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滿則溢

餘額不足

李承乾和杜睿在軍營中住了十日,按照杜睿的建議,李承乾將這一千兩百餘人分成了三個營,每個營三百人,剩餘的三百人做李承乾的親兵,親兵營校尉就是那個邱志磊,李承乾不在的時候,他便是掌軍校尉,一營校尉是秦用,二營校尉是羅通,三營校尉是高真行。

原本李承乾還打算,將長樂公主的駙馬長孫衝擢拔爲校尉,但卻被杜睿給勸阻了,李承乾此時對杜睿言聽計從,倒也沒有再問。

各營的主官已經確定了下來,訓練大綱也已經頒佈,在太宗一道詔令下,李承乾也只好帶着杜睿,恆連暫且離開了軍營。

到了長安,杜睿便和李承乾告別回家去了,李承乾先去承慶殿給太宗請了安,太宗對李承最近所作所爲也是知之甚深,但卻不認爲兩個小輩亂鼓搗,能練成什麼強軍,只是勉勵了幾句,便然李承乾退下了。

李承乾剛回到東宮,便得知手下終於弄清了段軌賣馬被抓這件事的真相,敢情是李恪在後面搗的鬼。當於志寧把此事稟報給李承乾時,這位太子爺的臉氣得鐵青,他怒衝衝地說道:“我說嘛,魏徵素來不過問兵務上的事兒,有人出去賣軍馬,孤這飛虎將軍都不知道,怎麼倒叫他查着了!原來是老三指使人去報的信兒。”

張玄素在一旁道:“從近來這幾件事兒看得出,他二人已經互有勾結,沆瀣一氣了。殿下往後的日子可就難過了,既要防着皇子中的這個蜀王,又要防着朝臣中的這個諍臣,您可夠不容易的!”

李承乾也點點頭道:“孤今後確實要小心這兩個傢伙了。”

嘴上說着,心中卻在想,要是杜睿此刻成年入仕的話,他也就不用這麼提心吊膽的了,只要杜睿能跟在他身邊時時提醒他,任何明槍暗箭他就全都不怕了。

張玄素不知道李承乾在想些什麼,但是他深知東宮是個招血雨腥風的地方,光小心是不行的。從李恪平日的做派上,他已經看出了這位三皇子懷着不小的野心,這讓他想起了從前李建成被弟弟扳倒的命運,他開始爲李承乾謀劃一個能使儲位更爲牢固的長久之計。

張玄素首先想到的是太子的婚事,他捋着鬍鬚對李承乾道:“殿下!你和侯君集女兒的婚事,臣看實在是不宜再拖了,雖然聖上早有旨意,但六禮未成,終究不妥,不如趕緊把婚事兒辦了吧。有了那份嫁妝,哼,蜀王想扳動您東宮這棵大樹就沒那麼容易了。”

李承乾有些奇怪地說:“誰不知道侯家窮的家徒四壁,她能有什麼嫁妝?”

張玄素點撥他道:“你難道沒看出侯君集的這股子勢頭?侯君集眼下掌着一半御林軍,大唐天下,還有哪個女子能帶來一筆比這更值錢的嫁妝!”

李承乾這才明白張玄素的意思,侯君集的女兒海棠,他也見過兩次,對這樁太宗和長孫皇后爲他安排的婚事,他心中倒也不十分抗拒,能娶回這麼個美若天仙的妻子,又得到這樣的臂助,他自然沒有反對的理由,便同意了張玄素的建議。

李承乾本人點了頭,張玄素就開始上下張羅,長孫皇后巴不得早一天娶回兒媳婦,就藉着他的話茬兒去跟太宗商議。

太宗與侯君集一家的交情那麼深,自然不會推阻,事情很快有了眉目,不幾天,一道聖旨下來,許了李承乾和侯海棠擇日完婚。

挑了個好日子,張玄素帶着幾馬車的聘禮,引着一行吹鼓手敲鑼打鼓地來到潞國公府門外,侯君集早就得了聖旨,心中也是歡喜,喜氣洋洋地將他引進客廳。

保完大媒,張玄素不住地恭喜侯君集,侯君集也對張玄素千恩萬謝,他吩咐人擺下謝媒酒,請太傅大人入席。張玄素心裡高興,禁不住多飲了幾杯,酒過三巡,臉上已露出幾分醉意,開起了侯君集的玩笑:“皇上讓我來保這個大媒的時候,我可是一萬個不樂意呀。皇上問我,你這個老傢伙,保個媒怎麼都推三阻四的,你猜我跟皇上怎麼說的?”

侯君集知他是說笑,故意板起臉應道:“還不是因爲看不起我侯君集。”

張玄素一本正經地道:“哪裡的話,我當時對皇上說呀,老臣怕去侯府吃不到一杯酒。”

侯君集一陣開懷大笑,說道:“我侯君集再窮,就這麼一個閨女,這頓謝媒酒,總得請吧,看得出張師傅今天高興,你就敞開了喝吧,酒雖不好,但一定管夠。”

張玄素喝了一杯之後,對侯君集道:“君集,你敬了我這麼多杯了,我也該回敬一杯纔是,來,我替大唐的億萬蒼生敬你一杯。”

張玄素後一句話說得很重,侯君集聞言,不禁臉色一變,放下酒杯道:“張大人,你這話什麼意思?”

張玄素正色道:“因爲你應下這門親事,就爲大唐的江山社稷的安定挑起了一副重擔。太子稟性仁慈,朝中一直有人蠢蠢欲動,覬覦東宮,他有了你這樣一位岳丈,那些懷着野心的人,自然就該掂量掂量了不是。”

侯君集臉色一變,看着張玄素道:“你指的是蜀~~~~~~”

侯君集的話沒有說完,張玄素的話讓他聽得心驚膽顫,看着張玄素道:“這些事情我在襄陽時也有所風聞,現在看得是越來越清楚了。”

張玄素把臉湊近一些道:“你馬上就是太子岳丈了,我又是太子的師傅,這些話自然不用瞞着你。”

侯君集也神色莊重的說:“張師傅,我觀蜀王人小鬼大,心術之多,不遜於他外祖父煬帝,一旦羽翼豐滿,這朝廷裡恐怕就再也不會有人彈壓得住他了。”

張玄素點頭道:“你是個聰明人,要是等到蜀王飛起來的那一天,您這女婿就難保不會跟他大伯李建成一個下場了。”

黃昏時分,李承乾到了杜睿的府上,一進門就氣哼哼的,杜睿寫書寫得累了,正在自斟自飲,身旁只有黛玉一人侍候着。

杜睿見了,笑道:“殿下這是怎麼了?”

李承乾將李恪害他的事情照實說了,他這次過來,不過是想討個注意,應該如何應對,李恪終究是他的弟弟,他也不想撕破臉皮,讓太宗傷心。

杜睿聽了,笑道:“怎麼,殿下就爲這事兒傷心?這壇酒可是小弟藏了多時的佳釀,來,小弟陪殿下好好飲上幾杯。”

李承乾見杜睿滿不在乎的樣子,也坐了下來,道:“承明,你倒是說說,我還如何應對!?”

杜睿笑道:“張大人不是已經在爲殿下張羅了嗎?”

李承乾看出杜睿臉色不對,忙道:“承明,你覺得我與侯府結親不對!?”

杜睿沒說話,而是提起酒盅往酒杯裡倒酒,酒漫過杯沿溢了出來,他仍未罷手。

李承乾看在眼裡喊了一聲:“滿了!”

杜睿頭也不擡地問:“滿了會怎麼樣?”

李承乾答道:“滿了就會溢出來唄。”

杜睿放下酒壺,端起酒杯一飲而盡:“說得好呀,滿了就會溢出來,如今殿下着東宮有了一後一相一儲,眼下又添了一將扶持,殿下,你覺得這是好事嗎?要是把朝廷看成一隻杯子,地兒都讓你這東宮站了,這酒就得溢出來,當今這位萬歲爺是個能做主的英明天子,就能一直瞧得下去?”

杜睿這話說得實在是有些離間人家父子的嫌疑,但是他有些擔心,卻不得不說出來。

李承乾聞言大驚,道:“承明,你的意思是說,我會招致父皇的猜忌!?”

杜睿點點頭,又搖搖頭,說:“也不盡然,殿下終究是一國儲君,聖上自然要爲殿下的未來鋪好路,但是殿下有一點要切記,與侯君集大人,不可過密,也不可過遠。”

李承乾點頭記下,又道:“那李恪那邊!”

杜睿道:“道理是一樣的,如今蜀王自以爲得計,卻不曾想過,聖上登基之前,已然發生過一次玄武門之變了,聖上難道會眼睜睜的看着,舊事在自家的子嗣身上重演?殿下大可放寬心,蜀王身上有煬帝的血脈,秦王府一派,是決容不得他登上皇位的!對於蜀王,殿下大可放縱,還是那句話,滿則溢!”

這句話說得十分在理,讓李承乾大感振作,他的眉目舒展開來,也舉起杯說道:“多謝賢弟指點,來飲了此杯。”

杜睿也端起酒杯,向李承乾一敬,兩人一飲而盡,接着二人便放下了朝中那些鉤心鬥角的齷齪事,彈起了詩詞歌賦,李承乾倒也不愧是天家貴胄,雖然在詩詞上的造詣不如杜睿,但每每也有獨到的見解,讓杜睿受益匪淺。

兩人一直聊到天黑,李承乾才起身告辭,杜睿將李承乾送到門外,看着遠去的馬車,心中不由得再次涌起了一陣感嘆,或許李承乾保住太子位的話,這大唐也能少幾分動亂吧!

第90章 汝南公主第21章 太宗震怒第12章 朝中來人第十三章第85章 太宗的憂慮第44章 勇猛無敵第5章 公主們第68章 隱情第五十八章第23章 公理和強權第33章 石堡城第五十四章第36章 約法三章第67章 偷襲班加西第44章 平息第6章 海外棄民第25章 處罰第三十六章第70章 李承乾的感情生活第1章 洗牌(上)第64章 大軍出,天下動第41章 衰頹第52章 遣唐使第37章 韋塞克斯第二十五章第3章 皇恩第33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50章 連雲堡第46章 最好的結果!第67章 追隨第六章第68章 首戰第二十二章第6章 忠僕第70章 蘇烈第17章 密議第72章 各方反應第十八章第57章 圍城第12章 文采不減當年第33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5章 公主們第62章 對奏第61章 阿拉伯世界第2章 洗牌(下)第55章 三戰而下第3章 大唐武裝第15章 雕蟲小技第89章 大唐之事,讓爾多嘴!第99章 不過一隅第二十四章第1章 東海揚波第10章 第一桶金第30章 搶灘登陸第39章 血戰七寶山第12章 洞房花燭夜第58章 慈不掌兵第19章 悲劇承乾第69章 科舉第27章 綏州戰事第69章 科舉第47章 你讓朕爲難了!第65章 一路向西第63章 諸子第78章 質疑權威第20章 不朝第82章 閒來無事第14章 最後一搏第十八章第79章 兵臨藤原京第18章 貴客來訪第6章 集 思廣益第20章 鬆贊老布第19章 事後餘波第27章 不敢領受和不容拒絕第12章 皇后省親第1章 貞觀二十二年第17章 太宗教子第59章 朝議第80章 朱門酒肉臭第33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14章 最後一搏第5章 公主們第63章 皇室豪放女第65章 大海戰續第五十八章第2章 杜家有子第30章 土著問題第82章 琉璃非玻璃第22章 心有所屬第93章 宴前挑釁第14章 懲治第3章 遠行歸來第24章 澳大利亞第61章 出師表第23章 戰第六十六章第20章 頭疼第35章 再添事端第83章 紛紛攘攘
第90章 汝南公主第21章 太宗震怒第12章 朝中來人第十三章第85章 太宗的憂慮第44章 勇猛無敵第5章 公主們第68章 隱情第五十八章第23章 公理和強權第33章 石堡城第五十四章第36章 約法三章第67章 偷襲班加西第44章 平息第6章 海外棄民第25章 處罰第三十六章第70章 李承乾的感情生活第1章 洗牌(上)第64章 大軍出,天下動第41章 衰頹第52章 遣唐使第37章 韋塞克斯第二十五章第3章 皇恩第33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50章 連雲堡第46章 最好的結果!第67章 追隨第六章第68章 首戰第二十二章第6章 忠僕第70章 蘇烈第17章 密議第72章 各方反應第十八章第57章 圍城第12章 文采不減當年第33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5章 公主們第62章 對奏第61章 阿拉伯世界第2章 洗牌(下)第55章 三戰而下第3章 大唐武裝第15章 雕蟲小技第89章 大唐之事,讓爾多嘴!第99章 不過一隅第二十四章第1章 東海揚波第10章 第一桶金第30章 搶灘登陸第39章 血戰七寶山第12章 洞房花燭夜第58章 慈不掌兵第19章 悲劇承乾第69章 科舉第27章 綏州戰事第69章 科舉第47章 你讓朕爲難了!第65章 一路向西第63章 諸子第78章 質疑權威第20章 不朝第82章 閒來無事第14章 最後一搏第十八章第79章 兵臨藤原京第18章 貴客來訪第6章 集 思廣益第20章 鬆贊老布第19章 事後餘波第27章 不敢領受和不容拒絕第12章 皇后省親第1章 貞觀二十二年第17章 太宗教子第59章 朝議第80章 朱門酒肉臭第33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14章 最後一搏第5章 公主們第63章 皇室豪放女第65章 大海戰續第五十八章第2章 杜家有子第30章 土著問題第82章 琉璃非玻璃第22章 心有所屬第93章 宴前挑釁第14章 懲治第3章 遠行歸來第24章 澳大利亞第61章 出師表第23章 戰第六十六章第20章 頭疼第35章 再添事端第83章 紛紛攘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