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李績的奏章

李績既然要問這樣的問題,孫享福就只好拿自己的專業知識來說了,組織了一下語言才道,“大都督,其實草原上野草茂盛的地方,都是很適合耕種的地方,尤其是河套地區,水資源豐富,基本都不存在什麼大的旱澇災害,長安今年銷售火爆的香瓜,棉花,在這裡種植其實更加合適,而且,還有更高價值的東西可以在這裡種植,那就是香料。

西域商人運送到長安,價值一貫多一斤的小茴香,我稱之爲孜然,那東西在這裡就可以種植,而且產量極高,畝產能夠達到一石多。”

“畝產一石多?一斤一貫多?這就是說,種植一畝你所說的孜然,能夠賣出一百多貫錢?”

“呃,您要是這麼算,也沒錯。”

孫享福說出來的數據比較保守,後世孜然的畝產一般能輕鬆達到一百多公斤,大概是兩石左右,要是孫享福種出和後世一樣的產量,那麼畝產的經濟價值有可能達到兩百多貫,要知道,長安的香料,最低的時候也沒低於過一貫錢一斤,冬季缺貨的時候甚至賣到過兩貫錢一斤,反正吃的起香料的人,也不會在乎那一點點錢。

聽到孫享福確認的話語,哪怕是李績這種並不是很貪財的人都嚥了咽口水,能有這麼大的賺頭,別說是那些有錢人,自己都恨不得搞點錢來投資。

“那個,此事你且不可對外人提及,老夫要上奏陛下。”

“您請自便,請自便,反正我也就是說說。”

在幕後做一把推手就得了,孫享福可不想讓所有人都求告到自己這裡來,現在他可是個庶民,萬一那些龐大勢力急眼了,自己這條小魚可就活不成了。

利益幾乎是可以引導一切的存在,當大傢伙知道關外的草地上能夠種植畝產一石多的香料的時候,這裡的土地就會變的值錢起來,就會有很多的勢力想要來瓜分它,這就會跳入孫享福設計的巨坑之中。

你種香料,難道不需要人手嗎?難道不需要安全保護嗎?難道不需要基礎建設嗎?所以,在種香料之前,你必須要先進行一**的投資,等投資完之後,這裡的草原變成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時候,那麼這裡就變成了漢人賴以生存的固有土地,遊牧民族再也難將它奪走了。

尤其是靠近山西的後套地區,這裡煤炭儲備豐富,稍作開發,就能解決人們的冬季生存問題,所以,前景是非常美好,可行性是非常高的。

李績的奏章裡到底跟李世民怎麼說,孫享福管不着,他只知道,自己和那幫死囚們要在朔州待不短的時間,因爲新接手的地盤裡有很多工作需要做,防務是最先要解決的問題,像朔州這種半胡半漢的地區,治安也不是很好,歸了朝廷之後,這裡可不能繼續那麼亂下去,是以,政治管理方面,朝廷還需要給這裡派人,在各方面工作沒有辦妥之前,李績和大軍不會走,他們不走,孫享福這些人自然也不會走。

城門洞和城門樓成了死囚營臨時的居所,李世民放李績在這裡有什麼更多的戰略意圖死囚營的人們都沒有資格知道,他們只知道大都督下了命令,城牆上的所有防具,都要修理好,有破損,坍塌的地方,也需要修補,那怕現在是寒冷的冬季,也不是他們偷懶的時候。

“君買,把咱們的人手散出去,看看附近有沒有煤炭,找到了的話,用犁耙車拉些回來。”

孫享福的私人護衛並不是死囚,督戰隊的人管不到他們,事實上,從樑師都死後,孫享福已經不算死囚營的一員了,因爲他只需要歷一戰,就能免死,現在,只是他百日枷刑的時間還沒有到而已,不然,他就已經是個自由人了。

“找煤炭幹啥?”

“燒火炕啊!你不覺得在這裡沒有那東西,睡覺老不得勁了麼?”

孫享福每走到一個地方,都希望把那個地方變的宜居起來,他認爲這就是自己爲大家做的貢獻,火炕是去年冬天纔在長安興起的,自然還沒有傳到這個去年還不在大唐統治之下的城市來,是以,孫享福想把這個東西弄出來,讓這裡的人們的冬天好過一些。

放飯的時間是死囚營的這些人最開心的時間,不僅因爲這個時候可以休息,還因爲這個時候他們可以聚集到孫享福的身邊,再也不用擔心那些貪婪的看着自己身上棉甲的士兵會找機會搶走自己身上的棉甲,這東西穿在身上可暖和了。

“城牆要修補的地方也就那麼多了,我看修完了,他李大都督還讓咱們幹啥。”

忙活了一天,手指有些凍僵的唐奉義回到了城門洞裡,看到了孫享福爲大家煮的面片兒,立馬就搶了一碗在手中,一邊吞吸着一邊道。

“城牆修完了,修民房啊!朔州之地,需要修建的地方很多,不過,皇帝的聖旨就快下來了,你們應該不會沒完沒了的在這裡幹這種活了。”

孫享福知道李績肯定會以最快的速度,將自己先前和他的談話內容傳到李世民哪裡,李世民知道這個消息之後,一定對自己有新的處置,而且,在瞭解了朔州的情況之後,一定會給死囚營記一功,這個功勞能不能讓他們免死不好說,至少肯定會比現在的狀況好。

然而,孫享福不知道的是,倭國居然在短短兩個多月之後就對洛陽九一八事件作出了回覆,回覆李世民的是倭國的聖德太子廄戶,因爲這時的推古天皇病重,快要掛了。

回覆的內容一如孫享福所料,廄戶先是承認了犬上二田耜是倭國的敗類,不僅是此次在大唐,之前在倭國也是幹盡壞事,所以,大唐殺他殺的對,廄戶對推古天皇的用人不當感到慚愧,並且向大唐受到傷害的百姓表示道歉。

然後,明年夏天,倭國將會派出更大規模的使團到大唐朝見皇帝陛下,並會爲大唐的皇帝陛下帶來不下百船的禮物,更希望大唐與倭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和商貿往來不要斷絕等等等等,言詞可比之推古天皇的那份國書謙卑的多。

這封由倭國人傳來的信件是被內侍當堂打開,當堂念出的,衆臣聞之是一片譁然。

什麼時候大唐殺了別人的使節團,還變的有理了,就因爲那出大戲嗎?

表情最豐富的自然是李世民,他想不到這一切都被孫享福那小子事先猜中了。

“陛下,既然此前孫正明殺的是倭國的惡使,並未使國家信譽受到損害,那麼他的罪名便不成立,老臣請求,恢復孫正明的爵位。”

魏徵是公道人,此前他勸李世民暫赦孫正明的,結果被李世民判了個枷百日,本來他還認爲有些不公,不過後面加判了一個充軍死囚營,這就是夠重的了,一般情況下,這樣的死囚是很難活着回來的,跟判死刑沒有什麼區別。

而現在,倭國的太子,下一任天皇都來信自承錯誤了,這就說明孫享福此前做的事情不僅沒有損害國家信譽,還是一種懲惡揚善的行爲,功是功,過是過,既然罰了過,就應該賞功,這是魏徵心裡一杆公平的秤。

孫享福的一干利益盟友聽了魏徵的話,自然是跳出來替孫享福說話,現在誰都沒有理由反對魏徵說的話了,因爲此前就是那些七宗五姓系的官員在幫孫享福唱功,想把他推到朝臣序列裡,剝奪他手上各個大產業的經營權。

但是,有一個人不同意,那就是李世民,他並沒有糾結孫享福殺倭國使者對不對這個事情,他所氣憤的是‘擅’殺倭使這件事情,關鍵是在這個‘擅’字上,如果朝廷的大臣都擅自行動,不受控制,那讓他這個皇帝怎麼管?

不過巧的是,這個時候,朔州八百里加急也到了,這可是李績三天前發過來的正式奏報。

朔州大捷,樑師都首級隨同幷州大都督李績的奏報一同被送到了太極殿上。

“驗首,念捷報。”

此刻,李世民的心情非常的好,不僅是因爲李績打了勝仗,而是因爲這個捷報來的太及時了,正好可以把孫享福封爵的事情含糊過去,至少得枷夠他一百天,讓自己出了氣再說。

然而,下一刻,李世民的下巴就差點掉在了地上,李績的這封捷報太簡短了,而且,有些離奇。

裡面的核心內容就幾句,十一月二十,大軍先鋒死囚營二百騎抵達朔州馬邑城下,時逢降將樑洛仁起兵誅殺叛逆樑師都,樑師都不敵,率殘部二百餘衆出逃,在城門口遭遇了死囚營一干人等,被亂箭阻擊,未有一人逃脫,樑師都本人被孫正明陣斬,隨後先鋒大將牛進達趕到,朝廷未損一卒,收復朔州全境。

李世民很想腦補一下孫享福臨陣殺敵的樣子,但實在覺得滑稽,不可想象,所以,姑且就先信了李績的話。

本來他想直接和大臣們討論朔州後續的工作的,卻又見魏徵跳了出來。

“孫正明陣斬賊首,有大功,陛下應儘早復其爵位,加以封賞,以免寒了爲國效力者之心。”

“復······是不能復的,既然孫正明前後有兩功,便着禮部和兵部重新議功封賞。”

其實,跳出來的要是別人,李世民還真就可能同意了,但跳出來的竟然是魏徵這個死頂牛,李世民就不爽了,故意找了個藉口道。

魏徵聞言,也覺得李世民說的有道理,前後兩個功勞都很大,如果只是復爵,不加賞,那就顯得朝廷有些刻薄了,然之後,他也閉嘴不再提此事,和大傢伙討論起了朔州的民生政治問題,直到一個時辰後早朝結束,內侍王得用才從袖子裡面拿出了一個信封給李世民道,“英國公密奏。”

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116章 李香蝶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328章 全民運動會的構想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282章 談心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399章 又來鬧事第五十五章 考評藝人第323章 又出招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235章 胡商到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七十七章 至尊皇庭第538章 烏龍般的彈劾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421章 又上朝第498章 劉永的當官經歷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304章 機會來的不是時候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509章 大招工第235章 胡商到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165章 忽悠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124章 試藥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212章 驚覺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四十四章 表字正明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698章 種子上面坑一撥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132章 進了寶地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180章 行軍難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435章 任務艱鉅第400章 再對質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267章 受邀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
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116章 李香蝶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328章 全民運動會的構想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282章 談心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399章 又來鬧事第五十五章 考評藝人第323章 又出招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235章 胡商到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七十七章 至尊皇庭第538章 烏龍般的彈劾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421章 又上朝第498章 劉永的當官經歷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304章 機會來的不是時候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509章 大招工第235章 胡商到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165章 忽悠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124章 試藥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212章 驚覺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四十四章 表字正明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698章 種子上面坑一撥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132章 進了寶地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180章 行軍難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435章 任務艱鉅第400章 再對質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267章 受邀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