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餘波上

四十二、餘波(上)

霍家小兒設計擒殺江洋大盜替父報仇之事,象是長了翅膀一般,兩三日內便傳遍了整個紹興府。十個來自泉州的海賊,九個被當場殺死,唯有一人得以逃脫,聞者無有不驚訝的。

“此事如何可能?”那三岔口的酒鋪子裡,一個過路的書生聽了之後忍不住拍案:“聞說這附近人喜好生訟,慣說大話的,如今看來果真如此!”

“你這位學究好生無禮,此事有何不可?”小二聽了不敢置喙,掌櫃卻不樂意了:“豈不聞秦舞陽十三歲殺人?那霍小官人今年也是十三,又是替父報仇,殺些子江洋大盜,有何不可?”

因着自家鄉里出了如此英雄少年的緣故,掌櫃的頗覺幸有榮焉,聽得這外鄉口音的書生竟然出言不遜,他自是要反駁的。

“秦舞陽殺的只是一人,這霍家小兒殺的卻是九人……不可同日而語,不可同日而語,不信,學生不信!”

“你這學生不會讀書,想必文章作得是極差的。”酒鋪子裡的另一個酒客,看模樣也是讀書人,他慢吞吞地道:“柳河東文集可曾讀了?”

“柳河東?”那年輕書生愣了愣:“學生讀的是聖賢之書,學的是程朱之道,柳河東可是理學大家麼?”

當今丞相史公彌遠,卻是靠着打倒前相韓侂冑起家的,初就相位時,不過四十出頭,施政並無頭緒,便只抓兩個凡是,凡是前相韓侂冑支持的,他便一併反對,凡是前相侂胄施行的,他便一併破壞。韓侂冑貶秦檜,改其諡號爲“繆醜”,他便贊秦檜,復其諡號爲“忠獻”。韓侂冑罷朱熹,斥朱子之學爲僞學,他便將朱熹再傳弟子真德秀拉入朝堂,大力提倡理學。於是乎,理學之風大盛,上所好,下所效,年輕些的讀書人,便紛紛專研起朱熹之說。

“連柳河東之書都不甚讀……”那個酒客聞言一笑:“那自是不知曉《童區寄傳》的了,兀那書生,我勸你回去再苦讀十載,再出來行萬里路罷!”(注1)

那書生昂着頭還待說,早有個瞧他不順眼的漢子赤着上身跳將起來,劈手自案板上奪過切驢肉的剔骨刀,指着那書生喝道:“你這賊廝鳥,休在老子耳邊聒噪,那夜裡俺便在霍家莊上幫手,親手打殺了兩三個賊人的,瞅你這廝賊眉鼠眼,分明有幾分象那逃走的江洋大盜,且吃俺一刀!”

那書生一肚子道學,怎見過這般潑皮行徑,唬得以袖子遮了面,撒腿便跑出了酒鋪,只聽得身後一片鼓譟之聲,他心下害怕,腳底越發地急了,偏生袖子擋住了眼睛,未曾瞧見腳下的一個坑,狠狠跌了一個跟頭,好容易爬了起來,見身後無人追趕,才一瘸一拐地爬上了自家的叫驢。

“朽木不可雕也,朽木不可雕也。”他在驢上向着酒鋪子大喝了兩聲,低頭又瞅着自家身上的塵土,恨恨地說道:“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酒鋪子裡的鬨笑聲卻越發地響了,這秀才也是個執拗的脾氣,偏着頭想了半日,那叫驢見着頭前一草驢(注2)在走,興子立刻發了,又無人約束,便三步兩步跟了上去。

“我李之政便是不信,這世上真有此事!”那書生被顛了兩下,這才醒過神來,他用力扯着繮繩,可那叫驢追得興起,哪裡肯停下來,書生這才發覺驢子使了性子,直慌了神,搜腸刮肚了老半日,卻也想不起聖人言語之中有甚麼可以對付這不聽話的驢兒的方法。

待得他穩住驢後,已經過了小半個時辰,他看了看天色,尋了個田裡的莊客問道:“這附近可有一個霍家莊?”

那莊客昂起頭來:“學究問的可是那爲父報仇的霍家小郎?”

“正是正是,還請指點途徑!”書生連連點頭,心中卻是嘀咕,這田間地頭的愚夫愚婦,都知道這個霍家小郎,莫非他爲父報仇之事竟然是真的?只是不知這些鄉野之民,是否知曉自家老師的大名,待會兒倒要問上一問。

“學究,俺看你不是惡人,故此爲你指路。”那莊客上下打量了書生幾眼,瞅見他那比女人還要細上幾分的胳膊,然後搖了搖頭:“換了旁人,俺先拉下綁了再說,前些日子打聽霍家的,可都是些江洋大盜,霍家說了,那逃走的大盜可換萬貫!”

聽他嘮嘮叨叨,半晌卻不曾指路,書生急了:“你倒是說,那霍家莊子該如何去呀!”

莊客原本是想討些獎錢的,見這書生不通事情,便胡亂一指:“往那邊去便是,學究只管走,十里之後再問。”

書生拱了拱手,也不道謝,走了幾步後他又停住,那莊客見他轉了回來,只道他發覺自家說謊了,臉上便有些慌色。書生卻未注意,又問道:“你可知真公諱德秀?”

“俺哪裡知曉甚麼真公諱德秀假公諱德秀的,俺倒是知曉這田畝之事。”莊客聽得他不是興師問罪,咧開嘴笑道。

書生直搖頭:“真公文章道德天下垂範,你這愚氓竟不知曉,卻在那胡言亂語。‘小人哉,樊須也’,‘小人哉,樊須也’!”(注3)

待得書生走了,那莊客向地上吐了口唾沫,冷笑了兩聲:“竟敢說俺小人,莫怪俺指錯方向,讓你這賊廝多走十里!”

直到日頭西垂,那書生才一瘸一拐地來到霍家莊前,他灰頭土腦,便是一身衣袍也早骯髒不堪,到了莊前問得明白,這纔來敲霍家大門。

開門的莊丁見他這番模樣很是好奇:“學究可是有事?爲何這般狼狽?”

書生整了整衣冠,讓自家儘可能象樣一些,然後不慌不忙地道:“學生聽得鄉里流言,說是你家小主人年方十三,便設計擒殺了殺父仇人,學生卻是不信,故此來問上一問。”

莊丁聞言勃然變色:“俺只道你是遠道來的貴客,卻不知竟是不曉世事的酸丁!俺家小主人豈是你這廝能問得的,快滾快滾,要不吃了俺砂鉢大的拳頭,莫道是俺們莊子欺了外鄉人!”

“學生不過來問上一問,你這莊丁,好生無禮!”那書生甩了甩袖子:“你只須請你家小主人出來……”

注1:柳宗元在《童區寄傳》中說了一個六歲孩童智殺兩個匪徒的故事。宋儒其實大多數並不如此迂腐,但經過元朝大力暢導所謂四書五經,到了明朝,讀書人的閱讀面真的變窄了,《儒林外史》之中頗多例子可證。

注2:叫驢爲公,草驢爲母。

注3:樊遲問孔子如何種菜,孔子當面說自己不如菜農,背後評價說樊遲是小人。典出《論語•子路篇•第十三》。

一七零滿城風雨近重陽十一北顧下二八八三軍協力定中原二二六名動遠蕃光明王九十九此去應是千層浪一三六御苑學種昭烈圃二十胡福郎上三十二船場下四十弔唁下二七零砍不完之韃虜頭一二四各懷心思自主張八十七呦呦鹿鳴食野蘋二七一豈能鉅細無漏遺一八三可汗偵騎過京東二九六朱紫滿朝換冠冕七十二世間多有奇女子七十五海外喜傳豐收音一八零爲民生利方至尊六十九何懼海賊登懸山四十四江南製造局一七二臣意彷徨聽聖斷四十八冷對槍尖掀血浪二十胡福郎下三十五迎新下一六六淮北有意來金使二六一願將鐵軌致天下一五九虎賁卻月濟柔剛八十五今日南冠做楚囚一七二臣意彷徨聽聖斷三十六結納下二十胡福郎上三二零鄉老勳議二七零砍不完之韃虜頭二零四千裡救災急先鋒三二五上國三三五豈曰無衣三四六錦帆紛來如飛雪三十巧匠上二四一猶豫不決名臣心一一九瀚海洶洶涌暗潮二八五聚其財兮集其力二十九巧取上一十五事端上七十七渡罷滄海有故交一十五事端下三四二當與不當十四繼昌隆下五十六艾殺蓬蒿來此土二三零清明上河心思宋一二四各懷心思自主張三十七親人下一零二深謀遠慮有晉卿二一六豈唯小人壞國事一四零暗行密道通春來三五零東勝洲招商局三十二船場下三十二船場上一五六奇折廣開天下財三十六結納下三五八我心安處即吾鄉一五五平地風雷起京東一一二孰堪身負天下望二八三丈夫偉岸如神祗九十五朕聞上古合天意十四繼昌隆上五家規下二七六一朝兵敗如山倒一九九老虜惶恐臨天誅一七九量爾虜酋豈吾主二五零休道聖主易欺瞞一七三國事不密釀大禍三一八龍騎兵一百炮作霹靂狡兔驚二一八驚聞妖氛起華亭三五四誰之相公四十弔唁上一一五恰是潛龍臥大淵二五八欲爲聖王做前驅一一七忽聞海上有仙山三三二書生豈只有意氣二四一猶豫不決名臣心八十九浮生半日難得閒七機械下一十五事端上綢繆豈爲富貴計十七冬至上八十一千里鴻雁飛書忙四十七孽風凌島島欲摧三四零集風雷十四繼昌隆下二七四英雄所生非其時四十弔唁上三十八懸山下二八二夙夜憂嘆心不同四十三毒蛇下一四六獻土下拜真吾主二八五聚其財兮集其力二十六拜師下二十三大年下
一七零滿城風雨近重陽十一北顧下二八八三軍協力定中原二二六名動遠蕃光明王九十九此去應是千層浪一三六御苑學種昭烈圃二十胡福郎上三十二船場下四十弔唁下二七零砍不完之韃虜頭一二四各懷心思自主張八十七呦呦鹿鳴食野蘋二七一豈能鉅細無漏遺一八三可汗偵騎過京東二九六朱紫滿朝換冠冕七十二世間多有奇女子七十五海外喜傳豐收音一八零爲民生利方至尊六十九何懼海賊登懸山四十四江南製造局一七二臣意彷徨聽聖斷四十八冷對槍尖掀血浪二十胡福郎下三十五迎新下一六六淮北有意來金使二六一願將鐵軌致天下一五九虎賁卻月濟柔剛八十五今日南冠做楚囚一七二臣意彷徨聽聖斷三十六結納下二十胡福郎上三二零鄉老勳議二七零砍不完之韃虜頭二零四千裡救災急先鋒三二五上國三三五豈曰無衣三四六錦帆紛來如飛雪三十巧匠上二四一猶豫不決名臣心一一九瀚海洶洶涌暗潮二八五聚其財兮集其力二十九巧取上一十五事端上七十七渡罷滄海有故交一十五事端下三四二當與不當十四繼昌隆下五十六艾殺蓬蒿來此土二三零清明上河心思宋一二四各懷心思自主張三十七親人下一零二深謀遠慮有晉卿二一六豈唯小人壞國事一四零暗行密道通春來三五零東勝洲招商局三十二船場下三十二船場上一五六奇折廣開天下財三十六結納下三五八我心安處即吾鄉一五五平地風雷起京東一一二孰堪身負天下望二八三丈夫偉岸如神祗九十五朕聞上古合天意十四繼昌隆上五家規下二七六一朝兵敗如山倒一九九老虜惶恐臨天誅一七九量爾虜酋豈吾主二五零休道聖主易欺瞞一七三國事不密釀大禍三一八龍騎兵一百炮作霹靂狡兔驚二一八驚聞妖氛起華亭三五四誰之相公四十弔唁上一一五恰是潛龍臥大淵二五八欲爲聖王做前驅一一七忽聞海上有仙山三三二書生豈只有意氣二四一猶豫不決名臣心八十九浮生半日難得閒七機械下一十五事端上綢繆豈爲富貴計十七冬至上八十一千里鴻雁飛書忙四十七孽風凌島島欲摧三四零集風雷十四繼昌隆下二七四英雄所生非其時四十弔唁上三十八懸山下二八二夙夜憂嘆心不同四十三毒蛇下一四六獻土下拜真吾主二八五聚其財兮集其力二十六拜師下二十三大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