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何爲真相

車廂內,凌風若有所思地把目光投向東北某處,視線似乎可以穿過厚實的車板,良久才斂閤眼皮。

一直留心觀察他的李秀寧心知有異,方纔情況那般兇險也不見他有何反應,好奇道:“怎麼回事?”

凌風淡淡道:“一位故人罷了。”

“故人?”李秀寧美麗的睫毛忽閃,直覺告訴她這所謂的故人十有八九是個女子,心裡升起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

她卻不知,凌風的這位僅有一面之緣的故人正在十里開外的一塊不深的洞裡,一副黛眉緊蹙的樣子,盤膝而坐,檀口輕輕吐出一口仙氣。

這時一個溫柔平和的女聲在她身後響起道:“妃暄,你的心亂了。”正是她的師尊,傷勢未愈的梵清惠。

梵清惠也如她般坐在一個蒲團上,穿着一身青灰的道袍,烏黑的青絲隨意地披散在肩上。她看來不過三十許,可是素淡的玉容卻予人看盡世俗、再沒有任何事物可令她動心的滄桑感。

若是凌風在此,定會驚詫嘲諷,因爲靜齋一向以參禪爲主,齋內應該都是落髮的尼姑纔對,誰知除了在外遊歷的弟子外,就連她這一齋之主也沒有捨去這三千煩惱絲。這究竟是着相,還是真正的悟道?

師妃暄一對美目升起朦朧似溫柔月色、如水如霧的霞彩,搖頭嘆息道:“師尊,明宗越的魔種毀了。”

以她體內道胎與與魔種天然的精神聯繫,自然有無比清晰的感應。在三嬰破碎的一剎那,她幾乎與凌風的思維交纏在一起,可以完全感受到凌風的憤怒、無奈與強烈的悲傷。然後,她的心裡涌起難喻的失落,還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梵清惠露出一絲微不可察的傷感神色,音轉低沉道:“一切發展變化都在掌控之中,明宗越無論如何努力抗爭,都將是徒勞無功。”

師妃暄俏臉上沒有一絲波瀾,顯然知道她話中蘊含的具體含義。

梵清惠眸間苦澀一閃即逝,又輕輕地道:“自漢末祖師地尼創齋以來,立下修練劍典者必須入世修行三年的法規,我們便被捲入塵世波詭雲譎的人事中難以自拔。王朝更迭,國家興替,原與我們出家之人無關,但是永嘉之亂以降的幾百年來在與魔門的不懈鬥爭中,天下安定的重任已經交到我們的肩上,容不得我們後退。”

“靜齋一直在爲拯救蒼生而努力,不敢有絲毫懈怠,只希望能爲受苦的百姓做點貢獻,挑選出一個有道的明君,以我們微薄的力量加以支持和鼓勵,結束這可怕的亂世。”

她清麗如仙的素淨面容上現出緬懷之色道:“幸運的是,我們成功了。三十六年前,我們助楊堅登基稱帝,革故鼎新,開出開皇之治的盛世,且循序漸進的平定南方,雄材大略,當時天下能與之相抗者,唯宋缺一人,但以宋缺的自負,仍要避隱嶺南,受他策封。楊隋本來大有可爲,可惜看來如暴秦一樣,終要二世而亡。”

師妃暄仍是不語。

梵清惠輕嘿了一聲道:“這幾年來我們以和氏璧爲你造勢,試圖再擇君主,但許多人並不理解,以爲我們貪戀紅塵中的權勢地位,想用這種方式來保證靜齋的長盛久衰。哈!真是可笑。我們問心無愧!”她的雙目忽然亮起智慧的彩芒,“可是我們仍然無法讓天下百姓永遠安居樂業下去。妃暄,你可知我們錯在哪裡嗎?”

師妃暄一窒,道:“弟子不知。”

梵清惠以前所未有的肯定語氣道:“世間沒有不朽的王朝,即使精明強悍如嬴政、楊堅之輩,亦難免後繼無人,把辛苦建立的家業敗壞殆盡。千百年了,這個天下分分合合,皇帝換了一個又一個,就像跌進一個輪迴的怪圈,無論如何都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究其根源,還是這世襲制的封建制度。”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師妃暄喃喃默唸,臉上現出柔和有如觀音大士的慈悲之色。

以她自幼接受的教育,天底下再沒有人比她更理解,朝廷根本無法保障統治者的賢明程度,把濟世的希望寄託在不可未知的未來,實在是可笑的。靜齋或許可以選一任皇帝,兩任甚至三任皇帝,但終不可能永遠干涉儲位的繼承。

她問道:“這麼說來,弟子這回所謂的入世擇君,不過是一場騙局?”

“不錯。”梵清惠微笑道:“天下人若以爲我們把希望壓在李閥的身上,那就大錯特錯了。李閥只是一個餌,一個轉移所有人視線的餌。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仍有遁去的一爲天機。此天機亦爲生機,我等能否逆天改命的生機。命運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放心。八月十五之後,一切自有分曉。”

八月十五,巔峰之戰。明宗越與畢玄終將分出個勝負。本來,明宗越的失敗在意料之中,明眼人都可看出二人不可彌補的差距。可今日之後,天底下再沒有人敢說這樣的話。

師妃暄又是輕輕嘆了口氣。

數十載籌謀,就看這一天了。可她在這盤大局中算得了什麼?她有種心灰意冷的感覺。

梵清惠似是知道她的心意,道:“妃暄,你去巴蜀一趟吧。”

“是。”

……

過了好一會兒,李秀寧忍不住問道:“明大哥你打算帶秀寧到什麼地方去呢?”

凌風默認了這女人屢次稱他爲大哥的親密叫法,聽到她的問題,也是一怔,本來他決定去巴蜀的,但既然真氣的問題已經解決了,自然沒有這個必要了。

此時他尚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不過要找一塊清靜地,起碼是個安全的沒有人打攪的地方。待在意識空間裡找到祝玉妍後,再決定日後的行藏。

八月十五,他是一定得去江都赴約的。那個時候,什麼三大宗師,都會被他踩到腳下!這不再是個狂妄的想法,而是切切實實的心理。就像鄉下漢入城一趟,見了世面後,再也看不起村裡青梅竹馬的小姑娘了。

李秀寧半晌聽不到回答,以爲這人仍不肯原諒自己,把家族的錯事遷怒於她,心底不悅,當下嘟起小嘴,獨自生着悶氣。她雖性子剛強獨立,但終究是個十七歲的女孩。

車外的安隆忽然插口道:“七月十五,解暉要過五十大壽,明兄不準備捧場麼?”

解暉?巴蜀解家堡的當代家主。凌風對這巴蜀的實際掌控者並不熟悉,只流於原著中的少量描述。此人在原著後期時受梵清惠的蠱惑,毅然投靠李唐,背叛了宋缺,差點使寇仲的努力毀於一旦。雖然看不起這個傢伙,但這人並不容小視。

李閥得到關中後,只能說有了爭霸天下的資本,但若能得到巴蜀,控制了長江上游,對整個江南的威懾是無與倫比的。巴蜀絕對不容有失!

而說起解暉,凌風又想起數月前他給婠婠大姐綁架時,伏擊陰癸派大船的長江二君。背後給他們撐腰的就是解暉。凌風很有興趣知道,他怎麼會有如此膽量公然招惹魔門?

“如果我記得沒錯的話,解暉是胖子你的拜把子兄弟吧?”凌風開口問道。

安隆摸準凌風的性情,也沒了初始時的忐忑不安,笑罵道:“狗屁的把兄弟,這陣子那老小子早不把老安我當人看了。”

從他的話可知,兩人之間定有過不愉快的事情發生。但這廝是魔門的好手,竟能與解暉義結金蘭,這身份隱藏的夠深。一般人誰會想到這位有名的大商賈會是臭名昭著的魔門敗類?

凌風估計他是被解暉發現了秘密纔會導致關係破裂,其中的細節除了當事人,又有幾人猜得到呢?想起一事,納悶道:“老安,解暉與宋缺是把兄弟,你與解暉是把兄弟,那麼說你與宋缺一塊結拜過了?”

“咳!咳!”車外安隆頓時咳嗽不斷,好一會兒才喘息道:“我倒是想啊,人家也得看得我才行。我們是各結各的,各交各的。”

凌風哦了一聲,這就像一個人拜了一男一女做乾爹乾孃,這倆人未必就是一對。

七月十五。凌風奇怪地多唸叨了幾遍,忽地又道:“老解這生日倒也有趣。”

“有趣?”安隆一愣,不解其意,虛心求教道:“怎麼個有趣法?”

李秀寧美眸流轉,看向凌風道:“是否中元節?”

正月十五爲上元節,七月十五爲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爲下元節。道教出現以後,所祀奉之神有天官、地官、水官、並將“三元”與“三官”相配,說上元天官生日爲正月十五日,中元地官爲七月十五日,下元水官爲十月十五日。所以道家在七月十五日要設壇醮祭。

“哦,原來是這個!”不等凌風開口,安隆恍然大悟道,“我說呢,怎麼也覺得怪怪的。這天是鬼節,道家糊弄人的玩意兒,民間信的鬼怪之說。這廝生的不太吉利啊。”

由於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爲地官赦罪日,下元爲水官解厄日。所以從七月初一起,陰間打開鬼門,放出孤魂野鬼到人間來接受奉祭。

人間爲了免受鬼神的干擾傷害,便在七月十五日設“中元普渡”,供奉食品及焚燒冥紙以安撫那些無主孤魂。人們多數會在這天帶上祭品,到墳上去祭奠祖先,與清明節上墳相似。地方官府還會令寺廟的和尚道士設孤魂道場,以祭奠陣亡的軍士。

安隆是魔門的主腦人物,對道家與神鬼之說都嗤之以鼻,又是孑然一身,自然不會進行什麼祭祖。

李秀寧補充道:“這天還是佛家的盂蘭盆節。裡面有個目犍連救母的故事。”

“是嗎?”凌風對這個倒不清楚,感興趣道:“說來聽聽。”

李秀寧笑道:“相傳,佛祖釋迦牟尼有個弟子叫目連,看到死去的母親在地獄裡受苦受罪,慘不忍睹,就使盡一切辦法相救,均告失敗,只好求助於佛祖。佛祖解釋說,其母生前罪業頗大,非一人之力可救,告訴他要在七月十五日,僧衆安居終了之日,備好百味飲食,供養十方僧衆,藉助衆僧之力,纔可使其母親解脫苦難。目連遵囑照辦,果然湊效。”

“這種佛家的活動就被稱爲盂蘭盆會。盂蘭是天竺梵語的音譯,意爲倒懸,形容亡人之苦。盆是指盛放供品的器皿。盂蘭盆即指這樣的活動可以解脫先亡人的倒懸之苦。”

凌風有些訝異,想不到這小姑娘對這些還挺了解。

覺察到凌風在瞧她,似是知曉其心中所想,李秀寧嫩臉染上一層紅暈,嬌俏可愛地吐吐香舌道:“這些我也是聽父親當年提過。在那天的時候,我們還會放河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用以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凌風呵呵一笑,這些古老的習俗在後世雖然還有,但畢竟少多了,像他就完全沒有經歷過放河燈,每年祭祖也只有清明節纔會去。不由想起已逝的父母,眼中掠過傷感之色,岔開道:“希望解暉這個壽誕可以過的順利吧。不然生祭可就要一塊過了。”

李秀寧紅潤的臉蛋登時變得慘白,車外的胖子則恨不得撫掌,大聲叫好。

安隆當然知道解暉與宋缺關係並不像表面那般親密,而凌風爲了他的霸業,必然要入主巴蜀,與之爭執。那時解暉如若站不好隊,必死無疑!

過了不久,凌風奇怪道:“對了,胖子,你爲什麼要走東門?”

李閥在大興以東的勢力還是較爲穩固的,以西由於西秦薛舉的緣故,不被中立的勢力看好,基本上沒有什麼影響力。

李秀寧也一副好奇的模樣,要不是這傢伙心血來潮地走東門,自己怎麼可能淪爲階下之囚?

安隆嘆道:“如果我說我離東門近些,懶得跑腿,你們信不信?”

“……”

有時,真相就是這麼簡單。

第174章 技遜一籌第301章 情孽糾纏第305章 戰神傳說第163章 惜花之人第233章 洪荒神話第217章 劍聖遺兵第042章 宵小之徒第209章 地仙劍意第027章 長生玄奧第275章 三魂七魄第202章 姦夫淫婦第005章 初吻被奪第322章 聖帝天帝第060章 太極克敵第317章 血書公道第158章 邪帝舍利第100章 剽竊歌曲第343章 逃離皇宮第122章 青樓踩點第250章 王大將軍第271章 秀瑤誘惑第091章 會中諸堂第106章 奴婢婠婠第020章 男兒一諾第238章 生不如死第227章 大明尊教第056章 大江遇險第026章 天人永隔第246章 人仙殊途第028章 道心種魔第076章 人魚秋雁第257章 武尊畢玄第234章 人皇伏羲第343章 逃離皇宮第196章 你不該來第151章 兵臨城下第097章 東溟賬簿第100章 剽竊歌曲第291章 飛馬牧場第288章 我是誰人第016章 武功境界第063章 欲謀天下第121章 九江城內第003章 白衣女子第207章 九幽惡魔第199章 天上人間第320章 玄奘青雅第041章 風起南陽第059章 臨時切磋第279章 婚禮風波第332章 大典之前第037章 北國風光第043章 再起風波第004章 除惡務盡第207章 九幽惡魔第240章 武尊親弟第068章 尚明挑戰第118章 倚天屠龍第060章 太極克敵第121章 九江城內第251章 董家酒樓第118章 倚天屠龍第100章 剽竊歌曲第114章 如何抉擇第325章 邪帝現身第089章 洛陽賭約第190章 神秘尊主第060章 太極克敵第243章 偉大發明第228章 手印翻天第183章 致命誘惑第193章 不凡之夜第025章 劍魔輪迴第176章 生死一線第222章 何爲真相第122章 青樓踩點第079章 天下美女第214章 奇招退敵第232章 美女羲和第208章 生死囚籠第283章 武學難題第115章 深夜有感第248章 脫胎換骨第155章 身陷危機第186章 成功反擊第263章 凌風之死第013章 溫馨感覺第113章 再見淑明第134章 留女爲質第160章 雙修大法第011章 馬背調情第208章 生死囚籠第054章 華夷之分第328章 緣起緣滅第238章 生不如死第183章 致命誘惑第167章 無心插柳第120章 小小切磋第328章 緣起緣滅
第174章 技遜一籌第301章 情孽糾纏第305章 戰神傳說第163章 惜花之人第233章 洪荒神話第217章 劍聖遺兵第042章 宵小之徒第209章 地仙劍意第027章 長生玄奧第275章 三魂七魄第202章 姦夫淫婦第005章 初吻被奪第322章 聖帝天帝第060章 太極克敵第317章 血書公道第158章 邪帝舍利第100章 剽竊歌曲第343章 逃離皇宮第122章 青樓踩點第250章 王大將軍第271章 秀瑤誘惑第091章 會中諸堂第106章 奴婢婠婠第020章 男兒一諾第238章 生不如死第227章 大明尊教第056章 大江遇險第026章 天人永隔第246章 人仙殊途第028章 道心種魔第076章 人魚秋雁第257章 武尊畢玄第234章 人皇伏羲第343章 逃離皇宮第196章 你不該來第151章 兵臨城下第097章 東溟賬簿第100章 剽竊歌曲第291章 飛馬牧場第288章 我是誰人第016章 武功境界第063章 欲謀天下第121章 九江城內第003章 白衣女子第207章 九幽惡魔第199章 天上人間第320章 玄奘青雅第041章 風起南陽第059章 臨時切磋第279章 婚禮風波第332章 大典之前第037章 北國風光第043章 再起風波第004章 除惡務盡第207章 九幽惡魔第240章 武尊親弟第068章 尚明挑戰第118章 倚天屠龍第060章 太極克敵第121章 九江城內第251章 董家酒樓第118章 倚天屠龍第100章 剽竊歌曲第114章 如何抉擇第325章 邪帝現身第089章 洛陽賭約第190章 神秘尊主第060章 太極克敵第243章 偉大發明第228章 手印翻天第183章 致命誘惑第193章 不凡之夜第025章 劍魔輪迴第176章 生死一線第222章 何爲真相第122章 青樓踩點第079章 天下美女第214章 奇招退敵第232章 美女羲和第208章 生死囚籠第283章 武學難題第115章 深夜有感第248章 脫胎換骨第155章 身陷危機第186章 成功反擊第263章 凌風之死第013章 溫馨感覺第113章 再見淑明第134章 留女爲質第160章 雙修大法第011章 馬背調情第208章 生死囚籠第054章 華夷之分第328章 緣起緣滅第238章 生不如死第183章 致命誘惑第167章 無心插柳第120章 小小切磋第328章 緣起緣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