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秦檜的家人

在淨土寺短暫停留之後,呂璟一行人很快趕往宦塘河乘坐舟船,不過半日光景,宋代的杭州城已經遙遙在望。

“杭州以仁和、錢塘二縣最爲興盛,可論起佛寺,除了那靈隱寺佔了地利,其餘去處可絲毫比不得我們淨土。”

舟船之上,鄧元覺話音裡難掩對於淨土寺的懷念,他雖然答應老僧跟隨呂璟左右,其實心中多少還是不太服氣。

呂璟站在舟首,聞言只是微微一笑,沒有刻意揭穿鄧元覺此刻的傲嬌。

作爲兩浙路的核心,依仗着京杭大運河和大河的便利水運,更有臨海優勢,市舶司每年向汴梁輸送大量財富的同時,也大大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身處舟船之上,眼看着流淌的河水將自己慢慢送入這座大宋東南的明珠,呂璟口中不禁輕輕誦唸。

柳永一首望海潮寫盡了蘇杭繁華,長長的街市沿着視線慢慢鋪開,勾欄瓦舍,星羅棋佈的酒肆、茶樓,隨處可見捕快、擔夫、算命先生和賣藝人的身影,尚未進城,杭州就以一副富饒興盛的姿態讓呂璟心神觸動。

孫寂然此刻也是忍不住四處觀望,杭州的繁華與汴梁不同,更加自然,也更加貼近市民的生活。

有鄧元覺引路,一行人順利進入城中,來往人流交織,衣衫羅綺,小販們的叫賣聲和食物的香氣讓人彷佛墜入夢幻之中。

“柳子巷?你確定要去這裡?”鄧元覺看了眼手上的紙卷,有些懷疑的開口詢問。

呂璟點了點頭,沒有計較鄧元覺話語裡的冒犯,蘇頌那裡既然託了師兄李廌先行前往,他去的太早反而不美,正好趁機拜訪秦檜家的長輩。

柳子巷在杭州城的西南角,從起初鄧元覺的表情來看,呂璟就知道這絕不是一個好去處。

只是當一行人穿街過巷來到這裡,情況卻與想象中孑然不同。

到處是綿延的屋舍,彩紙裝飾的歡樓一座接着一座,沿着河水遞次鋪開,濃濃的酒香和女子脂粉氣,還未臨近,就已經撲了個滿懷。

“柳子巷是杭州城裡有名的風月場所,灑家身爲出家人......”

鄧元覺有些尷尬的垂着頭顱,引得孫寂然在身後暗自偷笑。

呂璟也自覺尷尬,徑直支使鄧元覺引路,繞過繁鬧的酒樓市肆,來到街角一間約有兩進左右的院子前。

簡簡單單的南方宅院,古舊的木板門上雕刻了閥閱,顯示了主人的身份,只是最上首的秦府二字卻早已看不清。

孫寂然上前敲動了門扉,約莫盞茶功夫,一個十四五歲的青衫童子才神色慌張的走出來。

“你們不要吵鬧爹爹可好,我們秦家雖出身微末,可絕不會向你們低頭的!”

童子稚嫩的臉上滿是剛毅,與秦檜眼中時常閃爍的靈光不同,他的目中盡是沉穩之意。

“這位小先生想必誤會了,在下呂璟,乃是秦檜同窗,今次路過杭州,特來拜訪。”

“啊?”小童子神情一愣,臉上原本的剛毅瞬息不見,頗爲尷尬的垂下了頭。

“我可當不起先生之名,小子秦梓,客人快進來吧,阿孃叮囑過我好幾次,沒想到還是犯錯。”

秦梓表現的很是識禮,認錯之後連忙將呂璟一行人向屋舍內迎去。

呂璟笑着點頭,隨同秦梓進入院子,內裡兩側都有菜蔬種植,可見主人家的勤勞,在正中廳堂之上,正有一個青年士子愁眉不展的誦讀着什麼。

“阿爹,是二郎的同窗來咱家拜訪。”秦梓走到那青年身前,恭敬開口。

“同窗?”青年擡起了頭,目中忽然有一道靈光閃過,看向呂璟的眼神也在剎那間發生改變。

“大郎快去招呼你阿孃把咱家買的新茶拿來,爲父要好生招待客人。”

揮手支去了秦梓,青年緊接着就大步走到了呂璟面前。

“下官秦敏學,曾爲玉山縣主簿,見過呂知州。”

“小子和令子以平輩論交,伯父不必多禮,稱呼我大郎就行。”

呂璟話音落下,秦敏學眼中的喜色更濃,拉着他直接進入廳堂,互相攀談起來,卻仍是堅持以下官自稱。

片刻之後,秦梓帶着一個體格魁梧的婦人過來呈送了香茗,呂璟也算是見到了這個後世甚少有人提起的秦檜母親。

王氏的個頭相比較一般宋人女子要高大一些,體格卻魁梧了不只一圈,好似都要將常服背子撐裂。

呂璟敏銳察覺到了秦敏學對自己渾家的懼怕,不過秦梓卻似乎和母親關係很是親近。

在秦敏學的強烈邀請下,幾人一同在秦家用過了餐,得知呂璟要前往蘇頌府上拜訪,他又立刻決定隨同前往,說是要代爲引見。

礙於情面,呂璟並未開口拒絕,只是當他開口問起之前秦梓的怪異舉動,秦敏學卻又陷入了沉默,只言是自己家事。

接下來的言談很快不歡而散,呂璟沒有再問,秦敏學也屢次閉口不言,只是互相約定了明日同去蘇府拜會。

拒絕了留宿秦家的邀請,呂璟帶着孫寂然和鄧元覺正要離開,卻忽然見到秦梓又鬼頭鬼腦的從角落裡冒了出來。

“阿孃讓我來告訴你們,錢家看上了三妹要帶到府中做童養媳,近日時常有人過府叨擾,還請客人勿怪。”

“那你爹爹可曾應允?”呂璟忽然想到了什麼。

秦梓搖了搖頭,卻又不肯開口言語,神情多少有些灰敗。

“大郎,聽三郎說你如今輟學在家?可有興趣前往東江湖書院修習學業?只用交束脩就好,其餘用度自有來處。”

呂璟前世多少聽說過秦梓的聲名,在秦檜作出那等叛國舉動之後,整個秦氏族人,大概也就只是他剛烈的選擇了離開家族,自此隱居度日,甚至再也未曾和秦檜兄弟相稱。

今日既然遇到,呂璟又知道秦梓具有才華,自然也就順勢開口相邀。

“這......我要問過阿孃才行......”秦梓猶豫着點了點頭,匆匆往宅院中跑去了。

“官人,這秦敏學......”

“放心,某知曉的,先去驛館安頓再說其他。”

呂璟朝孫寂然點了點頭,自有鄧元覺開路,前往這杭州城中的驛館安置。

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啓石門口!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奉世的態度第二百五十五章 鄉貢揭榜!第一百零六章 趙煦的野望第四章 流言風波第二章 臨江仙第一百三十五章 庫穀道遇襲第三百四十章 天下 (感謝弱小而又無助打賞)第一百九十九章 暴揍簡王第七十四章 陳衍奏事第三十五章 撲買(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興慶府第三十七章 豬肉逆襲的開始第三百七十八章 吳用三人組第三十一章 衍變第二十五章 回馬槍第一百九十四章 宮中遇險第八十四章 朝會第一百二十六章 千門萬戶曈曈日第四十五章 秦湛的心結第六十一章 與蘇過的相遇第一百八十三章 陷落的關城第三百二十三章 北地漢兒第十一章 張士良第二百五十一章 潭州應試第二百二十六章 郴州局勢第七十七章 南城門攻防第一百九十四章 宮中遇險第二百五十四章 州試(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恩澤第二百二十一章 先下手爲強第三百三十章 收復南京道第二百九十八章 宋威第二十一章 馬箭瑤第三百七十八章 吳用三人組第一百九十章 將門郭氏第三百二十三章 北地漢兒第一百二十九章 水寇來襲第一百三十九章 入局第一百四十七章 鬧事的禁軍第三百二十三章 北地漢兒第一百七十章 妹勒容璨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鎮與趙才旺第三百三十七章 宋,哲宗!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唐易主第一百一十五章 憨人熊猛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坡居士(二)第二十一章 馬箭瑤第一百一十章 千年義帝寶藏(一)第二十六章 火牛第一百八十一章 蕭關攻防大戰(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悍勇女真第一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陰影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云爲考場第十二章 變化第九十二章 間與間(二)第八章 深夜驚魂第三百六十二章 李乾順哭了第四十八章 交易第三百三十六章 步卒如山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一)第二百二十章 跳大神第六十一章 與蘇過的相遇第一百四十八章 韓世績第四十一章 哲宗的意外第三百六十五章 籌謀第一百二十章 大楚的復仇第二百四十三章 宰相科學家—蘇頌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的敵人第三百九十三章 逐胡令第二百一十二章 黎遠安出手第三百零六章 安排和建制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宮召見第九十六章 反攻(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蔡渭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第八十八章 安濟坊第二百七十九章 恐怖的廣告價值第三百三十一章 據形勝以迫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劉仲武第七十九章 定策第六十三章 楊畏,楊三變第三百四十二章 汴梁風物今何在第一百七十九章 蕭關攻防大戰(一)第三十八章 鬧事的廂軍 (所有人節日快樂。)第二百七十五章 李清照第二百三十八章 茶樓與演義第二百八十四章 韓世忠和銀可術第一百六十三章 怪異的訓練第三百五十七章 戰與和第一百四十四章 伏羌城第一百一十章 千年義帝寶藏(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面見章惇(感謝第一位舵主,秋葉落飄零。)第三百三十五章 神臂弓威!第二百三十四章 呂氏第五子第三百九十章 血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郴州局勢第一百零九章 戰後生機—肉莊與酒坊第七十八章 府衙議事第八十六章 攻守(一)
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啓石門口!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奉世的態度第二百五十五章 鄉貢揭榜!第一百零六章 趙煦的野望第四章 流言風波第二章 臨江仙第一百三十五章 庫穀道遇襲第三百四十章 天下 (感謝弱小而又無助打賞)第一百九十九章 暴揍簡王第七十四章 陳衍奏事第三十五章 撲買(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興慶府第三十七章 豬肉逆襲的開始第三百七十八章 吳用三人組第三十一章 衍變第二十五章 回馬槍第一百九十四章 宮中遇險第八十四章 朝會第一百二十六章 千門萬戶曈曈日第四十五章 秦湛的心結第六十一章 與蘇過的相遇第一百八十三章 陷落的關城第三百二十三章 北地漢兒第十一章 張士良第二百五十一章 潭州應試第二百二十六章 郴州局勢第七十七章 南城門攻防第一百九十四章 宮中遇險第二百五十四章 州試(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恩澤第二百二十一章 先下手爲強第三百三十章 收復南京道第二百九十八章 宋威第二十一章 馬箭瑤第三百七十八章 吳用三人組第一百九十章 將門郭氏第三百二十三章 北地漢兒第一百二十九章 水寇來襲第一百三十九章 入局第一百四十七章 鬧事的禁軍第三百二十三章 北地漢兒第一百七十章 妹勒容璨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鎮與趙才旺第三百三十七章 宋,哲宗!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唐易主第一百一十五章 憨人熊猛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坡居士(二)第二十一章 馬箭瑤第一百一十章 千年義帝寶藏(一)第二十六章 火牛第一百八十一章 蕭關攻防大戰(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悍勇女真第一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陰影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云爲考場第十二章 變化第九十二章 間與間(二)第八章 深夜驚魂第三百六十二章 李乾順哭了第四十八章 交易第三百三十六章 步卒如山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一)第二百二十章 跳大神第六十一章 與蘇過的相遇第一百四十八章 韓世績第四十一章 哲宗的意外第三百六十五章 籌謀第一百二十章 大楚的復仇第二百四十三章 宰相科學家—蘇頌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的敵人第三百九十三章 逐胡令第二百一十二章 黎遠安出手第三百零六章 安排和建制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宮召見第九十六章 反攻(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蔡渭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第八十八章 安濟坊第二百七十九章 恐怖的廣告價值第三百三十一章 據形勝以迫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劉仲武第七十九章 定策第六十三章 楊畏,楊三變第三百四十二章 汴梁風物今何在第一百七十九章 蕭關攻防大戰(一)第三十八章 鬧事的廂軍 (所有人節日快樂。)第二百七十五章 李清照第二百三十八章 茶樓與演義第二百八十四章 韓世忠和銀可術第一百六十三章 怪異的訓練第三百五十七章 戰與和第一百四十四章 伏羌城第一百一十章 千年義帝寶藏(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面見章惇(感謝第一位舵主,秋葉落飄零。)第三百三十五章 神臂弓威!第二百三十四章 呂氏第五子第三百九十章 血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郴州局勢第一百零九章 戰後生機—肉莊與酒坊第七十八章 府衙議事第八十六章 攻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