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6.第466章 童生 秀才 舉人

“科舉舞弊案!”

此消息傳到了開封城之後,整個大宋政壇不由爲之一震,要知道科舉可是爲大宋選拔人材的工具,朝廷可是說對其極爲重視。

爲了預防科舉舞弊,宋朝所有科舉實行糊名法,以免有人以權謀私,任人唯親。

然而糊名並沒有阻擋科舉舞弊,有人故意在自己的考卷上做上標記,或者是特殊的筆跡可以一眼看出,於是就出現在更加嚴格的謄錄制,將考生的試卷糊名之後,再讓小吏抄錄,最後再批改。

至於考題保密,多套考題隨機選擇,更是常規操作。

大宋朝堂自認爲對科舉考試已經極爲嚴格了,卻沒有想到兩浙路又出現了科舉舞弊,這豈能不讓朝堂震驚。

“妄增舉數入官!”

當調查結果出來之後,滿朝大臣不由愣在那裡。

“科舉舞弊,無孔不入呀!”

範純禮不由嘆息道。

滿朝官員心有慼慼的點了點頭,他們自認爲早已經解決了科舉舞弊的問題,卻沒有想到張汝舟這樣的投機分子竟然又找到了科舉考試的漏洞。

章惇冷哼道:“啓稟官家,微臣懇請嚴懲張汝舟等一干人等!同時廢除舉數入官之策!”

“然也!科舉考試考上就上,考不上就是考不上,類似張汝舟這類的之人就是爲官也是國之蛀蟲!微臣懇請廢除此策!”蘇軾也上書附合道。

一直以來,科舉考試都是禮部負責,舉數入官原本是朝廷對落榜之士的恩惠,如今竟然成爲那些落榜之人鑽漏洞的方法。

“不可!爾等可知張元前車之鑑!”蘇頌搖頭道。

任誰都知道舉數入官乃是防止類似張元之類的落榜士子投降他國,文人投敵造成的危害實在是太大了,大宋也是深受其害。

“然也!如今僅僅是妄增舉數,張汝舟等人考上進士也是憑藉其文采,並非弄虛作假,以老臣看,日後只需加強對此策嚴查即可。”範純禮也反對道。

蘇軾冷哼一聲道:“諸位大人有所不知,大宋科舉取士雖然位居歷朝之最,然而大宋文風鼎盛,每年落榜之人太多太多,符合落第舉數的官員數不勝數,禮部早已經不堪重負!”

蘇軾原本就對舉數入官的政策大爲不滿,因此,禮部每年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如今終於爆出妄增舉數入官的科舉舞弊案,蘇軾趁機將此策廢除。

“禮部不堪重負!”

當蘇軾將逐漸增多符合落第舉數的士子名額一一道來的時候,整個朝堂頓時陷入了一片沉默。

大宋文風鼎盛,士子數量連年增多,再加上活字印刷術出現讓讀書成本大降,再加上大宋正在推廣的全民教育,日後的士子數量必將會以幾何倍數量增長,非但禮部承擔不起,就連各路各府也恐怕承擔不起如此恐怖的士子數量。

滿朝大臣頓時無語,經過蘇軾爆出來一個個數據,滿朝大臣紛紛明白,舉數入官之路弊端已經大顯,再不廢除,日後朝廷必將不堪重負。

趙煦看着一衆沉默的大臣,一錘定音道:“既然舉數入官此路被廢乃是遲早之事,與其日後弊政爆發,不如提早決斷,此次科舉舞弊案正是一個契機。”

“官家英明!”

蘇軾重重鬆了一口氣。

範純禮眉頭一皺道:“官家三思,若是廢除舉數入官,恐怕天下士子人心不穩。”

舉數入官乃是朝廷給那些落榜士子留下的一條退路,以防那些士子屢試不第,心灰意冷之下投降他國,然而貿然斷絕舉數入官,畢竟會讓天下士子心寒,一不小心將會釀成大禍。

三大宰相紛紛點頭,此事牽扯甚大。

趙煦環視四周道:“不錯,若是全面廢除舉數入官,定然會引起士子的不滿,若是廢除舉數入官從兩浙路開始,則順理成章,正好兩浙轉運使範正再次上書變法科舉之策,諸位愛卿且看如何?”

“從兩浙路開始!”

“邪醫範正再次上書變法科舉!”

滿朝百官不由眉頭一皺,兩浙路爆發出妄增舉數入官之事,的確是廢除舉數入官的契機,然而變法科舉又豈能是容易之事。

“縣試,府試,解試!”

“童生,秀才,舉人!”

然而當他們看到了範正的變法科舉之策,頓時驚若天人!

“實乃絕妙至極!如此層層選拔,將科舉壓力分擔到各路、各府、各縣,哪怕日後大宋科舉人數再多,依舊可以從容不迫推行科舉!”蘇軾拍案叫絕道。

在大宋現有的科舉體制下,只有兩級,整個府的士子都集中在一起參加解試,人數過多,必將引起混亂。

將解試一分爲三,層層選拔,足以讓科舉人數分流,讓各府的科舉人數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

“更重要的是朝堂對舉人和秀才進行優待,讓其哪怕考不上科舉,也可以入學舍當夫子,足以取代妄增舉數入官的優待。”蘇頌也是點頭稱讚道。

“這個逆子,總算出一道正方!”

範純禮冷哼一聲。

然而滿朝本官哪裡聽不出他口中濃濃的驕傲之意,不由心頭髮酸。

這一次,範純禮的兒媳親自發現科舉舞弊案,兒子範正又上書變法科舉的良策,讓範純禮臉面大增。

其他百官想了想,微微點頭,範正的變法科舉之策的確是正方,非但一舉解決科舉的弊端,更兼顧優待士子之策。

“傳旨,對張汝舟舞弊案一干人等重罰!同意兩浙轉運使之策,以兩浙路作爲試點,變法科舉制度!”

趙煦大手一揮道。

“官家英明!”

百官紛紛領命。

……………………

“官家有旨,張汝舟妄增舉數入官,賄賂學政,欺君罔上,理應死罪,然而大宋素來刑不上大夫,特免其死罪,除其進士功名,免其官職,徒柳州!”兩浙轉運使內,範正鄭重宣判。

大堂下,張汝舟聞言頓時如遭雷擊,他沒有想到自己爲了虛名,想要踩着邪醫範正出名,卻沒有想到連邪醫範正都沒有出招,他就慘敗在李清照的手中。

“其他涉案官員一律免職,所有妄增舉數的士子五年內不得參加科舉,兩浙路廢除舉數入官之策!”範正再道。

“什麼?”

兩浙官員一片譁然,對於涉案的官員和士子處罰並不出乎他們的意料,然而廢除舉數入官,卻讓他們羣情激奮,一旦如此,將對兩浙之地的士子打擊極大,對兩浙官場也將會造成深遠的影響。

“範大人,你深得官家的信任,還請你爲官家求情!放我兩浙落榜士子一條生路。”

兩浙官員紛紛上書,此事若是傳出,兩浙士子必將一片哀鴻。

範正狀似無奈道:“本官乃是兩浙轉運使,自然會爲兩浙士子考慮,然而兩浙發生科舉舞弊案,官家震怒,本官也無能爲力呀!”

兩浙官員不由一嘆,不由閃過一絲無奈,正如範正所言,兩浙路發現了科舉舞弊案,沒有懲罰也是不可能的!

範正話語一轉道:“然而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兩浙路爆出妄增舉數入官的科舉舞弊案,足以暴露出舉數入官的弊端,本官已經上書朝廷,決定以兩浙路爲試點,變法解試,將其一分爲三。”

“縣試,府試,解試!”

當範正將自己的變法思路全盤托出,一衆官員頓時心中一動。

在此之前,解試都是三年一次,三年內,所有的士子都集中在杭州府考取解試,參與人數逐年增多,這讓杭州府苦不堪言,如果能夠將各縣各府爲兩浙路分擔科舉壓力,的確大大減輕兩浙路的科舉壓力。

範正繼續道:“每年解試的考生水平也是參差不齊,如果採用童生、秀才、舉人,三級劃分,層層選拔人才,一來可以讓士子參加科舉不至於長途跋涉,增加家庭負擔,二來也可以選拔最精英的人才進京趕考,以壯我兩浙路官場!”

兩浙路官員心中一動,科舉考試路途遙遠乃是舉世公認,兩浙官員都曾參加科舉,自然深有體會。

進京趕考暫且不說,普通家庭到府城去科舉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若是能夠在本縣就參加科舉,一來可以節省士子的花銷,二來可以讓層層分擔科舉壓力。

譚洪眉頭一皺道:“如今我兩浙路剛剛發生科舉舞弊案,若是將科舉分流在各縣,我等無暇監管,萬一再…………。”

譚洪此言一出,兩浙路剛剛發生科舉舞弊案,若是再舉行縣試,以底下官吏的百姓貪婪,要是再發生科舉舞弊案,恐怕兩浙路將會再次顏面無存。

範正朗聲道:“想要杜絕科舉舞弊,除了堅持傳統的糊名法和謄錄法,本官決定採用縣試異地監考,異地批閱等等。”

“對於此次科舉考試中的妄增舉數入官的弊端,本官決定採用鄉里舉保、生員互保和官員保結爲主,確保縣試保舉品學兼優的生儒參加科舉考試,同時防範冒籍、匿喪等不符合條件的人員應試。”

範正將後世應對的科舉舞弊的方法一一道來,頓時讓一衆兩浙官員大爲驚歎。

譚洪眉頭一皺道:“此事是否太過於繁瑣了。”

不少官員微微點頭,雖然將解試一分爲三,然而範正又增加預防措施,同樣增加了科舉的工作量。

範正毫不客氣道:“我兩浙路剛剛發生科舉舞弊案,我等再謹慎也不爲過。”

“大人所言甚是!”

一衆官員最終點頭。同意了範正此策。

譚洪依舊質疑道:“若是兩浙路失去了舉數入官之路,恐怕會引起士子不滿。”

範正冷笑道:“落第之人本就是解試落敗之人,通過解試的士子依舊難以考中進士,更何況落第之人,兩浙路這些年也不過出現一個張汝舟,屢次落第之後考中了進士,結果也被爆出科舉舞弊。”

不少官員頓時連連點頭,他們本就是科舉成功者,自然知道科舉的艱難,解試落第想要高中進士可謂是千年萬年。

範正話語一轉道:“當然對於落第之人,雖然已經失去了朝廷舉數入官的優待,但是卻會兩浙路卻可以對其一定的優待。”

“兩浙路對其有優待?”

一衆兩浙官員眼睛一亮,如果兩浙路對士子優待,定然可以大大減輕其的這失去舉數入官的怨氣。

“還請轉運使大人明示!”譚洪詢問道。

範正朗聲道:“但凡考中童生者,選其中的優異者,可以享受每月六鬥米的待遇,用來鼓勵童生用心讀書,減少生計操勞,當然名額有限,每個縣只有二十人可享受。”

“每月六鬥米,鼓勵童生用心讀書?”

不少官員微微點頭,六鬥米足以讓一個童生能夠溫飽,讓其專心求學,而且別看只有二十人,日後能夠考上秀才的恐怕就在這二十人之中了。

範正再道:“童生優異者一旦考中秀才,其優待自然更多,第一,其可以見官不跪,第二免除其本人的徭役,第三,有資格擔任夫子,獲取一份生計。”

後世的秀才擁有免除田稅的特權,往往會造成很多本地的百姓投獻土地逃避賦稅,造成朝廷賦稅流失,而範正變法科舉自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只免除其本人的徭役,再添加上夫子的名額,足以彌補田賦的損失。

“秀才!”

一衆官員心中一動,如此一來,秀才的含金量和地位大增,就算考不上舉人,也能活的很滋潤,比惠而不實的舉數入官強得多,畢竟如果就算湊夠了落榜次數,考不上進士也是枉然。

“最後的舉人則是由兩浙學政負責舉辦,兩浙路全部秀才皆可參加,士子考取舉人之後,就已經步入官吏的行列,除了可以享受秀才的全部特權,還有進京趕考的權利,兩浙路會負責其進京趕考路費和花銷。”

………………

範正將變法的科舉一一道來,兩浙路的一衆官員紛紛點頭。

兩浙路新變法的科舉制度,雖然減少了舉數入官的特權,卻給一衆秀才和舉人大量的優待,更是層層選拔,又避免了科舉舞弊,可以說是目前最完美的科舉制度,足以平息兩浙士子怨言。

更重要的是一旦兩浙路變法科舉制度成功,定然能夠天下各路之首,他們定然可以戴罪立功,將壞事變成好事。

“轉運使大人高見!”

一衆官員紛紛敬佩道。

譚洪見狀,無奈低下頭來,範正成功化解科舉舞弊案的危機,非但安撫好兩浙士子,又讓兩浙官員心服口服,日後範正必將在兩浙路一言九鼎。 

第5章 生理和倫理之爭第43章 邪方:皇子養豬483.第483章 招安梁山第171章 不要救援!第107章 邪術vs邪方(二合一)第278章 曲劇一出,文壇震動第30章 《趙氏神妙帖》第406章 花柳病第233章 巫蠱之禍是一場鬧劇罷了第288章 李師師的選擇第35章 幹兄說:幹他499.第499章 遼國大敗第113章 懲奸除惡令(1300訂加更)第157章 持久戰第248章 範正爲首功第188章 醫家作保第40章 變法 保守 中立第136章 鈴醫手冊第207章 炭毒實驗第354章 李清照懷孕第303章 軍中反應第293章 王詵身敗名裂第248章 範正爲首功第365章 神醫獎第180章 邪方人工授精第409章 奇襲大理第284章 曲劇《楊門女將》第6章 酒爲詞引第341章 雙全法第265章 開封火災473.第473章 滅佛?第304章 滅夏之策冷戰第326章 金融之戰第235章 最後的贏家是醫家第241章 暴利的絲綢之路第416章 鄯闡府破第283章 曲劇!第352章 生物進化論第340章 範李和離第185章 青苗法第302章 光榮之家489.第489章 兵臨城下第344章 開封猶太人第9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351章 簡體字大興471.第471章 食菜事魔第241章 暴利的絲綢之路第196章 功過三七分第48章 大醫精誠誓言476.第476章 摩尼教滅第4章 釵頭鳳第307章 人蔘的風波第12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217章 洛陽名園記第233章 巫蠱之禍是一場鬧劇罷了第140章 範家再次變法第182章 近親繁衍第94章 趙明誠,徒三年(加更)第250章 破解氣疫第261章 醫學院第419章 龍尾關第63章 趙家算計第72章 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第385章 邪方土第166章 爭分奪秒第375章 宋商第245章 恐怖的祝由術第114章 趙煦變法,小試牛刀(二合一)第172章 無解的震天雷第221章 婚書第127章 請太皇太后撤簾(二合一)第446章 海上之盟第7章 清照醉酒第13章 獨一無二李清照第248章 範正爲首功第396章 征服吐蕃第43章 邪方:皇子養豬第222章 孟皇后的決定第31章 畏變法如虎455.第455章 範正外放爲官第237章 驗證鵝頸瓶實驗!第444章 遼國的抉擇第287章 少年趙佶的煩惱第6章 酒爲詞引第216章 醫家的輝煌第166章 爭分奪秒第197章 早產邪方:保溫箱第417章 大理白藥第300章 加點白糖大伊萬第434章 遼夏驚恐第83章 重現華佗絕學第434章 遼夏驚恐第263章 邪方:保險第43章 邪方:皇子養豬第15章 酒治百病第257章 全城義務教育第14章 蘇遁心疾第129章 新黨現第60章 起死回生第45章 藥材危機
第5章 生理和倫理之爭第43章 邪方:皇子養豬483.第483章 招安梁山第171章 不要救援!第107章 邪術vs邪方(二合一)第278章 曲劇一出,文壇震動第30章 《趙氏神妙帖》第406章 花柳病第233章 巫蠱之禍是一場鬧劇罷了第288章 李師師的選擇第35章 幹兄說:幹他499.第499章 遼國大敗第113章 懲奸除惡令(1300訂加更)第157章 持久戰第248章 範正爲首功第188章 醫家作保第40章 變法 保守 中立第136章 鈴醫手冊第207章 炭毒實驗第354章 李清照懷孕第303章 軍中反應第293章 王詵身敗名裂第248章 範正爲首功第365章 神醫獎第180章 邪方人工授精第409章 奇襲大理第284章 曲劇《楊門女將》第6章 酒爲詞引第341章 雙全法第265章 開封火災473.第473章 滅佛?第304章 滅夏之策冷戰第326章 金融之戰第235章 最後的贏家是醫家第241章 暴利的絲綢之路第416章 鄯闡府破第283章 曲劇!第352章 生物進化論第340章 範李和離第185章 青苗法第302章 光榮之家489.第489章 兵臨城下第344章 開封猶太人第9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351章 簡體字大興471.第471章 食菜事魔第241章 暴利的絲綢之路第196章 功過三七分第48章 大醫精誠誓言476.第476章 摩尼教滅第4章 釵頭鳳第307章 人蔘的風波第12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217章 洛陽名園記第233章 巫蠱之禍是一場鬧劇罷了第140章 範家再次變法第182章 近親繁衍第94章 趙明誠,徒三年(加更)第250章 破解氣疫第261章 醫學院第419章 龍尾關第63章 趙家算計第72章 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第385章 邪方土第166章 爭分奪秒第375章 宋商第245章 恐怖的祝由術第114章 趙煦變法,小試牛刀(二合一)第172章 無解的震天雷第221章 婚書第127章 請太皇太后撤簾(二合一)第446章 海上之盟第7章 清照醉酒第13章 獨一無二李清照第248章 範正爲首功第396章 征服吐蕃第43章 邪方:皇子養豬第222章 孟皇后的決定第31章 畏變法如虎455.第455章 範正外放爲官第237章 驗證鵝頸瓶實驗!第444章 遼國的抉擇第287章 少年趙佶的煩惱第6章 酒爲詞引第216章 醫家的輝煌第166章 爭分奪秒第197章 早產邪方:保溫箱第417章 大理白藥第300章 加點白糖大伊萬第434章 遼夏驚恐第83章 重現華佗絕學第434章 遼夏驚恐第263章 邪方:保險第43章 邪方:皇子養豬第15章 酒治百病第257章 全城義務教育第14章 蘇遁心疾第129章 新黨現第60章 起死回生第45章 藥材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