刑部若訥……”

“臣禮部員外郎、三司修造判官聞……”

“拜見國公!”

“兩位愛卿請起……”趙昕高興的對兩人說道,然後就假惺惺的問道:“兩位愛卿,可是有事欲要見孤?”

高若訥馬上就給王聞使了個顏色,後者立刻就趨前拜道:“啓稟國公,臣聞陛下授國公判將作監,而將作監舊職,今已爲臣所領……”

“臣雖粗鄙、愚鈍,見識少,卻也知君臣上下尊卑之分,故不敢僭越,乃誠惶誠恐,伏乞國公佈德施澤,下降德音,爲修造案上下略作指揮……”

趙昕聽着臉上笑容燦爛無比。

他知道,從此以後,他就將掌握修造案的權力了。

而修造案,雖然只是三司戶部八案之一。

主官也不過七品的員外郎,但其權責卻非常大!

按制,修造案統管三京城市修葺、維護以及全國道路、橋樑建設、維護,並負責邊防訾堡的修建與維護。

同時,其還負責管理在京陶瓦竹木等與工程建設有關的國營作坊、工匠。

是一個典型的北宋官署機構。

位卑而權重,職小而事多。

對趙昕來說,修造案也算得上是一個合適的練級之所了。

因爲,它安全,幾乎沒有風險。

哪怕就算出了漏子,也影響不到國家,更不會影響到他這個國公的威名。

在修造案裡,趙昕再怎麼折騰,也不會引人注意。

畢竟,工程建設這種事情,動不動就是三年、五年爲時間單位。

就拿范仲淹當年建議修建的捍海堰吧,全長三百公里,從天禧五年動工,一直到天聖四年才完工。

彼時,范仲淹早就已經調走,並且連新履職的官職任期也要結束了……

這就是工程的好處了。

背鍋有別人,好處自己拿。

而且,因爲不會涉及任何國家紛爭、派系鬥爭,所以在正治上百分百安全。

是一個合適的落子之地。

所以,趙昕只是稍作推辭,就在王聞的‘再三懇請’之下,勉爲其難的答應了下來。

然後,他就問道:“王卿,修造案今歲已經開工的工程底子,卿可帶來了?”

王聞馬上就道:“回稟國公,臣都帶來了,此刻就在殿外,國公可要觀覽?”

趙昕點點頭。

於是,王聞立刻拜道:“請國公稍候片刻……”

不一會兒,他就帶着人,將一個大箱子,擡了進來,放到趙昕面前,打開,拜道:“國公,此修造案今歲諸般事務底子……”

趙昕看着那堆滿了文書的箱子,頓時就有些頭大。

無奈,他只好問道:“沿邊訾寨的底子在那裡?”

王聞於是在箱子裡翻翻找找,很快就拿出了四本厚厚的冊子,遞到趙昕身前:“國公,此府麟路、麒延路、涇原路、環慶路、秦鳳路等沿邊州縣所呈今歲訾寨情報及修造案備修、備建名冊……”

趙昕接過來,點點頭,然後打開這些文書,看了起來。

於是一個個在他前世如雷貫耳的西北重鎮映入眼簾。

劉璠堡、清澗城、蓮花堡、瓦亭寨……

這些大宋沿邊軍寨的大小、規模、城牆高度、厚度、城市水井多少以及糧倉、守備軍械的情況,全部都被如數記錄在這些文冊上。

不誇張的說,元昊要是拿到這四本文冊,那麼,大宋沿邊五路虛實就全部落到他手裡了,他可以爲所欲爲的隨意進出。

但趙昕卻只是從那些著名的寨訾一眼略過,急速尋找着一個名字。

終於……

它映入眼簾。

定川寨!

一個在現在平平無奇,甚至連在大宋自己繪製的官方輿圖上都沒有名字和位置的小訾寨。

寨牆不過一丈高,訾寨之中只有兩口水井,常備守軍不足一百人。

與其說它是軍事要塞,不如說它就是一個涇原路前線的預警崗哨。

這從修造案給它的備註也能看出來——去年韓琦曾上報了涇原路諸訾的整修情況,請求國家撥款修葺、加固,這個定川寨也在名單裡,但修造案沒有理會,只批准了三川堡等少數七座訾寨的修葺與加固。

到了今年二月以後,沿邊開始堅壁清野,韓琦又請求加強涇原路外圍警戒防禦。

這定川寨同樣被放入了名單裡,但修造案照樣不予批准。

理由很簡單——定川寨太偏太遠,而且道路崎嶇,地勢狹窄。

三司官員考察過了,這個地方別說西賊了,大宋自己都嫌棄。

所以,不值得在這裡浪費錢糧。

但,在趙昕眼中,文書之上的定川寨三字,已經燃起了熊熊戰火,硝煙瀰漫,刀光劍影,喊殺之聲衝破天際,於是血淚斑斑,連山川和大地都被屍骨填滿。

“元昊!”他在心中冷笑着:“朕叫汝在此埋骨三萬!”

前世,定川寨之戰,元昊方投入的野戰兵力剛好是三萬。

於是,他將寫着定川寨的資料的文書撕下來,捏在手裡,然後遞給王聞:“此寨,宜當擴建、加固!”

王聞接過那頁文書,悄悄的瞟了一眼:“定川寨?”

他完全沒有印象。

不過,這是國公的意思,那他當然沒有意見。

於是,俯首問道:“伏乞國公示下……”

“寨牆須當三丈高,一丈厚……”趙昕說出了自己的要求:“以石爲基,務求堅固……”

“寨城要儘可能的擴大,城牆上要起碼可以容納兩千之士防衛!”

“其他,要和劉璠堡一樣,做到即使賊寇有三萬人,短時間內也奈何不得!”

“今冬之前,必須完工!”趙昕做出了最後也是最嚴格的要求。

王聞聽着傻了,他唯唯諾諾的道:“國公……這恐怕……”

趙昕瞪了他一眼,根本不給他拒絕和推辭的理由與藉口:“孤聽說,種世衡築清澗城,三月而城……”

“種世衡,武臣而已,愛卿爲修造判官,難道連建城都不如種世衡這樣的武臣?”

於是,王聞沒了脾氣,只能俯首拜道:“臣謹奉德音!”

趙昕卻眨着眼睛,對他道:“此事愛卿勿要驚動他人,最好連陝西經略司也不要驚動,就和涇原路當局商量,以修造案爲主,儘快拿出方案來,不惜代價,在入冬前孤要看到愛卿的功成文書!”

他要將定川寨,經營成元昊的傷心絕望之地!

自然,能不泄露風聲就不泄露風聲。

趙昕很好奇,當元昊大軍殺到定川寨之下,結果發現自己眼前的根本不是什麼小寨訾,而是一個堅固的堡壘時,元昊的神色會怎樣?

他會不會喜歡這份禮物呢?

第九十七章 孝子(1)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一百零八章 邊事(1)第五十三章 借力打力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撥離間(1)第一百零七章 遼國謀議(2)第八十七章 恰同學少年第二十八章 風流官家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第一百章 聽政(2)第六十章 小報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第七十章 頭大的官家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一百零二章 回稟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會議(2)第三十八章 國公聖明(1)第十章 交易第六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四十一章 國公聖明(4)第二十四章 國公千秋(4)第一百二十二章 慶暦之盟(2)第九十二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一百零二章 回稟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會議(1)第一百三十章 入寇(1)第八十三章 驚雷(1)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八章 立威(1)第九十九章 聽政(1)第三十八章 國公聖明(1)第一十六章 參政(1)第十五章 富弼(3)第八十章 實驗(3)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八十章 實驗(3)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一百三十章 入寇(1)第一百二十四章 暴君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王爺爺(1)第九十九章 聽政(1)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九十四章 驚變(2)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第九十一章 愛是一道光第三十九章 國公聖明(2)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九十章 緣由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第七十六章 洗腦(1)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賊(2)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一十六章 參政(1)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六十九章 預設伏筆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賊(1)第七十六章 洗腦(1)第一十六章 參政(1)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四十二章 國公聖明(5)第十三章 富弼(1)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三十二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1)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一十四章 富弼(2)第一百章 聽政(2)第四十章 國公聖明(3)第一百零二章 回稟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五章 祖宗(2)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第八十章 實驗(3)第四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九十九章 聽政(1)第七十九章 實驗(2)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八十章 實驗(3)
第九十七章 孝子(1)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一百零八章 邊事(1)第五十三章 借力打力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撥離間(1)第一百零七章 遼國謀議(2)第八十七章 恰同學少年第二十八章 風流官家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第一百章 聽政(2)第六十章 小報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第七十章 頭大的官家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一百零二章 回稟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會議(2)第三十八章 國公聖明(1)第十章 交易第六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四十一章 國公聖明(4)第二十四章 國公千秋(4)第一百二十二章 慶暦之盟(2)第九十二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一百零二章 回稟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會議(1)第一百三十章 入寇(1)第八十三章 驚雷(1)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八章 立威(1)第九十九章 聽政(1)第三十八章 國公聖明(1)第一十六章 參政(1)第十五章 富弼(3)第八十章 實驗(3)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八十章 實驗(3)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一百三十章 入寇(1)第一百二十四章 暴君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王爺爺(1)第九十九章 聽政(1)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九十四章 驚變(2)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第九十一章 愛是一道光第三十九章 國公聖明(2)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九十章 緣由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第七十六章 洗腦(1)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賊(2)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一十六章 參政(1)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六十九章 預設伏筆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賊(1)第七十六章 洗腦(1)第一十六章 參政(1)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四十二章 國公聖明(5)第十三章 富弼(1)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三十二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1)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一十四章 富弼(2)第一百章 聽政(2)第四十章 國公聖明(3)第一百零二章 回稟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五章 祖宗(2)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第八十章 實驗(3)第四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九十九章 聽政(1)第七十九章 實驗(2)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八十章 實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