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衙內們的用處

石門峽外,數不盡的草木正在原野上茂盛生長,在距離它不過幾裡地外的石門口,卻已經火光滔天。

繚繞升騰的火焰將大半個天空都映襯成血紅色,內裡宋軍的悽慘遭遇可以想象。

宗澤以無上的勇氣喚醒了最爲強大的牢城軍,在順利突破仁多保忠率領的西夏騎軍之後,二萬多宋軍順利逃了出來,暫時集合在這原野之上。

簌簌的篝火在黑暗裡閃爍,映襯着一張又一張神色不同的臉龐。

在他們圍坐的中央,仁多保忠雖然已經被宋軍五花大綁,但是臉色裡依舊充滿難以置信,他怎麼就莫名其妙敗給了不擅野戰的宋人?

在他擡頭的剎那,呂璟的目光也正好落在他的身上。

“大火沒有熄滅之前,我等不可冒然進入石門口,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利用好這些西夏俘虜。”

呂璟的話語聲不大,但落在仁多保忠耳中,卻讓他莫名有些毛骨悚然,總感覺將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

然而其他一同逃出石門口的宋軍將領對呂璟的說法卻並非完全贊同。

“將軍如今身陷囹圄,我等怎能見死不救!呂將軍年紀輕輕,莫非怕了西夏人,俺可不怕!”

先開口的是折可適的副將楊惟忠,看得出來,他對摺家忠心耿耿,但在這個時候,這樣的人反而最讓呂璟頭痛。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固然英武,但是如今這場戰爭關乎兩國國運,任何一次無意義的敗亡,都有可能成爲壓死雙方的最後一根稻草。

“楊將軍不要急嘛,呂將軍又沒說不救,再說,幾位將軍都不在,我等理應要聽從十二將的軍令。”

李德芻原本是負責考察西北地理圖勘,如今主將不在,手中也掌控了數千人。

其餘韓世績和張叔夜麾下的劉仲武等將領也對呂璟表示了支持。

只是如今情況不同於石門口內,那時候大家都六神無主,自然下意識選擇聽從呂璟命令,但如今暫時擺脫了危險。

以呂璟的年齡和威望又不足以統帥諸將的時候,衆將的各自的小心思也就起來了。

有人想要乾脆撤到大後方等待朝廷詔令,也有人想幹脆衝入石門口和西夏人拼個你死我活,呂璟能夠爭取到的支持加起來也就三四千人,遠遠不夠實現他的計劃。

“請幾位衙內過來吧。”眼看着衆將還在彼此間爭論不休,呂璟知道自己若是再不拿出殺手鐗,就要憑白讓西夏人看笑話了。

祖大錘應了一聲,帶着親兵們起身離去,過了沒多大會,就見到幾個灰頭土臉的衙內猶豫着相繼走來,神色間多少有些尷尬。

“質哥兒?”楊惟忠率先有所發現,幾個大步衝了過去,仔細查看了下確認折彥質無事,回頭就要發火。

若非折彥質攔阻,呂璟怕是少不了吃一頓吐沫星子。

其餘衙內也被衆將紛紛帶到空地的中央,這些可都是大宋各將門着重培養的後輩子弟,傷到哪個,衆將都要承擔來自那些龐然大物的怒火。

“小古,你來給諸位將軍先說明下情況吧。”

“唯。”一直隱在祖大錘身後的少年邁步走上前,瞬間再次引起衆將震驚。

竟然是姚雄將軍的胞弟,小將軍姚古!

“某之前奉家兄命令率領遊騎在寺子岔堡一帶偵查,恰巧遇到幾位兄弟正被蕃騎圍攻,就順手救了下來。”

姚古年紀也就十六七歲的樣子,說話卻很沉穩,幾句話就把事情大致說清,至於折彥質等人爲何會出現在前線,這些小衙內都是膽大包天的主,幹出這種事也算正常。

“如此,某也贊成先回師安國鎮大營。”也許是考慮到折彥質的安全,楊惟忠改變了注意。

可是還不等呂璟開口,折彥質就已經忍不住跳了起來。

“楊叔叔,我等乃是將門虎子,如今家父他們都在前線與西夏人殊死搏鬥,怎能畏生畏死!”

“就是!李大人,你就把手中的人都交給我來統領,看誰敢說閒話!”曹榮開口更加直接。

其餘呼延慶和高勇等人也是開聲附和,意思只有一個,要兵權!

這下可難倒了各位將軍,給吧,這些衙內萬一出個什麼事他們擔待不起,不給?

他們本身就和各大將門的關係錯綜複雜,甚至自己就是其中一員,要是敢拒絕,等到這些小衙內日後當家,誰知道會不會受到報復。

所有將領的目光再次落在呂璟的身上,不用說,這一手算是拿住了他們的命脈。

呂璟自然也懂得見好就收的道理,沉了沉嗓子,站了出來。

“幾位小將軍,你們此前可是被蕃騎偷襲,所以才弄成這般模樣?”

折彥質等人一愣,他們哪裡是被人家偷襲,分明是聽說蕃部叛亂,想要帶軍立功,結果反而差點把自己搭進去。

但呂璟這麼說,顯然是給足了他們面子,自然齊聲應和。

“如此,就由楊惟忠將軍和李德芻大人分別爲主副將,統率五千軍卒隨同各位衙內前去剿滅這些忘恩負義的蕃部如何?”

呂璟這一開口,楊惟忠就知道壞了,這是要把自己支出去拿走剩下的兵權啊。

剛想拒絕,忽然注意到了身旁折彥質一張喜出望外的臉龐,那分明是恨不得現在就帶人過去立刻向蕃部報仇!

“末將遵令。”楊惟忠無奈的嘆息一聲,開口應下。

這樣一來其實也好,無論是朝廷還是折家都交待的過去,蕃部此次叛亂壞了大事,前去剿滅也在理所當然之中。

李德芻對於能夠不去前線還算滿意,在加上姚古在一旁說和,也選擇答應了下來。

接下來呂璟又分別下達了兩條軍令,其一是需要將領率軍趕往天都山,告知主帥章楶情況。

另一個,則是要回師熙寧寨,集合廂軍人手,爭取能夠救出陷落石門口內的大宋諸將。

兩個任務分別有姚古和劉仲武主導,又分去了三千餘人。

剩下的軍卒縱然諸位將領們心裡不太願意,但如今也只能統一交到了呂璟手中。

算上呂璟本身率領的牢城軍,他麾下驟然集結了一萬六千餘人馬,包括李忠傑率領的蕃騎和李雍的重甲步兵營都暫時隸屬到他麾下。

“呂軍使,希望你能成功,爲大宋,爲西北百姓打出一片天空。”

石門峽外,諸將已經各自率領軍伍出發,姚古卻留到了最後。

“小將軍放心,西夏困住了我大宋十一個將領,我這個敬陪末座的,總要找他們討一筆好大的利息。”

呂璟翻身上了唐霓寶馬,他能夠在關鍵時刻祭出這些小衙內當法寶,除了運氣,也少不了姚古的配合。

黑旗飄揚,呂璟親自率領六千騎軍行走在前,宗澤則統領剩餘的一萬步卒,伴隨着隆隆的馬蹄聲,全軍繞過葫蘆河川,徑直向更北的地方奔去。

“但願你能成功吧,呂軍使。”姚古遠遠望着那面黑旗消失在天際,自言自語了一句,也同樣率領軍伍向西面的天都山趕去。

之所以選擇在這種關鍵時刻出面支持呂璟,甚至拉了各個將門子弟下水,除了聽兄長表示過對呂璟的看重外,最讓姚古心動的,還是那個送到他面前的計劃,膽大包天卻又眼光毒辣!

如果功成,不只是宋軍此前的敗局都將一掃而空,更是有可能取得比戰前預想更加龐大的勝利。

那勝利,或許能讓憋屈了太多年的大宋一掃頭頂上的陰霾!

姚古縱馬奔馳,心中忍不住生出期待,他相信自己兄長,更相信自己的眼光。

第二百二十二章 趙才旺第四十八章 交易第三十九章 劉紀的春天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算子蔣敬第三章 爭論第五十六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二十九章 水寇來襲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璟的平陽第一百五十一章 甘泉谷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佶之死第六十七章 秦觀舉薦的人才第一百三十九章 入局第三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瘋狂第一百八十章 蕭關攻防大戰(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據形勝以迫戰第三百一十四章 徹底瘸了第二十四章 飛天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的敵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柴氏第三百零七章 司禾府韓維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傳第二百三十章 爲政一方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鎮與趙才旺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亭峽谷第一百二十一章 宮中來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秦州明珠—伏羌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宋之殤。第一百四十九章 雪夜來惡客第一百三十九章 入局第三百九十五章 岳飛進京第二百八十五章 悍勇女真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三) 全世界生日快樂。第一百零一章 跳坑第一百七十八章 聖旨將至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把火之棱堡第二百六十一章 省試第三百八十八章 終極大考第四十八章 交易第二百六十九章 殿試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故人第三百二十章 豪賭天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出使遼國第十三章 惠州第三百八十八章 終極大考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破洞庭水寇第三百八十章 女真消息第二百八十八章 史上最強都護府第一百五十七章 小鋪長潑韓五第五十八章 殺向排山瑤寨!第三百七十五章 樑師成的末日第三百零六章 安排和建制第一百八十二章 三關口失守第二十一章 馬箭瑤第四十五章 秦湛的心結第三百五十八章 出使遼國第六十九章 官營工坊 (元宵節快樂!)第一百零三章 做事的道理(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徹底瘸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岳飛進京第五十六章 短兵相接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劃邈川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州試(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賠錢賺吆喝第二百九十四章 宋旗飄揚第八十七章 攻守(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種建中第三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瘋狂第九十七章 反攻(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所謂戰爭第三百九十五章 岳飛進京第二百六十四章 鐵臂膀周侗第三百三十七章 宋,哲宗!第一百二十五章 春風送暖入屠蘇第三百七十章 捨我其誰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祚帝第一百六十七章 步陣的巔峰對決(五一快樂!)第七章 屠戶幫第一百二十四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第十三章 惠州第十一章 張士良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的詔令第一百七十七章 奇襲蕭關(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坡居士(二)第八十四章 朝會第一百零三章 做事的道理(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三關口失守第一百六十二章 被遺忘的帥臣--章楶第一百零九章 戰後生機—肉莊與酒坊第二百章 重回嶺南第三百四十七章 放個炮聽響第六十七章 秦觀舉薦的人才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忽悠第三百二十章 豪賭天下第四百章 岳飛出招第二百五十章 七月爲期第四十一章 哲宗的意外第九十八章 張叔夜第九十三章 呼喚吾的名第二十章 呂記食鋪
第二百二十二章 趙才旺第四十八章 交易第三十九章 劉紀的春天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算子蔣敬第三章 爭論第五十六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二十九章 水寇來襲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璟的平陽第一百五十一章 甘泉谷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佶之死第六十七章 秦觀舉薦的人才第一百三十九章 入局第三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瘋狂第一百八十章 蕭關攻防大戰(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據形勝以迫戰第三百一十四章 徹底瘸了第二十四章 飛天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的敵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柴氏第三百零七章 司禾府韓維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傳第二百三十章 爲政一方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鎮與趙才旺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亭峽谷第一百二十一章 宮中來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秦州明珠—伏羌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宋之殤。第一百四十九章 雪夜來惡客第一百三十九章 入局第三百九十五章 岳飛進京第二百八十五章 悍勇女真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三) 全世界生日快樂。第一百零一章 跳坑第一百七十八章 聖旨將至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把火之棱堡第二百六十一章 省試第三百八十八章 終極大考第四十八章 交易第二百六十九章 殿試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故人第三百二十章 豪賭天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出使遼國第十三章 惠州第三百八十八章 終極大考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破洞庭水寇第三百八十章 女真消息第二百八十八章 史上最強都護府第一百五十七章 小鋪長潑韓五第五十八章 殺向排山瑤寨!第三百七十五章 樑師成的末日第三百零六章 安排和建制第一百八十二章 三關口失守第二十一章 馬箭瑤第四十五章 秦湛的心結第三百五十八章 出使遼國第六十九章 官營工坊 (元宵節快樂!)第一百零三章 做事的道理(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徹底瘸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岳飛進京第五十六章 短兵相接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劃邈川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州試(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賠錢賺吆喝第二百九十四章 宋旗飄揚第八十七章 攻守(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種建中第三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瘋狂第九十七章 反攻(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所謂戰爭第三百九十五章 岳飛進京第二百六十四章 鐵臂膀周侗第三百三十七章 宋,哲宗!第一百二十五章 春風送暖入屠蘇第三百七十章 捨我其誰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祚帝第一百六十七章 步陣的巔峰對決(五一快樂!)第七章 屠戶幫第一百二十四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第十三章 惠州第十一章 張士良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的詔令第一百七十七章 奇襲蕭關(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坡居士(二)第八十四章 朝會第一百零三章 做事的道理(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三關口失守第一百六十二章 被遺忘的帥臣--章楶第一百零九章 戰後生機—肉莊與酒坊第二百章 重回嶺南第三百四十七章 放個炮聽響第六十七章 秦觀舉薦的人才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忽悠第三百二十章 豪賭天下第四百章 岳飛出招第二百五十章 七月爲期第四十一章 哲宗的意外第九十八章 張叔夜第九十三章 呼喚吾的名第二十章 呂記食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