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呂氏當興!

在世人眼中,宋朝一直是以商業繁榮、市民經濟蓬勃而著稱,卻少有人知道,大宋朝對於農業的重視,同樣絲毫不遜色其他朝代。

自宋朝初年開始,皇宮內就專門設立了觀稼殿和親蠶宮,以示勤儉愛民和對農事的重視。

皇帝每年於觀稼殿前種稻,秋後收割,皇后作爲一國之母,則每年春天在親蠶宮舉行親蠶儀式,親自完成幼蠶的養殖。

如今的大宋後位懸空,每到臨近秋季之時,自然只剩下哲宗趙煦一人在觀稼殿前忙碌。

“官家,您歇歇讓小的們來吧,千萬保重龍體啊。”郝隨強忍着雙腳在泥水裡的不適,開口哭訴道。

“仁宗皇帝他老人家曾經只吃自己親手種出的稻米,我比起他來差的太遠了。”

趙煦這般說着,手中鋤頭又努力揮起,將田地間的雜草去除,不過一會功夫,額頭已經大汗淋漓。

郝隨踮着腳遞來了溼潤毛巾,卻忽然聽到遠處一陣十分急促的腳步聲傳來。

“是甘昭吉那個老東西!”心中怒哼一聲,幾次三番都沒有拿掉這個礙眼的傢伙,郝隨實在心中不爽,卻仍是笑着開口。

“官家,你看甘大官這把年紀還是龍行虎步的。”

趙煦也看到了甘昭吉的身影,他手中似乎握着一卷文書,褶皺的臉上滿是激動之意。

“大官,怎的如此慌張?”

“官家,大喜事!”甘昭吉察覺到了趙煦話語裡的不滿,腳步一邁,直接進入泥地中將文書遞上。

“大喜事?”趙煦接過文書,最近大宋各地災害頻發,南方各處也是盜匪不斷,能有什麼喜事?

抱着懷疑的心理,趙煦將文書輕輕打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那方火紅漆印!

大宋西域都護府!

再往下看,趙煦的神情也從最開始的微笑,漸漸轉變成狂喜,甚至已經難以抑制臉上的神色!

這是開疆拓土之功!

不同於平夏城的勝利,蕭關本就是大宋故地,只是在趙煦祖父仁宗的時候被李元昊佔去了,打贏西夏只能說是收復失地。

但青唐不同,自從漢唐以後,河湟故地已經有上百年沒有回到漢家王朝懷抱,對於一心中興大宋的趙煦而言,這比什麼都讓他欣喜!

“好!呂都護果真是朕肱骨之臣!速傳政事堂諸公垂拱殿覲見。”趙煦一連叫了三個好字,看向甘昭吉的目光也充滿和藹。

自從開國皇帝趙匡胤之後,大宋還從沒有在戰爭中展現出這樣的霸氣,十日滅一國,如斯威武!

“小的這就去,太后那裡就勞煩郝大官通傳吧。”甘昭吉的笑容格外真誠。

“對!郝隨,朕命你即刻將此事通傳整個後宮,等見過政事堂諸公,朕要昭告天下!看誰敢再說我大宋軟弱可欺!“

郝隨心裡像吃了蒼蠅一樣難受,卻又不得不躬身應了,乖乖前去通傳,十日滅一國?我呸!

那小兒呂璟騙得了甘昭吉這老貨,還能騙過整個政事堂?就等着看那老兒出醜嘍。

這般想着,郝隨的腳步都輕快起來......

歷朝歷代,宮城內的消息總是受到各方關注,官家趙煦在觀稼殿中突然龍顏大悅,又緊急召見了政事諸位大臣入宮,一時間各種小道消息喧囂不止,說的最多的,無非就是妃嬪懷孕之事。

而此時的垂拱殿中,包括哲宗趙煦在內,所有政事堂大臣目光卻都放在一副堪輿圖前,認真聽取樞密院事曾布的言語。

“官家,諸位大人,此次呂都護用兵深明快刀斬亂麻之要理,牢城軍三路並舉,東面種建中出安鄉關,短短兩日就將青唐羌門戶巴金城拿下。”

“隨後南方的宗澤路和北面的楊懷玉路同時發力,大軍火速匯聚邈川城下,沿路直下宗哥城,青唐首領瞎徵舉族投降,如今已在前往開封朝見官家的路上!這是史無前例的大勝!“

曾布繼任樞密相後少有拿得出手的功績,如今呂璟送上門來的功勞,又豈能不要!

“曾樞密,當心杯弓蛇影之事啊。”尚書右丞黃履不聲不響遞了個釘子。

呂璟取得的戰績太過耀眼,其真實性上自然就會引起懷疑,左相章惇此時也開口言語,表示戰報需要再次予以確認。

趙煦位於御座之上,心裡不由也打了個顫,莫非這戰報中真的有誇張言語?

“官家,此事老臣或許有辦法證實。”三朝老臣安燾站了出來。

“大學士請講。”趙煦已經等不及後續覈查了,他要現在就知道答案!

“青唐位居河湟故地,又有優良馬場,我大宋若是佔據此地,最寢食難安的就是西夏和遼國,不如傳國信所管勾官一問便知。”

“好!速去傳國信所管勾官!”趙煦開口下旨,其餘諸位相公也表示贊同。

元豐改制之後,國信所從虛有其名的鴻臚寺中劃分出來,設置都亭驛、西驛等機構專門負責大宋和其他國家信息往來,設管勾官兩名,全是從入內內侍省充調,權力頗重。

小黃門持哲宗手諭前去通報後沒多久,兩名國信所管勾官就匆匆趕到了垂拱殿覲見。

“稟報官家,國信所兩刻鐘前剛剛接到西夏國書,言我大宋妄開邊釁使生靈塗炭,要驅大軍討伐,小的無法確認真僞,所以尚未上報。”

“討伐?朕還怕了那李諒祚小兒不成!”趙煦大手一揮,自有小黃門將西夏國書呈上,一目十行的匆匆看完,哲宗此前臉上的欣喜神色又完全回覆了過來。

“諸位相公,朕在這裡事先立個法度,這青唐如今是我大宋西域都護府轄地,朕可不想百年之後,史書上說我等割地求和,貽笑大方!”

“謹遵官家聖諭。”衆相公紛紛傳閱完西夏國書,躬身領命。

西夏作爲敵人都認可了此事,哪裡還能有假?

殿中諸公如今數黃履最爲尷尬,剛纔他開口質疑,連左相章惇也帶進了溝裡,這下雙雙被打臉,實在丟人丟大了。

“諸卿,怎麼應對西夏和遼國,政事堂儘快擬出個章程,但如今最緊要之事,是要封賞有功之臣!”

趙煦徑自從御座起身,開口問道:“大官,三年一度的大朝會快要到了吧。”

“內侍省預定在冬至前舉辦,相應事項已經開始舉辦。”郝隨吃了一驚,大朝會可是大宋敬奉上天、拜見歷代先皇的大事,官家這是要有大手筆啊。

“既然這樣,就安排有功將士,在大朝會時獻俘吧。”

哲宗話音還未落下,黃履已經率先呼喊:“萬萬不可啊官家!那呂璟區區一介稚子,何德何能......”

“一介稚子?黃右丞如今年方何許?爲我大宋立下的功勞卻還不如這稚子,有何面目言語!”

趙煦直接開口厲喝,嚇得黃履當下匍匐倒地,目光不停看向前面的章惇和蔡京。

“朕知道你等都是大宋老臣,很多人對朕厚待呂璟不服,當初設立西域都護府,你們有多少人背後說朕意氣用事?所託非人?”

“六部就真的窮到拿不出半分支持?滿朝內外,文官武將,除了楊家和種家,你們都在幹什麼?滿口厲害言語,關鍵時刻只會藏頭縮尾!”

“呂卿爲了都護府不惜背受罵名設立新報,你們還要告到朕這裡來,除了信任,朕給了他什麼?可他給了朕千里沃土,給了大宋數代以來夢寐以求的養馬地,朕倒要看看,誰敢欺辱這等有功之臣!”

趙煦說到最後,自己也忍不住雙目含淚,這等國之大才,絕不能再虧欠於他!

“即刻通傳天下,西域都護呂璟開疆有功,復冠軍侯位,蔭其母與內宅孺人爲宮中命婦,其父呂賀予以贈諡,加翰林學士銜,其餘種建中、楊懷玉、宗澤等將分別行賞,樞密院和兵部即刻草擬章程。“

“東江湖書院育才有功,山長蘇軾賜金魚袋,其餘諸教諭一體行賞錢萬貫,錦緞百匹。”

“政事堂即刻將有功之臣名錄昭告天下,允民間傳頌祭拜。”

“臣等遵旨。”章惇按捺住心中複雜思緒,率領諸位政事堂相公躬身拜下。

無論心中如何念想,這一刻他們都無法再阻擋呂璟的崛起,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個新的勢力已經開始在大宋嶄露頭角!如斯崢嶸!

第一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陰影第一百一十四章 三把火之編戶齊民第二百二十章 跳大神第三百零五章 相公雲集第三百六十章 女真第二十八章 調軍第二百零五章 書院生活第三百四十三章 給章家搭把手第二百八十七章 班底雛形第三百九十二章 搗黃龍第九章 東江湖第二百九十五章 速取宗哥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海貿的號角第二百七十七章 賠錢賺吆喝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去秦州第九十一章 間與間(一)第二百零八章 風潮將起第四十九章 牢城都第三百三十六章 步卒如山第一百零七章 塵埃落定第八章 深夜驚魂第三十八章 鬧事的廂軍 (所有人節日快樂。)第四十五章 秦湛的心結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吳厲,死!第三百五十三章 柴氏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膽的遠襲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佶之死第一百七十章 妹勒容璨第二百二十一章 先下手爲強第三百三十六章 步卒如山第一百九十三章 面聖第四百零四章 乾坤九州第三十八章 鬧事的廂軍 (所有人節日快樂。)第三百七十六章 新朝承繼第二百六十五章 玉麒麟盧俊義第二百五十二章 劉仲武第一百九十七章 礬樓第四十九章 牢城都第二百三十八章 茶樓與演義第四十三章 震驚的曾肇(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奧妙與交易第三百三十九章 宋之殤。第二百七十二章 元祐皇后第二十五章 回馬槍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四)第二十三章 夜襲監牢第六十八章 兩封信卷第二百三十六章 試探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朝會第六十九章 官營工坊 (元宵節快樂!)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故人第四十一章 哲宗的意外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去秦州第二百八十章 朝會爭執第三十八章 鬧事的廂軍 (所有人節日快樂。)第一百零九章 戰後生機—肉莊與酒坊第三百六十八章 流言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坡居士(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單騎闖宮第二十九章 攻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魚伯秘辛第五十五章 蹤跡第二百八十四章 哲宗微服私訪第二百二十五章 將門子弟(感謝諸神~黃昏、打賞!)第一百七十二章 宗澤未老!第二百零五章 書院生活第三百五十章 圍攻王府第三百一十七章 畫師張擇端(感謝秋葉落飄零打賞。)第一百九十三章 面聖第一百四十六章 發展攻略第五十一章 前行第一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陰影第三百二十二章 臨危受命的耶律大石第十章 肉莊第三百一十五章 新的時代第二百七十章 三甲進士第二百四十三章 宰相科學家—蘇頌第一百一十三章 搭建縣衙班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把火之僱傭軍第一百九十三章 面聖第一百五十七章 小鋪長潑韓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軍中大比(三)第三百六十章 女真第二百八十一章 新聞出版司第三十三章 嶺南食府第七十八章 府衙議事第三百七十四章 恩澤第一百五十四章 步騎對決第三百零九章 謀劃喬氏第一百五十四章 步騎對決第十六章 手術與蒸餾酒第五十五章 蹤跡第四百零四章 乾坤九州第二百六十一章 省試第一百章 挖坑第一百五十八章 戰事將臨第四百零三章 天下大典第二百六十四章 鐵臂膀周侗
第一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陰影第一百一十四章 三把火之編戶齊民第二百二十章 跳大神第三百零五章 相公雲集第三百六十章 女真第二十八章 調軍第二百零五章 書院生活第三百四十三章 給章家搭把手第二百八十七章 班底雛形第三百九十二章 搗黃龍第九章 東江湖第二百九十五章 速取宗哥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海貿的號角第二百七十七章 賠錢賺吆喝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去秦州第九十一章 間與間(一)第二百零八章 風潮將起第四十九章 牢城都第三百三十六章 步卒如山第一百零七章 塵埃落定第八章 深夜驚魂第三十八章 鬧事的廂軍 (所有人節日快樂。)第四十五章 秦湛的心結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吳厲,死!第三百五十三章 柴氏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膽的遠襲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佶之死第一百七十章 妹勒容璨第二百二十一章 先下手爲強第三百三十六章 步卒如山第一百九十三章 面聖第四百零四章 乾坤九州第三十八章 鬧事的廂軍 (所有人節日快樂。)第三百七十六章 新朝承繼第二百六十五章 玉麒麟盧俊義第二百五十二章 劉仲武第一百九十七章 礬樓第四十九章 牢城都第二百三十八章 茶樓與演義第四十三章 震驚的曾肇(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奧妙與交易第三百三十九章 宋之殤。第二百七十二章 元祐皇后第二十五章 回馬槍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四)第二十三章 夜襲監牢第六十八章 兩封信卷第二百三十六章 試探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朝會第六十九章 官營工坊 (元宵節快樂!)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故人第四十一章 哲宗的意外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去秦州第二百八十章 朝會爭執第三十八章 鬧事的廂軍 (所有人節日快樂。)第一百零九章 戰後生機—肉莊與酒坊第三百六十八章 流言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坡居士(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單騎闖宮第二十九章 攻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魚伯秘辛第五十五章 蹤跡第二百八十四章 哲宗微服私訪第二百二十五章 將門子弟(感謝諸神~黃昏、打賞!)第一百七十二章 宗澤未老!第二百零五章 書院生活第三百五十章 圍攻王府第三百一十七章 畫師張擇端(感謝秋葉落飄零打賞。)第一百九十三章 面聖第一百四十六章 發展攻略第五十一章 前行第一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陰影第三百二十二章 臨危受命的耶律大石第十章 肉莊第三百一十五章 新的時代第二百七十章 三甲進士第二百四十三章 宰相科學家—蘇頌第一百一十三章 搭建縣衙班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把火之僱傭軍第一百九十三章 面聖第一百五十七章 小鋪長潑韓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軍中大比(三)第三百六十章 女真第二百八十一章 新聞出版司第三十三章 嶺南食府第七十八章 府衙議事第三百七十四章 恩澤第一百五十四章 步騎對決第三百零九章 謀劃喬氏第一百五十四章 步騎對決第十六章 手術與蒸餾酒第五十五章 蹤跡第四百零四章 乾坤九州第二百六十一章 省試第一百章 挖坑第一百五十八章 戰事將臨第四百零三章 天下大典第二百六十四章 鐵臂膀周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