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大婚

貞觀五年八月初三,這天對李業詡來講是個非常特殊的日子,他要結婚了。

不管李業詡願不願,這繁瑣的結婚程度必須得完成,李業詡也充分體會了古代過於豐富的結婚禮儀-----結婚真的是件很辛苦的事。

婚禮過程按周禮分爲六個階段,稱“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奠雁。在按六禮而行的婚姻中,除了納徵以外,其餘五禮均需男方使者執雁爲禮送與女家。

納采是男方向女方正式求婚的第一步。雁爲候鳥,秋南飛而春北歸,來去有定時,從無失信,以此來作爲男女雙方信守不渝的象徵,且配偶固定,一隻亡,另一隻不再擇偶;古人認爲,雁南往北來順乎陰陽,配偶固定合乎義禮,婚姻以雁爲禮,象徵陰陽和順,也象徵新娘的忠貞專一。又取雁飛成行,止成列,以明嫁娶必須長幼有序,不能逾越的意思。

在雙方約定進行“納采”禮的這一天,男家派出的說媒人手捧一隻活雁作爲贄見禮物。女家主人得到通報後親出大門迎接,賓主互作一揖讓之後,媒使再次向女主人表達前來行納采禮節的意思。主人答禮,收下活雁並謙讓一番。媒使見婚事得到女方家長的正式應允,就告辭回去覆命了。

問名,即男方請媒人問女方姓氏、出生年月日時等,報於男家,用於宗廟占卜婚姻吉凶,所謂的合八字也就是根據雙方出生年、月、日、時和屬相推算,查其是否相生相剋,謂之合八字。

納吉是男方問名、合八字後,將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並送禮表示要訂婚的禮儀。

納徵即男家往女家送聘禮。

請期,選日子,是男家派人到女家去通知成親迎娶的日期。

幸好李業詡唯一要全程參與的,就是這最後一道程序---親迎,前面那些都好像不關他的事,也不要他去出面,自有父母親會張羅着。

待前面的禮儀都完成了,母親王氏細細地和李業詡說親迎這天的禮節,特別是到鄭府後,千萬不能失禮,這是關於到代國公府門面的事。李業詡聽着有什麼下婿、催妝、蔽膝、障車、轉席、拜堂、同牢與合巹等禮儀程度,這些完了後才能入洞房。

聽了母親這麼一大通細說,有些把李業詡嚇着了,娶老婆還真是件高難度的活,這麼多禮儀,有人代勞多好。

但迎娶老婆的事怎麼可以讓人代勞?那是一定要自己去的,這麼個美人兒總不能讓別人代娶,要是這樣的話估計鄭大美人直接提槍殺上門來了。

出征回來後李業詡忙的不可開交,只見到鄭燕兩三次。鄭燕也知道了李世民允許他們成婚,少女心中還是有些羞澀,也不輕易出門,躲在家中準備結婚的事情了。

迎新還要請一名年齡相仿者來當儐相,李業詡正愁相熟的幾位紈絝沒有相配者,程家兩兄弟和尉遲寶琳那副模樣,請來當儐相的話估計能把鄭府人嚇壞,直接否決,鄭仁泰和蘇定芳當然不行,還有李恪、李吉,好像沒有皇家人氏當儐相的先例,或者自己的二弟李業嗣?!連母親王氏也有些發愁。

正不知請誰間,李恪卻自告奮勇地要來給李業詡當儐相。

看着眼巴巴來府上自薦的李恪,李業詡大樂,這位好學的皇子模樣與自己還挺般配,估計是經過李世民同意的。也不禁感慨,自己結婚的儐相由當今皇子來當,還由皇帝來主持,這級別也太高了些吧?!寫在史書上,或者小說裡,恐怕都沒有人相信。

―――――――――――――――――――――――――――――

婚禮前幾日,李府上下早已是一派紅色的喜慶氣氛。

李氏家族中的很多長者也都來了,這李靖長房長孫的婚禮,就不是一般的隆重,連府中所有的下人,也都添置了一套新衣服。

婚禮前一天,李恪就來到了李府,和李業詡一道兒準備,商量一些迎親當日需要應對的方法。和府中的女眷嘰嘰喳喳地討論了大半宿,直把李業詡吵了頭都大了,李恪卻還樂此不疲。

婚禮當日,一大早李業詡就被臉上強裝着笑的雲兒喚醒,叫他去化妝。

一通折騰下來,李業詡和李恪本就長的一副帥的讓人妒嫉的臉,卻被府上的人畫成慘不忍睹,粉底、胭脂都往臉上敷,李業詡的母親王氏更是親自上場,爲自己的兒子化妝。

瞅個空,李業詡往銅鏡裡一瞧,卻嚇了一跳,差點都認不出自己了,整個臉濃妝豔抹的,白裡透着紅,有些像舞臺上的戲子,雖不難看卻失去了本色。

有些憤憤,誰的審美觀這麼差,塗上這麼多東西,鬢邊還插着一朵花,不倫不類的,畫成這個樣子,白白糟蹋了這張帥臉,有些想罵人。

看了看邊上喜滋滋看着自己的母親,罵人的話又說不出口。

看一眼邊上的李恪,也是差不多的模樣,還對着鏡子擠眉弄眼,李業詡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臉上塗的脂粉類的東西“唰唰”地往下掉。

小妹李櫟也在一旁指着李業詡一個勁地笑,差點背過氣去。

終於化完妝,在家人催促聲中,走出房門。

首先是親迎之前的祭祖,於中庭置席安祭盤,敬告先靈。李府衆人都跪於案前,由族中長者宣讀祭文,告訴李氏先祖,李家子嗣業詡已成年,要迎娶鄭氏成禮,讓祖宗的在天之靈,也分享一下這份喜悅。

祭祀活動結束,正是出門的時辰,於堂前北面辭了祖父母、父母及族中長者,率一衆迎親人走出府門。

往府門外一看,李業詡和李恪都被嚇了一跳,府外街上,人山人海,都是看熱鬧的人。

李靖的大名在整個大唐都已經成了英雄的代名詞,作爲李靖孫兒的李業詡,早間也以一首滿是男兒豪氣的《出塞曲》聲震長安,幾個月前,更是率軍一戰平定斛薛的叛亂,坊間一直被人津津樂道。但大多數人卻只聞其名,沒見過其面。將門虎子如今要成婚,有太多好奇者想來一睹風采,以至把李府前面都擠的水泄不通了。

放眼望去,都是密密麻麻的人頭,李業詡趕緊端正架勢,正了正衣冠,和李恪一道,朝着這些前來觀禮的市民們抱拳行禮。

李業詡騎上馬,喜慶的鼓樂馬上響起來,一些儀仗也跟在後面,維持秩序的金衙衛士兵們努力擠出一條路來讓李業詡一行人通過。

不停地朝四周看熱鬧的人羣抱拳施禮,還要擠着笑,好不容易衝出重圍,迎親的一大批人都被擠的有些狼狽,行到鄭府時,所有的人都累得要命,李業詡甚至覺得比跑十公里越野還要累。

到了同樣喜氣洋洋的鄭府,儐相李恪先進門,行一番儐相的禮儀後,接着迎親的一羣人都進正廳,李業詡拜見了岳父母,還有鄭氏的族人,並舉行“奠雁”之儀。滎陽鄭氏也是異常看重這次聯姻,來了一大羣族中頭人,連鄭氏的族長也來了。

族長親自主持,一大套禮節,李業詡像個木偶一樣任人擺佈。而鄭仁泰這個大舅子,一點都不同情自己的頂頭上司,咧着大嘴在一旁傻傻地笑着。

不知是否是李恪這位皇子當儐相而讓人有所顧忌,還是鄭家人都比較斯文,鄭氏族人在“弄新婿”禮儀上也沒什麼爲難的節目,讓李業詡輕鬆過關。

搞定這些鄭家前輩,李業詡在一羣人的簇擁之下朝着後園鄭燕的閨房而去,還是李恪打頭陣。

結果一路上都有女眷迎接,李業詡和李恪都捱了不少的紅花棍。李恪的表現稱的上是一個非常合格的儐相,一路上吟詩作對,應答得體,掏了不少紅包和禮物,終於到了鄭燕的閨房門口。

鄭府的女眷知道李恪的王爺身份,都不敢太放肆,沒有太多的刁難,李業詡也隨口吟了幾首詩,這些女眷就放過他們了,禮儀結束,等着新娘出門,搜腸刮肚準備的一些應對之策及一些詩詞都沒派上用場。

李業詡也暗自慶幸,幸虧找這個王爺來當儐相,不只級別高,還省去很多麻煩。出門之前,家人告知的一些女方的爲難手段着實讓李業詡嚇了一跳。

不知是什麼東西的敲擊聲,熱鬧的後園一下子安靜下來。剛剛還緊閉的房門打開來,盛妝的鄭燕羞答答從裡面出來,一頭青絲挽成高高的雙環髻,後髻處是幾對很長的步搖,中央還插着一朵鮮豔的花,一張臉畫得看不出本來的面目,極其誇張的濃豔。

讓李業詡傻眼的是,鄭燕身着的卻是一身綠色的禮服。

看着自己一身緋紅色的婚服,李業詡有些不解,以前電視電影上看到古代結婚新娘子不都是穿大紅的婚服麼?怎麼眼前自己的美人兒卻一身綠?

得找個人問問清楚,只是眼下好像不合適,現在什麼都不管,先把老婆娶回家再說。

一羣人拱着顧業詡和鄭燕來到前廳,又是一通大禮,叩拜了鄭燕的父母,及鄭氏族人。

禮儀完畢,鄭氏雙親站起身,走到新人旁邊,鄭燕的母親拉着自己女兒的手,抹着眼,在那裡絮絮叨叨地吩咐着什麼。而鄭氏族長及岳父鄭德通則和李業詡說一些希望他們夫妻和睦、恩愛,相互照顧的話語,可憐天下父母心。

接着離開鄭府,鄭仁泰領着鄭燕出府門,身後一羣人舉着蠟燭,到花車前,鄭燕母親爲女兒整好衣服,扶上花車。

李府過來迎新的人點起蠟燭,而鄭府的人隨即滅掉蠟燭。

鄭燕坐在車裡淚眼婆娑地和家人告別。

李恪和李業詡騎着馬在花車的前頭,鄭仁泰作爲送親的孃家人伴在車子後面,還有鄭燕的貼身丫環小月,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回到李府。路上還不斷有鄭府家人或者親眷攔車,問李恪,才知道這是孃家人捨不得女兒出嫁,故意攔車延緩時辰,即障車,也和李恪一起大把發分發着禮物打發這些人。

李府門外街上看熱鬧的人都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許多宮中的禁衛把守着,這麼大的排場,應該是李世民這個主婚人來了。

迎親的車駕抵達李府,門口已經有很多人在迎接了!

有李府的女眷過來在車駕下墊着紅色的氈褥。

李業詡把鄭燕扶下車,踩在氈褥上,鄭仁泰過來也在另一邊扶着自己的妹子,當鄭燕走上第二條氈褥後,李府家人將第一條氈褥轉傳到最後一條氈褥後,以次類推,形成一條色彩斑斕之路,直至新娘進了前廳,這象徵着傳宗接代,前程似錦。

到了前廳,正上首坐的的赫然是李世民,邊上是李靖,看到新人們進來,兩人都擺出一副正襟危坐的樣子。

李德謇和王氏也坐到了上首。

李世民作爲主婚人,本要由他說明禮儀,但堂堂的當朝皇帝真的要來做這事又有些失了身份。

李世民站起身,走到李業詡旁邊,用力的拍了拍李業詡肩膀,輕聲地說道,“賢侄啊,你終於還是成婚了…”

不對勁,李世民這話聽着有些忿忿,李業詡和鄭燕同時擡起頭,看了看前面一身皇袍的皇帝,又對看了一眼,兩人都從對方眼神裡看出了疑惑。

卻是轉眼間,李世民已裝出一副笑臉,大聲地說了一些祝福新人百年好合,早生貴子的吉利話,其他的禮儀有另外的司儀在一旁喊着,李世民卻已經轉身回到座上了。

大夥臉上都是一副肅然的表情,因爲有李世民這個皇帝在,有些緊張。

新人叩拜父母,長輩,還有李世民這個皇帝兼主婚人。鄭燕喚公婆,奉上了脯茶等物。

接着夫妻對拜,卻是女的先拜,男方回禮…接着還有很多禮數…

一大通禮儀下來,李業詡都有些昏頭昏腦了。

終於被一羣人簇擁着進入洞房…

--------------------------

PS:因明天有事兒去,明天中午的一更提早到今天晚上十二點左右更新....祝大家節日快樂!

第59章 回家第182章 高麗大軍援遼東第22章 意外第149章 有佳人第132章 鬆州之戰(六)第258章 替朕去看看皇后的病第207章 不一般的關懷第12章 不一樣的訓練(上)第272章 歷史在開玩笑?第136章 鬆州之戰(十)第23章 初次進宮第217章 高延壽所提議的第51章 元旦朝會第26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172章 攻擊熊津城(下)第8章 凱旋之師第44章 你膽子好大第13章 李靖請命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67章 接下來要征伐的目標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18章 計策第111章 遲到的封賞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183章 長孫無忌被冷落第136章 馴服良馬第124章 縱慾過度了第40章 受到攻擊?第160章 熊津江口之戰(上)第59章 路途艱辛第247章 攻佔飛鳥城第154章 應該放開宵禁第23章 很多意外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37章 壽辰(上)第38章 血戰赤海(六)第38章 血戰赤海(六)第129章 長孫無忌爲何會如此?第156章 老搭檔又到一塊了第36章 收留第62章 只能成功第117章 故人有約第91章 不一般的禮遇第13章 李靖請命第38章 壽辰(中)第122章 伏擊戰(上)第34章 喝酒鬧事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248章 分兵剿滅倭殘軍第17章 庫山之戰(上)第19章 新事物第19章 庫山之戰(下)第43章 到底誰更狠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40章 我們是仁義之師第111章 遲到的封賞第191章 很嫩的新羅女王第271章 守孝,奪情第67章 遭遇伏擊第58章 凱旋儀式第268章 託孤?第29章 西北風雲又起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202章 殲滅戰開始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43章 到底誰更狠第80章 諸事進行中第29章 訓練不能受影響第4章 拍板第81章 太子的抱怨第208章 黑齒常之被俘第63章 不能回家了(上)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72章 小部回紇人的叛亂第14章 我要常不回家了第72章 這是誣告第9章 紈絝們的目的第7章 新任的特衛大將軍第147章 悠閒的日子第2章 即將開始第184章 擊潰高麗援軍第7章 新任的特衛大將軍第99章 李靖的吩咐第38章 生擒阿史那矩第215章 這些都是大唐的國土第3章 組建軍事學院的重要性第140章 水師的建設第51章 元旦朝會第69章 佈置任務第73章 閉門謝客第34章 喝酒鬧事第134章 鬆州之戰(八)第60章 潛規則?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23章 很多意外第1章 邀約第39章 麴文泰被嚇死
第59章 回家第182章 高麗大軍援遼東第22章 意外第149章 有佳人第132章 鬆州之戰(六)第258章 替朕去看看皇后的病第207章 不一般的關懷第12章 不一樣的訓練(上)第272章 歷史在開玩笑?第136章 鬆州之戰(十)第23章 初次進宮第217章 高延壽所提議的第51章 元旦朝會第26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172章 攻擊熊津城(下)第8章 凱旋之師第44章 你膽子好大第13章 李靖請命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67章 接下來要征伐的目標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18章 計策第111章 遲到的封賞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183章 長孫無忌被冷落第136章 馴服良馬第124章 縱慾過度了第40章 受到攻擊?第160章 熊津江口之戰(上)第59章 路途艱辛第247章 攻佔飛鳥城第154章 應該放開宵禁第23章 很多意外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37章 壽辰(上)第38章 血戰赤海(六)第38章 血戰赤海(六)第129章 長孫無忌爲何會如此?第156章 老搭檔又到一塊了第36章 收留第62章 只能成功第117章 故人有約第91章 不一般的禮遇第13章 李靖請命第38章 壽辰(中)第122章 伏擊戰(上)第34章 喝酒鬧事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248章 分兵剿滅倭殘軍第17章 庫山之戰(上)第19章 新事物第19章 庫山之戰(下)第43章 到底誰更狠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40章 我們是仁義之師第111章 遲到的封賞第191章 很嫩的新羅女王第271章 守孝,奪情第67章 遭遇伏擊第58章 凱旋儀式第268章 託孤?第29章 西北風雲又起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202章 殲滅戰開始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43章 到底誰更狠第80章 諸事進行中第29章 訓練不能受影響第4章 拍板第81章 太子的抱怨第208章 黑齒常之被俘第63章 不能回家了(上)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72章 小部回紇人的叛亂第14章 我要常不回家了第72章 這是誣告第9章 紈絝們的目的第7章 新任的特衛大將軍第147章 悠閒的日子第2章 即將開始第184章 擊潰高麗援軍第7章 新任的特衛大將軍第99章 李靖的吩咐第38章 生擒阿史那矩第215章 這些都是大唐的國土第3章 組建軍事學院的重要性第140章 水師的建設第51章 元旦朝會第69章 佈置任務第73章 閉門謝客第34章 喝酒鬧事第134章 鬆州之戰(八)第60章 潛規則?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23章 很多意外第1章 邀約第39章 麴文泰被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