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讓你過來。”萬千裡眯起眼睛,神色倨傲。
少年緩緩吐了口氣,一步步挪到萬千裡面前,擡起頭依然是滿臉堆笑道:“萬少爺,您叫小的有啥事?”
萬千裡上下打量一番,嗤笑道:“她說的可是真的?”
少年佯裝不懂,問道:“萬少爺指的是什麼?”
“還給我裝傻?”萬千裡氣笑,一巴掌甩了出去,勢大力沉,竟然將少年生生砸的頭栽地,頭暈腦脹的半天爬不起身來。
少年掙扎了一下,又是一腳揣在他的腹部,他的身子在地上橫着平移了一丈,脊背撞擊到門框上,頓覺喉嚨一甜,吐出一口猩紅鮮血。
“過來。”萬千裡踹出一腳之後,便坐回去,自己斟了杯酒。
少年臉色蒼白,眸子一陣渙散,半天緩不過勁兒來。
蘇晴兒雖然平時也經常打罵少年,但終究是女人身,下手遠遠沒有萬千裡重,當下也是嚇得花容失色,站在原地不敢動彈。
萬千裡喝了杯酒,冷笑道:“怕是不知道躲在哪兒才苟活下來的吧。”
許是被他的話刺激到了,少年甚至忘記自己站起來還會捱打,完全無視掉連連搖頭示意他不要再站起來的蘇晴兒,他還是艱難地用手撐着地,搖搖晃晃地站起身來,卻站在原地不敢往前再走一步。
萬千裡舔了舔嘴脣,露出一絲獰笑道:“我讓你說話呢。”
話未說完,少年心頭蒙上一層濃厚的陰霾和危機感,下意識地想要往後撤出幾步,可惜萬千裡實在是太快了,他手中的匕首宛若一條銀魚,輕而易舉地貫穿了少年的手臂,殷紅的血沿着刀刃,初時點點,而後接連成線流淌下來。
少年瞳仁一陣緊縮,喉結上下滾動,緊緊的咬着嘴脣,似乎將腹腔之間涌出的叫聲全部吞了回去。
“噗〜”
匕首離開時,血液如溪水般淌出,少年搖搖晃晃,幾欲向前栽倒。
終究是見識過一些世面的女子,蘇晴兒很快冷靜下來,向前走幾步,佯裝腳下不穩正跌在萬千裡懷中,半嗔怪半嬌媚道:“少爺,這麼個好日子,你就別跟這下三濫一般計較,我們繼續飲酒吧,奴家還想聽一聽您在大試的威風。”
言罷,她又換上一副厭惡的樣子,對着少年說道:“還不滾出去,真是髒了少爺的手。”
萬千裡也不是真的魯莽之人,雖說這些下人的性命遠不及自家的貓狗,但怎麼說都是在百花弄的地盤,傳聞中百花弄那位神秘的大掌櫃具有駭人的來頭,也不敢真的就在這兒鬧出人命,當下又把酒潑了這個寒酸少年一身才算作罷。
少年捂着手臂踉蹌轉身離開,在走到庭院中,登時是眼前一黑,徹底失去力氣,趴在地上昏厥過去。
直到他被涼意驚醒,全身溼透,百花宮上下的僕役也沒有一個人上前,去攙扶一把,皆是遠遠地看了一眼,唯恐避之不及。
少年躺在自己的木板牀上,渾身的刺痛在他鬆了一口氣之後,越來越劇烈,閉上眼睛,身子各處傳來的感覺讓他疼痛難忍,若非是緊緊咬着布條,早已經喊出聲來,豆大的汗珠在額頭冒了出來。
方纔因着忍耐疼痛而攥起的拳頭,指甲深深陷入肉裡,而今手中滿是鮮血。
“呼..呼”
長安城某家客棧裡。
少年突然驚坐起,額頭滿是冷汗。
而後定了定神,眼簾低垂,”李…安…之是嗎?”
太極殿內。
文武百官齊聚殿內。
程咬金、尉遲恭、李靖、秦瓊幾名大唐赫赫有名的將領,此刻卻站在百官之首。
皆身披甲冑,或佩刀、或持劍。
似乎有把大唐皇帝守護在其身後的意思。
李世民看着這羣武將,臉上雖有一瞬的欣喜,卻還是劍眉皺起,輕喝道:“你們這是做什麼?”
“在朕的天下,誰敢對我造次?”
一衆武將雖受責備,卻並未退後,仍是站在原地。
李世民卻沒有再說什麼。
片刻之後。
吐蕃使節團在鴻臚寺官員的帯路下,緩緩自殿外走來。
吐蕃使節團以吐蕃大論--祿東贊爲首,信步抵達太極殿。
使節團中並非是全部人都有資格覲見大唐天子的,所以此次入宮的人並不多。
寥寥六人而已。
爲首三位身着吐蕃官服,而在其身後,一妙齡少女兩旁分別站着兩位少年,左側的少年健壯魁梧,應該就是少年武將赤多吉尊傑波。
右側的少年則是看起來有些羸弱,但讓人稱奇的是,這少年卻絲臺不似吐蕃人長相,眉眼間更像是大唐子民。
吐蕃大論祿東贊,上前行禮道:“吐蕃使臣祿東贊,覲見陛下。”
李世民微微點了點頭,道:“免禮吧。”
“祿使臣,你們一路奔波而來,想必也是非常辛苦。”
接着,李世民說道:“鴻臚寺主事,就由你接待吐蕃使節團,待各位安頓好,你帶着諸位在長安城裡轉一轉。”
“切記不可失我大唐之威。”
話音落定,祿東贊臉色有些掛不住了。
大唐皇帝這話是赤裸裸的欺負人。
再怎麼說,他祿東贊也是吐蕃大論,輪官級也算是大唐的丞相一職。
而大唐皇帝卻叫鴻臚寺主事,一個區區七品官來接待自己。
這不是打心眼裡瞧不起他吐蕃嗎?
好像那意思就是,你吐蕃大論也就是我大唐一個七品官的重要性而已。
李世民如此安排,確實也有看不起吐蕃的意思。
本身最近的政務就夠多了,又要給謳兒舉辦婚禮,認祖歸宗什麼的一大堆要事沒辦。
你吐蕃突然派人來覲見,那可不是把這些事都耽誤了,還不知好歹的提議什麼文武鬥。
關鍵是還偷學我大唐的技術。
用我家設兒的話來說就是,心裡沒點B數是不是?
這叫李世民心裡也憋着氣,自然也不會給吐蕃使臣什麼好臉色。
祿東贊明知李世民這是在欺負人,卻也不敢說些什麼,漲紅着臉皮說道:“陛下!外臣此次前來,也有學習之意。此次使節團裡,有我吐蕃'金童玉女'隨行,想跟長安同輩才子討教一二!”
說着,祿東贊便要介紹隨行之人,”這位是我吐蕃聖女…”
李世民揮手打斷祿東讚的話,不耐煩道:“成了,此事你就跟鴻臚寺主事商議,商議出具體事宜之後,讓他稟報於我就行了。”
祿東贊:“……”
欺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