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胡無人,漢道昌

二沙州城外召集衆將傳過朝使的命令後,各祈衛師很快沉背刑好軍用物資,只攜帶一些往肅州途中需要的東西,準備啓程。

伊列道行軍部下所有繳獲的戰利品連同清單都移交給侯君集,李業詡視若珍寶般的近百斤棉花種子,更是親自交到侯君集的手上。

這次帶回長安的人中,還有一些種植過棉花的原西域地住民。李業詡想班師回朝後,自己親自帶人試種棉花,以自己後世小時候在農村裡種過棉花的經歷,還有帶回來這些種過棉花人的經驗,讓這些好不容易得來的棉花種子在長安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以使的這種極有戰略價值及惠民作用的物種,能在中原大地上廣泛種植。

侯君集對李業詡把這些棉花種子當成寶貝有些不可理解,但看到李業詡如此鄭重的樣子,也只得叮囑部下,將之列爲最重要的保護對象,若出現差池,負責的軍官和士兵殺無赦。

依侯君集的命令,牛進達的第五近衛師,薛孤兒的第十四近衛師,程名振的第十五近衛師即在當天下午即從原駐地過來,駐紮到李業詡附近。

各近衛師到底是經過系統的練,無論是紮營還是起營,行動上都很迅速。

兩天後,所有軍務及物資都交割完畢,李業詡將帶着手下的十二個。近衛師將士們率先啓程,趕往肅州,並在肅州休整,接收包括朝廷補充的糧草、手雷、箭弩、戰馬、帳篷、酒精、藥物等軍用物資。

待這些完畢後,大軍即轉向東北方向,出長城,沿張掖河進至居延海,在居延海近休整,再翻過峽口山。從峽口山往東再行進數百里。有一條著名的大道,那就是李靖率兵滅東突厥後,諸胡部落爲方便來長安朝貢而修建的“參天可汗大道”沿着這條大道一帶向北行進。即可是直搗薛延陀的牙帳所在地鬱督軍山近。

只是李業詡所領的大軍不會同時沿着這一條大道直接先進和攻擊的,諸近衛師的戰時佈署,肯定是從各個方向分頭出擊。

沙州城東,侯君集帶着所部的將領,還有沙州的官吏,爲先一步行進的李業詡送行。

夏外袍也一道來送行,他和他所領的族人,也將跟隨侯君集一道進京,面見李世民。

沙州即敦煌。高大的城池在附近雄偉的祁連山及浩渺的沙草地映襯下,顯得那麼突兀。

李業詡對着侯君集及送行的人行了一個莊重的軍禮,又對侯君集抱拳道:“侯大總管,末將先行一步,待滅了薛延陀,班師回朝後,再與大總管叨絮一番

“李大總管,本將在長安恭候你的好消息他日你班師回朝,本將一定出城迎接侯君集也還了禮,再抱拳迴應道。

李業詡的眼光從侯君集臉上移過,看着所有送行人員的臉,最後落到夏外袍身上。

今日的夏外袍沒有了前幾日緊張的神情。

夏外袍知道李業詡將北征,不能和他們一道到長安了,非常擔憂地來未見李業詡。因爲李業詡,他和他的族人迴歸中原的夢想,一朝間就成了可能,只是那一個時常憧憬着的又十分陌生的地方,沒有這個。給予他們希望的大唐將領一道,夏外袍不知道等待他們的是什麼。

李業詡也寬慰了夏外袍一番,說他已經將此事上奏給了當今的皇帝,皇帝一定會優待他們的。夏外袍這才稍心安。

沙州到肅州,約有八百多里路程,安北道的大軍一路都是快速行進,在第九天午後,抵達肅州城外。

早一步抵達的特戰隊員已經將情況通傳給肅州刺史府,肅州刺史和屬下的官員們先一步爲即將到達的安北道大軍做安置的準備。

近十萬大軍安置,還要補充給養,不是件簡單的事。

此時,朝廷運送的物資正在陸續運抵當中,已經送抵的物資中有青海大都護府提供的二十餘萬匹戰馬。快速行進的安北道行軍部屬各近衛師,將全部換置戰馬,以使的在接下來的連續征戰中,不至於因爲戰馬在過去一年內的連續行進,而影響與薛延陀作戰效能。

北征的大軍也要在肅州進行休整,以恢復體力。

李業詡所率的大軍抵達肅州後,朝廷運送的大批物資大部抵達,包括六十萬枚手雷,冬衣,乾菜類食物及糧草等。

諸師盡取物資後,已經是抵達肅州的十天後,帶足物資的諸近衛師也跨過了長城,往塞北行進。

大軍出長城後,直往居延海進發。

居延海爲北征大軍的最後一個休整地,過了居延海,翻過峽口止。後,所屬各近衛師將快速奔襲夷南的牙帳及薛延陀屬下的部落。

依李業詡的佈置,第二、第三、第五近衛師作爲先頭部隊,由契芯何力帶領,行進在大軍的最前方;第一近衛師,還有上官懷仁的第六近衛師,程名振的第十五近衛師,行進在中間,與李業詡的帥帳一道,作爲中軍;執失思力率第八、第九近衛師作爲後軍,壓陣行進;第匠、二卜二祈衛師在左翼行講,第十二、十四作爲右

整個大軍在斷面約三十里的地域上行進。

從肅州出發的第三天後,行進的大軍邊上出現一條大河。

“報告大帥,附近這條大河是張掖河。這一帶常有一些部落在此放牧,居延海近,放牧的族人會更多,要如何處置?”作爲前軍統帥的契芯何力,親自回來向李業詡彙報情況。

自出塞後,大軍已經遇上了零星的一些北胡部落,這些臣服於薛延陀的部落,要麼被殲滅,要麼降服於北征的大軍,一道往北行進,他們的牛羊等牲畜,也被充作軍資。

在進入薛延陀腹地前,我大軍從西北方向攻擊夷南牙帳的消息,是萬不能被薛延陀人偵知的,前方有可能出現更多更大的部落,爆發大規模戰鬥的可能性也在增加,契芯何力肯定要向李業詡請命。

作爲鐵勒一支的契芯部,曾在這一帶生活了多年,契芯何力的弟弟契芯沙門,及他們的母親小帶着一部族人,如今還在離此地不遠的涼州一帶生活。

“何力將軍,你與本帥詳細講講這一帶的情況”特戰隊員在整支大軍的最前面行進,掃除一些可疑的情況,還有偵探情報,他們通傳回來的,只是前方的一些情況小附近的地形,因沒有事先偵探,知道的並不太詳細。李業詡知道契芯何力曾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也多次聽契芯何力關於這一帶地形的講述。

今日遇上新情況,還得要再聽契芯何力講解一下。

從契芯何力的講述中,李業詡也知道,張掖河發源於祁連山,流經甘州,再向北流近千里,注入居延海。

張掖河還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河名,那劃,是傳說中的弱水。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即出自這裡。

“大帥,末將覺得,應先遣一部行至居延海近,消滅或者俘虜在居延海一帶放牧的部落,以免走漏消息,可以我大軍在居延海近休整?”契芯何力講解了一番後,也對李業詡建議道,“末將請命,帶着前軍先行,清除那一帶的牧民,爲大軍掃清障確”

“本帥同意你的請求”李業詡稍思考了一下,即同意。

幾大近衛師,所帶的馬匹能保證一人兩匹的換乘,還有一些可以用來駐運物資,行進速度也是很快,契芯何力即使帶着前軍先行,後續的隊伍也落不下多少距離,若前方有異動,或者遭遇人數比較多的牧民或者部落,都可以馬上作出應對和支援。

契芯何力領命快速而去小帶着第二、第三、第五近衛師先行一步。

李業詡也令左右兩翼幾師也向外側擴展,將撥索的範圍擴大。同時令執失思力縮短後軍與他自己親領的中軍的距離。

弱水近,由前軍清掃過的廣大地域,空無一人。

這是一片水草豐美的地方,只是因接近大唐肅州,這些年大唐與薛延陀關係時好時壞,放牧的人並不多,沒有多少牛羊啃食過的這片地,草長得挺好,給予出征大軍的數十萬匹戰馬提供了足夠的草料。

大軍進行間,李業詡快速馳上弱水畔的一個山頭,看着軍容整齊的大軍綿延行進在草原河流間,自信心油然而生,這是一支不可戰勝的軍隊,漢家兒郎終將是天下的主宰者。

得善間,卻覺得似少了些什麼東西。

軍中士氣雖然不錯,但接下來還要有連續不斷的行軍,環境也進一步惡劣,將士們的情緒肯定會有影響,得要弄點東西出來鼓舞一下士氣。

“軍歌?”李業詡猛然間想到,後世在野戰部隊時,官兵們日常拉練或者演習時候,常用軍歌來鼓舞士兵,像《解放軍進行曲》乖樣雄壯的曲樂很能鼓舞人心的。

如今軍中還沒有軍歌,也不能把《解放軍進行曲》拿來代替,李業詡想着,待出征結束後,要弄一首軍歌出來,以激勵將士們報效國家,殺敵立功。

“有了”李業詡轉念間想到一道太白先生的詩,可以用來暫時替代一下。

嚴風吹霜海草調,

筋幹精堅胡馬驕。

漢家戰士三十萬,

將軍兼領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間插,

劍花秋蓮光冉匣。

天兵照雪下玉關,

虜箭如沙射金甲。

雲龍風虎盡交回,

太白入月敵可摧。

敵可摧,施頭滅,

履胡之腸涉胡血。

懸胡青天上,

埋胡紫塞傍。

胡無人,漢道昌。

陛下之壽三千霜。

但歌大風雲飛揚,

安用猛士兮守四方。

胡無人,漢道昌。

李業詡輕輕念唱了番,這詩雖然是寫漢時衛霍的,但寫的很有氣勢,也可以拿來暫時將就用一下,在將士們行進和衝殺間吼起來。用以鼓舞士氣。

胡無人,漢道昌,寫得太好了”

第78章 異常情況第105章 不被接納第44章 你膽子好大第47章 會師第119章 河曲之戰(中)第77章 大度設潰敗第36章 穿越莫賀延磧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116章 會有好戲看了第67章 出征第50章 吐谷渾殘部的叛亂第253章 終於回家了第141章 曼蘇歸來第75章 復職第8章 琴瑟之合第185章 準備與新羅王會合第156章 李恪回京第147章 安北有亂第14章 就一招第205章 朕決定:大軍直擊平壤第26章 捷報傳長安第47章 會師第100章 吐蕃人的新舉動第66章 天大的事兒第216章 你可以自請除國第42章 遭遇突厥騎兵第2章 重生第227章 攻進平壤外城第29章 訓練不能受影響第1章 邀約第217章 高延壽所提議的第181章 募兵擴軍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116章 如何戰?第141章 準備班師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160章 千萬不能賜婚第151章 夠味吧第46章 取高昌城第99章 李靖的吩咐第202章 殲滅戰開始第113章 軍歌--《大唐軍魂》(下)第130章 鬆州之戰(四)第62章 只能成功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208章 黑齒常之被俘第47章 大舉攻擊第2章 李世績所薦之人第79章 勇敢的回紇女孩第166章 女兒家的心事第21章 世襲刺史的風波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29章 解惑第85章 長樂公主第105章 不被接納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42章 小子,你放手玩吧第6章 成爲軍人第66章 天大的事兒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163章 好戲開場第5章 平康坊頭牌紅姑的身價第35章 血戰赤海(三)第12章 你對將軍人選有何要求第30章 開戰是不二的選擇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63章 再訪宗聖宮第67章 遭遇伏擊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123章 伏擊戰(中)第27章 大漢民族主義者—李業詡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115章 無奈接受第2章 即將開始第137章 鬆州之戰(十一)第141章 曼蘇歸來第131章 鬆州之戰(五)第1章 吐谷渾寇邊第109章 歡迎你再次來到長安第157章 水師的戰力第154章 應該放開宵禁第180章 開城請降第34章 喝酒鬧事第26章 捷報傳長安第122章 伏擊戰(上)第116章 如何戰?第52章 過年雜事第77章 大度設潰敗第76章 千刀血第180章 不得其解第258章 替朕去看看皇后的病第40章 伏俟城內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50章 吐谷渾殘部的叛亂第22章 論理第77章 大度設潰敗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36章 穿越莫賀延磧
第78章 異常情況第105章 不被接納第44章 你膽子好大第47章 會師第119章 河曲之戰(中)第77章 大度設潰敗第36章 穿越莫賀延磧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116章 會有好戲看了第67章 出征第50章 吐谷渾殘部的叛亂第253章 終於回家了第141章 曼蘇歸來第75章 復職第8章 琴瑟之合第185章 準備與新羅王會合第156章 李恪回京第147章 安北有亂第14章 就一招第205章 朕決定:大軍直擊平壤第26章 捷報傳長安第47章 會師第100章 吐蕃人的新舉動第66章 天大的事兒第216章 你可以自請除國第42章 遭遇突厥騎兵第2章 重生第227章 攻進平壤外城第29章 訓練不能受影響第1章 邀約第217章 高延壽所提議的第181章 募兵擴軍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116章 如何戰?第141章 準備班師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160章 千萬不能賜婚第151章 夠味吧第46章 取高昌城第99章 李靖的吩咐第202章 殲滅戰開始第113章 軍歌--《大唐軍魂》(下)第130章 鬆州之戰(四)第62章 只能成功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208章 黑齒常之被俘第47章 大舉攻擊第2章 李世績所薦之人第79章 勇敢的回紇女孩第166章 女兒家的心事第21章 世襲刺史的風波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29章 解惑第85章 長樂公主第105章 不被接納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42章 小子,你放手玩吧第6章 成爲軍人第66章 天大的事兒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163章 好戲開場第5章 平康坊頭牌紅姑的身價第35章 血戰赤海(三)第12章 你對將軍人選有何要求第30章 開戰是不二的選擇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63章 再訪宗聖宮第67章 遭遇伏擊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123章 伏擊戰(中)第27章 大漢民族主義者—李業詡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115章 無奈接受第2章 即將開始第137章 鬆州之戰(十一)第141章 曼蘇歸來第131章 鬆州之戰(五)第1章 吐谷渾寇邊第109章 歡迎你再次來到長安第157章 水師的戰力第154章 應該放開宵禁第180章 開城請降第34章 喝酒鬧事第26章 捷報傳長安第122章 伏擊戰(上)第116章 如何戰?第52章 過年雜事第77章 大度設潰敗第76章 千刀血第180章 不得其解第258章 替朕去看看皇后的病第40章 伏俟城內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50章 吐谷渾殘部的叛亂第22章 論理第77章 大度設潰敗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36章 穿越莫賀延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