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凱旋

李業詡盯着人堆裡站起來的那名老者,還有其他幾位斛薛族人,聲音宏亮地說道,“你會說漢話…這樣最好,本將軍沒說過要殺你們,我們也一直在喊,放下武器着免死,你們幾個都是什麼人?能代表整個部落說話?站出來說話!”

“將軍,我們幾位都是部落的長老,能代表整個部落,請您停止殺戮,斛薛部所有族人願意重新歸附大唐,保證不再反叛,”那名老者說着,與其他幾人從人堆裡走了出來。

“只要你們放下武器,不再做無謂的抵抗,我保證,決不再殺一個人,”李業詡嘴角露出一些笑意,有部落的頭人配合着,那這些俘虜好管理多了。

正看着那幾名斛薛人走過來,卻聽一個粗獷的聲音猛喝道,“小心!”

李業詡一驚,卻見身側的人堆中跳出一名手持短刀的年青斛薛人,嘴裡哇哇叫着,朝李業詡撲過去。

出聲的是李成,在出聲的同時,揮槍擊向那名偷襲者,李萬也同時出手。

“啊!”的一聲,那名偷襲者被邊上特戰隊的趙啓東飛箭射中,李萬和李萬的槍也幾乎同時刺中這名偷襲的斛薛人,這名偷襲者慘叫着倒在離李業詡一丈多遠的地方,眼見已經不能活了。

場地上同時幾聲慘叫,多名想同樣偷襲的斛薛人被特戰隊員和唐軍士兵射殺,特戰隊員馬上後退着向李業詡身上靠攏。

俘虜太多,武器並沒收繳乾淨,還有一些人身上偷偷地藏着。

斛薛俘虜羣中也有些異動,那幾名剛走出人堆的斛薛長者一臉急怒的神情,拼命地提着嗓子喊着李業詡聽不懂的話,壓着手,估計是叫族人們不要輕舉妄動。

唐軍中也出現一陣燥動,場地外圍警戒的唐軍騎兵也都舉着手中武器吼起來,一些站起身的斛薛人被殺,場中間的斛薛人擡起的頭又都低了下去。

“他孃的,活的不耐煩了,”在邊上看的有些傻眼的程處默暴喝一聲,飛奔過來,砍翻了近處的一個斛薛人,還想接着砍人,被李業詡大聲地喝止住了。

斛薛人的偷襲激起了李業詡的憤怒,稍定了定神,滿含殺氣的目光掃過場地中間,吼着道,“若再有人敢妄動者,殺無赦,”從邊上一名親衛手裡接過弓箭,射向人羣中間一名不顧邊上人拉扯想站起來的斛薛人胸口,箭從胸腔穿過,再插到後面一人的身上。

一百多步的距離,這名唐軍將領射出的箭都能穿透人,這箭術也實在太好了,場地上的斛薛人終於安靜下來,這血腥的一幕,還有邊上那些隨時準備出手的唐軍把他們嚇住了。

整個場地除了那幾名站着的斛薛長者,其他人都低着頭,生怕一不小心又被唐軍當作偷襲者而射殺。

那幾名斛薛長者見族人安靜下來,臉上急怒的表情慢慢消除,卻還是滿臉擔憂的神色,不斷地說着李業詡聽不懂的話。

待場上情況平靜下來,那幾名斛薛長者走了過來,爲首的斛薛老者對李業詡施了禮,懇請道,“將軍,我們能否和你私下談談。”

“可以,請到這邊來。”

那幾名斛薛長者走出了人羣,李業詡的另一名親衛李輝上前引了過來,來到一臨時搭建的帳內。

“將軍,我叫斛由勤,斛姓的長老,這幾位…”

這名叫斛由勤的老者是前任的斛薛頭人,從他口中得知,斛薛部有兩姓,斛姓和薛姓,因和漢人接觸較多,有很多人都會講漢話。部族的幾名主要頭人都在這次行動中被殺了,斛由勤是剩餘的斛薛部落中職位最高的長老,一起來的幾位也是斛薛部落中有地位的長者。他們一起要求李業詡不要再殺斛薛族人了。

“若將軍能保我族人平安,我可以管教族人不再生事,”最後斛由勤以一種與年齡不太相稱的企盼目光看着李業詡說道。

其餘的斛薛頭人們也是用一種企求的目光看着李業詡,他們知道,眼前這位唐軍最高的統帥雖然年輕,卻決定着數萬斛薛人的生死。

李業詡冷峻的目光看着那名老者說,“老人家,你去告訴你的族人,不要惹怒我們的士兵。若你們的族人不再有不軌的舉動,我可以保證,你們不會再有一個人被殺,但再有妄動者,休怪我無情。”

“有將軍這些話,我們也放心了,希望將軍能恪守承諾,我們幾位是一直反對背叛大唐的,只是幾位頭人不聽勸阻,執意要北歸,唉!”斛由勤滿臉悲哀的神色,“族中還有一些我們的親信,就讓他們好生管教部衆,不再惹出事端,多謝將軍的善意,”說完恭恭敬敬地對李業詡鞠了個躬,其他幾位頭人也行了禮,退了出去。

李業詡最怕的就是俘虜中出現騷亂,這些俘虜還真是頭痛,打仗不怕,管這幾萬俘虜可讓他有些頭大。雖然殺人是一種鎮壓的手段,但李業詡盡力避免採取這種方法。若這幾位族中頭人有能力鎮住他們的族人,那是最好不過了。有斛薛幾名長老願意配合,李業詡也稍微鬆了口氣。

-------------------------------

隨後的時間,沒有再試圖反抗的斛薛人,李業詡把所繳獲的糧食、草料和牲畜集中起來,俘虜營中的斛薛人,按人口領取。

派出的偵騎來報,他們四周,也曾出現過一些不明不歷的隊伍,但查覺這邊的戰事已經結束,並沒有要攻擊的意圖,只是保持一定距離跟隨在他們身後。

慢慢押着俘虜往南行,艱難地捱過了一天一夜,第二天上午,終於遇上一千多名趕過來的靈州邊軍,中午時分,又與快速趕來的李道宗大軍會合。

看到接應的大軍,李業詡提着的心頓時輕鬆多了,他所率的部隊,連日急行軍,還有那番激烈的衝殺,加上這一天一夜保持高度警惕看管這些俘虜,官兵們都是很疲憊了。

李道宗曾任靈州都督多年,對此地形也是很熟了,此次出征李世民派遣李道宗前來也是有這方面考慮的。李道宗也是以自己對這地方地形較熟的優勢,在李業詡部開拔後,即以強行軍往這邊趕過來,在路上接到李業詡送出的戰報,更拋下輜重隊伍,輕裝而行,率大部趕了過來。靈州守軍接到唐軍即將行動的消息後,也派出部分兵力接應支援,趕在李道宗的大軍前,往賀蘭山三關口這邊過來。

李道宗對李業詡率部所取得的輝煌戰績讚不絕口,聲稱頗有李靖用兵之道,出其不意,一擊而勝,打出了大唐軍人的雄風。

戰報以六百里加急送往長安。

---------------------------

在靈州休整幾天後,依長安傳來的軍令,李道宗指揮着出征的大軍踏上了歸程。

前鋒變後衛,李業詡率領特衛走在大軍的後面,而特戰特也再次神秘從所有人視野裡失蹤,變成了斷後的隊伍,一路警戒,保證最後面的特衛安全。

因爲押解着數萬的俘虜還有許多的牛羊,全軍上下都保持着警惕。斛薛部衆還是有人意圖不軌,或是不堪忍受這長途跋涉之苦,尋機想逃,李道宗也不得不下令斬殺了近百名意欲逃跑的斛薛人。

也有不少的傷者,終於還是抗不過感染及其他疾病,倒地路上,有已方士兵,也有斛薛人。

天氣也異常炎熱了,行程更慢,一個月後,才抵達長安。

長安城外十里地,出征的大軍連同幾萬斛薛俘虜都停了下來,朝廷依慣例已經派出慰問使來迎接了。

李業詡正奇怪隊伍爲何停下來,想派人去打聽,卻見一名親衛領着幾個人往這邊過來。細看是一身普通富家公子裝束的李恪和李業嗣,還有李道宗的兒子李吉。

幾個人一副別樣的神色跑到李業詡面前。

李業嗣當先,看着李業詡一臉驚喜異常的表情,激動地說道:“大哥,你終於回來了,小弟可是天天在打探你的消息,聽聞你率兵一戰就擊敗了斛薛人,全家人都爲你自傲和高興。”

李恪也走到李業詡前面,一臉羨慕地看着李業詡剛剛換上的一身明光甲,“業詡兄,你是一戰成名了,恪還不知道有沒有機會穿着這身鎧甲上戰場呢。”

李吉也上來說些祝賀的話,只是有些心不在焉。

李業詡和李業嗣、李恪正說着些吹牛的話,李吉匆匆施了禮跑去找李道宗了。

這時李道宗派來的人傳喚李業詡去見朝廷使者。

遠遠地看到幾個熟悉的身影,李道宗身邊站着的是身着便裝的李靖,還有一身戎裝的候君集。

近兩個月不見,李靖風采依舊。

“祖父,”李業詡乍看到滿臉慈祥的李靖用愛憐的眼神看着自己時,只覺得眼中一熱,喉嚨裡竟有些哽咽,不自覺地一揖跪地,“不敢勞祖父大人親自來迎接。”

“翼兒,兩個月不見,你瘦多了,”李靖上前扶起李業詡,指着候君集道,“這次皇上是派君集來迎接你們的,老夫只是湊個熱鬧,哈哈哈,好,好,不愧是我們李家兒郎,沒丟老夫的臉,老夫甚慰,”李靖大笑着,一臉得意。

“賢侄頗得李相真傳,他日定是能獨擋一面的大將,”李道宗滿臉笑意地對李靖說道。

身着戎裝的候君集也哈哈大笑道:“賢侄此番出征,所戰方法頗似李相風格,用兵之道如出一轍,李相後繼有人了,”候君集臉上也滿是興奮的神情,讚賞李業詡的同時也拍拍李靖的馬屁。

接着開始正式的儀式,李道宗率領一衆出征的將領聽候君集宣佈了李世民的慰問諭,李世民在慰問諭裡大大地稱讚了一番此次平叛的勝利,並宣李道宗和李業詡進殿,其餘將領帶領各自部隊回到營地,俘虜自有人安置。休整五日後,李世民在太極殿正式接見並封賞各出徵將領…

第48章 大事也第37章 利器第147章 安北有亂第25章 奔襲曼頭山(下)第171章 心跡第75章 復職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2章 重生第12章 不一樣的訓練(上)第31章 是喜是悲?第22章 意外第135章 武才人的馴馬之道第132章 鬆州之戰(六)第209章 放了黑齒常之第1章 吐谷渾寇邊第43章 到底誰更狠第11章 吐谷渾,自找死第177章 抵泗沘城下第116章 如何戰?第62章 只能成功第32章 出征在即第94章 太上皇駕崩第71章 朝會第53章 軍隊整體戰鬥力要提高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82章 李業嗣第10章 祖孫對第79章 買一送一?第78章 禮節真多第41章 佔領柳谷第258章 替朕去看看皇后的病第261章 李世民親自來探望第42章 遭遇突厥騎兵第80章 不堪一擊的頡利苾部第202章 殲滅戰開始第65章 驚喜事兒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38章 再次進宮第77章 洞房花燭夜第41章 慕容順歸降第七四十章 鎮服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55章 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四鎮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155章 吐蕃人的最新消息第78章 爲何如此第2章 李世績所薦之人第64章 回到軍中第197章 金勝曼相求的事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40章 我們是仁義之師第115章 無奈接受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212章 不戰而取烏骨城第225章 會師於平壤城下第75章 封賞第155章 高麗人請罪,遲了第53章 慘烈的火屠第123章 伏擊戰(中)第57章 回到長安第40章 伏俟城內第32章 比武第170章 如此才情第178章 看望美人兒第1章 兵制改革開始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267章 房玄齡的臨終勸諫第153章 李靖面授機宜第31章 重兵出擊第166章 百濟伏兵撤走了第75章 封賞第14章 回府(上)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蹤第184章 擊潰高麗援軍第27章 大漢民族主義者—李業詡第226章 李世民親自指揮攻擊平壤第170章 攻佔新城、卑沙城第58章 凱旋儀式第5章 阿史那思摩第271章 守孝,奪情第51章 欲谷設跑了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25章 長孫無忌太討厭了第156章 老搭檔又到一塊了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228章 高藏被俘第125章 往鬆州進軍第90章 抵達靈州第82章 李業嗣第13章 李靖請命第6章 長安西市第56章 意外的事第13章 徵兵要提早開始了第30章 朕看好你第219章 金勝曼所講述的新羅國內情況第216章 你可以自請除國
第48章 大事也第37章 利器第147章 安北有亂第25章 奔襲曼頭山(下)第171章 心跡第75章 復職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2章 重生第12章 不一樣的訓練(上)第31章 是喜是悲?第22章 意外第135章 武才人的馴馬之道第132章 鬆州之戰(六)第209章 放了黑齒常之第1章 吐谷渾寇邊第43章 到底誰更狠第11章 吐谷渾,自找死第177章 抵泗沘城下第116章 如何戰?第62章 只能成功第32章 出征在即第94章 太上皇駕崩第71章 朝會第53章 軍隊整體戰鬥力要提高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82章 李業嗣第10章 祖孫對第79章 買一送一?第78章 禮節真多第41章 佔領柳谷第258章 替朕去看看皇后的病第261章 李世民親自來探望第42章 遭遇突厥騎兵第80章 不堪一擊的頡利苾部第202章 殲滅戰開始第65章 驚喜事兒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38章 再次進宮第77章 洞房花燭夜第41章 慕容順歸降第七四十章 鎮服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55章 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四鎮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155章 吐蕃人的最新消息第78章 爲何如此第2章 李世績所薦之人第64章 回到軍中第197章 金勝曼相求的事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40章 我們是仁義之師第115章 無奈接受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212章 不戰而取烏骨城第225章 會師於平壤城下第75章 封賞第155章 高麗人請罪,遲了第53章 慘烈的火屠第123章 伏擊戰(中)第57章 回到長安第40章 伏俟城內第32章 比武第170章 如此才情第178章 看望美人兒第1章 兵制改革開始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267章 房玄齡的臨終勸諫第153章 李靖面授機宜第31章 重兵出擊第166章 百濟伏兵撤走了第75章 封賞第14章 回府(上)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蹤第184章 擊潰高麗援軍第27章 大漢民族主義者—李業詡第226章 李世民親自指揮攻擊平壤第170章 攻佔新城、卑沙城第58章 凱旋儀式第5章 阿史那思摩第271章 守孝,奪情第51章 欲谷設跑了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25章 長孫無忌太討厭了第156章 老搭檔又到一塊了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228章 高藏被俘第125章 往鬆州進軍第90章 抵達靈州第82章 李業嗣第13章 李靖請命第6章 長安西市第56章 意外的事第13章 徵兵要提早開始了第30章 朕看好你第219章 金勝曼所講述的新羅國內情況第216章 你可以自請除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