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野利王上鉤

在順利解決了被誘離興州城的一千五百名野狐衛之後,山遇惟亮兄弟和江逐流押着李德明大搖大擺地進了興州城。興州城內青壯年党項男子早已經被強徵入伍,隨着野利王和衛慕山喜出去和遼國、大宋交戰,城裡留下的盡是些老弱婦孺,山遇惟亮兄弟自然是不怕這些人。更何況城外有十萬党項廂兵把守,城內有七萬五千大宋精銳駐紮,這些人難道能翻了天不成?

江逐流和山遇惟亮兄弟進入興州城之後,就讓夜哥翰率領兩千回鶻兵把李德明軟禁在西平王府。山遇惟亮雖然已經是徵得江逐流的同意,成爲代西平王了,可是暫時還是居住在他原來的將軍府邸進行發號施令。

經過三天的清剿,把興州城內忠於李德明的殘餘勢力都連根拔起之後,江逐流終於可以安心地和山遇惟亮商量下一步計劃了。

按照事先商量好的條件,首先興州城內的城防全部都是由大宋軍隊掌握。這也是江逐流基於大宋軍隊和党項軍隊的優劣佈置下來的。不過此時大宋的軍隊俱都換上了党項裝束,所以乍一看去,還以爲守城的人都是党項人呢!

中原的軍隊長處在於防守,自古以來,中原王朝的軍隊在鎮守城池方面很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經驗。這是山遇惟亮手下十萬遊牧出身的廂兵所欠缺的。而山遇惟亮手下十萬党項廂兵長於進攻,善於機動,在大草原上來回奔馳,來去如風,這種特點又是大宋軍隊所比不上的。所以十萬廂兵留在城外當做一支進攻性的力量再合適不過了。

於此同時,江逐流率領的兩萬輜重部隊則在數百工匠的指揮下開始修造守城的器械。其中自然少不了的就是江逐流設計出地新型投石車。興州城比甘州城大上數倍,投石車自然也需要建造很多。好在興州城不缺材料。江逐流手下也不缺少人手。所以投石車地建造速度也非常快。

山遇惟亮府邸中,江逐流、狄青和山遇惟亮兄弟俱都在座。

“江大人,以你之見,下一步我們應該如何解決野利王的部隊?”山遇惟亮問道。

江逐流說道:“山遇將軍,雖然說我們已經封鎖了興州城,現在施行準進不準出。但是鳴沙堡距離興州城這麼近。時間長了,野利王必然會知道興州城的真相。所以我們必須速戰速決,解決野利王的軍隊。”

山遇惟亮點頭道:“惟亮心中也有這樣的擔心,只是野利王手下也有八萬大軍,解決起來恐怕不太容易。”

江逐流笑了,說道:“山遇將軍。野利王雖然有八萬大軍,但是我們在暗,他們在明。我們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他即使再多八萬大軍,有不過是一羣土雞瓦犬而已。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

山遇惟亮道:“江大人,莫非你已經有什麼對付野利王地妙策了嗎?”

江逐流拿出地圖攤在書案上,招手說道:“山遇將軍、狄將軍。你們且過來看!”

山遇惟亮、山遇惟永和狄青都圍到書案上。

江逐流指着地圖上一個地方說道:“這幾天我已經向人打聽清楚了,這個地方名叫峽口。兩位山遇將軍應該都知道這個地方。”

山遇惟亮點頭說道:“江大人。這峽口位於靈州附近,乃是鳴沙堡至興州城的必由之路。”

山遇惟永也接口說道:“峽口兩邊是大山,中間只有一條崎嶇的小路,地形非常險要。難道說江大人打算在這個地方伏擊野利王嗎?”

江逐流點頭道:“正是。我們只需要李德明一封親筆書信即可。”

山遇惟亮還是有點擔心,說道:“江大人。雖然我們佔據了地形之險。但是野利王畢竟有八萬大軍,若是拼起命來。我們雖然不懼,但是恐怕也要遭受不小的損失吧?”

江逐流早已經成竹在胸,他淡淡一笑,說道:“這又何難?我們只需如此如此,還怕野利王不束手就擒嗎?”

一時間幾個人俱都放聲大笑。

天聖八年四月十一日,山遇惟永率領數十騎衛士手持西平王李德明的手諭來到鳴沙堡見到野利王。李德明在手諭上喝斥野利王畏敵怯戰,以八萬大軍圍困鳴沙堡數月竟然奈何不得鳴沙堡內一萬餘名大宋殘兵,實乃是党項人之恥。李德明令野利王速將軍隊交給山遇惟永統帶,他本人則速速返回興州,聽候下一步發落。

野利王見到手諭後嘆了一口氣。在此之前,李德明已經屢次催他出戰,野利王總是不肯。他已經在鳴沙堡外葫蘆口布置下了埋伏,只要大宋援軍一到,必然會遭到慘重的打擊。後來幾經野利王上書懇請解釋他這樣做地原因,李德明才勉強同意他繼續困而不攻,沒有想到,最後李德明還是忍耐不住,要拿他問罪了。

“山遇將軍,你可否答應小弟一個要求?”野利王拱手說道。

山遇惟永微微一笑,說道:“野利將軍,只要本將能做到,一定答應你。”

野利王說道:“山遇將軍,請你領了兵權之後,五日內不要對鳴沙堡裡的宋軍發起進攻。小弟趕回興州之後要親自向王爺陳情。一定要對鳴沙堡困而不攻,把大宋的援軍一路一路的引來吃掉,我們才能逐步取得對大宋軍隊的優勢。否則只要我們拿下鳴沙堡,失去葫蘆口這個有利的地形,大宋軍隊必然從其他方向進軍。到時候我們党項軍隊人數遠遠不及大宋軍隊,此戰必敗啊!”

山遇惟永搖頭說道:“野利將軍,這個本將怕不敢輕易答應你。王爺本來就是因爲你不肯出戰而發怒。假如我也按照你的辦法去做,恐怕王爺也不會輕饒了我的!”

野利王恨恨道:“一定是興州城內哪一個不開眼地官員在王爺面前進了讒言。這些爛人打仗的時候沒有什麼本事,搬弄起是非倒是很有一套。山遇將軍,你放心,我回去當面向王爺陳清利害後,王爺一定會同意繼續對鳴沙堡困而不攻地。山遇將軍,小弟也不需要你多等,只需要五天,五天時間如何?”

山遇惟永嘆了口氣,說道:“野利將軍,好吧。看在你對王爺一片忠心的份上,我就替你擔着這一份罪責。但是我事先和你講好,本將軍可是隻等五天。五天內如果王爺沒有下新的手諭,我可一定要率領大軍向鳴沙堡發動進攻了!”

野利王道:“多謝山遇將

移交過軍權之後,野利王立刻率領數十親兵快馬飛馳趕往興州,

四月十二日晚,經過一天一夜的馬不停蹄的趕路,野利王終於來到了興州,他叫開城門,剛一進去,立刻被十數柄鋼刀架在脖子上。他身後地親兵們每人脖子上都架幾把鋼

野利王不敢反抗,以爲是李德明下令治他地罪,所以任由那些人把鐵鏈枷鎖給他戴上,口中只是說道:“請諸位兄弟立刻帶我去見王爺,我有緊急軍情相告!”

迎接他的是一陣狂笑,然後一個將領操着帶着大宋口音地党項話告訴他說道:“放心,野利王將軍,你很快就會和你的王爺李德明在一起的!”

四月十三日,山遇惟永將軍在鳴沙堡又收到李德明的加急手諭,說一支契丹軍隊已經突破衛慕山喜大軍的防線,直逼興州城。李德明命令山遇惟永立即放棄圍困鳴沙堡,率領大軍到興州城。

山遇惟永立刻率領八萬大軍開拔,向興州城火速趕去。

四月十四日傍晚,山遇惟永率領大軍來到峽口。手下將軍建議山遇惟永讓大軍在峽口外休息,到明天早上再經過峽口趕往興州城。

山遇惟永當即大罵,說道興州城危在旦夕,豈能在路上耽誤,他讓大軍進入峽口繼續前進,能多趕一段路是一段路。

峽口山路非常崎嶇,到後來即使打着火把也看不清楚,不時有人馬失蹄摔傷。山遇惟永看着急不得,就讓部隊在峽口中安營紮寨,等明日天亮了繼續趕路。

於是八萬大軍就在狹窄幽長的峽口中安扎下來。

半夜時分,山遇惟永藉口查夜,率領數十親衛走出中軍大營,隨即不見蹤影。半個時辰後,峽口兩端同時發出轟隆隆地響聲,無數巨石從山頂上滾落,把峽口兩端堵得嚴嚴實實。

山頂之上,山遇惟亮搖頭對江逐流嘆息道:“八萬大軍啊!可惜這些都是野利王的嫡系,不能爲我所用啊!

第二百五十五章 撲空第七章 輸也這麼帥第二百零七章 契約與人情第九十二章 法不容情第三百零五章 擾敵以飯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幸與悲哀第一百七十四章 聰明一世第十一章 你要敢死我就敢埋第四十四章 兩大文豪第二百零五章 宋遼聯手?第九十一章 智擒劫匪第七十三章 師父耶?三弟焉?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之掌第三百二十四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二十七章 一汪毒水第三十章 又一筆賬第一百五十章 大禍(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同歸於盡第二百三十八章 契丹龍脈第一百四十二章 心腹第一百二十一章 二十四橋第一百七十九章 瘋狂計劃(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省嵬城下第六十五章 西夏國師(三)第一百零一章 想師父了?第八十三章 興國寺第二百七十四章 李元昊第二百七十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四十章 卑鄙叔侄第九十三章 轉性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絕代梟雄第二百三十三章 塞外飛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率兵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式書院第二百九十章 三萬肉盾第七十九章 盤根錯節第八十九章 在河之南第三百二十三章 只求你平安歸來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二百四十三 逃亡捷徑第二百六十五章 借箭第一百零七章 天降橫財第二百二十七章 羌瑪大會第二百二十七章 羌瑪大會第五十四章 送你一輩子富貴第三十二章 鵬程第二百二十五章 滅口第一百六十五章 邢中和沒死!第一百三十章 鬼谷子算第二百三十章 哪種關係第二百五十一章 辭呈獲准第三百一十五章 兄弟相見第二百四十一章 信物第二百九十八章 誘捕第三百零五章 擾敵以飯第二百五十一章 辭呈獲准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學校長(一)(求月票)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學校長(一)(求月票)第九十七章 兄弟鬥法 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掘墓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誘餌第二百六十一章 絕地反擊第三百六十二章 汴京盟約第三百一十九章 鳴沙堡第五十一章 三元及第王孝先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子豈是一塊磚!第四十二章 名妓香香第二百八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三十章 又一筆賬第一百八十六章 党項異動第二百九十章 三萬肉盾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面夾攻第一百四十二章 心腹第三十四章 圈套(二)第五十四章 送你一輩子富貴第一百六十七章 內訌第一百四十四章 雷允恭到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能後撤第六十九章 西夏國師(七)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不做些什麼嗎?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人哭或千家哭第三章 護花使者第三十九章 算天器第六十五章 西夏國師(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墊背第三百四十九章 展示軍威(一)第三百二十章 解圍之策第一百四十一章 父債女償第二百八十三章 守城神器第七十八章 郭鬆教子第五十五章 就是他了!第十七章 隔牆有眼?第三百四十九章 展示軍威(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武勇之術第四十五章 民可使由之第三百三十三章 蘇峪口之戰(二)第五十一章 三元及第王孝先第一百七十二章 南人之誼第十三章 泰順家醜第四十二章 名妓香香
第二百五十五章 撲空第七章 輸也這麼帥第二百零七章 契約與人情第九十二章 法不容情第三百零五章 擾敵以飯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幸與悲哀第一百七十四章 聰明一世第十一章 你要敢死我就敢埋第四十四章 兩大文豪第二百零五章 宋遼聯手?第九十一章 智擒劫匪第七十三章 師父耶?三弟焉?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之掌第三百二十四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二十七章 一汪毒水第三十章 又一筆賬第一百五十章 大禍(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同歸於盡第二百三十八章 契丹龍脈第一百四十二章 心腹第一百二十一章 二十四橋第一百七十九章 瘋狂計劃(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省嵬城下第六十五章 西夏國師(三)第一百零一章 想師父了?第八十三章 興國寺第二百七十四章 李元昊第二百七十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四十章 卑鄙叔侄第九十三章 轉性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絕代梟雄第二百三十三章 塞外飛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率兵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式書院第二百九十章 三萬肉盾第七十九章 盤根錯節第八十九章 在河之南第三百二十三章 只求你平安歸來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二百四十三 逃亡捷徑第二百六十五章 借箭第一百零七章 天降橫財第二百二十七章 羌瑪大會第二百二十七章 羌瑪大會第五十四章 送你一輩子富貴第三十二章 鵬程第二百二十五章 滅口第一百六十五章 邢中和沒死!第一百三十章 鬼谷子算第二百三十章 哪種關係第二百五十一章 辭呈獲准第三百一十五章 兄弟相見第二百四十一章 信物第二百九十八章 誘捕第三百零五章 擾敵以飯第二百五十一章 辭呈獲准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學校長(一)(求月票)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學校長(一)(求月票)第九十七章 兄弟鬥法 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掘墓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誘餌第二百六十一章 絕地反擊第三百六十二章 汴京盟約第三百一十九章 鳴沙堡第五十一章 三元及第王孝先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子豈是一塊磚!第四十二章 名妓香香第二百八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三十章 又一筆賬第一百八十六章 党項異動第二百九十章 三萬肉盾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面夾攻第一百四十二章 心腹第三十四章 圈套(二)第五十四章 送你一輩子富貴第一百六十七章 內訌第一百四十四章 雷允恭到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能後撤第六十九章 西夏國師(七)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不做些什麼嗎?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人哭或千家哭第三章 護花使者第三十九章 算天器第六十五章 西夏國師(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墊背第三百四十九章 展示軍威(一)第三百二十章 解圍之策第一百四十一章 父債女償第二百八十三章 守城神器第七十八章 郭鬆教子第五十五章 就是他了!第十七章 隔牆有眼?第三百四十九章 展示軍威(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武勇之術第四十五章 民可使由之第三百三十三章 蘇峪口之戰(二)第五十一章 三元及第王孝先第一百七十二章 南人之誼第十三章 泰順家醜第四十二章 名妓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