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強渡黃河

幹山,北宋時被稱爲橫山,成東北西南走向,橫亙在之間,成爲党項部落和北宋的天然地理分界線。龍州,就位於橫山北麓,再往西一百多裡便是盛產青鹽的鹽州,所以就成了北宋青鹽販子的聚集地,當然也是北宋戰馬販子的聚集地。

當時党項人有兩大戰馬產地,一個就位於肅州在肅州至祁連山麓一帶的廣大區域。另一個戰馬產地便是橫山北麓,這個地方在歷史上也着名的戰馬產地,唐朝的時候曾經在此設有養馬苑。

狄青依照老兵的指點,直接來到龍州,因爲這裡距離北宋只有一座橫山,只要能在党項部落市買了戰馬,趁夜色走密徑悄悄翻過橫山山脈,便進入北宋境內。

可是當狄青到了龍州,才發現這趟差事遠沒有他想象的那麼簡單。原先來過龍州販運過戰馬的老兵提供的資料全都沒有用了。非但在以往的聯絡地點找不到充當中間人的党項馬販,甚至那些因爲貪圖錢財直接向北宋馬販提供戰馬的党項部落見到狄青過來買馬頓時如見到瘟神一般躲開。

狄青不解其意,在偷偷塞給一個党項牧羊老漢一大塊茶磚之後,才知道其中的緣故、原來西平王李德明有令,誰人敢再私市馬匹給宋人,一旦被發現,非但賣馬人要受嚴厲的懲罰,連賣馬之人所在的部落都要付出代價,男人無論老幼一律砍頭,女性五十歲以上一律砍頭。五十歲以下按照等級發配給軍中將領充爲奴隸。不得不說,李德明這道命令非常有效,縱然有人貪圖錢財欲賣戰馬與北宋,部落中人也會阻攔下來——你貪圖厚利,總不能讓全部落的人都承擔風險吧?所以狄青這時候過來市賣馬匹,在党項牧人眼中就如同奪命地豺狼一般,自然要避之如蛇蠍了。

唯一值得狄青慶幸的是,党項人雖然打仗兇殘。普通百姓之間卻還保留着淳樸的民風。西平王李德明雖然下令凡我黨項部衆見到宋朝馬販必當扭送軍中。且有厚賞。可是這些牧馬的党項部衆卻並沒有貪圖厚賞把狄青扭送軍營,因爲在党項人看來,能來部落中市賣馬匹的都是朋友,縱然礙於禁令不能賣給朋友馬匹,但是也不能貪圖厚賞把朋友送到軍營啊。這樣的事情若要傳出去,以後還有哪個部落敢和你交朋友?難道朋友的頭顱就是用來領取賞金的麼?

狄青無奈之下,只得冒險深入黨項腹地。往賀蘭山山脈一帶去試試運氣。那裡遠離宋夏邊境,也許戰馬會好弄到手一些。至於弄到戰馬之後怎麼販運會大宋,那就是後面地問題了。狄青相信,只要能買來戰馬,就能想到辦法運回宋境——辦法不都是人想出來地麼?

到了賀蘭山脈之後,依然和橫山一帶差不多。西平王李德明並沒有因爲這裡是自己地腹地而放鬆對馬匹的控制。再加上在橫山一帶,狄青還能靠着老兵的指引,尋找相熟的部落。到了賀蘭山山麓之後卻是兩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該找哪一個部落市買戰馬。雖然狄青以各種方式試探了多個小部落,卻沒有一個部落敢貪圖錢財答應買馬匹給狄青。

在花了十五斤茶磚之後,一個部落的頭人終於指點狄青一條明路。這西域之地並非只有党項部落才牧養有馬匹。賀蘭山山脈往西南方向走。有一叫甘州回鶻的小國,盤踞着甘州和涼州,他們境內也有大批牧場,飼養的馬匹甚至比党項部落地馬匹還要優良。比起西平王李德明,甘州回鶻對大宋極爲友善,只要狄青有辦法到達甘州回鶻,必然能買到馬匹。

這甘州回鶻之名狄青也曾聽老兵講過,是位於党項人和吐蕃諸部之間的一個小國。甘州回鶻面積最大時曾經轄有瓜州、甘州和涼州等地,所轄之地不但土地肥沃盛產糧食和戰馬,而且還是西域諸國和大宋之間進行貿易的必經之路。

党項李氏一直垂涎甘州回鶻這塊肥肉,屢次發動戰爭試圖吞併甘州回鶻。比起強大的党項李氏來說,甘州回鶻勢力較弱,所以一直向宋朝示好,意圖拉攏宋朝一定同制衡党項李氏。可惜大宋朝廷過於短視,沒有看清甘州回鶻所處的戰略位置,又被党項李繼遷、李德明父子等假意臣服的面孔所迷惑,

人進攻甘州回鶻坐視不管,因此到大宋天聖七年的時鶻已經丟了瓜州、肅州等地,只餘下涼州和甘州兩塊地方了。

當然,狄青並不瞭解這麼多,他只是聽老兵說過,有這麼一個甘州回鶻的地方,對大宋非常友善。此時聽部落頭人說出前往地路線,就立刻動身前往。他軍令在身,無論如何都要買到足夠地馬匹回去。

狄青一路上晝伏夜行,終於趕到了黃河東岸,只要越過黃河,就進入了甘州回鶻的領地。

可是在狄青尚未到達黃河東岸的時候,就發覺党項人地軍隊源源不斷地向黃河岸邊開拔。等他趕到黃河岸邊,只見河岸邊党項人軍旗招展,黑壓壓地橫據了整個黃河東岸。狄青一時間不敢輕舉妄動,就潛入黃河岸邊一座叫真武山的小山脈。單聽其名字,就知道真武山歷史上曾經在漢人的統治之下,要不也不會起這麼一個道教色彩如此濃烈的名字。

在潛居真武山幾日之後,狄青終於弄明白了狀況,原來党項軍隊在西平王王子李元昊的統領下,正在大舉進攻黃河對岸的甘州回鶻。並且已經在越過黃河,在黃河西岸建立了營寨。

按照年齡來說,狄青還是個乳臭未乾的黃口小兒,又沒有讀過什麼兵書,可是此時他的軍事天分立刻就顯現出來了。他當時就明白,這甘州回鶻對大宋的重要性。假如甘州回鶻能一直佔據這甘州、涼州,不被党項人攻陷,那麼就等於在党項人的後背上紮了一根芒刺,党項人即使想對北宋大動刀兵,也要時刻顧忌着甘州回鶻會不會趁機在他的背後捅上一刀,所以只要甘州回鶻這個威脅沒有被解除,党項人永遠不敢打出叛宋自立的旗號。

狄青立刻把此行市賣馬匹的任務拋到腦後——比起甘州回鶻的存亡來說,市賣一兩百匹戰馬算得了什麼?——他決定一定要潛往對岸,到甘州回鶻那邊看看具體情況,然後想辦法奔回大宋境內向朝廷上書,讓朝廷火速馳援甘州回鶻。西平王李德明的狼子野心路人皆知,豈能讓他剿滅甘州回鶻的意圖得逞?

要穿過党項兵營越過黃河談何容易?狄青也非徒逞匹夫之勇者。他決定先做些準備,然後再找合適的時機越過黃河。

党項人由於從唐朝起就開始接觸中原文化,所以在相當程度上受到了漢化。比如在真武山之下就有一個小型集市,對以遊牧爲主的党項部落來說,集市的出現往往意味着半定居的生活狀態。

狄青下了真武山,來到集市上,搜尋所需要的物品。當地的党項人只是防着對岸的回鶻人,對誤入歧途的北宋鹽販子倒不怎麼提防。還有人熱心地告訴狄青,販賣青鹽應該往東北方向鹽州的鹽池,來真武山除了甘草和羊皮外什麼都買不到。

狄青笑着道謝。

這小集市上雖然繁華熱鬧遠遜於中土,但是卻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中土小集鎮上有的東西這裡也一應俱全,雖然看起來要簡單粗陋許多,但是門類上倒是也不缺失什麼。

狄青轉了一圈,在集市的東北角找到一家簡陋的木匠作坊,用半塊茶磚做代價,讓有着四分之一漢人血統的党項木匠給他製作兩百塊兩寸見方,半寸厚的木板。又在木匠作坊的對面掛着布行招牌的大理商人那裡買了幾十塊碎布頭順便又要了先針線。最後尋一家酒帳打了一壺燒酒,買了一斤牛肉,然後帶着一大包東西返回真武山中。

在真武山深處尋一隱蔽的地方,狄青開始忙碌起來。

他首先脫下長袍,翻轉過來,用針線把各色碎布頭縫製在長袍內側。然後又取出一套貼身衣褲,換上大針粗線,把那一塊一塊兩寸見方的厚木板牢牢地捆紮在貼身衣褲內側,這樣,一套簡易的水靠就製作成功了。狄青雖然精通水性,但是要潛越水流湍急的黃河,又要冒着党項人的箭矢,自然要小心一點爲妙。這水靠不但能增加他渡河的浮力,而且多少也能抵禦一些党項人箭矢的威力。

一切準備完畢之後,狄青吃了半斤牛肉,然後找了個地方把衣服蓋在臉上矇頭便睡。他要先休息好,這樣晚上夜幕深垂的時候纔有足夠的體力渡過黃河!

第二百五十三章 突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太監陳琳第二百五十三章 突變第一百八十九章 強渡黃河第三百二十一章 率兵第二章 貧賤夫妻第一百四十一章 父債女償第二百三十五章 意外變故第二百三十四章 絕代梟雄第一百六十九章 晏殊駕到第六十六章 西夏國師(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李順容第七十九章 盤根錯節第一百四十二章 心腹第三百四十九章 展示軍威(一)第三百三十章 山遇惟亮第二十一章 天才也是人第五十七章 爭氣第六章 鬥文大賽第二百九十四章 江舟的恥辱第二十四章 仙家技法第四十五章 民可使由之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不做些什麼嗎?第二百九十一章 重挫敵軍(一)第三十七章 伊洛書院(三)第一百零二章 未來之對手第十章 訛詐第三百六十一章 廷辯第九十三章 轉性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塞外飛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魂不散第三百二十一章 率兵第二百七十五章 奪旗第一百六十七章 內訌第三百一十四章 渡河第九十四章 大買賣第一百二十六章 相府夜宴第五十四章 送你一輩子富貴第二十章 傲中自有傲中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鹽販子第八十三章 興國寺第三百五十六章 犀角馬上杯第一百二十九章 司天監第二十三章 掛羊頭賣狗肉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在場之證據第二百五十三章 突變第二百六十八章 窮途末路第三百三十七章 算計遼國第八十二章 南牢初審第三百三十四章 獻俘第三百六十三章 李順容第二百七十七章 甘州城的節日第二百八十二章 變化第一百六十九章 晏殊駕到第二百三十章 哪種關係第三百四十九章 展示軍威(一)第四十六章 千年書第二百二十六章 党項壽典第二十九章 江氏祖訓第三百一十九章 鳴沙堡第二十章 傲中自有傲中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杜鵑?第一百零九章第二百五十五章 撲空第二十六章 我殺了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妙計取水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毒不丈夫第二百六十一章 絕地反擊第二百六十三章 說服班谷渾第二百二十四章 彪悍的契丹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借箭第二百八十一章 武勇之術第三百五十二章 燕雲十六州第二百七十一章 擒賊先擒王第一百九十九章 入城第三十四章 圈套(二)江逐流第一次殺人後的心理變化-回幾個書友第二百八十三章 守城神器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面夾攻第十二章 唐詩盛宴第五章 族會 搶水第一百七十六章 丁謂倒第八十二章 南牢初審第三百六十一章 廷辯第一百二十九章 司天監第六十七章 西夏國師(五)第九十八章 不可能之計劃第二百三十一章 郡主的心思第二百九十一章 重挫敵軍(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之掌第六十七章 西夏國師(五)第十五章 計賺江大海(二)第六十三章 西夏國師(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党項異動第八章 人,原來可以這樣無恥?第四十章 班底第三百六十一章 廷辯第一百七十一章 棺材上的釘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江舟的恥辱
第二百五十三章 突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太監陳琳第二百五十三章 突變第一百八十九章 強渡黃河第三百二十一章 率兵第二章 貧賤夫妻第一百四十一章 父債女償第二百三十五章 意外變故第二百三十四章 絕代梟雄第一百六十九章 晏殊駕到第六十六章 西夏國師(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李順容第七十九章 盤根錯節第一百四十二章 心腹第三百四十九章 展示軍威(一)第三百三十章 山遇惟亮第二十一章 天才也是人第五十七章 爭氣第六章 鬥文大賽第二百九十四章 江舟的恥辱第二十四章 仙家技法第四十五章 民可使由之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不做些什麼嗎?第二百九十一章 重挫敵軍(一)第三十七章 伊洛書院(三)第一百零二章 未來之對手第十章 訛詐第三百六十一章 廷辯第九十三章 轉性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塞外飛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魂不散第三百二十一章 率兵第二百七十五章 奪旗第一百六十七章 內訌第三百一十四章 渡河第九十四章 大買賣第一百二十六章 相府夜宴第五十四章 送你一輩子富貴第二十章 傲中自有傲中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鹽販子第八十三章 興國寺第三百五十六章 犀角馬上杯第一百二十九章 司天監第二十三章 掛羊頭賣狗肉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在場之證據第二百五十三章 突變第二百六十八章 窮途末路第三百三十七章 算計遼國第八十二章 南牢初審第三百三十四章 獻俘第三百六十三章 李順容第二百七十七章 甘州城的節日第二百八十二章 變化第一百六十九章 晏殊駕到第二百三十章 哪種關係第三百四十九章 展示軍威(一)第四十六章 千年書第二百二十六章 党項壽典第二十九章 江氏祖訓第三百一十九章 鳴沙堡第二十章 傲中自有傲中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杜鵑?第一百零九章第二百五十五章 撲空第二十六章 我殺了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妙計取水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毒不丈夫第二百六十一章 絕地反擊第二百六十三章 說服班谷渾第二百二十四章 彪悍的契丹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借箭第二百八十一章 武勇之術第三百五十二章 燕雲十六州第二百七十一章 擒賊先擒王第一百九十九章 入城第三十四章 圈套(二)江逐流第一次殺人後的心理變化-回幾個書友第二百八十三章 守城神器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面夾攻第十二章 唐詩盛宴第五章 族會 搶水第一百七十六章 丁謂倒第八十二章 南牢初審第三百六十一章 廷辯第一百二十九章 司天監第六十七章 西夏國師(五)第九十八章 不可能之計劃第二百三十一章 郡主的心思第二百九十一章 重挫敵軍(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之掌第六十七章 西夏國師(五)第十五章 計賺江大海(二)第六十三章 西夏國師(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党項異動第八章 人,原來可以這樣無恥?第四十章 班底第三百六十一章 廷辯第一百七十一章 棺材上的釘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江舟的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