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臨江仙

“這個污爛玩意,大郎,怕他作甚!”劉贇低聲罵了一句,抖抖身子站了起來,起身便往中央高臺走去。

呂璟無奈的攤了攤手,看來近些時日自己與劉贇走的近,也被這位通判家的小公子惦記上了。

“劉兄,既是小弟之請,便由我先來吧。”吳珂甫一開口便開始揮毫,短短片刻,一首雨霖鈴便躍然紙上。

琴箏開口將其輕聲誦讀,引來下方一陣喝彩,平心而論,吳珂的這首詞填的確實尚可,在文風稍弱的嶺南之地,已經足夠博取聲名。

“這小子肯定早計劃着這招了,兄弟要栽了。”劉贇嘀咕了句,就準備向臺上走去,卻被呂璟突然開口攔住。

“子善兄,還是先讓小弟來吧。”呂璟早已經將其視作知心朋友,又哪裡能眼睜睜看着其受辱,更何況還涉及知州和通判兩家的暗鬥,無論如何不能落了威風。

劉贇眼看着呂璟率先走到那書案前蘸墨提筆,心中既是好奇又是擔憂,認識這小子這麼多年,只見他研讀些百家書目,難道還有作詩填詞的本領?

場中在這一刻都安靜下來,一襲青衫的呂璟儀容不凡,自然給了衆人很多期待。

吳珂搖着紙扇冷笑着站在一邊,心中已經打定主意一會要好好羞辱這兄弟二人,敢跟劉家親近的,都是他吳珂的敵人!

筆到濃處方見真本領,藉着前身的秀才功底,呂璟提起毛筆一揮而就,詞句已躍然紙上。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琴箏輕聲開口將這隻有半闋的臨江仙唸完,聲音已經漸漸低沉,她已經完全沉浸在詩詞所描繪的意境中,這是何等的慷慨悲壯,簡直大才!

周圍的客人們也都難掩震驚,這詞中所描述的蒼涼與寧靜,不正是郴州的真實寫照麼,當下也紛紛鼓掌喝彩,更有甚者喊出了青山君的口號。

“哼!此詞中“淘盡”“轉頭空”等句飽含仕途不順後的幽怨,又豈是你這滿身銅臭的商賈小子所作,我看,這是某些人鍼砭時政之作吧。”吳珂難聽的聲音適時響起,一下將沉浸在美妙詩詞中的所有人喚醒。

就連本已經將呂璟所書字跡抱入懷中的琴箏,這一刻也面露思索,緩緩將其放下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呂璟和劉贇兩人身上,難道真的是劉奉世老大人的手筆,藉此諷刺朝廷?這在如今可是大罪!

劉贇已經慌了神,父親爲了躲避黨爭的迫害已經自請黜落到這偏遠郴州爲官,難道今日就要再次被捲入?”

面對衆多質疑目光,呂璟微微一笑,隨即開口道:“吳公子只說好舞當配好詞,可沒有說過必須要當場自書吧,那麼敢問琴箏姑娘,此詞可配得上姑娘之舞?此前可有人曾傳唱?”

琴箏猶豫了下,這才慢慢開口說道:“此詞小女子確實聞所未聞,應當是新作,雖只有半闋卻令人讀來蕩氣迴腸,平生無限感慨,能夠將其書寫的人物必是一位看破紅塵的大才,小女子的舞反而遠遠不如了。”

下方響起一片鼓掌聲,吳珂確實沒有說過非要自書,而且他的詩詞很明顯也不是當場填出,如此說來呂璟的話也有道理,便紛紛打聽起作者和後半闕來,全然忘了剛纔吳珂別有用心的挑撥。

“此詞乃是小子無意間聽一山間老翁哼唱,卻絕不是知州大人這般身在官場的人物所能作出。”

呂璟的話語再度激起一片叫好聲,這麼好的詩詞現身嶺南之地,大家都與有榮焉,只要是新作之詞,又何必去計較何人所作呢。

何況呂璟山中老翁一說也合乎情理,郴州貶官衆多,大概是哪個隱居山中的才子所書吧,身在官場的人確實做不到這份豁達。

“姑娘可願爲之一舞?”呂璟的話語再度將場中的氣氛推向高潮。

琴箏自無不可,當下淺淺的應了,柔媚的面龐竟多了一絲酡紅,更顯美豔不可方物。

劉贇深深舒了口氣,一邊呼喚人幫忙佈置樂器,一邊得意洋洋的瞟了吳珂一眼,任你百般算計,不還是比不過我劉大少爺的識人之明?

粉紅帷幕落下,有金石之聲的箏音先起,呂璟一身青衫從帷幕中緩緩踏步而出,身後隱約可見有嬌媚女子胡旋前行,姿態極盡柔美,正是琴箏。

“滾滾長江東逝水......”呂璟來到宋朝已經有些時日,詩詞的唱法雖然還不精通,但也還算熟悉,出口嗓音渾厚,字字與樂聲相合。

琴箏便在這詞唱聲中盤旋而舞,每次腳步的停頓落定,都能引來無數道歡呼聲,就連在他處流連的風流兒們都被吸引來,直把翠香閣的老鴇樂的滿面桃花。

音樂聲停,琴箏的舞步也隨之踏完最後一步,場中響起了經久不息的稱讚聲,表演竟在這一刻猶如到達巔峰。

接下來,呂璟適時告退,和劉贇二人回到原位靜靜觀賞接下來的表演,琴箏也退往了內裡,自有其他清倌人登臺獻藝。

自討沒趣落了面子的吳珂早已憤憤離去,至於劉贇作詞一事,早已經被衆人忘在腦後,難道他還能填出比臨江仙更好的詞來?不聽也罷。

翠香閣對於此次表演事先可謂是做足了準備,清倌人們紛紛將看家技藝施展,美人如畫,其間也有自詡風流的才子出手,只是卻遠遠達不到呂璟的轟動效果。

正品嚐着難得一見的原生荔枝,呂璟忽然聽得鄰桌的幾個士子言語間起了衝突,談論的內容卻是關於前些年河北等地的大水災。

“河北大水之事已經足足過去三年有餘,如今西夏遼國蠢蠢欲動,大宋正是多事之秋,言官們不思量着爲國效力,卻風聞奏事矛頭直指內廷,這不是給官家添堵麼。”

“樑師成貪腐之事絕非風言,他當時擔任睿思殿文字外庫,去往河北各州縣傳達聖旨的正是他本人!難道要放過此等作亂之人?那遭其毒手冤死的邢州龍崗縣丞一家,便要白死了不成?”

“那筆賑災款本就是官家內庫所出,如今事情過去多年,官家都不說,言官們又何必提起,還不是有人暗中興風作雨,至於那龍崗縣丞,區區一九品微末,如何能與大宋安危相比?不理會也罷!”

兩個士子的爭吵越來越激烈,隨行的朋友們勸阻不住,只得匆匆拉扯二人離開。

“大郎?大郎你怎麼了?怎生面色蒼白的,莫不是生了病症?琴箏姑娘喚你前去,你去還是不去倒是說個話啊?”

一旁忽然傳來劉贇大嗓門呼喊的聲音,呂璟這才醒過神來,脖頸間竟是已經有冷汗隱隱冒出。

道了聲責怪,呂璟和劉贇一起隨着那婢女向翠香閣內裡走去。

一路上劉贇少不得吹噓起自己在這裡的豐功偉績,呂璟也只是含糊着迴應,很快便到達琴箏所在的房間。

裝飾淡雅,屋內放置皆爲純木之器,各式樂器雜列,黃白之物甚少,足見此間主人的恬淡心境。

“冒昧邀請公子前來,卻是小女子有一事相請,席間公子言這臨江仙只有聽來的半闋,琴箏卻不以爲然。”

“公子哼唱此歌曲時聲音渾厚卻帶一絲蒼涼,分明是已通達詞中情感,此後收聲時也險些吟唱出下一句,別人沒有發現,小女子在一旁卻是聽得真切。”

“小女子只求這臨江仙全闕,公子若有何要求,可盡數與琴箏言明。”言畢,琴箏深深一揖,香氣迎面。

一旁的劉贇已經傻了眼,自己花了多少錢財這琴箏都不肯見上一面,呂大郎這一首不知哪裡抄來的破詞,便要虜獲美人芳心?當下連連給呂璟使眼色,其意不言自明。

而琴箏將其二人喚到這閨房之中,顯然也是做好了呂璟提出什麼非分要求的想法,足可見她對這臨江仙一詞的喜愛。

呂璟搖了搖頭,沉聲說道:“愧對姑娘好意,小子已有婚約,卻是不敢在這風月場中久混,至於這下半闋詞,便權當贈予姑娘了。”

呂璟說完後便開始輕聲唸誦,留下半闋純屬惡趣味,這琴箏如此喜愛,送之也無妨。

一旁的劉贇卻有些不快,這可是到手的肥魚啊,就這麼放跑了?當下便言語道:

“大郎,你那婚約根本作不得數的,我知會朋友找遍了整個東京城,也沒有一位叫做王師師的人物,他那父親染匠王寅也已經死去多時,何必糾結於此誤了佳人,兄弟我這就離去便是。”

呂璟卻依舊搖頭,看在琴箏的眼裡,既是遺憾,也是欣喜,同時聽說他的婚約只是託詞,卻又覺得着惱和慶幸,萬般思緒迎頭,想着想着雙頰竟不自覺的紅了。

呂璟擡頭時正好瞧見了琴箏這副模樣,當下心中便是一顫,連忙拉上劉贇告辭而去,回程的路上沒少被其怒罵榆木腦袋。

對此呂璟也只能閉口認下,美人心意他自然知曉,但他卻不想輕易的連累她。

第四十九章 牢城都第三十四章 撲買(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朝會第二百七十五章 李清照第九十章 血與火第二百四十九章 梅雨已至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朝會第三百二十五章 西軍之殤第三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瘋狂第三十二章 趙煦第二百三十三章 藍田呂氏第一百二十六章 千門萬戶曈曈日第七十八章 府衙議事第二百五十九章 面見章惇(感謝第一位舵主,秋葉落飄零。)第六十五章 較武場衝突第八十三章 燃燒的郴江第一百三十九章 入局第六十一章 與蘇過的相遇第三百八十一章 文武英才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興慶府第一百四十一章 被殃及的魚第二百七十一章 給相公們上一課第一百二十九章 水寇來襲第一百零三章 做事的道理(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牢城新軍的戰鬥力第三百五十五章 單騎闖宮第二百三十七章 魚伯秘辛第四十六章 呂方入獄第一百六十五章 軍中大比(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佛印和尚第二百九十八章 宋威第四章 流言風波第一百九十九章 暴揍簡王第一百七十五章 撲火飛蛾第二百八十四章 哲宗微服私訪第三百三十五章 神臂弓威!第二百七十章 三甲進士第四十二章 震驚的曾肇(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鎮與趙才旺第三百二十七章 噩耗連綿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朝氣象第三百三十二章 魅影與皇城司第一百五十七章 小鋪長潑韓五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坡居士(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鎮與趙才旺第十二章 變化第二百七十章 三甲進士第一百七十四章 瘋了的大宋第二百五十一章 潭州應試第三百三十一章 哲宗甦醒第四百零二章 雨夜中京第二百章 重回嶺南第二百九十四章 宋旗飄揚第四十四章 震驚的曾肇(三)第三十五章 撲買(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十二道金牌第三百六十一章 宋遼聯軍第二百五十二章 劉仲武第二百八十八章 史上最強都護府第二百八十八章 史上最強都護府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黨得勢第六十六章 騎田嶺垌蠻大寨第一百三十三章 佛印和尚第五十五章 蹤跡第二十七章 黑衣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戰事將臨第三百三十六章 步卒如山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把火之僱傭軍第二百七十章 三甲進士第五章 美食大賽第九十章 血與火第二百三十七章 魚伯秘辛第一百二十八章 潭州雨夜第一百一十七章 千古名將宗澤第四十四章 震驚的曾肇(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鐵臂膀周侗第一百一十章 千年義帝寶藏(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二)第二十四章 飛天第三百五十六章 冰牆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云爲考場第二百一十七章 反擊第一彈第一百九十三章 面聖第一百四十四章 伏羌城第三百八十八章 終極大考第二百七十八章 壟斷報業第四章 流言風波第二十六章 火牛第三十八章 鬧事的廂軍 (所有人節日快樂。)第二百八十四章 韓世忠和銀可術第九十七章 反攻(二)第七十七章 南城門攻防第八十五章 以一敵四第二百零六章 背後的奧秘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襲巴金城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唐易主第二十五章 回馬槍第三十二章 趙煦第三百六十七章 十二道金牌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陵府黎生
第四十九章 牢城都第三十四章 撲買(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朝會第二百七十五章 李清照第九十章 血與火第二百四十九章 梅雨已至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朝會第三百二十五章 西軍之殤第三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瘋狂第三十二章 趙煦第二百三十三章 藍田呂氏第一百二十六章 千門萬戶曈曈日第七十八章 府衙議事第二百五十九章 面見章惇(感謝第一位舵主,秋葉落飄零。)第六十五章 較武場衝突第八十三章 燃燒的郴江第一百三十九章 入局第六十一章 與蘇過的相遇第三百八十一章 文武英才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興慶府第一百四十一章 被殃及的魚第二百七十一章 給相公們上一課第一百二十九章 水寇來襲第一百零三章 做事的道理(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牢城新軍的戰鬥力第三百五十五章 單騎闖宮第二百三十七章 魚伯秘辛第四十六章 呂方入獄第一百六十五章 軍中大比(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佛印和尚第二百九十八章 宋威第四章 流言風波第一百九十九章 暴揍簡王第一百七十五章 撲火飛蛾第二百八十四章 哲宗微服私訪第三百三十五章 神臂弓威!第二百七十章 三甲進士第四十二章 震驚的曾肇(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鎮與趙才旺第三百二十七章 噩耗連綿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朝氣象第三百三十二章 魅影與皇城司第一百五十七章 小鋪長潑韓五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坡居士(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鎮與趙才旺第十二章 變化第二百七十章 三甲進士第一百七十四章 瘋了的大宋第二百五十一章 潭州應試第三百三十一章 哲宗甦醒第四百零二章 雨夜中京第二百章 重回嶺南第二百九十四章 宋旗飄揚第四十四章 震驚的曾肇(三)第三十五章 撲買(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十二道金牌第三百六十一章 宋遼聯軍第二百五十二章 劉仲武第二百八十八章 史上最強都護府第二百八十八章 史上最強都護府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黨得勢第六十六章 騎田嶺垌蠻大寨第一百三十三章 佛印和尚第五十五章 蹤跡第二十七章 黑衣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戰事將臨第三百三十六章 步卒如山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把火之僱傭軍第二百七十章 三甲進士第五章 美食大賽第九十章 血與火第二百三十七章 魚伯秘辛第一百二十八章 潭州雨夜第一百一十七章 千古名將宗澤第四十四章 震驚的曾肇(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鐵臂膀周侗第一百一十章 千年義帝寶藏(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二)第二十四章 飛天第三百五十六章 冰牆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云爲考場第二百一十七章 反擊第一彈第一百九十三章 面聖第一百四十四章 伏羌城第三百八十八章 終極大考第二百七十八章 壟斷報業第四章 流言風波第二十六章 火牛第三十八章 鬧事的廂軍 (所有人節日快樂。)第二百八十四章 韓世忠和銀可術第九十七章 反攻(二)第七十七章 南城門攻防第八十五章 以一敵四第二百零六章 背後的奧秘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襲巴金城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唐易主第二十五章 回馬槍第三十二章 趙煦第三百六十七章 十二道金牌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陵府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