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刻石記功

乙圳午後時分,李世民才酒醒起身,李膛詡也在第“見。

在仔細地吩咐了曼蘇一番。把她送回回訖人所住的驛館後,李業詡心情稍稍的放鬆,曼蘇的事暫時搞定,不至於在靈州弄出什麼風雲來。那就可以慢慢作打算,想出一個萬全之策來。

知道這事的只有自己的一些親衛,那些守衛回訖人住處的軍士自是不知道內情,即使有人問起,也可以以其他緣由解釋的。只是希望曼蘇不要被吐迷度和婆閏看出什麼名堂來就好,想必以曼蘇的聰明,還有李業詡剛剛所吩咐的一番,應該不會有問題的。

見多了這個,時代官員府中妻妾成羣的現象,李業詡也對身邊這麼多女人已經習以爲常了,若房中再多這曼蘇這樣的異族女子,何嘗不是一種好事。只是要將這事弄的平順小卻不是件容易的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時下重漢輕胡的思想,有身份的漢人都不屑於娶胡人女子爲妻,甚至朝廷都有規定,官員不能迎娶胡人女子。

不過凡事總是有辦法的,只要搞定李世民這個皇帝就行,李業詡心中已經有了個大概的想法。

醉酒剛醒的李世民心情也是私旨,正在喝着什麼粥類東西,見李業詡進來。也忙大吃幾口,將已經沒有東西的碗放下來,示意李業詡免禮。指着自己對面的榻座道:“賢侄,呵呵你坐這兒”

“陛下,臣已經到城外巡視過了,一切安好!”見李世民如此隨意,李業詡猶豫了一下,也在對面坐了下來。

“賢侄,看你昨曉也喝的夠多,今日還能起身,酒量不錯麼”李世民嘿嘿地笑了兩下,自嘲地說道,“聯多年沒喝酒如此醉過了。年紀大了,還真不能和年輕時候比啊,”

“陛下是高興了。才飲如此多的酒”李業詡恭敬地應道,“臣昨夜也喝醉了,早上都差點起不身,陛下所賞之酒果然厲害”

據李業詡在回城後得到的報告,所有的胡人頭領,在昨夜的酒會上全部喝醉了,基本都是在接近中午時候才起身,這樣的場景真的是少見。如此多的人,都醉倒了。過了一個夜,都起不身,李業詡很想知道。李世民帶來的酒究竟是用什麼東西釀製的。

“此酒乃是用新法釀製的,還加入一些香料,使的香味很濃,口感甚好。聯前些日子也曾喝多過。但沒這次醉的這麼厲害”不待李業詡相問,李世民即開口說這酒的事了,還把自己前些日子喝醉過的臭事也說了出來。

“陛下,臣也是第一次喝到這般醇的酒,不覺地喝多了,幸好沒誤事兒。”李業詡也只得訕訕地順着李世民的意思說道。

“此酒釀製還是用你小子所創之法,進行過蒸餾,使酒的度數更高了。深受朝臣們歡迎”李世民說着很得意,彷彿將李業詡蒸鐳酒精的辦法拿來當發財用。

李業詡也甚是遺憾,自己折騰出這麼多東西來,沒有一樣拿來爲自己的家族創造利益,帶來財源,這次回朝後,得要往這方面考慮了。

接下來的戰事,最多隻有徵戰高麗,不過依李業詡的記憶,歷史上的這一仗應該是在貞觀末,離現在還有好多年。

此戰還是由李世民親征的,但最終沒將高麗征服,但有李業詡這個小知道原來歷史的人在,同樣的歷史肯定不會同樣發生了。

此番回朝去。最好可以向李世民辭去大部分軍職,以免的朝中其他人眼紅,最好不要做事就好,那就可以弄些其他雜事做,發一些小小財大財。“陛下,那只是臣偶然間想到的,還只是用於提取酒精,並沒用於釀酒,所以這法也不是臣所創。”李業詡只可恨沒有專利可以申請。如今也不能將此據爲自己的創舉。

“凝侄。不說這個了,聯倒想聽你講一下這些戰事的經過”李世民擺擺手,示意李業詡道。

“陛下,恐怕一時講不完。不若回程途中,臣給陛下講吧,也可當解悶之用”

“也好。這一路歸去,還要月多的時間。正好可以解旅途中的乏悶哈哈,”李世民笑了幾下道。

見李世民沒提什麼時候回去,李業詡猶豫了一下,問道,“陛下,不知何日啓程回長安?”

“賢侄,你小子想家了?哈哈”李世民打趣地說道,“聯難得來一次邊州。倒是想好好地看一看這一帶的情況”

“陛下說錯了,如今我安西和安北大都護府的設立,靈州已經不是邊州了,應該是內地了”李業詡對李世民話中的漏洞,毫不客氣地指了出來。

“對,正是如此。”李世民拍拍腦袋,哈哈大笑起來,“諸胡來附,安西、安北大都護府相繼建立。從今以後,靈州將是我大唐的內地,不再是邊州了,”

第二天,李世民在李業詡、尉遲恭、長孫無忌及其他朝臣的陪同下,視察了原來作爲大唐知下訃二州附沂帶,對汝個以往被稱之爲塞北的地方也是感慨。

寬闊的黃河從靈州東南方向流過,西面高大的賀蘭山如一道天然屏障聳立着,護衛着靈州附近的黃河一帶。

“陛下,據守衛的將士所說小賀蘭山上有一種可以燃燒的黑色石頭。可以用來生火取暖!”李業詡指着遠處高大雄偉的賀蘭山道,“臣覺得,將這些可以燃燒的石頭開採出來,以取代伐木取暖”

李業詡知道,這種會燃燒的石頭就是煤。如今煤的開採很少,長安一帶冬天生火取暖都是用木炭。也使的長安周邊許多高大的樹木被砍伐,如今木覆蓋率還很高的情況下,這一帶的水土流失還不是很嚴重。

但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口增多,需要砍伐的木頭會成倍地增加。樹木生長要很多年,纔可以成材,若一再砍伐木頭作取暖之物,樹木將日漸減少。若干年後,那就將是一場自然界的災難。而如今可以自然開採的賀蘭蝶,還有其他地方的媒開採出來,能運到長安一帶作取暖用的話,也是件造福子孫後代的事。

“哦,還有這等東西?,小李世民有些興趣。

“陛下,正是如此”一旁的靈州刺史忙上前應道,“靈州守軍及這一帶的百姓,都常從賀蘭山挖取這些黑石拿回來以作取暖和做飯”

“那得要好好利用一下,派人開採”。李世民似有口無心般說着,並不太在意。

李業詡正想繼續再說,但被長孫無忌搶了先。

長孫無忌催着身下的坐騎,上前到李世民邊上,指着遠處的黃河對李世民道:“陛下,河套一帶。自古就是良好的耕種放牧之地,有漢一代,曾在此置朔方郡和五原郡,屯田、放牧。如今這一帶已經牢牢地掌握在我大唐手中,並有靈州、豐州、勝州諸城,臣覺得,應該加大對河套的開發力度,大規模地屯田、放牧,並從京幾一帶移民,使的河套一帶。能重新成爲富庶之枷,小

“陛下,臣覺得長孫司空此議甚佳,黃河百害,唯富河套,若能將河套也變成江南,那每年的糧食產量會更加的多,放牧的牲畜也可以成倍地增加。如今安西和安北新置,從關中一帶運送糧物,甚是不便,若能以河套一地。供養這兩地,或者只安北之地,待安北之地能自給了。朝廷可以減輕許多的負擔!”李業詡也對長孫無忌的話表示贊同。

這老狐狸所想的還不簡單,正是李業詡打算一回再說的。沒想到讓長孫無忌搶了先。

“此主意甚不錯,這些日子我們在這兒多看看,待回到長安,即讓戶部制定規哉,開發河套”。李世民用手中的馬鞭指着遠處霧色中的黃河。哈哈大笑起來,“聯要將天下可開發之地,都開發起來,讓百姓生活富足,聯不是劉徹,不會窮兵窒武,讓百姓過苦日子,哈哈哈”。

一行人又轉了幾處,在夜色將至時回到靈州城內往處,李世民詩興大發。當着衆臣的面,提筆疾書,寫下了一首的詩,《飲馬長城窟行》:

塞外悲風切,交河已結冰;

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

迥戍危峰火,層巒引高節;

悠悠卷稀旌。飲馬出長城;

塞沙連騎跡,朔吹斷邊聲;

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鈺;

絕漠干戈揖,車徒振原隅;

都尉反龍堆,將軍旋馬邑。

李世民在寫下這首詩後,還覺得不過癮,沉思一會,又提筆寫了一首:

雪恥酬百王,除兇報千古;

昔乘匹馬去,今驅萬乘來;

近日毛雖暖,聞弦心已驚

李世民寫罷,扔了筆,轉頭對一旁的李業詡問道:“李愛卿,你覺得聯寫的這兩首詩如何?。

“磅礴大氣,臣等萬萬不及小”李業詡看了一遍,對李世民所寫的這兩詩很是敬佩。王者氣勢,只是非一般。如何是自己這個冒牌的文人可以比的。

接着其他衆臣們也在上來觀看後,連聲的稱讚,並說這詩比之任何的邊關詩,更是有氣勢。

“陛下,臣覺得,應該將此詩連同此次陛下北上迎接凱旋大軍。並受降諸胡歸附之事。刻碑紀念,以勵後人”。中書侍郎舉文本提議道。

“唔,此主意不錯”。李世民沉思了一下。表示同意。貞觀十五年十月二十五,天氣已經是異常的寒冷,在凜冽的北風中,李世民率百官及靈州百姓,還有凱旋的大軍一道。冒着嚴寒。舉行儀式。將他自己所寫的這兩首詩,還有平定安北,並在靈州接受鐵勒諸部歸降,諸部落頭人競相表心志,獻禮物酬王的事件刻成石碑,以作永久紀念。

從此,靈州城又有了一個稱謂,叫做“受降城

第36章 穿越莫賀延磧第31章 丫頭雲兒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5章 阿史那思摩第37章 壽辰(上)第156章 李恪回京第一百g一十八章 河曲之戰上第91章 不一般的禮遇第105章 不被接納第210章 破任存城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第259章 因病請辭第51章 如何善後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156章 老搭檔又到一塊了第129章 鬆州之戰(三)第74章 要將兵法傳於後世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151章 夠味吧第7章 較量第201章 皇帝的詔命送達第91章 不一般的禮遇第55章 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四鎮第226章 李世民親自指揮攻擊平壤第177章 抵泗沘城下第6章 成爲軍人第117章 準備出擊第7章 鄭氏兄妹第12章 未來的名將蘇定芳第116章 如何戰?第19章 尚書大人來視察第61章 皇帝的心思真不少第67章 接下來要征伐的目標第22章 剖析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157章 上了李恪的當第25章 顯神威第15章 第一衛軍組建第59章 踏上歸程第38章 壽辰(中)第61章 緊急事件第216章 你可以自請除國第32章 比武第41章 玩的過火?第180章 我們四面都是強敵第257章 封賞並賜婚第71章 完勝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39章 麴文泰被嚇死第251章 踏上回程路第32章 美味的軍糧第181章 募兵擴軍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64章 初經人事第62章 只能成功第39章 麴文泰被嚇死第82章 夷男被殺第158章 不收入房中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19章 尚書大人來視察第61章 皇帝的心思真不少第146章 李佑叛亂的後果第125章 往鬆州進軍第186章 新羅王是個絕色美人第37章 壽辰(上)第104章 曼蘇來訪第16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37章 不可思議的第一戰第77章 洞房花燭夜第118章 我不允許任何人陷害你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19章 尚書大人來視察第94章 太上皇駕崩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59章 踏上歸程第22章 意外第202章 殲滅戰開始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61章 皇帝的心思真不少第228章 高藏被俘第128章 李恪又回京了第73章 閉門謝客第19章 尚書大人來視察第61章 青海都護府大都護第69章 薛延陀人的奇怪戰法第91章 不一般的禮遇第103章 戰事即將發生第178章 戰與降,百濟高層的分歧第273章 沒開始就結束了第230章 如何攻擊倭國第248章 分兵剿滅倭殘軍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264章 連番重大舉動第228章 高藏被俘第37章 壽辰(上)第13章 李靖請命第95章 刻石記功第99章 又有人彈劾第175章 龍顏大怒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
第36章 穿越莫賀延磧第31章 丫頭雲兒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5章 阿史那思摩第37章 壽辰(上)第156章 李恪回京第一百g一十八章 河曲之戰上第91章 不一般的禮遇第105章 不被接納第210章 破任存城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第259章 因病請辭第51章 如何善後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156章 老搭檔又到一塊了第129章 鬆州之戰(三)第74章 要將兵法傳於後世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151章 夠味吧第7章 較量第201章 皇帝的詔命送達第91章 不一般的禮遇第55章 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四鎮第226章 李世民親自指揮攻擊平壤第177章 抵泗沘城下第6章 成爲軍人第117章 準備出擊第7章 鄭氏兄妹第12章 未來的名將蘇定芳第116章 如何戰?第19章 尚書大人來視察第61章 皇帝的心思真不少第67章 接下來要征伐的目標第22章 剖析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157章 上了李恪的當第25章 顯神威第15章 第一衛軍組建第59章 踏上歸程第38章 壽辰(中)第61章 緊急事件第216章 你可以自請除國第32章 比武第41章 玩的過火?第180章 我們四面都是強敵第257章 封賞並賜婚第71章 完勝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39章 麴文泰被嚇死第251章 踏上回程路第32章 美味的軍糧第181章 募兵擴軍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64章 初經人事第62章 只能成功第39章 麴文泰被嚇死第82章 夷男被殺第158章 不收入房中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19章 尚書大人來視察第61章 皇帝的心思真不少第146章 李佑叛亂的後果第125章 往鬆州進軍第186章 新羅王是個絕色美人第37章 壽辰(上)第104章 曼蘇來訪第16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37章 不可思議的第一戰第77章 洞房花燭夜第118章 我不允許任何人陷害你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19章 尚書大人來視察第94章 太上皇駕崩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59章 踏上歸程第22章 意外第202章 殲滅戰開始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61章 皇帝的心思真不少第228章 高藏被俘第128章 李恪又回京了第73章 閉門謝客第19章 尚書大人來視察第61章 青海都護府大都護第69章 薛延陀人的奇怪戰法第91章 不一般的禮遇第103章 戰事即將發生第178章 戰與降,百濟高層的分歧第273章 沒開始就結束了第230章 如何攻擊倭國第248章 分兵剿滅倭殘軍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264章 連番重大舉動第228章 高藏被俘第37章 壽辰(上)第13章 李靖請命第95章 刻石記功第99章 又有人彈劾第175章 龍顏大怒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