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二二 再現東瀛人

李如虛倒了少許水進硯臺,開始磨墨,老趙家的人似乎極有藝術天分,宋徽宗已是一代宗師,書畫雙絕,獨創的瘦金體更是千古流傳。

趙構書法天分也是不俗,亦堪稱宗師,早年學黃庭堅,中年開始學米芾,最近開始對二王起了興趣,尤愛《蘭亭序》,內府也開始收集二王的作品。

《蘭亭序》三百餘字在趙構筆下被洋洋灑灑寫了出來,不得不說,趙構的藝術天分堪稱絕佳,《蘭亭序》趙構雖然才寫不久,便是臨摹了幾十年的書法高手看了也不得不佩服。

趙構看了多時,終歸還是搖了搖頭,將紙張抓起來揉成團扔進紙簍。擡頭一看,發現皇后吳氏站在房內,一笑道:“聖人來了怎地不說,好嚇朕一跳。”

趙構與吳氏兩人夫妻多年,感情還是極好的,雖然趙構最愛的仍是憲節皇后邢氏,當年被金人擄走,還是前些年才知道其死訊。

但是吳氏作爲後宮之主,可要比趙構開明的多。

“官家,妃嬪們胡亂說話,您莫要當真。”

“真假不說,背後有些什麼勾當,還能瞞過你眼睛?只是你不願意說罷了。算了,倒也無妨,這些年跟着我,她們也沒落下到少好處,既然那些勳貴們樂意,就收着便是。這皇陵,終歸還是要拿回來,早些年,咱們怕實力不濟,如今,眼看着我精力不濟,想不到,金人要倒下去的更快些。既然諸位相公信心十足,索性讓他們去試試。碰的一鼻子灰,以後還能安靜些,若是僥倖勝了,那也能放心的去。左右是沒有多少危險的事。若是完顏雍不起事,朕自是不同意,如今金人兩相毆,說不得還真能成了……”

不知何時起,火器監所在處的警戒區之外,形成了一個不小的街坊。某個街巷開了一家小豆腐坊,主人是一個瞎眼老嫗和一個年輕少婦,據老嫗說,那少婦正是自己兒媳,兒子打仗死了,就剩下她們婆媳二人相依爲命。

小媳婦不過二十出頭,頗有些姿色,故沒多久就有了豆腐西施的稱呼,街上懶漢和花胳膊沒少去起鬨,調戲人家,每次老嫗都叩頭求他們莫要難爲自己婆媳二人,有看不過眼的,奈何那幾個花胳膊盡是附近街面難纏的狠角色,只得搖頭嘆息。

好在那幾個人只是討些口頭上的便宜,並未動手動腳。

火器監那幫紈絝皆出征在外,不然這等熱鬧哪裡輪得到他們。

終有一天,幾個花胳膊動了手腳,小媳婦羞憤欲死,老嫗頭都磕破了,就在一發不可收拾之時,被一個路過的火器監大儒看到,叫來守門兵丁將幾個地痞逐走,才解了這對婆媳大難,千恩萬謝之下,無可感謝,只好送了些豆腐給大儒,也是小媳婦手藝頗佳,大儒竟很喜歡,便常派人來買些,再後來小媳婦每日到了時候,便提着竹籃送到火器監,說是感謝大儒救命之恩。

只是每日到了後半夜,豆腐坊小院裡,便會出現詭異一幕,老嫗卸去妝容,露出相貌,竟是一個美貌佳人,小媳婦也換了打扮,在女子旁畢恭畢敬,舉手投足間顯然是個練家子。

只是這兩人的對話,可不是宋人言語,聽起來,分明是嘰裡呱啦的東瀛話!

赫然是許久不見的原山紀子!

原山紀子的目的顯而易見,宋人的火炮和新式武器,都是從此地流出,偏偏還一改之前的作風,捂得嚴嚴實實,沒人能從中得到多少有用信息。

但是,放棄不是東瀛人的性格,琢磨了許久,他們終於決定親自來嘗試。

只是,滲透進火器監,可不是個容易的事情,事到如今,依舊在外圍打轉。

……

……

再說郾城。

金人在許州囤積的輜重糧草已經轉移過半,所剩那些依舊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着。

楊椿不是沒有派出去小隊騷擾過,可是點燃幾次火之後,金人的警戒程度到了極高高度。

每支送糧的車隊,遮護的士兵達到了兩千餘。還都是些能征善戰的老兵。

如此一來,小隊失去效用,只能被整體吃掉,出動大軍,並不合適。消耗就不小,若是再被金人來個設伏,也收回汴京的只能成爲泡影。

宋軍在郾城的勝利,看來是震懾到金軍兵鋒,他們行動的效率,是一日比一日高。

似乎是學着宋人,金兵也開始了堅壁清野。那些女真貴族們散落在各地的莊園也開始集結,各家的護院或者雜兵們也都開始武裝,不多時間,竟然再度撐起啦兩萬大軍。

當然,這些雜牌的拼湊軍隊,不可能擋住駐紮在郾城的宋軍精銳。

但是運送糧草,執行些雜七亂八之事還是沒有問題。

他們定然是不敢和宋軍真刀真槍的死戰,只要宋人主力軍一到,便會作鳥獸散。

郾城北門。

宋軍一部從許州附近撤退下來,轉眼間已有幾個時辰。

李捧率部追擊至許州左近後,卻因爲金人拆掉了大軍通行的浮橋,破壞掉渡口,而不得不暫時停下騷擾的腳步。

穎水南岸上下游五十里渡口盡數被毀,渡船片板不剩。如此一來,李捧便是沒有任何辦法,他總不能帶着部下飛過去。

爲此,只好留下一部分人監視,再有人遠遠繞行過去,伺機搞些事情。

也正是因爲這樣,出去搗亂的小隊才少下來。

只不過,李捧並未盡數返回郾城,而是找地方造船,順便準備浮橋物資。

而此時,李顯忠已經準備渡淮,開始在安豐軍集結。

所有人都清楚,大宋正式北伐已經準備的七七八八,只要剩下的部隊到位,就要開始他們叩響汴京門戶的聲音。

然而,這一系列等待,對火炮營、樑範來說,卻是個十分恰當的時機。

之前火炮很少高強度使用,幾場仗下來,還沒有時間好生維護,正好用來檢修,更換部件。

從初開始的唐島海戰、採石大戰,到後來的廬州、潁州、蔡州系列大捷,成功克服金兵帶給大宋的陰影。

章五八 借勢壓人公堂上章二三五 宋人有破船章二八零 底火試製章三三三 出兵與否章二六三 金風樓夜話章二四七 李顯忠之念章一九零 激進的老虞章一二七 都統制與驅逐艦章三零五 五島無蹤章六八 深謀遠慮辛次膺章六九 路見不平一聲吼(求收藏 求推薦)章二三一 白彥敬的決斷章六四 輕描淡寫踩牛尾(求推薦,求收藏)章十五 摘桃子章二九零 都是千年的狐狸章二四六 左翼軍北上章三一七 南沙羣島章二二四 火器監來信章二六六 陳家小院章八零 天才售賣之法章二八三 平爐鍊鋼章二四四 陸成九的陰謀章一零五 畫大餅高手章三一八 勒石記功章二六五 偶像的力量章三二二 歸來兮章五一 蹴鞠靈感章二五三 攻城精銳章二三六 跳幫接戰章五七 談笑不過半日閒章一四九 男兒何不帶吳鉤章二三三 最後的反抗章一四九 男兒何不帶吳鉤章二四 山雨欲來章八三 一日風起天下知章一六四 戰場如戲臺章三六 星宿下凡章一九九 趙構的心思章七七 腳踏五彩祥雲章二八四 上門的朱熹章二五零 汴京危機章三零吧 財物多了也煩惱章二四八 拿下歸德府章二 名人陸游章二三四 詭異的態勢章二二一 北進軍令章三三 古人的八卦章一六八 海戰爆發章二零一 克復廬州章三二九 大宋炮王章二九一 沈家變故章三一一 筷子文化圈章八一 黃雀在後章一四零 站隊時機章二五九 大炮一響銀錢萬貫章八七 規劃圖混凝土章四十 錢塘幫章二八一 後裝滑膛槍章一五八 以逸待勞取勝有方章二三一 白彥敬的決斷章一七二 禦敵於大江之外章二三六 跳幫接戰章一九五 抗生素大作用章二七一 菜魔餘孽章二六 浮出水面章一六七 火炮猙獰章二九一 沈家變故章一二七 都統制與驅逐艦章二一六 偷雞的金人章五一 蹴鞠靈感章一四四 柳亭聞鶯章二一一 無形枷鎖章一 一躍千年章三一一 筷子文化圈章一六四 戰場如戲臺章四四 臨安初印象章一零三 齊射之威章二六二 漏夜來客章二零九 撿漏王曹珍章三三 古人的八卦章二五五 汴梁復章十八 公孫劍舞章八二 膽小如鼠章二五六 罷戰議和章二二五 許州軍情章九六 各懷心思互挖坑章一九零 激進的老虞章三一五 沈玉之謀劃章一六五 局勢瞬間反轉章一三一 五雲山剿匪記章二五六 罷戰議和章一零五 畫大餅高手章九八 同樣爽章四五 朝堂爭論章二二四 火器監來信章三一二 同化之力章九三 東樓阮娘險中計章一三零 樑範纔是寶貝章二零九 撿漏王曹珍章一零九 太學生的表演
章五八 借勢壓人公堂上章二三五 宋人有破船章二八零 底火試製章三三三 出兵與否章二六三 金風樓夜話章二四七 李顯忠之念章一九零 激進的老虞章一二七 都統制與驅逐艦章三零五 五島無蹤章六八 深謀遠慮辛次膺章六九 路見不平一聲吼(求收藏 求推薦)章二三一 白彥敬的決斷章六四 輕描淡寫踩牛尾(求推薦,求收藏)章十五 摘桃子章二九零 都是千年的狐狸章二四六 左翼軍北上章三一七 南沙羣島章二二四 火器監來信章二六六 陳家小院章八零 天才售賣之法章二八三 平爐鍊鋼章二四四 陸成九的陰謀章一零五 畫大餅高手章三一八 勒石記功章二六五 偶像的力量章三二二 歸來兮章五一 蹴鞠靈感章二五三 攻城精銳章二三六 跳幫接戰章五七 談笑不過半日閒章一四九 男兒何不帶吳鉤章二三三 最後的反抗章一四九 男兒何不帶吳鉤章二四 山雨欲來章八三 一日風起天下知章一六四 戰場如戲臺章三六 星宿下凡章一九九 趙構的心思章七七 腳踏五彩祥雲章二八四 上門的朱熹章二五零 汴京危機章三零吧 財物多了也煩惱章二四八 拿下歸德府章二 名人陸游章二三四 詭異的態勢章二二一 北進軍令章三三 古人的八卦章一六八 海戰爆發章二零一 克復廬州章三二九 大宋炮王章二九一 沈家變故章三一一 筷子文化圈章八一 黃雀在後章一四零 站隊時機章二五九 大炮一響銀錢萬貫章八七 規劃圖混凝土章四十 錢塘幫章二八一 後裝滑膛槍章一五八 以逸待勞取勝有方章二三一 白彥敬的決斷章一七二 禦敵於大江之外章二三六 跳幫接戰章一九五 抗生素大作用章二七一 菜魔餘孽章二六 浮出水面章一六七 火炮猙獰章二九一 沈家變故章一二七 都統制與驅逐艦章二一六 偷雞的金人章五一 蹴鞠靈感章一四四 柳亭聞鶯章二一一 無形枷鎖章一 一躍千年章三一一 筷子文化圈章一六四 戰場如戲臺章四四 臨安初印象章一零三 齊射之威章二六二 漏夜來客章二零九 撿漏王曹珍章三三 古人的八卦章二五五 汴梁復章十八 公孫劍舞章八二 膽小如鼠章二五六 罷戰議和章二二五 許州軍情章九六 各懷心思互挖坑章一九零 激進的老虞章三一五 沈玉之謀劃章一六五 局勢瞬間反轉章一三一 五雲山剿匪記章二五六 罷戰議和章一零五 畫大餅高手章九八 同樣爽章四五 朝堂爭論章二二四 火器監來信章三一二 同化之力章九三 東樓阮娘險中計章一三零 樑範纔是寶貝章二零九 撿漏王曹珍章一零九 太學生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