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曼蘇歸來

一場冷空氣來,天氣變得更加的寒冷,呼嘯的北風中,紛紛揚揚的雪花也開始落下,到了午後時分,雪下的越加的大了,整個世界籠罩在一片白茫茫中。

長安城北,灞河西岸,大雪中,卻有數量不少的人馬,正站在一個山坡上,等候着什麼。

“業詡兄,會不會弄錯了,爲何等了這麼半天還不來?”一騎上的人拍拍身上落下的積雪,對身邊的人說道。

“肯定會來的,如此天氣,行進速度不快,稍遲一些,也是正常的麼,”邊上的那人道,“我說恪弟,讓你不要來,你偏偏要來,等這麼久,這可不能怪我!”

此正是李業詡和李恪率一羣人在這裡等候回長安來完婚的曼蘇一行。

從北州出發的回紇陪嫁團,在婆閏率領下,經過了幾個月的行進後,抵達靈州。因路上遭遇了幾場冷空氣,大雪遮道,影響了行程,抵達靈州時間也比原計劃遲了一個月左右。

而李業詡派出的人已經早上很多時候就到達了靈州,他們和回紇陪嫁團一道,在沿途州府的幫助下,往長安出發,並將沿路行進情況報告李業詡。

再過二十幾天就要過年了,李業詡接到派出去接應的這些人員傳報,說曼蘇一行將在今日抵達長安。李業詡也一早就率領一羣親衛出長安城,冒着大風雪出城六十里迎接。而聽聞這消息的李恪,也一大早就到過來,向李業詡提出,要一道去迎接這位將成爲李業詡平妻的異族女子的到來。

李業詡拗不過他,只得應允,心裡也明白李恪的八卦心態,這好色的傢伙肯定想早一步看看這位在坊間已經很有名聲的回紇女子長得啥模樣。

看着跟隨在自己身邊,冒着大雪出城的李恪,李業詡也有些同情這位可以說李世民最出色的兒子起來。這位飽學詩書和兵法,各方面才能都非常不錯的皇子,這幾年在封地上卻無所事事,將大把的青春年華消耗在遊戲與玩樂中,在李業詡聽了李恪所講的這些年在安州的事後,李業詡強烈地感受到李恪那番無奈的心理,這位曾率軍平定南方諸獠叛亂,且做出一番讓人稱道的善後措施的李世民兒子,一直渴望着能再有領兵打仗的機會,能再發揮自己的所學。

只是李恪還算有耐心,在安州這些年所做之事都是挺安份的,也很低調,甚至都沒向李世民奏請回到長安。但在聽聞朝廷在安西和安北接連取得大捷後,李恪終於按捺不住那份激動的心理,以身體有恙爲由,向李世民提出回長安養病,在得到李世民允許後,也即回到長安。

李恪回到長安後,也明白如今太子李承乾已經覺得李世民的信任與寵愛,也不再顧忌太多,三天兩頭往李業詡府上跑,甚至李業詡到莊戶上去也跟着去。

這讓李業詡頗爲不解,不過他也知道,李恪在不久後還是要回封地上去,這樣只是想與自己多聊一些事兒,多交流一些想法,畢竟自己這段時間要忙的事多,連李恪都沒太多時間一道相處,有空閒時間了,李恪跑過來找也算不過份。

原本李世民令李恪在年前回到安州,但李恪以要參加摯友李業詡的婚禮爲由,請求年後再回到封地上,李世民最後也同意了,並指令李恪以皇子的身份,代表皇帝,主持李業詡的婚禮。

只是這傢伙生性喜愛八卦,特別是與美貌女子相關的事兒,更是有很強烈的好奇心,這不,連李業詡出城迎接曼蘇一行,這傢伙也要跟出來。

“業詡兄,恪可沒抱怨這個,只是擔心你着急,”李恪嘿嘿笑着,又指指身上所穿的,“這棉衣是挺暖和的,今日這般天氣也不覺得寒冷,業詡兄,你是如何想到這棉花能做禦寒的衣服?”

“爲兄對這些事有着天生的才能,只要一看到,就知道能作何用處!在安北時候看到此物,就知道可以用來製作禦寒衣物,所以就帶回來了這麼多種子,”李業詡不屑地看了看李恪,只可惜風雪中這樣的眼神李恪也看不清,有些浪費表情的嫌疑。

李恪似也沒察覺到李業詡的神態,很有興致地說道:“業詡兄,恪已經和父皇說了這事,還把你贈於我的一件棉衣送給了父皇,父皇對棉花這東西很是感興趣,本想找問詢相關的事,只是知道你這些日子忙於準備婚事,也就不來打擾你了!”

“你與皇上說了!”李業詡有些泄氣,本還想什麼時候專門將這事向李世民彙報一下,並送上一件精心製作的棉衣,以博皇帝對他推廣棉花計劃的支持,沒想到這事被李恪搶先說了,失去了得到李世民當面誇獎,並趁機建言的機會,還真的有些可惜。

不過李世民既然認可了,並且對此大感興趣,李業詡覺得,以朝廷名義推廣種植棉花,那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事。

兩人正說着,這時遠處隱隱地傳來馬蹄聲,因雪天,戰馬奔跑發出的聲響並不會傳得太遠,聽到聲音了,也表明來人就在不遠處。

果然,風雪中很快鑽出幾騎來,跑近了,李業詡一看,是自己派出去執行保護任務的幾名親衛。

“老爺!夫人一行馬上就抵達這裡,小的本令先一步來報告!”領頭的那名喚作李九的親衛向李業詡報告道。

在鄭燕的強烈要求下,府裡所有的下人們都改稱李業詡爲“老爺,”稱李業詡的兒子們爲“少爺,”失去了“少爺”這自覺非常親暱稱呼的李業詡,在抗議無效後,只得認同這個聽起來讓人老上一大截的稱呼。

不過李業詡也知道,如今再讓府上人稱自己爲“少爺,”是有些不太合適,少了些威嚴,自己是一府之尊,還是朝中的三品大員,“老爺”的稱呼是必然要接受的。

只是李業詡很是懷念“少爺”這稱呼,特別是雲兒那丫頭甜甜的聲音叫着的時候,那份舒坦感覺真的沒法形容,李業詡也只得在與雲兒單獨相處時,強令這年紀也不小的丫頭稱自己爲“少爺”,以再體會這種感覺!

見這些親衛們來報告,李業詡也止不住心中的那一份思念,驅馬往前跑去,李恪也沒出聲即跟在李業詡後面跑了去,一大通隨從人員也都跟着上前。

風雪中,一大羣騎在馬上的人出現了,還有一些拉着貨物的馬車,馬車數量還不少,有二三十輛之多,正是因爲這些置於馬車上作嫁禮的東西拖累,一行人行進速度纔不快,以致遲了個月左右才抵長安。

行在最前頭的正是婆閏,身後是曼蘇,再是其他的回紇隨從人員,還有李業詡派出去的一些親衛。看到這些人,李業詡飛身下馬,迎上前去,李恪也跟着下了馬,一道過去。

見李業詡幾人下馬過來,婆閏和曼蘇也跳下了馬,曼蘇卻是搶先一步,不顧腳下積雪的溼滑,向李業詡飛跑過來,嘴裡還喊着什麼話。

還真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飛跑的曼蘇被腳下的雪一拌,滑了一下,身體沒保持平衡,向前摔去,此時已經快步上前的李業詡馬上一個急步,抄手將曼蘇抱在懷裡。

而差點出洋相的曼蘇卻不管邊上還有這麼多人看着,不顧一切的抱着李業詡,喜極而泣。

“郎君,曼蘇終於再見到了你!”曼蘇在李業詡耳邊大聲地說道,“我可是天天在想着你…”

聽此話,有些尷尬的李業詡也只得抱着曼蘇道:“我也想你,待回府我們再好好說…這麼多人看着,不要失了禮,還有吳王殿下呢!”

聽李業詡如此說,眼中滿是淚的曼蘇也只得鬆開李業詡的脖子,退後一步,伸手抹去淚痕。

“婆閏副都督,曼蘇姑娘,這是吳王殿下,今日與在下一道來迎接你們!”李業詡指着邊上看不清表情的李恪道。

“見過吳王殿下!”聽李業詡如此說,很是吃驚的婆閏領着曼蘇向李恪行了大禮,接着其他回紇陪嫁團成員也都向李恪行了禮。婆閏如何也想不到,今日會有一位親王來迎接他們。

“幾位免禮!”李恪擺手示意道,“小王今日只是以一個朋友的身份來迎接,想看看李大將軍將要新婚的妻子是如何模樣…哈哈哈!”李恪說着得意地大笑着,又湊近李業詡身邊,低聲地說道:“業詡兄,你這位妻子挺有味兒…”

李業詡憤地瞪了李恪一眼,這位自詡飽學詩書,頗懂禮儀的皇子難道不知道朋友妻,不可欺嗎?今日竟然敢當着這麼多人的面,說如此輕佻的話!

李恪無視李業詡的眼神,退後一步道:“李大將軍,今日如此大雪,此地不是說話的地方,還是先回長安再說吧…”說着,即當先跳上馬,和他的侍衛一道,站到一邊。

在外人面前,李恪還是擺出一副王爺的姿態來。

“婆閏,曼蘇,上馬進長安吧,這一路辛苦了,待進城後,好好休息一下,我們再好好細聊!”李業詡對婆閏抱拳說道,又對曼蘇溫柔地一笑,也跟着跳上了馬。

“一切聽憑殿下和李大將軍吩咐,”聽李業詡如此說,婆閏也抱拳應道,重新上馬,跟在李業詡一行人身後,往長安城進發…V

第10章 李恪告訴的秘密第46章 取高昌城第172章 太子來訪第34章 不破突厥誓不還第28章 大戰牛心堆(中)第96章 特戰隊之功第210章 破任存城第36章 收留第70章 李業詡的對策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39章 伏俟城外第66章 北方有戰事第77章 洞房花燭夜第248章 分兵剿滅倭殘軍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213章 大哥,新羅王可能看上了你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18章 轉念間想到的第273章 沒開始就結束了第77章 大度設潰敗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59章 回家第140章 水師的建設第10章 祖孫對第43章 到底誰更狠第106章 上元節的煙火晚會第1章 兵制改革開始第149章 高麗、百濟自找死第24章 皇帝李世民第22章 意外第43章 再次得手第51章 元旦朝會第70章 李業詡的對策第2章 即將開始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第65章 侯君集的臨別贈言第3章 組建軍事學院的重要性第71章 完勝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166章 百濟伏兵撤走了第88章 安北大都護府的設立第118章 我不允許任何人陷害你第196章 夜半時分,金勝曼單獨來訪第55章 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四鎮第154章 應該放開宵禁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167章 房玄齡之託第149章 有佳人第23章 很多意外第32章 比武第126章 新案加舊案第113章 吐蕃大軍壓境第18章 計策第207章 不一般的關懷第176章 新羅女王金德曼斃,新女王金勝曼立第18章 訓練繼續第134章 歷史上的女皇帝要出場了?第4章 不速之客第3章 我要一個人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118章 我不允許任何人陷害你第224章 待朕抵達後纔可攻擊平壤第197章 金勝曼相求的事第25章 顯神威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32章 比武第七四十章 鎮服第16章 《出塞曲》第97章 回家了第51章 如何善後第136章 鬆州之戰(十)第122章 伏擊戰(上)第42章 遭遇突厥騎兵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73章 閉門謝客第22章 剖析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10章 吾兒李徵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27章 大漢民族主義者—李業詡第27章 共餐第122章 關於吐蕃的事第62章 只能成功第128章 李恪又回京了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6章 成爲軍人第141章 曼蘇歸來第52章 過年雜事第231章 平壤城下閱兵第5章 給李恪的忠告第48章 大事也第178章 看望美人兒第20章 李靖新的使命第186章 新羅王是個絕色美人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99章 又有人彈劾
第10章 李恪告訴的秘密第46章 取高昌城第172章 太子來訪第34章 不破突厥誓不還第28章 大戰牛心堆(中)第96章 特戰隊之功第210章 破任存城第36章 收留第70章 李業詡的對策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39章 伏俟城外第66章 北方有戰事第77章 洞房花燭夜第248章 分兵剿滅倭殘軍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213章 大哥,新羅王可能看上了你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18章 轉念間想到的第273章 沒開始就結束了第77章 大度設潰敗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59章 回家第140章 水師的建設第10章 祖孫對第43章 到底誰更狠第106章 上元節的煙火晚會第1章 兵制改革開始第149章 高麗、百濟自找死第24章 皇帝李世民第22章 意外第43章 再次得手第51章 元旦朝會第70章 李業詡的對策第2章 即將開始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第65章 侯君集的臨別贈言第3章 組建軍事學院的重要性第71章 完勝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166章 百濟伏兵撤走了第88章 安北大都護府的設立第118章 我不允許任何人陷害你第196章 夜半時分,金勝曼單獨來訪第55章 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四鎮第154章 應該放開宵禁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167章 房玄齡之託第149章 有佳人第23章 很多意外第32章 比武第126章 新案加舊案第113章 吐蕃大軍壓境第18章 計策第207章 不一般的關懷第176章 新羅女王金德曼斃,新女王金勝曼立第18章 訓練繼續第134章 歷史上的女皇帝要出場了?第4章 不速之客第3章 我要一個人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118章 我不允許任何人陷害你第224章 待朕抵達後纔可攻擊平壤第197章 金勝曼相求的事第25章 顯神威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32章 比武第七四十章 鎮服第16章 《出塞曲》第97章 回家了第51章 如何善後第136章 鬆州之戰(十)第122章 伏擊戰(上)第42章 遭遇突厥騎兵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73章 閉門謝客第22章 剖析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10章 吾兒李徵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27章 大漢民族主義者—李業詡第27章 共餐第122章 關於吐蕃的事第62章 只能成功第128章 李恪又回京了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6章 成爲軍人第141章 曼蘇歸來第52章 過年雜事第231章 平壤城下閱兵第5章 給李恪的忠告第48章 大事也第178章 看望美人兒第20章 李靖新的使命第186章 新羅王是個絕色美人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99章 又有人彈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