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機會來的不是時候

還別說,孫享福從幾個文臣哪裡沒有聽到什麼有用的建議,卻是從蘇定方這個武將這裡,聽到了一套可行的辦法,依律法治國,總不至於有什麼問題吧!

“諸位對蘇將軍之策,有什麼補充的嗎?”孫享福已然是要採納蘇定方的建議了,又再度向大家詢問道。ww.la

“大都督,卑職等到善陽來已有月餘,卻並不知曉善陽的核心政治方向,不妨藉此機會,您給我們講講,也好讓我等所思所想,能夠跟您保持一致。”

高季輔原本是個上縣的縣令而已,這次,一步升到了郡刺史的高位,還有些不適應,他所提的問題,也正是宇文節和張行成等人想問的,因爲,就剛纔這一會的討論中,幾人都看出了一些不正常的情況。

孫享福似乎並不想把這件事情完美的了斷,而且,不願意看到各大世家和睦相處,採用的策略,也並不像是要解決問題,否則,就應該聽從褚遂良的建議。

在來善陽之前,李世民一一召見過他們,談了很多,當然,李世民不會把自己所有的想法都告訴他們,只是叫他們配合孫享福,學習孫享福的施政套路,治理好未來即將建設起來的幾座郡級城池,推進民族融合等等。

像挑動世家爭鬥,幫助他集中皇權的事情,以這幾個人的級別,還不夠資格聽,就算聽,也是由孫享福這個做臣子的來說給他們聽。

高季輔既然提到了這茬,孫享福也覺得很有必要跟他們說說,於是道,“咱們善陽本來是什麼都沒有的一片荒草地,這些世家子爲什麼而來?

利益而已。

本督最先放出了香料的種植之法,引得太原王氏遷民關外種植,知道本督當時給太原王氏提了什麼條件嗎?

所遷之民,必須在善陽上戶籍,繳納相應人頭稅,並且,戰時要服兵役。

爲了利益,他們答應了,然之後,我善陽的戶籍冊上面,就多了兩萬多戶農戶,共四萬餘青壯。

再之後的事情,你們差不多也瞭解了,香料田種植成功了,王氏獲利巨豐,其它幾家,便像聞着了血腥氣的蚊子,在本督公佈了招商引資,開發北地的計劃之後,他們一股腦的就撲上來了。

知道這次,善陽的戶籍名冊上,增加了多少戶百姓嗎?”

孫享福說到這裡,目光看向了褚遂良,最近是他在幫孫享福打理這些民政事務,這個數據,他應該清楚。

“呃,截止本月,各大世家遷往關外的農戶達到了二十萬戶,差不多有四十多萬男女青壯。”

褚遂良似乎意識到了孫享福要說什麼,接話報出了數據道。

“大家聽到沒有?只是因爲關外有利益,他們就能夠調動二十萬隱戶到這裡來,幾大世家的產業,全國各地到處都是,相信,二十萬戶絕對不是他們的極限,他們隱藏那麼多農奴,畜養數以萬計的私兵,所謂何事?”

說到這裡,所有的人,其實已經明白了孫享福要講的意思,世家門閥,國之大害也,成長到了五姓七家這樣規模的家族,即便是他們不幹什麼謀逆叛國之事,也會無形之中與國家爭利,因爲他們的量級太大了,普通百姓根本接不起他們的招,只有國家,夠資格跟他們玩玩。

“大都督的意思,莫非是要放任幾家爭鬥,爲朝廷謀取利益?”褚遂良不是傻子,孫享福的話說的這麼明白了,再結合善陽和朝堂的一些事情,他已經把孫享福正在做的事情猜了個*不離十。

孫享福是想挑動世家爭鬥,而他的背後,很可能有皇帝的授意和支持,而他們這些人被派到孫享福屬下來,就是要幫助他把這個事情辦好的。

“不僅僅只是放任,還要主動出擊,在保證發展大計不受影響的情況下,讓幾家變的勢同水火。”孫享福又加了把勁道。

想想此前,朝廷要做什麼大工程的時候,能夠爲朝廷大量提供糧食,木料,或者鐵器資源的,只有他們五姓七家,價格還不是隨便他們喊。

現在,孫享福通過手段,將王家弄出來與其餘六家對立了,至少,在做大事的時候,朝廷有了兩個選擇,能夠多少壓壓價。

當然,最完美的結局是瓦解他們所有的聯盟,在朝廷想要幹什麼事情的時候,有很多種選擇。不過,這基本不可能。

其實,將其餘六家的的聯盟再度擊破,多拉一個山頭出來,朝廷現在正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就好辦的多了。

比如這次建設渭南的建材方面的事情,如果再有一家能夠跟王家一樣,倒向李世民這邊,那麼,李世民狙擊建材市場的時候,一定會讓其它幾家賠到姥姥家去。

“若是如此的話,蘇將軍此議,倒是有不少可以補足的地方。”

許敬宗雖然是秦王府十八學士出生,但幾度沉浮,並不是一直在中樞任職,李世民不將其留用中樞,也是有原因的,此人好利寡德,所出之策,皆過於陰險毒辣,不走正道,爲秦王府衆人和李世民本人所不喜。

然而,此人又確實有些能力,起碼,智商是蠻高的,陰險毒辣的計策,也是計策啊!總比好多人百無一策來的好。

聽他這麼說,孫享福和堂中衆人的目光,則是向他看來。

“都督若是不怕彈劾的話,可以先依蘇將軍所說,依法治之,再私下枉法,引起其它幾家不快······”

好計不能明言,他說到這裡,孫享福其實已經懂了,伸手打斷了他道,“倒不如這樣,諸位各自回去後,將自己想到的辦法,寫成陳條,本督擇其善者而從之,如何?”

孫享福是主官,這幾個前來學政的未來刺史能不能真的做上刺史之位,還得看他最後的評語,現在又怎麼會不聽從他的吩咐呢!

不一會,衆人散去,孫享福卻是將唐奉義留了下來。

“老唐,這事你怎麼看?我要聽實話。”

“千載難逢之機也,若是你真敢做的話,姓許的那傢伙出的計策,足以讓幾大家族徹底的鬧將起來。”唐奉義想都沒想就道。

聞言,孫享福卻是搖了搖頭道,“現在不能亂,關中不能亂,我北地更加不能亂,朝廷的改革和北地的發展大計意義太過重大,要是受到干擾,胎死腹中,則得不償失矣。

所以,這個機會雖然千載難逢,卻是出現在了不該出現的時段。”

五姓七家的私兵開戰,這樣的新聞,放在長安,絕對是爆炸式的,按照唐奉義之前所說的意思,孫享福只需要稍微放縱一下,再暗地裡使些什麼嫁禍,誤傷的手段,弄死其中一兩個嫡系公子,那麼就能跟輕易的將一場局部鬥爭,挑撥到全面戰爭的層面。

然而,爲了內部暫時的安穩,李世民連攻打高句麗的機會都放棄了,又何況是這些呢!

一旦幾家開始大規模的幹仗,那麼,給薛延陀派官,向薛延陀輸出文化,推進同化的計劃,也勢必會擱淺,這可是孫享福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當聽到許敬宗的計策的時候,孫享福考慮了可行性之後,反而清醒了,讓他們保持爭鬥可以,卻不能在這個時候將他們引入全面戰爭。

所以,孫享福在與唐奉義密議一番之後,趕往了軍營處,像王旭這樣的公子哥,要是在牢房裡待久了,可是會抓狂的。

“王公子,你們鬧這麼大,叫我如何收場?”

孫享福見到王旭之後,首先就露了個爲難的表情,這麼質問他,反倒叫被關了一天多的王旭不但發不出火來,還一副不好意思的樣子。

“他們幾家太過份了,不給點教訓,難解我心頭之恨,不過就是殺他們幾個家兵而已,他們居然按敢召集人馬,衝擊我家的香料田,你放心,這事鬧的再大,也有我王家頂着,你只要把我放出去,我自會運作。”

“嗨,鬥氣,傷錢,此時正是春耕搶種之時,若是你們王家因此耽誤今年的開荒,搶種,損失可是會很大的,王侍中與本督在關中的合作,王公子應該知道吧!這次,我們會狠狠的坑他們幾家一把,王公子回去之後,先將被搗毀的田地種植起來,另外,敦促好開荒墾地的農戶,盡最大可能多開些地出來,後面的賬,咱們慢慢跟他們算。”

見孫享福是來放自己的,而且還要和自己一起謀劃打擊其它幾家,王旭的心情頓時好了許多,道,“此事你放心,我王氏比他們幾家早一年到關外來,開墾田地的經驗足的多,速度自然是比他們快,本公子出去之後,會親自前往各地監督,對了,那柞樹苗和種子,你收到了吧!”

“放心,種樹的事情,我不會忘,不過這次你屬下那些被抓的人就留下吧!皇帝很快就要北巡,我要給他一個交待,這些人,我正好可以用來種樹。”

王旭聞言一愣,隨即想明白了一點,自己的屬下留下,那麼,其它幾家的屬下自然也會被孫享福留下,這樣就避免了起大規模武力衝突,如果是種植柞樹的話,其實也沒什麼,這東西,以後很可能是幫助他和孫享福盈利的東西,便道,“也罷,反正他們幾家參與的人,比我家的多,你就都留下吧!那個,皇帝北巡的目的是什麼?”

“當然是查看北地的開發情況,你用心些,做出了成績,相信以後朝廷有什麼項目,會更加願意跟你們王氏合作的。”

王旭聞言,便將此事記下,現在,和朝廷合作,就會有巨大的利益,王氏父子當初既然選擇了爲了利益爭一爭,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點了點頭道,“如此,某這便告辭了。”

第二十二章 上衙第十九章 七宗五姓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458章 必須板正第305章 對策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335章 文化阻擊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124章 試藥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317章 逛夜市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648章 歸又去的玄奘第347章 農門的新課題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466章 大戰起第716章 南方種植事業第524章 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754章 到伊鐵爾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474章 房謀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第一章 落後的農耕社會第562章 利益第338章 返城第620章 九垸夜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182章 見李績第432章 小事情的必要性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271章 新作物第十二章 告狀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125章 審訊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133章 種稻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415章 回荊州第262章 一年升三爵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219章 追擊戰第130章 計策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565章 對於惡客的態度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711章 誣告第544章 偷跑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
第二十二章 上衙第十九章 七宗五姓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458章 必須板正第305章 對策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335章 文化阻擊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124章 試藥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317章 逛夜市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648章 歸又去的玄奘第347章 農門的新課題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466章 大戰起第716章 南方種植事業第524章 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754章 到伊鐵爾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474章 房謀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第一章 落後的農耕社會第562章 利益第338章 返城第620章 九垸夜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182章 見李績第432章 小事情的必要性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271章 新作物第十二章 告狀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125章 審訊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133章 種稻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415章 回荊州第262章 一年升三爵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219章 追擊戰第130章 計策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565章 對於惡客的態度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711章 誣告第544章 偷跑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