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首筆交易

在之後舉行的歡迎晚宴上,楊叢義終於明白他的擔心是多慮了。

維普拉之所以熱情,是因爲今年塞爾柱舉國上下,要爲他們偉大的國王舉辦一場盛大的誕辰慶祝活動,如果到時候有其他國家前來祝賀,國王必然高興,可惜塞爾柱在幾年前統一了周邊五個國家,周邊其餘大國多少都與塞爾柱有領土糾紛,不時引發戰爭,他們不可能前來祝賀,要是沒有其他國家前來祝賀,這場誕辰慶祝活動必然失色不少。

如今國王誕辰臨近,剛好大宋使團不遠萬里來訪,還帶來了豐厚的禮物,這可是天大的好事。一定要建議國王藉此機會好好宣揚一番,想必誕辰過後,塞爾柱在周邊國家的威望會進一步提升,勢力範圍也能進一步擴大。

因爲有好處,維普拉纔會如此熱情,若能促成此事,他在塞爾柱的地位會更加穩固,還能大賺一筆錢財。他已經知道大宋國就是當年強大的唐朝滅亡後的另外一個王國,他還得到消息,在外海有七八十艘大宋使團的海船裝滿了貨物,正在等待進港交易。

港口歸巴士拉首府管轄,在這兒交易,他便佔據地利,東方的絲綢、瓷器來到這裡貴如黃金,若所有的貨物都經他手轉賣出去,坐地就能賺取大量錢財,可惜他並沒有那麼大的財力,吞不下六七十艘船的貨物,只能趁陪同大宋使團進王城的機會拉攏一批大商賈試試看了,聯合幾家之力,或許能一舉做成此次生意。

在巴士拉這幾日,黃大人跟維普拉熟悉之後,提出讓大宋船隊進港補充物資,順便跟當地商人開展一些貨物交易。

維普拉求之不得,他若能獲得第一批大宋貨物,第一時間運到王城去,就能佔得先機,必然能賺一大筆,回頭拿着賺回來的錢就能買更多的貨物,或許不用聯合別人,他就能賺的盆滿鉢滿。

是以,他當即答應,並承諾提供一塊港口土地專供船隊做交易使用,爲船隊交易提供一切便利。之後提出要做第一個跟大宋船隊交易的人,黃大人答應了

隨後他又提出一個請求,希望能獲得大宋貨物獨家交易權,就是大宋船隊在塞爾柱只能跟他交易,其他商賈想要大宋貨物,也只能跟他交易,通俗點說,就是他要做大宋船隊和其他商賈之間唯一的中間商。

黃大人不懂貿易,楊叢義多少懂一些,他知道這麼做對船隊來說不是好事,如果路子窄了,兩三個月時間內根本不可能把六七十船貨全部賣出去。

黃大人得到楊叢義提醒,就告訴維普拉,飯要大家一起吃才香,再好吃的東西,一個人吃不出味道來。

維普拉也是聰明人,原本他提哪個請求也就是試一試,即使大宋人真能答應,他也不敢吃獨食,塞爾柱比他權勢大的人在王城一抓一大把。

在巴格拉迎接使團的隊伍到來前,楊叢義帶着塞亞勒快馬趕回港口,通知湯鷽率領船隊進港開始交易。

第一批十萬匹絲綢、十萬套瓷器和五十萬斤茶葉被維普拉的人以三十萬兩黃金和滿滿一船香料換去,當天這批貨物就沿着寬闊的大道朝六百里外的王城巴格達運去,整個車隊綿延四五里。

當幾里長的車隊經過巴士拉,立即引起全城轟動,維普拉知道,這筆生意他至少能賺回二十萬金幣,一個月內他能再多換一倍貨物,到時候就能賺四十萬金幣,來回翻動,用不了幾次,他有信心靠大宋的貨物成爲巴士拉首富。

第一批大宋貨物在維普拉的車隊離開巴士拉半天之後,就出現在巴士拉街頭,一批價值數萬金幣的絲綢、瓷器半個時辰之內被搶購一空。

東方大國一條巨大的船隊,從遙遠的東方歷時兩年運來無數東方珍品,裝滿貨物的船隊就停在港口,只要有價值一萬金幣的香料、珠寶、藥材就可以跟船隊,兩個月後季風開始,船隊就會離開。

這個消息迅速從巴士拉傳開,巴士拉整個城市有數萬人都是精明的商人,從第二天開始,大商人迅速收集錢財和物資,趕去港口跟船隊交易,而實力弱小的小商人則三三兩兩聯合起來就爲籌集夠一萬金幣的貨物,趕去分一杯羹,發一筆大財。

幾天之內,巴士拉以外的商人也帶着龐大的車隊陸續趕來港口,推擠如山的香料、藥材一一被搬上海船裝好,精美的珊瑚、珠寶,金光燦燦的金幣,整箱整箱擡上神舟主船,由禁軍看管。一船船絲綢、瓷器、茶葉從港口搬上馬車,運往內地,或迅速運去其他國家,或儲存在倉庫待售。

五天時間,十船貨物交易一空,還有越來越多的商賈正在趕來,交易形勢一片大好,大大超出了楊叢義跟湯鷽之前的預期,船隊沒進港之前的那些擔憂是多餘的,預設方案也都沒用上,船隊只需要迅速談判,迅速交割貨物。

塞亞勒在前期溝通談判中起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在他協助下,船隊跟商賈物物交易、金幣交易、銀幣交易的規則基本確定,交易就變的簡單起來,比如商賈想要一萬匹絲綢,那就得給十萬個金幣,或者一百萬銀幣,或者同樣價值的香料、藥材和珠寶,不同的藥材,價值不同,不同的香料,價值也不一樣,但都能制定出相對公平的價目表,在交易談判時,商賈看一眼價目表,心中便能判定這買賣絕對不虧。

依次類推,絲綢、瓷器、茶葉都在短時間內推出了統一的交易價目表,談判效率空前提高,宣威軍、後備軍幾班倒,忙得不可開交,從早到晚不停的搬上搬下,整個交易沒有一刻停歇。

船隊正在熱火朝天的交易時,巴格達王城派來迎接大宋使節團的隊伍到了,顯然王朝對大宋國使節的到來非常重視,他們派了一支整整一萬人的軍隊,那軍容陣容比起大宋禁軍也不差分毫,個個駿馬彎刀。

第二天,王城來的軍隊便護送三百餘人的使節團往五六百里外的巴格達而去,維普拉帶着他的隊伍隨黃大人一路同行。

由於使團沒有馬車,沒有馬匹,如果步行,會嚴重影響行程,維普拉提前徵調幾百匹馬、數十輛馬車,給大宋使團使用,整個隊伍行進速度快了不少,五天時間便順利抵達巴格達。

巴格達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建立在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建城歷史已達幾千年,由於此地在整個阿拉伯地區最水源充足,土地最肥沃,因此戰亂也最頻繁,巴格拉城建了毀,毀了再建,幾經反覆後,整個城市也越發壯大。

此時的塞爾柱已經統一週邊數個國家,強盛一時,巴格達作爲都城更是繁盛無比,城市規模已達方圓十里,是整個阿拉伯地區當之無愧的中心。

一進城裡,便見處處都洋溢着節日的氣氛,看來國王的誕辰應該是臨近了。

這是一個商城,寬闊的街道兩邊到處都是店鋪,商品琳琅滿目,隨便看看,就能見到來自東方的絲綢、瓷器、象牙、布匹、珊瑚、珍珠、藥材等熟悉的東西,也有種類繁多五顏六色的香料和藥材,還有更多商品楊叢義不曾見過,也叫不上名目,估計不是本地物產,就是來自北非或者西部歐洲的東西。

整個巴格達城經商的氛圍十分濃烈,看起來似乎確如傳言,此地無人不商。

其實也可以理解,塞爾柱地處東西方交界處,南北要衝之地,連通東南西北,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不做些中轉交易,簡直就是對地利的極大浪費。加之整個阿拉伯地區乾旱少雨,種不出足夠的糧食,不靠經商賺錢,根本養活不了自己。

因此,整個阿拉伯地區,不光是塞爾柱,周邊各國多數人也都是靠經商爲生,只是塞爾柱的兩河流域地區位置更加優越,經商條件更好,氛圍更濃。

使團到來,像在巴士拉一樣,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不是使團人多,而是他們許久都沒見過其他國家使團如此大規模出現在王城。周邊全是敵國,很少能見到他們的使節,今年舉國慶祝國王誕辰,周邊國家像往常一樣無動於衷。所以,大宋使團此時出現在巴格達,意義非凡。

穿過長長的繁華街道,使團終於抵達行館,使團三百餘人全被安排進一處整潔的大大的宅院,使團安全楊叢義放心的交給塞爾柱人,他相信他們一定會在這舉國歡慶的日子裡,保護好大宋使團的安全,他則需要好好休息幾天。

行館一日三餐,有塞爾柱人及時送來,只是那漿糊一樣的東西,還有羶氣四溢的烤羊肉,衆人實在吃不習慣,不得不要來柴米油鹽菜等物自己動手做飯。

塞爾柱人送來了很多生活物資,有些他們還從未見過,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做出豐盛的飯菜。

使團在行館整整休息了三天,王宮終於來人通知黃大人前去面見國王。

第333章 重返欽州第311章 擇地攻擊第206章 魚精作怪第413章 內侍造訪第128章 太學辯議(一)第393章 三個媒人第710章 家事國事第166章 初見陸游第232章 各取所需第258章 使團進城第409章 回衙覆命第366章 丟臉不冤第347章 香爐峰故人第93章 一個不留第222章 城外對峙第614章 行營議事第537章 回京覆命第443章 縣衙之行第428章 最終決斷第40章 消失的捕快第763章 精武兵符第75章 扣黑鍋第546章 烤羊飄香第664章 謀取濟南府第201章 臨行準備第145章 組建新軍第722章 硬化官道第3章 精彩的故事第550章 交代緣由第576章 水戰訓練第791章 攻陷燕京第347章 香爐峰故人第138章 武學公試第683章 難題第330章 毫無頭緒第164章 囑咐參軍第8章 獄中傳道(下)第572章 中間人第122章 爭議第474章 終有應戰第146章 良人新軍第487章 合情合理第177章 修建港口第480章 雨夜心冷第168章 請回臨安第494章 滅金之策第681章 交底第623章 赤陣禦敵第336章 占城消息第638章 高官相許第687章 別無選擇第769章 三面埋伏第570章 共謀大事第183章 大制魚面第183章 大制魚面第8章 獄中傳道(下)第625章 拒敵之策第132章 太學辯議(五)第592章 大勝憂心第506章 無子之惱第474章 終有應戰第106章 初入齋舍第314章 又取兩關第743章 禦寒之難第517章 同心共事第97章 交換第723章 河間馬場第197章 我們成親第583章 引誘反叛第761章 設伏蓋州城第427章 暗夜黑影第400章 偶遇故人第622章 江防分歧第16章 血案兇徒第573章 要鐵不要錢第141章 泉州詢事第502章 西作坊副使第538章 回易繼續第583章 引誘反叛第177章 修建港口第600章 退敵之策第431章 最後的考驗第157章 物資供應第436章 入選將營第267章 最後一批第767章 明覆第411章 如實對答第148章 應徵不成第113章 城門校尉第265章 一堆爛賬第91章 討價還價第172章 人之將死第81章 重生第385章 託付利益第7章 獄中傳道(上)第529章 重返巴格達第309章 退敵之議第751章 罷兵回撤第269章 固守防襲第394章 得失好壞
第333章 重返欽州第311章 擇地攻擊第206章 魚精作怪第413章 內侍造訪第128章 太學辯議(一)第393章 三個媒人第710章 家事國事第166章 初見陸游第232章 各取所需第258章 使團進城第409章 回衙覆命第366章 丟臉不冤第347章 香爐峰故人第93章 一個不留第222章 城外對峙第614章 行營議事第537章 回京覆命第443章 縣衙之行第428章 最終決斷第40章 消失的捕快第763章 精武兵符第75章 扣黑鍋第546章 烤羊飄香第664章 謀取濟南府第201章 臨行準備第145章 組建新軍第722章 硬化官道第3章 精彩的故事第550章 交代緣由第576章 水戰訓練第791章 攻陷燕京第347章 香爐峰故人第138章 武學公試第683章 難題第330章 毫無頭緒第164章 囑咐參軍第8章 獄中傳道(下)第572章 中間人第122章 爭議第474章 終有應戰第146章 良人新軍第487章 合情合理第177章 修建港口第480章 雨夜心冷第168章 請回臨安第494章 滅金之策第681章 交底第623章 赤陣禦敵第336章 占城消息第638章 高官相許第687章 別無選擇第769章 三面埋伏第570章 共謀大事第183章 大制魚面第183章 大制魚面第8章 獄中傳道(下)第625章 拒敵之策第132章 太學辯議(五)第592章 大勝憂心第506章 無子之惱第474章 終有應戰第106章 初入齋舍第314章 又取兩關第743章 禦寒之難第517章 同心共事第97章 交換第723章 河間馬場第197章 我們成親第583章 引誘反叛第761章 設伏蓋州城第427章 暗夜黑影第400章 偶遇故人第622章 江防分歧第16章 血案兇徒第573章 要鐵不要錢第141章 泉州詢事第502章 西作坊副使第538章 回易繼續第583章 引誘反叛第177章 修建港口第600章 退敵之策第431章 最後的考驗第157章 物資供應第436章 入選將營第267章 最後一批第767章 明覆第411章 如實對答第148章 應徵不成第113章 城門校尉第265章 一堆爛賬第91章 討價還價第172章 人之將死第81章 重生第385章 託付利益第7章 獄中傳道(上)第529章 重返巴格達第309章 退敵之議第751章 罷兵回撤第269章 固守防襲第394章 得失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