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諸事進行中

乙之觀八年二月開始,派往西突厥、葉蕃、高麗的情報甘仙續出發。

往西突厥的由許立帶領。共四十五人,挑選那些身材較高大魁梧粗壯之士,扮作往西域行商之人。分批經部州、涼州、沙州往龜茲、千泉一帶。尋機建立情報網點;派往吐蕃的有三十五人,由傅德帶隊,選擇那些體形較大面色紅潤者,以牧民或商人、佛者的身份,從大非川、河源一帶進入吐蕃境內,並在其內分兩撥,一拔留在河源這一帶,另一部往邏些城;往高麗的有四十人。由李業詡從特戰隊中選拔出來的吳朋帶領,從幽州經營州入高麗境內。

此乃首批派往這三地的情報人員,先站住腳根,將這些地方的大致情況探明,建立立足的據點和聯絡處,隨着後續人員的陸續到達,並逐步建立情報網,待時機成熟,執行更多的使命。以李業詡報與李世民的行動計哉?”待下半年,前面這批人員站穩腳跟安定下來後。第二批差不多數量的人員也將派往這些地方。

這些情報人不僅是潛伏化妝的行家,在言語、行爲、習俗方面與目標地的普通民衆沒什麼區別,每個人都有一門或者幾門的絕技,大部人員也是刺殺的高手。拳腳功夫方面都受過與特戰隊員相似的教授。

李業詡再派遣一些人員在分別在肅州、慣州、部州、營州等地設立聯絡點。從西突厥、吐蕃、高麗所傳回來的情報,先在這裡進行中轉,再送回長安。

第一批人員踏上征程的時候,下一批情報人員的選拔和刮練已經開始。李業詡讓幾名富有經驗,但因身體和年齡原因無法出去執行任務的人員,負責接下來的情報人員刮練工作。

因有前面這批人員幾年帝練下來的經驗,有了更完善的刮練教案,一些刮練方式的制度化,各科目教官的分工明確,刮練的進展也肯定會比上一批人員快。

李業詡花了許多時間和陳天寧一道製作的簡單手雷延發裝置。能緩慢燃燒的導火索,經過多次試驗、改進。也終於成功了。雖然因原料的因素,現在用黑火藥製作的延時導火索。無法與後世時候那些燃燒穩定的導火索或火藥柱相比,但也基本能做到延緩一定的時間引爆,並根據導火索的長度控制延緩的時間。

只是導火索與前面那種引線製作的方式又不太一樣,導火索用棉麻之類的線製作而成,用棉麻之類的線包纏着純度較高的黑火藥。再用膠類將其粘好,這比最早用紙類製作的引線燃燒穩定,速度也更可控,但製作工藝要複雜的得。幸好有陳天寧這酷愛研究的人在那裡不分白天黑夜地折騰,終有一些成果研製出來。

這些手下人員的聰明才智很是出乎李業詡的意料之外,李業詡尋思着,若再有幾位物理化學方面的人才穿越過來的話。給這些人上一些課,估計大唐的物理化學家們就可以成批地量產了,那些轟動世界的發明創造類也都是中國人的事兒。

李業詡在進一步研究各種延時裝置,並且也考慮炸藥製作方面的事兒,拉發引信也要進一步的改善,用更易燃燒的凝石製作,以求得每拉都能引燃。

與後世那種木柄手榴彈相似的武器也已經開始試製。裝填火藥的彈體由鐵製作而成。再按一個長的木柄。木柄裡面置有引信和導火索,導火索的拉環也用一個可以旋的後蓋保護起來。

先製作一批出來,經過試驗。確定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後,再進一步改進。

彈體的生產自有軍器監的工匠們去操辦。只是如今沒有壓鑄設備,生產效率和工藝都不高,這點讓李業詡頗爲頭疼。

但因無法大量提供原料,及製作工藝的原因,手榴彈還不能做到量產,還因原料純度的問題,引信也還是無法做到每拉必燃。李業詡在奏請李世民後,派出一些軍器監的官員去民間尋求更易磨擦燃燒的火石類。

現今沒有條件製作出極易燃的合成引信燃料,也只得到大自然中去尋找。再期望以後一段時間,這些手下們能想出辦法來。

李業詡只恨現在生產技術落後,沒有原料,讓他這種炸藥方面的行家很多構想無法實現。

但有幾種較大型的炸藥。在陳天寧製作的那種大型手雷的基礎上,進行改進,以求得達到更多好的爆炸效果。還有簡單的炸藥包,也製作出來,可以送作築路時候用石頭山體爆破之用,戰時可以用於炸燬敵方據守的城池和戰堡類堅固的牆體。

但這些都是投擲距離較小或者沒什麼辦法投擲的火器,李業詡在琢磨着能遠距離拋擲的火器,那就是火炮,當然也得先從最早的那種用導火索點燃彈體的火炮開始着手,後世那種落地會爆炸的用觸發引信引爆的炸彈,還只能是想象,能用到的原料沒什麼來源,得慢慢摸索。

有一點讓李業詡欣慰的是。陳天寧手下已經有一些頗有天分的工匠們。……六之藥有此夭生的興毖,並與陳天寧一道整天在折騰這”侃忌兒。

只是研製火藥時也出現過一些意外,幾名工匠因大意,發生了爆炸,結果導致這幾名工匠被炸死或者炸傷。

李業詡更是嚴令火器署內製定更嚴格的安全條例,以避免再次的事故發生。

李世民對軍器監的研製成果也很是讚賞。不斷地把一些這方面的人士填充進來,有這方面天分的人士,更是一個都不放過,軍器監的人員比原將作監的人員都多了好多。

釘在馬蹄下面的馬掌,經過軍器監工匠們的多次改進。已經制作出非常好用的馬蹄鐵來。

先用鏗子,把馬蹄底鏗平。除去那些老化的角質,用一些有倒鉤的釘子釘入馬蹄的堅硬角質層中。再把釘子鏗平,這是太僕寺那些專管馬政官員經過一些日子釘馬掌琢磨出來的經驗。

初時釘馬掌時,因沒人有經驗,釘的深淺掌握不好,常使馬蹄受傷,也經過了多次的試驗和改進,才總結出經驗來。

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釘,挑選大批有經驗的工匠們開始在大唐軍中釘馬掌。

特衛中的戰馬先開始釘馬掌。特衛的練場上出現很壯觀的一幕,許多根柱豎起來,立成架子,輪流將戰馬固定住,在那些已經經過多次試驗。對釘的方法和深度都已經頗有經給的工匠及士兵指導下,釘馬掌。熱火朝天的景象。還有馬兒不停的哀鳴聲中。整個特衛練場儼然成了釘馬掌的場所。

李業詡的那匹已經取名叫“青雕”的大青馬也釘上了馬蹄,青雕在李業詡的愛撫下,釘馬掌時並沒表現什麼牴觸,但釘好後,對蹄下新置的這個鞋子樣的東西很是不適應,老是往地上撅蹄子。

李業詡跨上青雕,在刮練場上跑了一圈,因刮練場上沒什麼起伏的石塊。暫時還感覺不出優勢來,但那異常響亮的馬蹄聲。還是讓人聽着舒服。

經過幾天的突擊,特衛所有的戰馬都釘上了馬掌,騎兵奔跑更是有氣勢了。那如雷的馬蹄聲,比往常同等數量戰馬奔跑的聲音至少響了一倍。李業詡想着,若以後在戰場上,萬馬奔騰的響聲。能把敵人的膽嚇破。只是這東西也肯定會被對手學去,戰場上會有已方被砍死的戰馬,對馬蹄下面這東西人家一看就明自,製作工藝並不複雜,能很快複製出來。

只是大唐軍中數十萬匹戰馬要釘馬掌。打鑄的馬掌可以用不講其數來形容。光長安城附近都有十幾萬匹戰馬,長安城內外,無數的打鐵鋪都接到官府的命令,趕製馬掌,有全民打馬掌的味道。

再加上製作手雷也要大量的鐵,一時大唐國內鐵的供應都顯得緊張起來。朝廷下令。暫時將鐵器的供應納入朝廷管制範圍內,期限爲兩年。

火火火

從特衛軍中抽選出去的一百二十名中下級軍官,也已經在左衛和右衛軍中擔任相仿的職務。按李世民和侯君集的安排,一部分士卒全面按照兵部新制定的大綱進行練,以與其他還是按原來方法練的士卒進行比較,看看各自刮練的成效如何。

按兵部制定的計劃,年內左衛和右衛如特衛般募集一部分新的兵員,募集的兵員全部以新式大綱開始刮練。待有大批的掌握這些練兵方法的中下級軍官及後,把這些軍官們再分置到駐防在長安的各衛中。逐步以新法刮練,並將刮練之法在整個軍中施行。

火火火

李業詡還抽時間專門和孫思邈探討了好些關於哮喘的治療方法,把他所知道的一些後世治療這方面疾病的經驗都和孫老道說了。

時下這種被稱爲氣疾的呼吸道方面疾病的治療還是個非常大的難題,連孫思邈這種稱之爲神醫的人也有些束手無策,有辦法在這種疾病的治療上突破,讓孫思邈異常感興趣。

孫思邈大感興趣之下,按李業詡所說的藥理配置了一些藥物。用於以往所遇上的民間一些氣疾病者身上,也取得了一些效果。

只是療效較好的藥物製作成本挺高,李業詡還把當初慕容諾葛鉢送他的冬蟲夏草和天山雪蓮也貢獻了一部分出去,作爲試製配方中的一部分。以李業詡的想法。若民間那些哮喘患者經過孫思邈的治療後。能達到控制和治療的效果,那也就可以給長孫皇后服用。

能治癒或者控制長孫皇后的氣疾病症,那是件大好事,若長孫皇后能再活個十年二十年,對李世民一些所犯錯誤也可能會起到督改的作用,甚至會少一些朝堂上關於皇位繼承方面的爭鬥。至少,那個女皇帝武則天就沒那麼容易近李世民身邊,若長孫皇后壽命比李世民長,那武則天就根本沒可能走到大唐政壇的前面了。

甚至連李小九能否當上皇帝都是個未知數

第61章 緊急事件第182章 高麗大軍援遼東第120章 河曲之戰(下)第153章 又見皇后第149章 高麗、百濟自找死第27章 大戰牛心堆(上)第57章 一切都很完美第146章 李佑叛亂的後果第16章 《出塞曲》第150章 爲中國報子弟之仇第213章 大哥,新羅王可能看上了你第40章 我們是仁義之師第66章 北方有戰事第208章 黑齒常之被俘第116章 會有好戲看了第5章 論道第1章 吐谷渾寇邊第114章 五萬足矣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120章 河曲之戰(下)第260章 事情很複雜第48章 大事也第46章 好馬第163章 好戲開場第181章 募兵擴軍第58章 凱旋儀式第207章 不一般的關懷第152章 此人是誰第29章 解惑第247章 攻佔飛鳥城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9章 紈絝們的目的第124章 伏擊戰(下)第222章 泉蓋蘇文被殺第31章 重兵出擊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161章 熊津江口之戰(中)第219章 金勝曼所講述的新羅國內情況第208章 黑齒常之被俘第134章 鬆州之戰(八)第257章 封賞並賜婚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172章 太子來訪第45章 伊列道行軍大總管第57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271章 守孝,奪情第116章 會有好戲看了第16章 戰爭佈署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13章 不一樣的訓練(下)第73章 閉門謝客第158章 不收入房中第5章 阿史那思摩第272章 歷史在開玩笑?第44章 慕容順何意第163章 好戲開場第26章 決定第114章 皇后還康健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第100章 吐蕃人的新舉動第25章 絕對不能出賣戰友第152章 此人是誰第124章 伏擊戰(下)第116章 如何戰?第55章 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四鎮第10章 李恪告訴的秘密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57章 一切都很完美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5章 給李恪的忠告第152章 此人是誰第21章 世襲刺史的風波第87章 一堆名將第26章 李靖想玩什麼?第268章 託孤?第171章 攻擊熊津城(上)第188章 李道宗的計謀:奇兵襲平壤第31章 重兵出擊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45章 龍涎第109章 歡迎你再次來到長安第38章 再次進宮第235章 偷看皇帝的密旨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34章 喝酒鬧事第20章 初探終南山第82章 李業嗣第27章 大漢民族主義者—李業詡第13章 不一樣的訓練(下)第15章 抵達鄯州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163章 好戲開場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94章 那是曼蘇願意的第187章 女王也要聽我的第89章 吐蕃使者請婚第27章 拜訪房府第83章 薛延陀汗國覆滅已成定局
第61章 緊急事件第182章 高麗大軍援遼東第120章 河曲之戰(下)第153章 又見皇后第149章 高麗、百濟自找死第27章 大戰牛心堆(上)第57章 一切都很完美第146章 李佑叛亂的後果第16章 《出塞曲》第150章 爲中國報子弟之仇第213章 大哥,新羅王可能看上了你第40章 我們是仁義之師第66章 北方有戰事第208章 黑齒常之被俘第116章 會有好戲看了第5章 論道第1章 吐谷渾寇邊第114章 五萬足矣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120章 河曲之戰(下)第260章 事情很複雜第48章 大事也第46章 好馬第163章 好戲開場第181章 募兵擴軍第58章 凱旋儀式第207章 不一般的關懷第152章 此人是誰第29章 解惑第247章 攻佔飛鳥城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9章 紈絝們的目的第124章 伏擊戰(下)第222章 泉蓋蘇文被殺第31章 重兵出擊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161章 熊津江口之戰(中)第219章 金勝曼所講述的新羅國內情況第208章 黑齒常之被俘第134章 鬆州之戰(八)第257章 封賞並賜婚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172章 太子來訪第45章 伊列道行軍大總管第57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271章 守孝,奪情第116章 會有好戲看了第16章 戰爭佈署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13章 不一樣的訓練(下)第73章 閉門謝客第158章 不收入房中第5章 阿史那思摩第272章 歷史在開玩笑?第44章 慕容順何意第163章 好戲開場第26章 決定第114章 皇后還康健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第100章 吐蕃人的新舉動第25章 絕對不能出賣戰友第152章 此人是誰第124章 伏擊戰(下)第116章 如何戰?第55章 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四鎮第10章 李恪告訴的秘密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57章 一切都很完美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5章 給李恪的忠告第152章 此人是誰第21章 世襲刺史的風波第87章 一堆名將第26章 李靖想玩什麼?第268章 託孤?第171章 攻擊熊津城(上)第188章 李道宗的計謀:奇兵襲平壤第31章 重兵出擊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45章 龍涎第109章 歡迎你再次來到長安第38章 再次進宮第235章 偷看皇帝的密旨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34章 喝酒鬧事第20章 初探終南山第82章 李業嗣第27章 大漢民族主義者—李業詡第13章 不一樣的訓練(下)第15章 抵達鄯州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163章 好戲開場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94章 那是曼蘇願意的第187章 女王也要聽我的第89章 吐蕃使者請婚第27章 拜訪房府第83章 薛延陀汗國覆滅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