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工具

而且,高若訥的年紀要大多了,神色更是憔悴無比,頂着一雙巨大的熊貓眼,看上去好像好幾天都沒有睡好了。

“高侍讀,坐下來說話……”趙昕自然知道,高若訥爲何如此?當然是被嚇的。

須知,如今范仲淹的聲勢,已經今非昔比。

自二月兩府集議,共用首策後,范仲淹的特長就得以發揮。

從三月開始,麒延路瘋狂修地球。

短短兩個月,就在麟州、延州、保安軍、永興軍,修了十幾個用來防禦的寨訾。

還加固了麟州、延州的城牆,連護城河都開始動工了。

范仲淹又通過陝西經略安撫判官尹洙、通判田況,與韓琦、夏竦保持密切聯繫,麒延路、秦鳳路、涇原路、環慶路開始互通情報,並制定了十日一報的制度。

於是,元昊抓瞎了。

面對大宋堅壁清野,死守不出,主力野戰部隊則保持隨時響應的態勢。

元昊叛軍感覺自己面對着一隻刺蝟,想要下口,去怎麼都找不到下口的地方。

於是,他開始故技重施,瘋狂寫信辱罵夏竦、韓琦、范仲淹,問候這三位大宋重臣的祖宗十八代。

可惜,夏竦已經今非昔比,無論元昊如何辱罵,他佁然不動。

他高舉着‘國公德音’的旗號,嚴令沿邊四路的軍將和地方官:敢有私自出兵者,斬!

哪怕有功,也照殺不誤!

三月份,秦鳳路的一個指揮,就因爲貪功,在追擊時越過夏竦定下的紅線,進入了橫山,雖然繳獲了不少牛羊,但夏竦言必信,行必果,依然將其斬殺,懸首傳邊。

由之,元昊瘋了。

大宋沿邊四路這種不講道理的堅壁清野和堅守的姿態,讓他的所有算計全部落空。

而且,更讓元昊恐懼的是,青唐的吐蕃和河西的回鶻,也開始跟隨大宋,斷絕與元昊貿易、往來。

元昊只剩下了一個貿易渠道——遼國。

但遼人素來最愛做的事情就是趁火打劫,於是,立刻提高與元昊貿易的價格。

一頭羊才換兩斤茶葉!

党項部族叫苦連天,國內經濟迅速趨於崩潰。

於是,元昊只剩下一個選擇——進攻。

從四月至今,元昊麾下的大將,不斷率部試探大宋沿邊,僅僅在麒延路,就發起了大小進攻三十餘次。

然後,這些試探性進攻,全部被范仲淹構築的銅牆鐵壁所吞沒。

一個月內,麒延路的三十多個訾寨,七座邊城,上報朝堂斬首、俘虜近千,其中甚至有一百多鐵鷂子!

夏竦、韓琦、范仲淹,全都從中獲得了巨大的正治聲望與利益。

其麾下大將,更是紛紛加官進爵。

於是,沿邊上下,徹底成爲了主守派的大本營。

現在,不止是范仲淹、夏竦了,就連下面的將官,也是誰和他們提進攻就和誰急。

范仲淹水漲船高,壓力最大的,當然是高若訥這個當年給他扣上朋黨帽子的諫官。

若不是,今天趙昕忽然召其來見。

高若訥已經在計劃着上書請求出知地方了。

他不敢再在汴京呆下去了。

他害怕某天一覺醒來,結果看到了那個死敵,已經端坐於政事堂中,成爲了他的頂頭上司。

“微臣惶恐,國公駕前不敢坐……”高若訥戰戰兢兢的拒絕了趙昕的好意,他弓着身子,拜道:“能伏聽國公德音,微臣就已經深感榮幸了……”

“侍讀還是坐下來說話吧……”趙昕命令着:“不然,孤就得一直低着頭找愛卿了……”

高若訥這才連忙把屁股坐到椅子上,但依舊不敢擡頭,他巍顫顫的道:“微臣不知,國公今日召臣前來,可有吩咐?”

“侍讀不必如此拘謹……”趙昕安撫着高若訥:“孤聽說,舊年侍讀爲臺諫,屢刺當政大臣,剛正不阿,故召而見之……”

高若訥迅速起身,拜道:“微臣微末之名,竟爲國公所聞,臣惶恐……”

但心裡面已經樂開花了。

在他看來,這位壽國公召見他,大抵是和祖宗一樣,想用異論相攪之策來制衡那位富彥國。

而這對他來說,簡直不啻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於是立刻就表決心,拜道:“微臣粗鄙,素來無名,今蒙國公信重,不吝拔冗相見,臣感激涕零,願爲國公牛馬走!”

“言重了……言重了……”趙昕微笑着讓劉永年將高若訥扶起來,坐回椅子上。

高若訥是什麼人?

趙昕心裡面清清楚楚。

此人,就是標準的北宋士大夫。

而且,是士大夫中落後腐朽的那一批,和相對進步的范仲淹、富弼等人不一樣。

高若訥乃是典型的名利鬣狗。

沒有原則,沒有立場,也沒有是非。

就像他當年,爲臺諫官的時候,起初看到范仲淹等人混的風生水起,也就跟着一起攻擊呂夷簡。

但當范仲淹失勢,他就立刻反水,給與了范仲淹致命一擊——導致歐陽修貶官的正是此人。

正是這位舊日和范仲淹、歐陽修一起稱兄道弟的傢伙,破壞了正治潛規則,把歐陽修私下寫給他的信送到了趙禎手裡。

於是,歐陽修幾乎萬劫不復,范仲淹更是被坐實了‘朋黨’的罪名。

所以,不管在哪一個方面,高若訥都是標準的小人、奸臣。

若是在趙昕前世,他年輕的時候,這種人他連見都不想見,看見就反胃。

但現在……

趙昕卻已經能笑眯眯的主動召見了。

因爲,他已經知道,小人有時候比君子還有用。

“孤現下確實有些事情,比較苦惱……”趙昕輕聲道:“不知道侍讀能否爲孤分憂呢?”

高若訥聞言,馬上就道:“臣萬死不辭,伏請國公教訓!”

“是這樣的,孤爲父皇授判將作監,然,將作監並無一官一卒一事……”

“這就讓孤爲難了……”

“孤有心想要做點事情,爲父皇分憂,但國家現狀如此,又無可奈何啊……”

高若訥一聽,當即拍着胸膛保證:“國公勿憂,此事,旦請國公交於微臣,三日之內,必有分曉!”

趙昕於是笑起來:“那孤便拭目以待!”

你看,小人奸臣,是不是比君子有用多了。

此事,若是富弼,肯定會搖頭、規勸,甚至拼死勸諫。

畢竟,趙昕的這個要求沒有先例,而且會破壞傳統。

但高若訥就不一樣了。

王權所指,既是他努力的方向。

不管怎麼出格的事情,他都肯辦的。

就像當年王欽若和丁謂,連真宗想要封禪,都能給真宗變一本天書出來!

所以,歷史書上,忠臣君子鬥不過小人奸臣是應該的。

不過呢,在趙昕心裡面,現在其實早已經沒有了傳統意義上的忠貞奸邪的概念。

在他心中,所有大臣,一視同仁。

富弼范仲淹也好。

夏竦高若訥也罷。

都是工具而已,都是爲了達到目的而利用的對象罷了。

而工具本身,並沒有任何屬性。

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六十一章 滾刀肉第五十四章 打草驚蛇(1)第五十三章 借力打力第四十章 國公聖明(3)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九十三章 驚變(1)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第一十四章 富弼(2)第一百一十九章 G2(3)第三十二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1)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五十三章 借力打力第四十二章 國公聖明(5)第八章 立威(1)第一十七章 參政(2)第六十四章 君心如刀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會議(1)第九十九章 聽政(1)第四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九章 立威(2)第一百二十六章 唐王爺爺(2)第一十六章 參政(1)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七章 母慈子孝第六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第三十八章 國公聖明(1)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八十三章 驚雷(1)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九十二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十五章 富弼(3)第十一章 南廳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一十七章 參政(2)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一百零七章 遼國謀議(2)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賊(1)第五十六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1)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十三章 富弼(1)第五十六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1)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撥離間(1)第一十九章 參政(4)第四十二章 國公聖明(5)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一百零八章 邊事(1)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一百二十章 漢家阿舅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會議(2)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第五十三章 借力打力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五十四章 打草驚蛇(1)第九十章 緣由第九十章 緣由第十二章 好水川之夢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三十八章 國公聖明(1)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三十一章 外戚(2)第一十四章 富弼(2)第二十九章 外戚(1)第五章 祖宗(2)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一十九章 參政(4)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一十八章 參政(3)
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六十一章 滾刀肉第五十四章 打草驚蛇(1)第五十三章 借力打力第四十章 國公聖明(3)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九十三章 驚變(1)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第一十四章 富弼(2)第一百一十九章 G2(3)第三十二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1)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五十三章 借力打力第四十二章 國公聖明(5)第八章 立威(1)第一十七章 參政(2)第六十四章 君心如刀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會議(1)第九十九章 聽政(1)第四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九章 立威(2)第一百二十六章 唐王爺爺(2)第一十六章 參政(1)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七章 母慈子孝第六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第三十八章 國公聖明(1)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八十三章 驚雷(1)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九十二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十五章 富弼(3)第十一章 南廳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一十七章 參政(2)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一百零七章 遼國謀議(2)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賊(1)第五十六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1)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十三章 富弼(1)第五十六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1)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撥離間(1)第一十九章 參政(4)第四十二章 國公聖明(5)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一百零八章 邊事(1)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一百二十章 漢家阿舅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會議(2)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第五十三章 借力打力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五十四章 打草驚蛇(1)第九十章 緣由第九十章 緣由第十二章 好水川之夢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三十八章 國公聖明(1)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三十一章 外戚(2)第一十四章 富弼(2)第二十九章 外戚(1)第五章 祖宗(2)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一十九章 參政(4)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一十八章 參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