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

自從孫享福和虞秀兒到虞府回門時帶回來一些蒙學典籍之後,孫得壽和孫麗麗以及幸福村來的二十個孩子便結束了他們幸福的童年時光。

長嫂很兇,戒尺抽人很疼,每天十個字,不會讀寫,連大哥也護不住自己,還有那些四個字四個字的經文,每天要搖頭晃腦的讀兩個時辰,真是有種生不如死的趕腳。

孫享福很忙,長安的第二場雪來了,連渭河都結了冰,在工地上忙碌的突厥俘虜每天都會凍死好幾個,偏偏這個時候由於食物的單一和匱乏,漁業司兩家鋪面的魚貨銷售異常火爆,鱗片魚都賣到了四十文一斤,堪比羊肉,可即便這個價,一天也要幾萬斤才能滿足市場,就算漁業司有再多的儲備,在沒有來源的情況下,也承受不起這個市場的供給,於是,冰下捕撈法也要推出,孫享福親自指導,花兩天時間才教會漁業司的捕撈手們。

這一日,孫享福家的一間暖房裡,一碗白嫩嫩的豆腐花被聶三娘端了出來。

“村長,夫人,成了。潔白如雪,溫軟如脂,沒有難聞的豆腥味。”

孫享福接過白瓷碗,拿了個勺子,舀了一勺放入嘴中細細品了品。

“嗯,這個味道不錯,要是來點蜂蜜霜糖,或者酸菜沫子加入其中就好了。”

其實孫享福想說,就這這個味的,後世的農村老家,每到了隆冬時節,各家都會打豆腐,而這時孫享福都會守在一旁等着吃豆腐花,對於豆腐的整個製作流程他十分熟悉。

記得讀研後有一年回家,爺爺打豆腐的時候把石膏放多了,豆腐硬的難以下嚥,孫享福還特意問過奶奶打豆腐時放石膏的比例,現在,聶三娘和府中的僕役完全按照他的要求來打豆腐,自然是不會有什麼差錯。

“娘子,來一碗。”

說罷,孫享福將一碗放了蜂蜜的豆腐花遞給虞秀兒,果然,才吃了一口,虞秀兒就愛上這種食物了。

其實豆腐漢代的時候就有,乃是淮南王劉安發明的,但起初很難吃,沒有人制作,後來劉安造反失敗自盡,這豆腐也就沒有人繼續研究下去了。而現在孫享福叫人制作出來的,是經過千年的技術累積而成的最佳製作方法,當然美味。

唐人喜甜,孫享福則不然,加一點酸菜沫子的豆腐花也是美味,一連吃了兩碗,孫享福才道,“用綢布包住這些豆花,按壓脫水,便成豆腐。再用重物按壓,可成豆乾,適當的加些雞蛋清,可使豆乾更加滑嫩,還有那豆渣也是寶,可以加些豬油蔥花茱萸在鐵鍋裡翻炒,是道好菜,還可搓成團晾乾,切成片之後下火鍋,亦是美味。”

大豆一身是寶,有植物肉之稱,而且產量大於糜子,大米,高產而不傷地,即便在這個時期用新開出來的荒地種植,每畝的產量也達到了三石多,孫享福有信心,明年開春之後再種的大豆,畝產一定能超過四石,這就比這個時期畝產兩石左右的其它農作物多了一倍的產量。

“這豆腐花,夫君應該立即送些到翼公府上,或者御膳房。”

“哦,送給翼公府上倒沒什麼,送到宮裡去,你覺得爲夫能討到什麼好?”

孫享福一想起長孫皇后那鐵公雞的模樣,就鬱悶,漁業司現在眼看着要發達了,她居然又給自己派來個監丞,白白分了自己一成的好處去,現在,除開那些書吏和僕役的薪俸,孫享福能拿到手的錢,僅只一成而已。

“有妙物現世,不第一時間呈獻君主,恐君主不喜。”

瞧瞧人家古代人的思想覺悟,聽了虞秀兒這話,孫享福才知道,自己爲什麼有功也不得封賞了,原來是李世民心裡有梗,於是當下也不多說,派人用將豆花裝了幾大食盒,又將打好的豆腐塊切了些,往宮中而去,至於翼國公府,有德叔送去就好。

孫享福有直通御膳房的穿宮牌,不一會,就見到了羅闐,在羅闐這裡要了個小碳爐將快要涼透的豆腐花加熱之後,盛在瓷碗之中,加了蜂蜜,先讓他嚐了一碗,得到羅闐的誇讚之後,二人便拎着加溫好的食盒,匆匆往麗政殿趕去。

李世民現在的日子過的很舒坦,他從來沒有這麼渴望下雪,一旦下雪,突厥人的行動就變的遲緩,尉遲恭就會有捷報傳來,現在,頡利馬上就要到玉門關了,而他的十五萬大軍,也只剩十萬出頭,百萬牛羊,更是被尉遲恭和張公瑾搶劫了一半,只等程咬金最後給他狠狠的一擊之後,便放他的殘部迴歸草原,所以,李世民每天都在等大小的捷報中渡過的。

“啓稟陛下,娘娘,有御膳房羅總管和漁業司的孫下牧求見。”內侍王得用通傳道。

“呵呵,他二人一起來,莫不是有美食獻上?快快帶進來吧!”李世民貓冬的時候最愛練書法,聞言與在一旁爲他磨墨的長孫皇后相視一笑道。

這是孫享福第一次主動給皇帝獻東西,在這兩口子看來,這丫的娶了媳婦,確實是開竅了。

“諾。”

王得用退下,不一會,羅闐和孫享福二人便被帶入殿中。

“陛下,孫下牧今日又研製出了美食,名曰豆腐花,微臣正要獻與陛下一食爲快。”

“呈上來。”

羅闐平日裡就負責伺候李世民膳食,得了允許,便在案几前將食盒打開,裡面裝有一盆熱氣騰騰的豆腐花和幾個瓷碗,有的瓷碗裡面是糖,有的瓷碗裡面是酸菜沫,還有鹽和蜂蜜。他素知李世民夫婦胃口,喜甜,便盛了兩碗,加了蜂蜜和少許糖,放好勺子,將碗放在二人面前。

“皇后與朕同食。”

“陛下請。”長孫皇后也是捧起一碗道。

見那豆腐花白如雪,軟如膏,而且還有股淡淡的鮮香,李世民頓覺食慾大振,當然,他本來就是個吃貨,而且兩口都是吃貨,就因他們兩口子的三觀,導致了這個時期以豐腴爲美。

“嗯,甚是美味,此物可是大豆所制?”李世民初嚐了一小口,然後又吃了兩大勺才道。

“啓稟陛下,正是。”羅闐回話道。

“讓他說吧!”李世民看了一眼進入麗政殿後就有被打劫陰影,縮在後面的孫享福道。

“啓稟陛下,此物正是大豆所制,除此之外,還有豆腐,豆皮,豆乾,豆渣,都是美食,晚些時候,羅總管自會烹製出來,讓陛下品嚐。”孫享福知自己躲不過,於是上前拱手道。

“朕知大豆,人食易脹氣,多爲馬料,你這諸多美食都是大豆所制,人多食會否出現脹氣不適症狀?”李世民聞言眉頭一挑問道。

“回稟陛下,微臣苦心研製的這些豆製品美食,正是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纔敢獻與陛下品嚐。”孫享福老實答道,不過怎麼看,他臉上都有些許得意之色,這次,你應該要打賞一些東西給我了吧!

“哼,你小子,也就只會整天鼓搗這些東西了,朕問你,何時派人來朕的宮中盤火炕,裝暖壺啊!”

“呃,啊!這個,恕微臣考慮不周,沒想到宮中也需要,回去之後,定然馬上安排。”

自從孫享福大婚之後,他旗下由王富,王貴,馬林,張全四人的徒弟帶領的十幾支盤炕小分隊就沒有停止過工作。

秦瓊,獨孤謀,尉遲府,程府,裴府,還有長孫衝府,都盤起了火炕,而且,這幾家個個都是家大業大房間多,好幾天都沒有忙完,但消息卻是先傳到了李世民這,有好東西,臣子先享用,之後才輪到帝王,這叫李世民如何忍得。

所以,這幾天李世民就是在看孫享福會不會主動來給自己盤炕,如果這人心裡當真無君無父,那麼就算不判他的死刑,也會冷藏他一輩子,給漁業司派監丞就是一個警告。

可誰知道他今天一弄出豆腐花這樣的美食,就第一時間獻給了自己,總算他還有點良心,盤炕的事,或許真的是他思慮不周吧!

李世民不知道的是,要是不孫享福娶了虞秀兒這個賢內助,他會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遠,骨子裡,他是一點都不封建的,一切以君主爲上的思想,他根本沒有。

“行了,朕這次就恕你無罪,你這豆腐花甚是美味,將製作之法告知御膳房,就退下吧!”

得,好心好意來宮裡獻美食,居然就得了‘恕你無罪’四個字,這麗政殿真不是什麼好地方,這皇宮都不是什麼好地方,孫享福如是想着,卻不敢不把自己肚子裡的那點東西倒出來,否則,皇帝對自己的映像只怕不會改觀,事實上,他在李世民心裡的映像早就糟透了,最多是個做弄臣的料。

“啓稟陛下,臣有一事,必須給陛下提個醒。”

“提個醒?你小子倒是敢說,且道來。”

吃着人家的東西,一點也不嘴軟,還對人家橫挑鼻子豎挑眼,這樣真的好嗎?

孫享福此時真的很想把肚子裡的話憋回去的,但話已經出口,不說不行。

“其實,微臣認爲,豆腐它有關政治,陛下您想想,糜子,大米,麥子的畝產,皆不過兩石多,而大豆,至少也是三石多,如果是良田播種,甚至能達到四石多,而且生長週期短,偏暖的地方,一年可種兩季,如今,豆制食品可食······”

聽到這裡,李世民的眼中突然爆發出一抹精光,揮了揮手道,“王得用,速傳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入宮。”

說罷,李世民又指了指孫享福道,“你小子就別出宮了,去御膳房,把你所說的幾樣豆制美食製作出來,朕晚膳要用來招待大臣。”

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347章 農門的新課題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474章 房謀第754章 到伊鐵爾第666章 書畫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116章 李香蝶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635章 小池和江河大海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168章 情報組織第二十二章 上衙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584章 九垸縣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717章 到遼東第368章 定計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280章 餐桌議事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168章 情報組織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555章 再會夷男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382章 滿月酒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165章 忽悠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第598張 複製和引進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760章 治理難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387章 開考第755章 過黑海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295章 貞觀三年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134章 對嶺南的暢想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285章 上朝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355章 剖腹產子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461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257章 回紇臣服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十五章 好處不少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165章 忽悠第649章 武媚孃的心思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245章 兩個瘋子的碰撞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二十一章 皇家農莊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538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454章 軍議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149章 歸來第540章 幾點要求
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347章 農門的新課題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474章 房謀第754章 到伊鐵爾第666章 書畫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116章 李香蝶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635章 小池和江河大海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168章 情報組織第二十二章 上衙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584章 九垸縣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717章 到遼東第368章 定計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280章 餐桌議事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168章 情報組織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555章 再會夷男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382章 滿月酒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165章 忽悠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第598張 複製和引進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760章 治理難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387章 開考第755章 過黑海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295章 貞觀三年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134章 對嶺南的暢想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285章 上朝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355章 剖腹產子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461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257章 回紇臣服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十五章 好處不少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165章 忽悠第649章 武媚孃的心思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245章 兩個瘋子的碰撞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二十一章 皇家農莊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538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454章 軍議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149章 歸來第540章 幾點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