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入寇(1)

延州,大宋環慶路的核心與邊防重地所在。隨着一聲鼓響,大宋陝西經略安撫副使、知延州范仲淹便走入了府衙都堂之內。

“經略……”

“大府……”

早已經在此等候多時的環慶路的文武官員,立刻上前問好。

從稱呼就能將他們區分出來。

若是稱經略的,必是武將,而若是稱大府的則必是文官。

“諸公不必多禮!”范仲淹拱手道:“如今軍情緊急,些許俗禮,也就不必再計較了!”

范仲淹身材壯碩,看上去頗爲高大,面容堅毅,雙手甚至長滿了老繭,兩鬢也開始有些斑白之色。

要是不知道的人,恐怕多半會以爲,這是一個大宋赫赫有名的戍邊武臣,而非曾經在汴京城裡呼風喚雨,甚至敢和宰相掰手腕,與天子唱對臺戲的諫官文臣清流。

事實上,當代的清流文臣,沒有絲毫他們後世徒子徒孫們的樣子。

大部分諫官,都是寒門出生。

像范仲淹、餘婧、富弼,都是苦哈哈,知道人情世故,也懂茶米油鹽。

特別是范仲淹,他小時候,父親早亡,母親改嫁給了同鄉的朱文瀚,那時候他才兩歲,不知世事,於是一度連名字都是叫朱說——直到後來,他中了進士,當了官,方纔改回本姓,將老母接到身邊侍奉。

而在那之前,深感寄人籬下之恥的朱說,很久就離家出走,來到應天府,拜在了大儒戚同文門下讀書。

老師雖然給了他一張書桌和一個求學的機會。

但,生活和一日三餐,卻需要自己去掙。

所以,這位大宋重臣的經歷和生活,遠比歷史書上的三言兩語,更加刺激和豐富。

“西賊已經入寇!”范仲淹走到都堂上坐下來,對衆人道:“昨日,清澗城方向就已經發現了西賊大隊主力……”

“故而,種崇班如今正在清澗城,嚴防賊寇破關侵擾!”

所有人都是嚴肅以待。

因爲,這一次元昊入寇的規模,空前盛大。

幾乎能和去年,元昊大軍侵襲環慶路相比了。

僅僅是目前所能發現和探查到的元昊在橫山的兵力,就起碼有五萬之巨!

其中,甚至還有鐵鷂子這樣的元昊親軍。

既然鐵鷂子來了,那麼元昊還會遠嗎?

元昊若親至,那麼,這對整個環慶路,都是考驗!

須知,元昊用兵,素來瘋狂、大膽,能人所不能!

就像是三川口之役,其實就在延州城外數十里發生。

元昊用的是標準的圍點打援,以逸待勞,以消滅有生力量爲主的戰術。

而劉平立功心切,驕傲輕敵,則是大敗的主因。

現在,元昊大軍再次迫近,他會用什麼戰術?又會採取何等大膽的戰略?

沒有人能知道。

但大家都明白,一旦元昊開始進攻,必是狂風驟雨一般的猛烈攻擊!

“清澗城有種仲平,仲平治軍素來用心,其部果敢,倒是不用憂慮太多……”范仲淹說道:“吾只擔心一件事情……”

“麟州!”

麟州在延州東南,卡在環慶路與涇原路之間,是大宋沿邊這兩個軍事重鎮的聯繫節點,亦是自古以來三輔的屏障,自唐季以來,西北的敵人入寇,都必取麟州。

麟州若失,不止環慶路與涇原路的鐵壁封鎖線將出現一個巨大的缺口。

更可怕的是,元昊的騎兵可以長驅直入,攻略大宋陝西腹地。

而大宋邊軍主力都在前線,後方空虛至極,僅有京兆府的永興軍有三千兵力可用。

但,永興軍的情況,誰不知曉?

那三千兵額,如今究竟有幾個是實兵呢?

怕是一千人也未必有。

故而,若給元昊的騎兵攻破了麟州,那麼元昊就可以直趨京兆。

到時候,哪怕只有一個西賊的騎兵,到了長安城下,整個陝西上下,恐怕人人都得考慮如何向汴京解釋的問題了。

“狄指揮!”范仲淹點將道:“指揮持我將令,速速引兵,移防至臨真,協防麟州側翼,不得有誤!”

“末將謹遵經略將令!”和往常一樣戴着青銅面具的狄青,立刻起身領命:“使末將在,西賊必不能越臨真而侵麟州!”

臨真縣是延州的邊陲,在延州東南一百五十里,與麟州只有一程(北宋軍隊一日的行軍距離)之隔。

此縣漢爲高奴,其境內有著名的庫裡川,地勢平坦,最是適合騎兵穿過。

故而,麟州的威脅,主要來自臨真方向。

欲守備麟州,則臨真不能不防。

換而言之,臨真若失,則麟州也就無險可守。

而狄青如今本官爲正七品的東上閤門使,差遣除爲延州指揮,實際上擔任延州兵馬鈐轄,麾下四千敢戰之士,足可屏衛臨真——當然,若元昊全軍來攻,還是不能堅守的。

但那樣的話,大宋環慶路和涇原路兩路的數萬大軍就可以從左右包抄,把元昊留在沿邊過年了。

假如用一個狄青就可以換一個元昊。

這買賣,范仲淹閉着眼睛都會做。

將本路的防禦事情交代下去,范仲淹就騰出手,關心起自己鄰居韓琦的事情來。

“郭節推……”范仲淹對自己的副手,延州節度判官郭爽道:“節推素與涇州韓稚圭交好,可待代本府去涇州走一遭……”

“務必叮囑韓稚圭,勿要輕信任福、葛懷敏的大言,切勿輕舉妄動,只消穩守鎮戎軍及原州,將西賊擋在門外即可!”

“千萬不要出擊!”

涇原路是范仲淹最擔心的地方。

因爲,那邊都是被范仲淹從環慶路趕走的將領。

特別是葛懷敏,這位曾經的環慶路兵馬副總管,在范仲淹眼裡就是一個手高眼低,偏偏還自我感覺非常良好的人。

范仲淹對其極爲不滿,於是便在一個月內彈劾了他十七次,終於將這個傢伙趕走。

但葛懷敏是官家身邊的人,所以,他拍拍屁股,去了涇原路,就任涇原路兵馬都總管——還升官了!

而涇原路方向的大宋最高軍政負責人韓琦韓稚圭,雖然做官是一把好手。

但帶兵打仗,真的讓人爲他捏一把汗。

范仲淹也是沒有辦法,不得不冒着官場大忌,派自己身邊和韓琦交好的郭爽去提醒一下——雖然這可能會讓韓琦覺得他范仲淹不識好歹,但總好過,再次中了元昊的奸計,和劉平一樣兵敗。

第五章 祖宗(2)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三十二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1)第三十二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1)第九十二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九章 立威(2)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五十四章 打草驚蛇(1)第三十九章 國公聖明(2)第一百三十一節 入寇(2)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三十九章 國公聖明(2)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七十六章 洗腦(1)第四十三章 國公聖明(6)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一百三十章 入寇(1)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八十三章 驚雷(1)第四十一章 國公聖明(4)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五十四章 打草驚蛇(1)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撥離間(1)第七十七章 洗腦(2)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六章 祖宗(3)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一百一十九章 G2(3)第一百二十六章 唐王爺爺(2)第四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八十九章 青唐來使(2)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六十四章 君心如刀第七十九章 實驗(2)第九章 立威(2)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三十八章 國公聖明(1)第二十四章 國公千秋(4)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三十四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3)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2)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一百三十一節 入寇(2)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二十二章 國公千秋(2)第三十九章 國公聖明(2)第一百一十八章 G2(2)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九十三章 驚變(1)第四十五章 知人善用(2)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第九十九章 聽政(1)第五十三章 借力打力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第六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六十一章 滾刀肉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九十七章 孝子(1)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六章 祖宗(3)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第四十二章 國公聖明(5)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一十四章 富弼(2)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十二章 好水川之夢第七十五章 實驗的想法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一百零二章 回稟第十二章 好水川之夢第四章 祖宗(1)第九十二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三十四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3)第三十二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1)第三十九章 國公聖明(2)第八十九章 青唐來使(2)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六十七節 奸臣的手段第七十章 頭大的官家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九十九章 聽政(1)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
第五章 祖宗(2)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三十二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1)第三十二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1)第九十二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九章 立威(2)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五十四章 打草驚蛇(1)第三十九章 國公聖明(2)第一百三十一節 入寇(2)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三十九章 國公聖明(2)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七十六章 洗腦(1)第四十三章 國公聖明(6)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一百三十章 入寇(1)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八十三章 驚雷(1)第四十一章 國公聖明(4)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五十四章 打草驚蛇(1)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撥離間(1)第七十七章 洗腦(2)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六章 祖宗(3)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一百一十九章 G2(3)第一百二十六章 唐王爺爺(2)第四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八十九章 青唐來使(2)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六十四章 君心如刀第七十九章 實驗(2)第九章 立威(2)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三十八章 國公聖明(1)第二十四章 國公千秋(4)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三十四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3)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2)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一百三十一節 入寇(2)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二十二章 國公千秋(2)第三十九章 國公聖明(2)第一百一十八章 G2(2)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九十三章 驚變(1)第四十五章 知人善用(2)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第九十九章 聽政(1)第五十三章 借力打力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第六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六十一章 滾刀肉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九十七章 孝子(1)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六章 祖宗(3)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第四十二章 國公聖明(5)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一十四章 富弼(2)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十二章 好水川之夢第七十五章 實驗的想法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一百零二章 回稟第十二章 好水川之夢第四章 祖宗(1)第九十二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三十四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3)第三十二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1)第三十九章 國公聖明(2)第八十九章 青唐來使(2)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六十七節 奸臣的手段第七十章 頭大的官家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九十九章 聽政(1)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