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貓膩

不過,這倆人藏着掖着的,鐵定是有貓膩!

見到秦壽一副思索的樣子。

杜如晦岔開話題道:“對了,小李公子,你那活字印刷的東西,是不是該拿出來讓我們開開眼了?”

秦壽也來不及細想,只好點點頭道:“那就請姨娘和杜大人跟我一起前來吧。”

說着,秦壽便引着兩人來到了偏房。

一見到模具,杜如晦眼前頓時一亮,這就是能讓天下寒門仕子能讀得起書的玩思兒。

長孫皇后也是美眸流盼,除了感嘆大唐將興,更多的是對自己這個孩子的歡

不過秦壽自己是有些不滿意的。

這模具是自己連夜趕製的,算不上精緻,很多地方做工都比較粗糙。

直接讓杜大人擡走,似乎顯得有點草率應付了。

顧忌於此,秦壽說道:“杜大人,這拓印工具還算不上完善,改日我再好好精修一下。”

長孫皇后詫異道:“是有何缺陷嗎?”

秦壽笑道:“那倒不是,只是有些醜了。”

誰知杜如晦一點也不在意,擺擺手道:“沒關係,只要能拓印就好。”

“這拓印工具,我今日可否能帶走?運回宮中讓陛下過目?”

秦壽聳聳肩說道:“既然杜大人都如此說了,那小子也無理由勸阻了。”

“還請杜大人拉走就好。”

反正一臺拓印工具肯定是不夠的,秦壽也不擔心宮裡有能人仿造。

畢竟活字印刷這東西聽起來很難,但只要明白其中原理,還是很容易仿製的。

自己撈了一大筆錢,已經很滿足了。

再說,他也不指望這東西能持續收入。

畢竟火藥,纔是他接下來要坑李二的重頭戲。

杜如晦欣喜地將拓印工具裝到牛車上,甚至連茶都沒喝,直接駕着牛車就朝宮裡趕去。

經過這麼一個小插曲。

關於婚事就暫時被擱下。

長孫皇后想了想,看着秦壽鎖門的身影,心中最重要的那件事,卻始終無法說出口。

略作思量後,猶豫開口道:“孩子。”

秦壽此時正沉浸在暴富的喜悅中,頭也沒回道:“孫姨娘,咋了?”

長孫皇后張了張口,最終卻只是輕輕笑道:“沒事,姨娘只是覺得…”

“你長大了。”

“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了。”

秦壽:“……”

長孫皇后眼中滿是慈愛。

終究還是說不出口,缺席了設兒十六年成長。

這其中猶如深淵般的溝壑,又豈是輕易就能彌補的?

長孫皇后這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卻是讓秦壽心思活躍了起來。

先前他就覺得孫姨娘無論是儀容還是氣質,都絕非商賈之妻所有。

但具體是什麼,又說不太清楚。

如果硬要說的話,那就是有種上位者的尊貴。

而且先前,這孫姨娘居然連和麪都不會。

身爲小老百姓,這事兒可就有些蹊蹺了。

秦壽心思流轉,突然開口道:“姨娘,你家是住在哪兒來着?”

此話一出,叫長孫皇后有片刻遲疑,隨即反應過來,這孩子是在試探自己。

趕忙說道:“宣平區的平安巷子啊。”

“你這孩子,之前不是跟你說過嗎?”

“你還送了酒過去哩。”

“哦哦哦。”秦壽點點頭道:“這不是這陣子事比較多,一時間有些記不起來了。”

見秦壽一副瞭然的樣子,長孫皇后微微舒了口氣。

也許是因着愧疚,她很怕秦壽知道身份後,會有怎樣的反應。

會不會一時無法接受,會不會對自己多年不認而感到失望。

女人家心思細膩,對於情感更加小心。

但秦壽是什麼樣的人?

你今天告訴他,他是嫡長子的消息。

他夜裡就敢搬着行李找到皇宮,順便問一下東宮在哪兒的主。

所以有時候,想太多確實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正當長孫皇后鬆了口氣,卻又聽到秦壽冷不丁問了句。

“姨娘,我聽說立政殿裡面有好多桂花樹,是真的假的?”

長孫皇后早就察覺到這孩子在試探自己,淡淡笑道:“這誰知道呢?”

“畢竟是皇宮裡的事,姨娘哪有那本事進宮。”

說着,便湊到秦壽身邊,壓低聲音道:“可不敢亂議論皇宮裡的事,萬一給有心人聽了去…”

不愧是位居高位的皇后,很巧妙地將情緒僞裝起來。

問詢無果,秦壽也不再試探,點點頭道:“多謝姨娘提醒,我以後會小心的。”

長孫皇后來此的本意是爲了試探秦壽的心思。

只是還沒等問出口,就被秦壽試探的態度給驚到。

本來擬好的措辭,堵在喉嚨,怎麼都問不出口。

爲什麼否認,當然是有些考量的。

眼下謳兒牽扯太多麻煩,若是此時露出風聲,就怕會橫生變故。

畢竟一切都好好的,陛下突然多出個嫡長子,朝上的局勢或多或少會有些影

這也就罷了,就怕到時有人不想讓設兒回宮。

再出現什麼岔子。

而太極宮這邊,李世民終於忙完了政務。

略帶着不滿地看了眼魏徵,道:“魏大夫,朕已全部審閱,你可還有其他事?”

魏徵當然不是純粹的愣頭青,此時也知道陛下的忍耐到了極限。

拱手行禮道:“臣無事可奏。”

李世民冷哼一聲道:“那你還不退下?”

說罷,李世民一擺衣袖,走出了殿門。

此時天色有些晚了。

李世民倒是沒有出宮,畢竟長孫皇后已經去了,自己再去有些不合常理。

來到太極殿前,看着氣勢恢宏的殿門,幽幽嘆了口氣。

若非必要,他實在不想進去。

可謳兒認祖歸宗這事,終究還是要他點頭。

關蹦良久,李世民深呼吸一口氣,邁過太極殿門。

走過長廊,轉了幾個彎,來到正殿。

武德九年,李淵禪位於李世民,退位稱太上皇。

從那以後,便久居太極宮,不曾離去。

李世民在宮門外徘徊的事,宮內太監一早就稟報李淵。

殿內,太上皇李淵正低着頭,捏着一枚棋子,聽到稟報微微一怔,隨即便恢復自然。

所以在李世民剛剛來到面前時,李淵連頭也沒擡,仍埋首於殘局。

看着無視自己的父皇,李世民心中萬般無奈。

對於李淵,李世民心中其實是不滿居多,畢竟當時晉陽起兵後,李淵是許下要立李世民爲太子。

可開國之後,卻出爾反爾,立李建成爲太子。

第39章何出此言第388章 報效國家第146章扶持嫡長子第433章 最合適不過了第16章還欠我一句道歉第114章接旨第512章 明擺着欺君第234章包紮第508章 大功告成第100章陷入沉思第228章防備之資第48章誇了一首詩第69章格局第115章顧忌第79章單獨召見第393章精銳第444章 不摻和第215章無用的書第86章動手第280章 沒人打理第340章 我有分寸第303章脈象第489章 遺臭萬年第431章 造反第479章 摩擦第248章 慘狀第19章仁慈第345章 懲治他第250章 不堪一擊第226章無人迴應第313章 洗刷恥辱第434章 挽救第352章 我還治不了你第287章故意爲之第446章 不會謀反第17章心知肚明第141章徹底拔除第341章 犯不着第106章 輸了第234章包紮第30章打道回府第66章沒談過戀愛第401章 心服口服第284章購置冰塊第170章心累第374章 給我道歉第98章免禮第154章 題字第454章 老規矩第348章 早覓良人第7章 巨獸蟄伏第312章 事事關心第289章硝石山第455章 熱熱鬧鬧第466章 孝順的孩子第400章 追封第317章屯糧食第486章 好拿捏第172章惹人煩第145章擔起重任第474章 不情願第106章 輸了第123章名字透露出去第64章規矩第323章 需求大第62章造反大禮包第109章信封第408章 不知好歹第110章搶救第291章契約紙第419章 恩典第53章要求第322章 多沒面子第15章精銳的部隊第442章 懊惱第84章 所圖甚大第140章一絲寒意第255章 親自上戰場第45章選擇視而不見第62章造反大禮包第361章 大計第402章 腦疾第301章實力第212章 彆扭第170章心累第289章硝石山第51章 何其聰慧第14章成何體統第258章節節敗退第378章 辛辛苦苦第477章 高價第215章無用的書第233章安穩第509章 急眼第387章 不見任何人第170章心累第142章補救的機會第76章感情債第495章 溫文爾雅第454章 老規矩
第39章何出此言第388章 報效國家第146章扶持嫡長子第433章 最合適不過了第16章還欠我一句道歉第114章接旨第512章 明擺着欺君第234章包紮第508章 大功告成第100章陷入沉思第228章防備之資第48章誇了一首詩第69章格局第115章顧忌第79章單獨召見第393章精銳第444章 不摻和第215章無用的書第86章動手第280章 沒人打理第340章 我有分寸第303章脈象第489章 遺臭萬年第431章 造反第479章 摩擦第248章 慘狀第19章仁慈第345章 懲治他第250章 不堪一擊第226章無人迴應第313章 洗刷恥辱第434章 挽救第352章 我還治不了你第287章故意爲之第446章 不會謀反第17章心知肚明第141章徹底拔除第341章 犯不着第106章 輸了第234章包紮第30章打道回府第66章沒談過戀愛第401章 心服口服第284章購置冰塊第170章心累第374章 給我道歉第98章免禮第154章 題字第454章 老規矩第348章 早覓良人第7章 巨獸蟄伏第312章 事事關心第289章硝石山第455章 熱熱鬧鬧第466章 孝順的孩子第400章 追封第317章屯糧食第486章 好拿捏第172章惹人煩第145章擔起重任第474章 不情願第106章 輸了第123章名字透露出去第64章規矩第323章 需求大第62章造反大禮包第109章信封第408章 不知好歹第110章搶救第291章契約紙第419章 恩典第53章要求第322章 多沒面子第15章精銳的部隊第442章 懊惱第84章 所圖甚大第140章一絲寒意第255章 親自上戰場第45章選擇視而不見第62章造反大禮包第361章 大計第402章 腦疾第301章實力第212章 彆扭第170章心累第289章硝石山第51章 何其聰慧第14章成何體統第258章節節敗退第378章 辛辛苦苦第477章 高價第215章無用的書第233章安穩第509章 急眼第387章 不見任何人第170章心累第142章補救的機會第76章感情債第495章 溫文爾雅第454章 老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