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七章 參政(2)

章得象沉吟着,內心的思緒,紛飛萬千。對於軍事,他這個樞府首腦,其實懂的不多。

所以,自任知樞密院事以來,他一直都是謹小慎微,小心發言,儘量的參考副使們以及前線的大臣們的建議,很少自己拿主意。

因爲,這真的不是他的長處。

他只是一個牧民官,治理地方,處理民政,安撫百姓,發展水利,他非常厲害。

但指揮軍隊,策劃戰爭,這對他來說,就太難了些。

他之所以能做這個知樞密院事,成爲這東府的首腦,完全是因爲其他人怕了呂夷簡,不敢來樞府,官家沒有辦法,只好趕鴨子上架,讓他來做這個惡人。

良久之後,章得象終於嘆了口氣,道:“彥國啊……你這是在逼着我當惡人啊……咱們那位呂千歲,脾氣可不好惹!”

呂夷簡是好惹的嗎?

想想王曾,想想李迪,就知道了。

這兩個人,都是呂夷簡的前輩、名臣,德高望重。

但,就因爲政見分歧,被呂夷簡嫉恨上了,就都被按在了地方。

尤其是李迪,那可是帝師啊!

真宗皇帝當年親口讚許的‘真所謂頗(廉頗)、牧(李牧)在禁中’的當代名臣!

可就是這麼一個人,卻因爲得罪了呂夷簡,而被他死死按在了地方上。

想回汴京?

做夢吧!

章得象很清楚,這個事情,他若插手,恐怕立刻就會進入那位首相的黑名單,排名說不定還會很靠前。

富弼聽着,卻是大喜,立刻拜道:“本兵大德,下官謹代延邊軍民謝之!”

章得象搖了搖頭,道:“別高興的太早了!”

“即使是吾出面,此事也未必能成!”

兩府集議是要投票的。

樞府四票(知樞密院事、同知樞密院事、兩位樞密副使),但正府那邊卻有五票(大宋制度,三相兩參、兩相三參,如今獨相那麼就有四位參知政事),換而言之,章得象必須爭取到正府那邊至少一位參知政事倒戈,至少也得是棄權,這樣才能在南廳或者政事堂裡以五比四取勝或者四比四打平。

然而很不幸的是,章得象現在連樞府的四票都沒有拿到手裡。

因爲,如今的同知樞密院事乃是三司使晏殊在兼着。

而晏殊此刻還在西京洛陽,主持官家下達的徵調馱馬、驢以支援前線的任務。

他最起碼也要下個月才能回京。

所以,正府的四位參政,章得象必須至少爭取到兩位倒戈!

這無疑是地獄難度!

因爲,這個事情,可不僅僅是簡單的戰和攻守問題。

更是一個正治問題。

別說正府的參知政事們了,便是章得象自己,心裡面也在打鼓,也在權衡利弊得失。

揉了揉太陽穴,章得象忽然想到了一個事情,於是扭頭對着一直在他對面坐着的那人問道:“鄭副使,今日政事堂知印的是哪位參政?”

大宋制度,中書門下平章事這枚代表着宰相權力和中樞地位的官印,是由宰相與參知政事們輪流分日執掌的。

這是爲了體現出國家對參知政事的重視,也是爲了牽制宰相,防止相權過大。

於是,在一些時候,一個強力的參知政事,甚至可以凌駕於宰相們之上,發號施令,制定國家大策。

譬如太宗時的參知政事寇準就一度架空了作爲宰相的呂端,以中書扎子發號施令。

如今,首相呂夷簡無比強勢,自然,這個制度也就被朝野上下無比重視。

生怕呂夷簡把政事堂變成他的一言堂,故爲了避嫌,呂夷簡不得不將這個制度的規章制度,照典實施。

而,就在前幾天,呂夷簡剛剛知印升堂,主持過兩府集議。

故今天知印的必不是呂夷簡!

而這就是機會!

一個串聯的機會!

前提是那位知印的參知政事,不是呂夷簡的人。

坐在章得象對面的那人想了想,就答道:“今日知印的,當是晁學究!”

“晁宗愨?”章得象面露喜色。

“然!”那人點頭笑道。

章得象立刻站起來,踱了兩步後,回頭對富弼道:“正言,你馬上去找張方平,請張方平去見晁宗愨,將壽國公的話和意見,告訴晁宗愨,晁宗愨會知道怎麼做的!”

晁宗愨,可不是科舉進士出身的。

他是父蔭爲官,這是他的立身之基,所以,正府的其他三位參政都有可能能拒絕壽國公的意見,獨獨晁宗愨不行!

他敢拒絕,就是辜負大宋,辜負壽國公。

當然,晁宗愨現在已經老了,膽子也越來越小,近年來更是一門心思的鑽研起《道德經》來,整天一門心思的都是不得罪人。

所以,纔要富弼去請張方平去見晁宗愨。

因爲張方平是已故的參知政事宋綬的得意門生,而宋綬和晁宗愨是知己好友,去年宋綬病逝時,就拉着晁宗愨的手說:我就這麼一個門生,以後,您得幫着我多照顧一些。

所以,張方平去見晁宗愨,這個老學究連躲起來不見人的選擇都沒有。

他必須見,見了以後就只能遵照國公的指示。

至於張方平?

那是和范仲淹、富弼、石階、尹洙被人認爲是一黨的人。

而且,也是主守不主攻,強調坐觀賊敗的大臣。

富弼聞言,立刻就拱手拜道:“下官這就按照本兵的意思去見張方平!”

於是匆匆拜辭而去。

富弼走後,章得象就嘆息起來:“吾這一輩子都沒怎麼得罪過人,沒想到臨老了,卻上了晏殊的賊船,不得不給這些後生保駕護航……”

去年三月,樞府的四位正副樞府同日被罷。

三司使晏殊被官家緊急除授爲知樞密院事,到了五月,張士遜被罷相,呂夷簡拜相,晏殊就推薦了他來當這個知樞密院事,去和呂夷簡搭班子。

而晏殊之所以推薦他,是因爲他章得象在正治立場和態度上,更傾向變法,更傾向主守。

這就害苦了他。

偏偏,他還沒有辦法拒絕!

因爲,他要不做這個知樞密院事,不僅僅對不起自己,還對不起福建的父老鄉親們。

所以,只能是硬着頭皮上了。

但,在章得象對面的那人,卻是笑了起來,對章得象拜道:“本兵,您就別在下官這裡叫苦了!您想讓下官去做什麼事情就直說吧……”

章得象立刻嘿嘿的笑了起來,拉着這人的手,道:“天休啊……你和宋侍制是多年好友,我希望你能去勸勸宋侍制,讓宋侍制去勸勸宋參政……”

“這國家的公事,還是不要意氣用事的好……你說對嗎?”章得象眨着眼睛。

叫天休的人嘆了口氣,道:“下官儘量試試,能不能成,便只能看天意了!”

當朝,有一對兄弟,同殿爲臣。

兄長是參知政事宋癢,而弟弟則是天章閣侍制判太常禮院知國子監宋祁。

說起來,這兩兄弟還有個典故。

當初,他們兄弟一起參加天聖二年的科舉,本來,禮部那邊是點宋祁的卷子爲第一名,也就是狀元的,宋癢的卷子只能排第三,是爲探花的。

但是,這個事情被當時的章獻明肅劉太后知道了。

劉太后以綱常倫理的名義,將宋癢提到第一名,把宋祁放到第二名。

於是,哥哥成爲了當年狀元,弟弟成爲當年榜眼。

此事,至今都是一段文壇佳話。

而,如今的樞密副使鄭戩鄭天休,剛好是當年同科的探花,也就是原本的榜眼。

也是因爲這個緣故,這三人十幾年來,一直關係交情都非常好。

據說,連當年去逛勾欄,都是哥三輪流買單的。

在如今的朝堂上,能說服宋癢改變心思,至少放棄對富弼的成見的人,除了鄭戩外,沒有其他人了。

第八十章 實驗(3)第九十一章 愛是一道光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一百章 聽政(2)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一百二十章 漢家阿舅第五十四章 打草驚蛇(1)第一百三十一節 入寇(2)第九十四章 驚變(2)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七十六章 洗腦(1)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一十四章 富弼(2)第五十四章 打草驚蛇(1)第二十二章 國公千秋(2)第一百二十四章 暴君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一十七章 參政(2)第七十章 頭大的官家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六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七十九章 實驗(2)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一十九章 參政(4)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四十三章 國公聖明(6)第八十三章 驚雷(1)第二十八章 風流官家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五十三章 借力打力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七十七章 洗腦(2)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第一百二十章 漢家阿舅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賊(2)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八十九章 青唐來使(2)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第八十三章 驚雷(1)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一百零二章 回稟第一百二十六章 唐王爺爺(2)第三章 天降聖王(2)第六十四章 君心如刀第四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八十章 實驗(3)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六十九章 預設伏筆第一百零六節 遼國謀議(1)第一十九章 參政(4)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一十八章 參政(3)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第四十章 國公聖明(3)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三十七章 元昊被氣暈了(3)第三章 天降聖王(2)第十二章 好水川之夢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第九十章 緣由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三十六章 元昊氣暈了(2)第一十九章 參政(4)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六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三十七章 元昊被氣暈了(3)第六章 祖宗(3)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九十二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第四十三章 國公聖明(6)第十五章 富弼(3)第五章 祖宗(2)第三十六章 元昊氣暈了(2)第一百三十一節 入寇(2)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五章 祖宗(2)
第八十章 實驗(3)第九十一章 愛是一道光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一百章 聽政(2)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一百二十章 漢家阿舅第五十四章 打草驚蛇(1)第一百三十一節 入寇(2)第九十四章 驚變(2)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七十六章 洗腦(1)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一十四章 富弼(2)第五十四章 打草驚蛇(1)第二十二章 國公千秋(2)第一百二十四章 暴君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一十七章 參政(2)第七十章 頭大的官家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六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七十九章 實驗(2)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一十九章 參政(4)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四十三章 國公聖明(6)第八十三章 驚雷(1)第二十八章 風流官家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五十三章 借力打力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七十七章 洗腦(2)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第一百二十章 漢家阿舅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賊(2)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八十九章 青唐來使(2)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第八十三章 驚雷(1)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一百零二章 回稟第一百二十六章 唐王爺爺(2)第三章 天降聖王(2)第六十四章 君心如刀第四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八十章 實驗(3)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六十九章 預設伏筆第一百零六節 遼國謀議(1)第一十九章 參政(4)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一十八章 參政(3)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第四十章 國公聖明(3)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三十七章 元昊被氣暈了(3)第三章 天降聖王(2)第十二章 好水川之夢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第九十章 緣由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三十六章 元昊氣暈了(2)第一十九章 參政(4)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六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三十七章 元昊被氣暈了(3)第六章 祖宗(3)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九十二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第四十三章 國公聖明(6)第十五章 富弼(3)第五章 祖宗(2)第三十六章 元昊氣暈了(2)第一百三十一節 入寇(2)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五章 祖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