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風潮將起

平陽縣,原本破敗的垌蠻大寨已經完全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巍峨城牆形成的巨大棱堡,內外規劃整齊,將周圍方圓百里的土地牢牢掌控在郴州府衙手中。

在縣城附近的一處蠻族村落,李綱和李光二人正迎着日頭完成自己的工作。

“三郎,你說咱們這算不算是被坑了?某老覺得這手法似曾相識,聽濂溪書院的人說過,他們好像也被坑過......”

李光伸手擋了擋頭頂的烈日,頗有些無奈的說道。

然而李綱聞言卻只是一笑,展現出於幾日前完全不同的神采來。

“二郎,爲政以德你還記得嗎?”

“你的意思是?”李光猛地大驚。

“只是猜測,或許是書院,也可能是那青山君,想告訴我們些什麼吧。”

李綱笑了笑,邁着稚嫩的身子繼續向下一家蠻人走去,他們順利完成查賬工作後,又接下了調查平陽縣蠻人生活滿意度的奇怪任務。

不只是他們,書院兩日的休沐時間,幾乎沒有士子閒着,他們不再像往日一般聚在酒樓鬧事閒談,也沒有時間吃酒會友,所有人回到書院的時候,都發現自己黑了不止一圈。

而這纔剛剛是開始,早點鋪子、茶棚、書屋,各種貼近士子們生活的設施如雨後春筍般在東京湖書院外冒出,吸引了衆多士子前來消費。

原先對此一直對此不太鼓勵的書院也大力提供渠道支持,繼續完善學分的來往供銷。

半個月後,蘇軾得到了一份讓他有些驚心的報道,書院在過去的這段時間,竟然盈利了五萬貫!

錢不多,其中最大的一筆還來自於單鑲帶領下醫家士子們的貢獻,但這其中的意義卻完全不同。

只是提供了一個渠道,無論是書院還是士子們,包括那些選擇投資的商人,三方共贏!

“大郎,最近的學業......”放下手中文書,蘇軾笑着開口說道。

正準備繼續邀功的呂璟差點一頭栽到地上,能不能不要提這個?

“你啊,憊懶不堪。”蘇軾忍不住也笑了起來,又簡單和呂璟商討了幾句書院今後的建設,忽然說起了一件最近發生在荊湖南路的大事。

“大郎,老相公此次意外出任轉運使,和你可有關聯?”

呂璟搖了搖頭,只知道最近朝廷似乎和遼國、西夏在談判桌上鬧的都不太愉快,原本應該繼續貶謫的呂大防爲何突然升任,他也只能隱約猜測出什麼。

蘇軾沉默了一下,開口說道:“大郎,爲師知道書院這裡你志不在此,但你行事大多如天馬行空,能告訴老夫你到底想要什麼嗎?”

呂璟不禁沉默,他自覺最近自己沒有什麼大動靜,甚至擱淺了很多事情,沒想到還是被蘇軾看出了端倪。

“弟子只是想爲大宋百姓做些事情罷了。”

“那就好,呂相公那裡爲師和他素有交情,你若是需要,就讓叔黨親自爲你引見。”

“多謝蘇師。”呂璟躬身拜下,蘇軾的信任讓他感動。

他很清楚自己在對抗什麼,錢家看似龐然大物,但卻始終不是他的最終目標,只是如今時機未到,所以纔看起來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不過積蓄力量罷了。

師徒二人接下來沒有多言,書院最近由朱勔發動了要求新院服的活動,得到了全部士子的大力支持。

爲了摒棄現在這一身難以彰顯氣質的衣服,諸士子們利用休沐時間,一口氣攢出了五萬學分,直接交到了書院手中,只求能夠更換新的院服。

不止如此,越來越多發現學分妙用的士子們開始試圖利用規則改善自己的生活,比如湖中央新動工的涼亭,比如書院裡新多出的草場。

而這些大多已經和呂璟無關,他的工作,只是建立渠道,一方面鍛鍊書院士子們的實踐能力,一方面又爲書院建立好名聲,更爲自己準備進行的事情儲備了基層官員。

時間就在這樣有條不紊中慢慢消耗,很快距離呂璟回到郴州已經過去了足足三月有餘。

東江湖書院最近在郴州鬧出了不小動靜,不僅是因爲嶺南食府宣佈建立分店,承包士子們的吃食用度,更因爲郴州多家鋪子選擇入駐,提供的費用達到了數十萬貫!

而這些費用又轉化成學分,支撐了許多家境貧寒的讀書人,來到這所在他們心中,可以稱之爲夢幻的殿堂。

蘇軾和陳師錫等人的名頭也伴隨着書院生員的不斷擴大而變得愈發響亮,哲宗甚至親自下詔表彰了兩人功績,若非蘇軾言辭激烈,恐怕這位大宋文人魁首,又將再度成爲官場的弄潮之人。

而暗中主導這一切的呂璟卻早已經離開郴州,深入平陽縣轄境的大山深處。

這是一處顯得有些突兀的山尖谷地,地方不大,周圍林木茂密,具有極好的隱蔽性。

屬於呂府產業之一的鐵廬,就設立在這大山之中。

“官人,我們改進了灌鋼法,採用新的淬火液,能夠很快生產可斷二十紮甲的橫刀。”

許久未見,高俅和呂璟間並未有多少生分,相比較於其他人,最早接受呂府所有產業的他,才最清楚呂璟的目標在何方。

“武經總要中記載的畢竟簡略一些,可惜曾公亮大人早已離世,要不然再現百鍊鋼何難!”

當年在工坊中的愣頭青王瓜,如今也已經成爲呂璟麾下的重要人物。

“此事不急,我已經向蘇師討得書信,過段時間會親自前去閩南拜會蘇老相公,只要能在六月以前準備完畢就行。”

呂璟點了點頭,目光緩緩自眼前不斷升起濃煙的高爐上掠過,藉助從曹家坑來的鐵礦和石灰礦,他預謀已久的科技樹攀升終於開始有所成就。

“大人,聽聞近日朝廷和遼國鬧的很不愉快,莫非......”高俅忽然開口問道。

“不是遼國,真正的風浪仍然在西北,告訴大家,再多等些時日,咱們的機會就要來了。”

笑着拍了下高俅的肩膀,看來這個日後的高太尉如今也有些不甘寂寞了啊。

不過這樣也好,等此次前往潭州見過荊湖南路新轉運使呂大防,新的風暴也就該颳起了。

“章惇啊,不知道你們究竟什麼時候動手......”

呂璟忽然想到了那個陰差陽錯進了東江湖書院的趙佶,想想他和秦檜、朱勔二人同處一室,這畫面想必很有趣。

而自從來到郴州後就不聲不響的蔡京,勢必會成爲這場風暴中的一股大浪。

第二百八十章 朝會爭執第二百三十九章 蘇門六君子-李廌第一百六十章 安國鎮大營第一百五十七章 小鋪長潑韓五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四)第二百八十七章 尚未崛起的蒙古第六章 勝敗第三百二十四章 對決遼騎第一百四十九章 雪夜來惡客第三百七十六章 新朝承繼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坡居士(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啓石門口!第八十三章 燃燒的郴江第六十八章 兩封信卷第十八章 酒坊內的屍體第一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陰影第二百六十二章 黨爭再起!第二百二十五章 將門子弟(感謝諸神~黃昏、打賞!)第三百七十五章 樑師成的末日第三十二章 趙煦第一百四十九章 雪夜來惡客第三百九十八章 神使宋江第二百六十七章 事畢?第六十九章 官營工坊 (元宵節快樂!)第一百零五章 謀第二百六十一章 省試第三百二十八章 忠魂埋骨第一百三十八章 西北,西北!第五十三章 時間差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城第二百五十五章 鄉貢揭榜!第十二章 變化第一章 呂記豆腐鋪第四十九章 牢城都第三百二十九章 英雄還是魔鬼第三百三十七章 宋,哲宗!第三百零五章 相公雲集第二百四十二章 秦檜的家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郴州醫院第七十六章 蠻族入侵第二百八十四章 哲宗微服私訪第一百六十八章 黑旗飄揚第三百一十七章 畫師張擇端(感謝秋葉落飄零打賞。)第二十七章 黑衣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李乾順哭了第五十六章 短兵相接第二百一十一章 點將第一百零一章 跳坑第十章 肉莊第三十六章 蘇過的消息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攏西軍第七十四章 陳衍奏事第三百九十六章 難兄難弟第三百七十一章 見證汴梁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云爲考場第八十八章 安濟坊第一百三十八章 西北,西北!第三百二十四章 對決遼騎第三十二章 趙煦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算子蔣敬第三百四十九章 百姓的力量第三百六十章 女真第二百一十三章 籌備第三十五章 撲買(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河谷之戰(一)第七十九章 定策第一百九十七章 礬樓第十二章 變化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宮召見第五十二章 安營第三百六十八章 流言第二百一十章 醒悟與抉擇第一百六十九章 出征第一百三十六章 河谷之戰(一)第四章 流言風波第六十章 繞山第三百四十七章 放個炮聽響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洞蛟與翻江蜃第五十三章 時間差第二百七十二章 元祐皇后第二百一十五章 義王第二百零七章 崩潰的諸生第八十六章 攻守(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汴梁風物今何在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佶的愛情第三十一章 衍變第三百三十二章 魅影與皇城司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把火之棱堡第二百章 重回嶺南第一百八十三章 陷落的關城第九十五章 策反第一百三十四章 僧與道第六十章 繞山第二百二十五章 將門子弟(感謝諸神~黃昏、打賞!)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第三百九十五章 岳飛進京第三百章 魅影出沒第二百九十八章 宋威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務正業?
第二百八十章 朝會爭執第二百三十九章 蘇門六君子-李廌第一百六十章 安國鎮大營第一百五十七章 小鋪長潑韓五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四)第二百八十七章 尚未崛起的蒙古第六章 勝敗第三百二十四章 對決遼騎第一百四十九章 雪夜來惡客第三百七十六章 新朝承繼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坡居士(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啓石門口!第八十三章 燃燒的郴江第六十八章 兩封信卷第十八章 酒坊內的屍體第一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陰影第二百六十二章 黨爭再起!第二百二十五章 將門子弟(感謝諸神~黃昏、打賞!)第三百七十五章 樑師成的末日第三十二章 趙煦第一百四十九章 雪夜來惡客第三百九十八章 神使宋江第二百六十七章 事畢?第六十九章 官營工坊 (元宵節快樂!)第一百零五章 謀第二百六十一章 省試第三百二十八章 忠魂埋骨第一百三十八章 西北,西北!第五十三章 時間差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城第二百五十五章 鄉貢揭榜!第十二章 變化第一章 呂記豆腐鋪第四十九章 牢城都第三百二十九章 英雄還是魔鬼第三百三十七章 宋,哲宗!第三百零五章 相公雲集第二百四十二章 秦檜的家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郴州醫院第七十六章 蠻族入侵第二百八十四章 哲宗微服私訪第一百六十八章 黑旗飄揚第三百一十七章 畫師張擇端(感謝秋葉落飄零打賞。)第二十七章 黑衣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李乾順哭了第五十六章 短兵相接第二百一十一章 點將第一百零一章 跳坑第十章 肉莊第三十六章 蘇過的消息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攏西軍第七十四章 陳衍奏事第三百九十六章 難兄難弟第三百七十一章 見證汴梁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云爲考場第八十八章 安濟坊第一百三十八章 西北,西北!第三百二十四章 對決遼騎第三十二章 趙煦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算子蔣敬第三百四十九章 百姓的力量第三百六十章 女真第二百一十三章 籌備第三十五章 撲買(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河谷之戰(一)第七十九章 定策第一百九十七章 礬樓第十二章 變化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宮召見第五十二章 安營第三百六十八章 流言第二百一十章 醒悟與抉擇第一百六十九章 出征第一百三十六章 河谷之戰(一)第四章 流言風波第六十章 繞山第三百四十七章 放個炮聽響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洞蛟與翻江蜃第五十三章 時間差第二百七十二章 元祐皇后第二百一十五章 義王第二百零七章 崩潰的諸生第八十六章 攻守(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汴梁風物今何在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佶的愛情第三十一章 衍變第三百三十二章 魅影與皇城司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把火之棱堡第二百章 重回嶺南第一百八十三章 陷落的關城第九十五章 策反第一百三十四章 僧與道第六十章 繞山第二百二十五章 將門子弟(感謝諸神~黃昏、打賞!)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第三百九十五章 岳飛進京第三百章 魅影出沒第二百九十八章 宋威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務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