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乾坤九州

鼓聲烈,大慶殿前,所有目光都匯聚在了空一人身上,這個自稱來自極西之地的和尚究竟爲大宋帶來了怎樣的珍寶?

就連見慣了世面的程頤此時目中也不由多了幾分熱切,極西之國向大宋敬獻貢物,這可是史書上從來都沒有的盛景!

了空雙手合十,對周圍大宋百姓的呼喊視而不見,只是微微見汗的額頭出賣了他心中的思緒。

開什麼玩笑,教皇只是讓他來給大宋遞交一份國書,哪有獻禮這一說啊,況且......

“了空大師,朕心癢難耐,不如先透露一二?”

呂璟的聲音忽然傳來,深邃的目光好似已經看穿了空所有想法。

“此寶應在三皇五帝之前......”了空硬着頭皮開口答道。

“一派胡言!”程頤雙目噴火,張口就是一頓之乎者也的高深論述,三皇五帝乃是華夏先祖,什麼極西之地難道還能強過華夏?

“官家......”眼看着人羣洶涌,蘇轍等人也紛紛進言,就差沒有指着了空鼻子說他妖言惑衆了。

郝隨侍立在呂璟身側,心中也是忐忑不安,官家這調子是不是起高了?

“衆卿息聲,了空大師絕非胡言亂語之輩,我們拭目以待。”

呂璟神色依舊平靜,大手一揮,所有人的目光又匯聚在大殿南面,其中熱切程度遠非之前可比。

......

一聲聲戰鼓彷彿敲打在每個人的心坎上,就在了空感覺自己有些繃不住的時候,前方忽然傳來一連串的驚呼!

如潮水般由南向北蔓延,就連一手安排了這一切的呂璟,此時都難掩目中熱切。

那是尊遍佈金黃色澤的龐然大物!

晨時的眼光從天空而下,正好映襯出滿眼的金黃,斑駁的軀身上山河紋路盡現,足有三層樓宇之高。

在這尊巨物下方,數以千計的人力赤着臂膀,呼喊號子推動前行,每次移動,地面上都是深深的轍印。

“這是......”程頤滿臉木訥,感覺這一切已經超出了自己的認知。

“堪輿圖?”曾布雙眼一亮,他忽然想起了呂璟曾今在殿試中講起的天下之大。

無數道目光或是驚訝,或是疑惑,盡數隨着那龐然大物一步步向大慶殿移動而來,天地在這一刻都彷彿盡數安寧下來。

“偉大的東方皇帝陛下,此物名爲乾坤九州圖,乃是西方教廷在一處天然隕坑中發現,此爲復刻品,歷經三百餘日夜雕琢,特敬獻陛下。”了空雙手握緊胸前十字架道了聲阿門。

“九州圖......”大慶殿外無數人心神震撼,他們當然看得出來這個碩大的銅球上印刻的是堪輿圖,但是這九州......怎麼會是這樣?

“了空大師,可否爲朕和衆卿家萬民詳細講解?”呂璟邁步走下丹陛,在左右相公陪同下緩緩來到那九州圖前。

早有禁軍衛士屏退了左右,了空親自上前指點一番,碩大的銅球很快開始旋轉起來。

“此爲冀州,乃天下中央,也是東方故土,如今大宋的疆域,只佔到其五分之一。”

“此爲青州,孤懸世外之地,四周皆爲浩渺大海,傳言有仙人盤桓。”

“南北各爲並、交二州,天地惡劣,萬里冰封,人煙罕至。”

“此爲雍州,神聖的教皇國就坐落在這裡......”

了空越說越激動,到最後整個人已經近乎癲狂,這新的九州說一旦傳遍天下,他必將名留史冊!

......

數以萬計的目光跟隨着乾坤九州圖緩緩轉動,他們看到了無數河山,有些熟悉,大多卻都陌生。

在大宋以外,還有這樣廣闊的天地?那無邊海洋竟如此廣闊?

最重要的是,這是九州?

“了空大師,這天下之大我大宋早已知曉,只是這九州之說......”呂璟在此時神色肅穆,緩緩邁步來到九州圖下。

碩大的銅球將他身影完全遮掩,周圍百姓們競相涌動,呼喊聲沸反盈天,他們何時見過這等偉岸之物?

更何況,對於一向缺少銅器的大宋百姓而言,這巨大的銅器一出場就已經奪去了他們所有心神!

“了空大師?”曾布也走上前來,相比較於普通百姓,他們更在意的是這九州圖背後的意義。

“老僧一時失神,還望陛下和諸位相公海涵。”了空握緊了十字架,神色不由的多了幾分神聖之意。

“此物來歷,老僧不知。”

正準備引經據典反駁一番的程頤神色忽然愣了下來,原來這極西之地也不知道這九州圖的來歷?

蘇轍撫了撫長鬚,這就對了,那教皇怎會如此好心給大宋送禮,八成是想着利用大宋來察覺此物跟腳吧。

“官家,此物頗有些詭異......”曾布剛剛開口,忽然看到內侍總管郝隨急急忙忙奔了過來。

“禹貢取來了!”郝隨一嗓子吼出來感覺自己膽子壯實了不少,直接跪在了呂璟身前。

“辛苦大官了。”呂璟接過這一卷宮中潛藏的竹簡,作爲劃分九州的依據,還有什麼比《尚書.禹貢》更有證明價值?

“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

一個個字眼從呂璟口中緩緩念出,剛開始時衆人還不覺察,越往後,目光中的驚異越多!

“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濰、淄其道......”

這難道不是在說青州與大海爲鄰?至於隨後的地名和山名,誰敢說這九州圖上的青州,就沒有一座名叫岱宗的大山?

當呂璟唸到黑水、西河惟雍州的時候,了空也激動的手舞足蹈。

“黑水就是萊茵河,其流入北海,那裡盛產黑油,西河又叫多瑙河,是極西之地的明珠!”

“莫非......我等後輩一直曲解了九州之意?”劉奉世雙眼迷茫,他的話語,也是如今大多數朝中官員的想法。

呂璟滿意的看了一眼了空,繼續往下誦讀,一直到“禹錫玄圭,告厥成功”,整個禹貢算是完全讀完了。

可是包括政事堂諸位相公在內,周圍所有的文官武將都深深陷入了思緒之中,久久難以平息。

禹貢中記載的九州,其實就是這乾坤圖上所刻畫?

自秦漢以來,華夏一直只是在冀州繁衍,連一州之地都未超出?

一連串的疑問在所有人心中誕生,新九州的說法當然存在很多疑點,但是人心就是如此,沒有人會去懷疑那極西之地的教皇國會花費如此人力物力來矇騙大宋。

那麼這乾坤九州圖自然就是真的,至於爲什麼是球形,人家了空聖僧不是說了嗎,只要有朝一日大宋能夠乘船東去,自然可知真假。

“臣終其一生,如今方知夫子大義啊!”程頤第一個向那九州圖行禮,雙目中的色彩連呂璟都忍不住詫異。

“我等身爲聖人門徒,理應將儒道復歸九州!”張商英也忽然吼了一嗓子。

“收復九州!還我河山!”

又一嗓子不知道哪裡冒出來,瞬間引起了文官武將的共鳴,呼喊聲迅速連綿,外圍的百姓們不解其意,但這口號聽起來就來勁,得,跟着喊吧!

了空握緊了十字架,渾身都忍不住顫抖,這些人發什麼瘋,我只說天下劃分九州,可沒說那些地方都是大宋的啊......

“傳朕詔令!”呂璟抖了抖龍袍,滿臉笑容的轉身徑直走向丹陛。

在收復燕雲和滅亡遼國以後,習慣了戰爭和壓力的大宋百姓迫切需要一個宣泄口,而九州的說法無疑正好切合此意!

遼國和西夏的滅亡讓所有宋人歡欣鼓舞,但是回過頭來,習慣了那種壓抑感的宋人忽然發現自己沒了對手?

這種空虛,就連販夫走卒們平日裡幹起活來都彷彿少了幾分氣力。

尤其是那些滿口喊着報效家國的少年郎們,如今大宋沒有對手,他們還如何封官賜爵?

好在,新九州的說法在此時應運而生,伴隨着呂璟的詔令和朝中文武百官的支持,瞬間席捲整個天下。

大宋沒了對手?一派胡言!

老祖宗們留下的九州之地,現在咱們連一州都沒了,還敢不奮發圖強,難道等着遭後人數落?

讓無數後輩子孫,都跟這些不爭氣的祖宗一樣,生活在這麼狹小的一片土地上?

更何況,其他各州之地,可是有無數金銀財寶在等着呢......

第十章 肉莊第一百六十八章 黑旗飄揚第五十章 目標:大理國!第一百八十章 蕭關攻防大戰(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茶樓與演義第三百七十六章 新朝承繼第一百八十二章 三關口失守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劃邈川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出征第三百四十七章 放個炮聽響第九十四章 殘闕之死第二百零六章 背後的奧秘第八十章 雄略軍之殤第七十九章 定策第二百章 重回嶺南第一百零八章 戰後生機-肥皂的故事第七十六章 蠻族入侵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故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省試第一百七十八章 聖旨將至第三百三十八章 追亡逐北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劃邈川城第三百六十章 女真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第七十三章 英靈祭第十六章 手術與蒸餾酒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唐易主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洞蛟與翻江蜃第六章 勝敗第三百六十二章 李乾順哭了第五章 美食大賽第三百零五章 相公雲集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去秦州第二十六章 火牛第一百四十四章 伏羌城第二百五十八章 身世謎團第一百三十章 牢城營的戰鬥力第一百六十八章 黑旗飄揚第二百八十四章 韓世忠和銀可術第六十七章 秦觀舉薦的人才第一百一十章 千年義帝寶藏(一)第三百九十章 血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被殃及的魚第一百一十五章 憨人熊猛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戰第六十七章 秦觀舉薦的人才第三百二十七章 噩耗連綿第三百五十八章 出使遼國第五十九章 戰事烈第一百九十章 將門郭氏第五十八章 殺向排山瑤寨!第三百二十四章 對決遼騎第三百一十一章 缺錢怎麼辦?第三百六十七章 十二道金牌第一百三十章 牢城營的戰鬥力第三百四十五章 腥味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的敵人第三百零六章 安排和建制第二百三十一章 郴州醫院第三百九十七章 詭異差遣第二百八十五章 嶽峙劍,淵渟刀。第七十章 高俅南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面見章惇(感謝第一位舵主,秋葉落飄零。)第一百八十章 蕭關攻防大戰(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鐵臂膀周侗第六十八章 兩封信卷第三百八十八章 終極大考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第九十三章 呼喚吾的名第十六章 手術與蒸餾酒第二百八十七章 尚未崛起的蒙古第一百六十七章 步陣的巔峰對決(五一快樂!)第八十三章 燃燒的郴江第二百六十七章 事畢?第七十一章 郴連道計劃與商會第二百七十章 三甲進士第五十七章 權力爭鬥第九十九章 來活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陵府黎生第二百八十七章 班底雛形第十六章 手術與蒸餾酒第五十七章 權力爭鬥第一百七十四章 瘋了的大宋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璟的平陽第三百八十八章 終極大考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祚帝第二十一章 馬箭瑤第二百三十四章 呂氏第五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給章家搭把手第二百八十二章 天波府楊家第三十五章 撲買(二)第九十二章 間與間(二)第四百零二章 雨夜中京第二百五十八章 身世謎團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戰的氣息第三百九十七章 詭異差遣第二百八十五章 嶽峙劍,淵渟刀。第二百七十八章 壟斷報業第一百六十五章 軍中大比(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陽山關
第十章 肉莊第一百六十八章 黑旗飄揚第五十章 目標:大理國!第一百八十章 蕭關攻防大戰(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茶樓與演義第三百七十六章 新朝承繼第一百八十二章 三關口失守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劃邈川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出征第三百四十七章 放個炮聽響第九十四章 殘闕之死第二百零六章 背後的奧秘第八十章 雄略軍之殤第七十九章 定策第二百章 重回嶺南第一百零八章 戰後生機-肥皂的故事第七十六章 蠻族入侵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故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省試第一百七十八章 聖旨將至第三百三十八章 追亡逐北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劃邈川城第三百六十章 女真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第七十三章 英靈祭第十六章 手術與蒸餾酒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唐易主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洞蛟與翻江蜃第六章 勝敗第三百六十二章 李乾順哭了第五章 美食大賽第三百零五章 相公雲集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去秦州第二十六章 火牛第一百四十四章 伏羌城第二百五十八章 身世謎團第一百三十章 牢城營的戰鬥力第一百六十八章 黑旗飄揚第二百八十四章 韓世忠和銀可術第六十七章 秦觀舉薦的人才第一百一十章 千年義帝寶藏(一)第三百九十章 血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被殃及的魚第一百一十五章 憨人熊猛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戰第六十七章 秦觀舉薦的人才第三百二十七章 噩耗連綿第三百五十八章 出使遼國第五十九章 戰事烈第一百九十章 將門郭氏第五十八章 殺向排山瑤寨!第三百二十四章 對決遼騎第三百一十一章 缺錢怎麼辦?第三百六十七章 十二道金牌第一百三十章 牢城營的戰鬥力第三百四十五章 腥味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的敵人第三百零六章 安排和建制第二百三十一章 郴州醫院第三百九十七章 詭異差遣第二百八十五章 嶽峙劍,淵渟刀。第七十章 高俅南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面見章惇(感謝第一位舵主,秋葉落飄零。)第一百八十章 蕭關攻防大戰(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鐵臂膀周侗第六十八章 兩封信卷第三百八十八章 終極大考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第九十三章 呼喚吾的名第十六章 手術與蒸餾酒第二百八十七章 尚未崛起的蒙古第一百六十七章 步陣的巔峰對決(五一快樂!)第八十三章 燃燒的郴江第二百六十七章 事畢?第七十一章 郴連道計劃與商會第二百七十章 三甲進士第五十七章 權力爭鬥第九十九章 來活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陵府黎生第二百八十七章 班底雛形第十六章 手術與蒸餾酒第五十七章 權力爭鬥第一百七十四章 瘋了的大宋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璟的平陽第三百八十八章 終極大考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祚帝第二十一章 馬箭瑤第二百三十四章 呂氏第五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給章家搭把手第二百八十二章 天波府楊家第三十五章 撲買(二)第九十二章 間與間(二)第四百零二章 雨夜中京第二百五十八章 身世謎團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戰的氣息第三百九十七章 詭異差遣第二百八十五章 嶽峙劍,淵渟刀。第二百七十八章 壟斷報業第一百六十五章 軍中大比(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陽山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