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因誰之故?

但接下發生的一件事,更是讓李業詡吃驚。

一日,正準備往軍器監營地去的李業詡,接到宮內傳喚,讓他速速進宮。

前方傳回來不多的情報,蘇定芳和鄭仁泰帶着特衛已經抵達武州,休整幾日後即準備沿羌水往疊州一帶出發,除了此沒有其他重要的情報。李業詡正打算往軍器監去看看閻立德到任後情況如何,卻被李世民傳喚。

看宮內傳喚的人催得挺急,李業詡以爲發生了重大的事情,忙跟着往皇宮而去。

李業詡抵達太極殿時裡,殿內已經站滿了朝中大臣,都是三品以上的大員,一些是品秩很高的散官,但沒見到李靖。

並非朝會日,李世民召見在京的三品以上大臣入朝議事,當是有重要事情發生。

看着這麼多朝中的大員都被傳喚進來,李業詡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兒,仔細地回憶一下,好似也沒有什麼大事發生,難道李世民召集朝臣們要商議改革募兵制及善後諸事?

李業詡記得前些日子李世民還曾說,李業詡所寫的那份奏報要交與其他朝中重臣們討論商議,不會現在就拿來朝議吧?

其他朝臣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兒,有人低聲相互問詢着,卻沒有人知道皇帝如此緊急召集有何事,李道宗和侯君集還悄悄地來問李業詡,是否與吐蕃人交手了。看到李業詡搖頭否論後,諸人都是一頭霧水。

衆臣正猜議間,李世民從左側序門走了進來,站在御座前,看着下面衆多的朝中大員,一臉怒容。

殿中一片寂靜,朝臣們看李世民如此,不知發生何事!

“有人向朕稟奏稱,朝中三品以上大臣多輕薄魏王。魏王才情頗高,甚得朕喜愛,朕今日召集你們,想問問,爲何你們都看輕他?”在朝臣們不解的目光中,李世民終於開口說話,眼光也慢慢地掃過衆臣的臉,並在李業詡身上稍做停留。

李業詡腦袋嗡的一聲,李世民不會是指自己吧?若是指自己,不必如此大的動作,把自己喚過去臭罵一頓即可。

李世民如此一說,羣臣更是面面相覷,不知皇帝所指是爲何?

卻聽李世民接着說:“前隋文帝的時候,一品以下大臣均被文帝諸子所操縱,甚至羞辱,他們是帝王的兒子,難道魏王不是朕的兒子嗎?朕只是不想聽任皇子們橫行霸道,才嚴厲地約束他們。如今聽說三品以上大臣都輕視魏王,朕如果放縱諸皇子胡來,難道不能折辱你們嗎?”

聽到李世民如此聲色俱厲的話語,許多大臣都惶恐得汗流滿面,李業詡卻是有些驚訝的張大着嘴巴,這是李世民嘴裡說出來的話嗎?太不可思議了。

而此時站在最前列的房玄齡等人已經跪下磕頭謝罪,“陛下,此是臣等罪過,但並沒有看輕魏王的意思!”

接着長孫無忌等也是如此說,李業詡這才明白,原來拒絕李泰相邀的不只他一個,還有這麼多的重臣。

但跪下的朝臣們並不多,許多人只是驚疑地看着,不明白所以。

這時突然聽到一個宏亮的聲音響起,“陛下,你如此說,錯也!”

李業詡一看,卻是魏徵。

魏徵上前一步,昂着頭正顏厲色地對李世民說:“臣想着當今的大臣們,沒有人敢輕薄魏王。依照禮儀,大臣與皇子都是一樣的,如何言輕薄之說?《春秋》中說:王室的人即使微賤,也要位列諸侯之上,誰敢輕視?三品以上都是公卿大臣,也得保持尊嚴,不能由衆皇子羞辱,陛下素尊崇禮節,自是應該知此道。假如現在朝廷綱紀敗壞,那臣無話可說;但如今陛下聖明,必然不會放任魏王羞辱大臣。隋文帝驕溺他的兒子們,使得他們舉止無禮,最後全被殺掉,又值得陛下您及後人效法嗎?”

李世民聽了魏徵的話,有些被噎着,臉色陰晴轉換着,沉思半晌,這才說道:“魏卿說得很是在理,朕因私情溺愛而忘記公義,剛纔惱怒的時候,自己覺得有道理,待聽了魏卿的一番話,方知朕甚是沒有道理,身爲君主講話哪能那麼輕率呢?”

“陛下應該自省其道,如此纔不會使朝綱敗壞,”魏徵卻並不領情,而是依然用尖銳的口氣說着李世民。

“朕自會自省,”李世民臉色有些不好看,但還是保持平緩的語氣說道,“魏卿如此直言指出朕錯之行,朕自有重賞!”

“陛下,臣無功,不敢領賞,”魏徵說完,有些氣呼呼地退回班列中。

李業詡更是目瞪口呆,李世民轉變得也太快了,同時也甚是佩服魏徵的耿直,歷史上留着忠諫之名的魏徵果然是如此剛烈。

李業詡想着李世民如何這樣問自己,自己敢如此說嗎?當下對魏徵的態度有了很大的改變,即使以往諸次戰事中魏徵都是持反對意見。

李世民臉色很難看,只得訕訕的宣佈散朝,對衆朝臣們來講這是一場虛驚,李世民走後,三三兩兩地出了皇宮。

但過了幾日,朝中再次發生讓李業詡覺得不可思議的事兒,李世民下詔,加魏王李泰爲雍州牧、左武侯大將軍職,同時除魏徵侍中職,授其爲特進。

李業詡聞知此事,再也坐不住了,飛馬奔回找李靖問詢情況去了。

李靖似是知道李業詡會來一般,對李業詡風風火火竄進來絲毫不覺得意外。

“祖父,這些日子朝中發生的事兒,您可知曉?”看着正校對書稿的李靖,李業詡急急地問道。

“老夫自是知曉,”李靖呵呵笑道,“翼兒,你坐下,我們慢慢說!是否是想問詢魏王之事?”

“是,祖父!”李業詡應了聲,有李靖身邊坐了下來。

“魏徵並不是因此說被除侍中職,而是其因眼疾一力辭任的,與魏王事不相干,”李靖先說魏徵的事。

“哦?!”李業詡有疑惑,真的如些嗎?看李靖神色,應該不會錯。

“此是魏徵本意,老夫自是知道,”李靖並沒過多解釋,接着道:“皇上如此待魏王,是不尋常,但你有沒有發現,還有一點更不尋常的,那就是有一個人對此並沒什麼反應!”

“祖父,是太子,”李業詡似有些明白過來,李承乾這些時候都沒使人來相請。

“你有沒有想過這是爲何?”李靖收起笑容,問李業詡。

“孫兒想定是一人之故!”李業詡恍然大悟。

“你明白,那老夫就放心了!”李靖露出讚賞的笑容。

“只是祖父,近段時間魏王幾次三番使人來相請,當日還在宮中當面相邀…”

“你找藉口推辭即可,這一點老夫必須要警告你,可以和恪王爺相交,但不可與魏王泰有過多的交往!魏王雖有才學,然心胸狹窄,不能容人,且恃寵而驕,不知隱忍,連朝中諸臣都看輕,老夫想,他如此,定是會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皇上如今雖然寵愛魏王,但過些時日必定醒悟,更別說還有那人在!”

“孫兒明白了,”李業詡真的佩服自己的祖父,李靖雖然天天窩在府裡,似兩耳不聞窗外事般,但朝中的事兒都是挺清楚的,且能看穿其中的要害。

“魏王想拉你,一是看你的名氣才學,二則是你身居要職,還得皇上信任與重用,此是你的優勢,卻也是你的最致命弱點!”李靖說着停下了話語,看着李業詡。

李業詡被李靖此話說得有些毛骨悚然,又不敢問什麼,只是聽着。

卻聽李靖再接着講,“若有一日,你再遭陛下猜忌,那可能就是你的大難日,所以老夫還是要你少擔一些職,特別是情報院院正的職,必須辭去,諸事都可以打探,諸事也都最明瞭,這是作爲臣子最大的忌諱,”李靖又停了下,很是嚴肅地說道:“翼兒,你與老夫說說情報院的事兒!”

以往李靖從沒問過李業詡關於情報處方面的事兒,這次問起,定是不同尋常。

李靖見李業詡神色凝重,也就大概地講了關於其中的情況。

李靖聽了沉思好一會,才說道:“老夫認爲,你應該將許立與傅德都召回來,向皇上提議讓他們主持情報院的事兒,或者將吳朋也一併召回,各處的情報點都已經建成,運行正常,自可以交與手下的人操持,這幾位骨幹,正可以回來主持情報院的工作,你只要在裡面留一些你的人即可,可否明白?”

“孫兒明白,這次派往吐蕃的傅德,已經跟隨使團回程,孫兒告知皇上後,也令徐立和吳朋也一併返回,”李靖如此說,李業詡如何不明白,知道事兒越多的人,死得也是越快。

“你明白,老夫就放心了,”李靖這才緩過神色,拿起李業詡前些日子交給他的那份關於募兵之法的資料,說道:“你寫的這份東西老夫認真地看過了,甚是可以,特別是籌建軍校之說,此是沒有什麼人想過到的事兒,卻是提高軍力的重要手段。老夫想着皇上定以爲其中有我的主意,哈哈…若真的組建軍校,想必皇上還要讓老夫去擔一些職!”

“祖父,您行軍佈陣之法甚是高明,又著有諸多兵法,由您傳授軍事方面的知識,那自是最好不過了,”組建軍校只是個構想,真正實施並非簡單,如何管理,如何授課,由哪些人主講,都是很重大的問題,李業詡還沒好好想過。

“這份東西,待老夫再琢磨一下,一些地方還得完善一番,到時你再來取,一些軍務之外的事兒,還要請教一下房相,還有溫相,”李靖神情明顯輕鬆了,“你先去吧!”

“祖父,那孫兒告退,過些日子再來聽祖父的教誨,”李業詡恭敬地行了一禮,即走出李靖的書房。

一個月後,李世民再發詔命,解李泰雍州牧、左武侯大將軍職,並限制魏王府中所置的文學館人數。

此詔一出,更令人驚疑不定,朝中大臣們都在猜測着,皇帝這麼快改變主意,是因誰之故?

第116章 會有好戲看了第33章 皇帝巡視第79章 勇敢的回紇女孩第94章 太上皇駕崩第15章 回府(下)第72章 凱旋第270章 李靖病故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17章 我們要加緊備戰第116章 會有好戲看了第175章 龍顏大怒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52章 鎮兵之將第201章 皇帝的詔命送達第122章 關於吐蕃的事第48章 新的佈署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119章 河曲之戰(中)第165章 很是意外第99章 李靖的吩咐第132章 鬆州之戰(六)第180章 不得其解第14章 回府(上)第15章 抵達鄯州第125章 往鬆州進軍第134章 歷史上的女皇帝要出場了?第105章 不被接納第4章 蜀王李恪第131章 鬆州之戰(五)第88章 安北大都護府的設立第35章 打了長孫無忌的兒子第72章 小部回紇人的叛亂八十五章 各部都來歸附第75章 復職第231章 平壤城下閱兵第129章 長孫無忌爲何會如此?第7章 較量第134章 歷史上的女皇帝要出場了?第161章 熊津江口之戰(中)第69章 薛延陀人的奇怪戰法第180章 開城請降第56章 爭功第26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164章 李世績所擔憂的第25章 奔襲曼頭山(下)第92章 酒後亂性第186章 新羅王是個絕色美人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131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中)第127章 長孫無忌被貶第89章 吐蕃使者請婚第263章 我們先看戲第176章 新羅女王金德曼斃,新女王金勝曼立第55章 抵達幷州第45章 龍涎第145章 回家真好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96章 長安,我又一次回來了第42章 善後事宜第62章 諸將的封賞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118章 我不允許任何人陷害你第66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33章 蘭州遇故人第28章 無可奈何第7章 較量第34章 轉移陣地第178章 戰與降,百濟高層的分歧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258章 替朕去看看皇后的病第64章 初經人事第21章 巧遇父親第107章 你說朕這主意好不好?第93章 怎麼會這樣?第211章 與蘇定芳會合第58章 凱旋儀式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29章 訓練不能受影響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21章 世襲刺史的風波第17章 庫山之戰(上)第163章 好戲開場第33章 皇帝巡視第6章 長安西市第185章 準備與新羅王會合第130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上)第19章 尚書大人來視察第22章 意外第21章 巧遇父親第27章 共餐第12章 你對將軍人選有何要求第220章 一切都非常順利第266章 出征天竺,沒了李業詡兄弟倆的份第191章 很嫩的新羅女王第81章 太子的抱怨第36章 收留第29章 大戰牛心堆(下)第180章 不得其解
第116章 會有好戲看了第33章 皇帝巡視第79章 勇敢的回紇女孩第94章 太上皇駕崩第15章 回府(下)第72章 凱旋第270章 李靖病故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17章 我們要加緊備戰第116章 會有好戲看了第175章 龍顏大怒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52章 鎮兵之將第201章 皇帝的詔命送達第122章 關於吐蕃的事第48章 新的佈署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119章 河曲之戰(中)第165章 很是意外第99章 李靖的吩咐第132章 鬆州之戰(六)第180章 不得其解第14章 回府(上)第15章 抵達鄯州第125章 往鬆州進軍第134章 歷史上的女皇帝要出場了?第105章 不被接納第4章 蜀王李恪第131章 鬆州之戰(五)第88章 安北大都護府的設立第35章 打了長孫無忌的兒子第72章 小部回紇人的叛亂八十五章 各部都來歸附第75章 復職第231章 平壤城下閱兵第129章 長孫無忌爲何會如此?第7章 較量第134章 歷史上的女皇帝要出場了?第161章 熊津江口之戰(中)第69章 薛延陀人的奇怪戰法第180章 開城請降第56章 爭功第26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164章 李世績所擔憂的第25章 奔襲曼頭山(下)第92章 酒後亂性第186章 新羅王是個絕色美人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131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中)第127章 長孫無忌被貶第89章 吐蕃使者請婚第263章 我們先看戲第176章 新羅女王金德曼斃,新女王金勝曼立第55章 抵達幷州第45章 龍涎第145章 回家真好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96章 長安,我又一次回來了第42章 善後事宜第62章 諸將的封賞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118章 我不允許任何人陷害你第66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33章 蘭州遇故人第28章 無可奈何第7章 較量第34章 轉移陣地第178章 戰與降,百濟高層的分歧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258章 替朕去看看皇后的病第64章 初經人事第21章 巧遇父親第107章 你說朕這主意好不好?第93章 怎麼會這樣?第211章 與蘇定芳會合第58章 凱旋儀式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29章 訓練不能受影響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21章 世襲刺史的風波第17章 庫山之戰(上)第163章 好戲開場第33章 皇帝巡視第6章 長安西市第185章 準備與新羅王會合第130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上)第19章 尚書大人來視察第22章 意外第21章 巧遇父親第27章 共餐第12章 你對將軍人選有何要求第220章 一切都非常順利第266章 出征天竺,沒了李業詡兄弟倆的份第191章 很嫩的新羅女王第81章 太子的抱怨第36章 收留第29章 大戰牛心堆(下)第180章 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