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

香料,茱萸,大豆,陶罐,製作工藝,俱齊。揚州農莊上千口子人頓時就進入了緊張的生產中,爲了保證秘方不外泄,入村的道路已經封鎖,爲此,孫享福還專門跟武士彠打好了招呼,武士彠本人,也跑來農莊裡視察了。

“你這鹹魚豆醬味道確實不錯,只要售價不高,百姓們一定很樂意吃。”碗碟之內,幾樣製作好的豆醬被武士彠一一試吃,其中,最美味的香料海魚醬他沒有誇,卻是誇了這普通的鹹魚豆醬,可見武士彠不僅是早年經商的時候有商業智慧,這政治智慧也不差。

“當然不會太貴,到時候我會制定二十文一斤的批發價,並且限制分銷的商家的零售價不得超過成本價的兩成,百姓們在市面上買到這種一斤裝的鹹魚豆醬,價格應該不會超過三十文,可是比買鹽吃划算的多。”

一斤豆醬裡面鹹魚的和大豆的比例差不多是二比八,鹹魚是三十文一斤進的貨,大豆則是三十文一百二十斤進的貨價,加上火耗和人工,整體算下來,成本十文不到。

而從嶺南拉過來的鹹魚裡面的含鹽量特別高,所用的鹽,又是精製海鹽,比大唐市面上的粗鹽的味道可是好太多了,這鹹魚豆醬,百姓買回去完全可以當鹽吃,即便以最高價的三十文一斤購買,也比買粗鹽吃還便宜,畢竟,一斤粗鹽裡面能供人吸收的鹽分未必有多少,售價卻達到五六十文以上,高時過百文。

“嗯,這個生意做得。”

武士彠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商人想要做大,就必須做利國利民的事情,孫享福將價格壓到那麼低,還有那麼高的盈利,這當然是們好生意了。

“應公別忘了,這裡面可有您一成的份子呢!”孫享福含笑道。

揚州望江樓分店固然是會盈利的,但真正的盈利點卻是在城外的農莊上,幾百萬石的大豆,製作成豆醬會有多少?他很有信心這鹹魚豆醬會鋪滿全國的市場,甚至大量的對外出口,因爲,這個時代,除了吐谷渾和于闐兩個產鹽大國,就沒有那個國家和部落不缺鹽,而且還是這種能夠直接食用的好鹽。

這樣的肥肉,孫享福會給真的和自己一條心的武士彠吃,卻不會給揚州的四大家族吃,他們或許能在這事情上賺點小錢,但也必須貢獻出自己的能量,和他們,只能算利益合作。

孫享福把製作豆醬的工坊放在揚州,勢必會給揚州帶來很多商機,往來的客商多了,揚州的財稅肯定有所增加,而隨着商業的繁榮,人們會在這裡買到更多,更全的商品,作爲運河上的一大中轉站,揚州的經濟再上一層樓是必然的。

罈罈罐罐的事情又忙活了兩天,等船隊的病患好的差不多以後,船隊就必須要出發了,皇帝那頭還等着大家回去交旨呢!

臨行前武士彠和四大家的人都來送行了,同來的還有武順娘和武媚娘,孫享福也沒讓她們白來,一人又給人了他們一包荔枝冰糖,就讓兩個小丫頭歡天喜地的了,至於在家裡捱了武士彠一頓鞭子的武元慶,以後應該再也不敢對孫享福有什麼想法了。

和幸福號不一樣,朝廷的官船和嶺南來的船逆水行舟都比較慢,很多時候還要靠縴夫拉,是以,當船隊到洛陽的時候,都已經快到九月底了,提前大隊伍三天到洛陽的孫享福對洛陽分店的情況做了一番視察,並且,召集了管理層開會。

洛陽分店的管理權同樣沒有給本土的幾大股東,表演團隊和後廚團隊全部都是長安總店派過來的,只有服務員團隊,是就地招募培訓,反正控制好了廚房和表演班子,其它的,被別人學去也無妨。

孫享福任命了一個叫張萬春的人暫時管理洛陽分店的經營,他是長孫衝推薦的人,臨時管理過長安總店一段時間,經營的還不錯,演藝班子,則是姚紅袖帶隊培訓藝人,開業的時候,新挑選出來的許仙和白素貞的扮演者會在洛陽店的舞臺上,從頭開始演戲劇白蛇傳,對於演了大半年的東西,姚紅袖從長安帶來的原班人馬錶示無壓力,他們在洛陽的主要任務,還是培訓新人。

古人可都不是傻子,這些表演上的東西,只要上了軌道,大家就知道怎麼做,孫享福的重心還是在城外的農莊上面,結束了長安兩天的經營會議之後,孫享福便帶着護衛來到了溪村。

“村長,你這一去就差不多半年,俺們大傢伙可想你了。”

王二牛在村口迎接了孫享福,帶着他一邊往村裡走,一邊笑道。

半年時間,溪村的變化很大,首先就是全村蓋上了磚瓦房,修上了水泥曬穀場,遠遠的一溜池塘旁邊,孫享福還看到了成排的屋舍,他知道,那是雞場和豬場。

“你哪裡是在想我,是在想那些能讓你發家致富的點子吧!”

孫享福笑着回了一又有問道,“今年田地裡的收成怎麼樣?”

“還行,麥子畝產四石左右,把縣令給樂壞了,長安送過來的瓜物種子,二力在沿河的地方都種上了,正好現在可以請你嚐嚐鮮。”

溪村臨水的地多,長安乾旱,種不了瓜物,在這裡卻是可以種,孫二力六月份的時候就專門過來洛陽教他們種植了,現在兩三個月過去,正好到了成熟期。

衆人說笑着,幾個十多斤的大西瓜便被王二牛用刀切了開,孫享福和席君買等侍衛紛紛吃了幾塊,味道還不錯。

“早種的瓜酸,遲種的瓜甜,你這瓜,在長安能賣上好價錢。”

九月天,長安其實已經很涼了,但這個時節能有甜甜的西瓜吃,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爲秋葉落的時候,市面上幾乎沒有什麼水果了。

“呵呵,就是怕其它方面供應不上洛陽店的消耗。”王二牛見孫享福誇他們溪村種出來的瓜甜,頓時開心的抓了抓頭,不過溪村的豬場和雞場才弄好沒多久,豬苗和雞苗都還沒有成長出來,是以,比較擔心。

“放心吧!今年長安各漁場,豬場,雞場的產出不少,會直接用船拉到洛陽來的,不過明年你這裡的產出得跟上,洛陽店,一天應該至少要消耗三五頭豬,過百隻雞,全靠你這裡供給。”孫享福一邊拿手絹擦嘴一邊說着,說完又向池塘旁的豬舍走去,王二牛在後面跟上。

溪村的豬舍蓋的不小,養殖幾千頭不成問題,這裡地方比幸福村大的多,人手也多,照看豬崽的是一個叫趙實的小夥子,據說是趙大的侄子,被趙大專門從老家叫到長安,跟着趙大學了一段時間養豬。

“村長,咱們幸福村培育出來的豬苗就是肯長肉,兩個多月已經七八十斤了。”趙實指着豬圈裡的數百頭半大的豬崽道。

在後世,品種好的豬三四個月就可以長到一百六十七斤以上,幸福村的豬種顯然還不夠優良,長到一百五十斤都需要將近半年,不過這方面孫享福不是專家,他只能夠根據有限的農作物,給豬造出營養更豐富的飼料。

現在糧價下跌的厲害,養豬的成本也下降了,肉的市場需求卻還在增加,養豬的前景一片大好,孫享福覺得,養豬的規模還能擴大些。

“嗯,養的不錯,不過你也不能光指着長安給你送豬苗過來,你們自家也可以在周邊收購豬崽,不同地方的豬習性或許不一樣,兩個地方的豬在一起雜交,說不定能培育出更加肯長肉的豬。

所以,你別光想着學習你叔叔的養殖方法,你要想着怎麼超越他,二牛,經費給我往足了給,如果今年溪村的豬場能夠出欄一萬頭豬,我給你們賞錢一百貫,如果你們能培育出比長安更能長肉的豬,我給你們賞錢五百貫。”

孫享福這麼一說,彷彿給趙實打開了另一扇門,其實後世的許多養殖科研單位就是這麼競爭的,誰的豬種最好,誰就能霸佔市場,獲得最大的利潤,這就促使了科研人員不斷的研究新的育種辦法和養殖技術,最終達到滿足全國人民吃肉的需求。

看過豬場,孫享福又去看雞場,中間的魚場其實沒什麼好看的,溪村有活水給魚塘增氧,夏天捕撈的時候,儲備的大魚數十萬尾,根本不愁給洛陽分店供應,而且,洛陽這邊並沒有像關中一樣的漁場扎堆,所以,這裡的魚甚至都不需要豬糞和雞糞來養殖,村民們收割過來的魚草就足夠餵養了。

同時,王二牛也貫徹了孫享福共同富裕的方針,在溪村發展起來了的同時,不忘帶動周邊村子發展,收周邊村莊農戶打過來的魚草,豬菜,讓他們掙點額外收入也是應該的,等雞場和豬場規模再度擴大之後,專門種植豬菜和魚草的田地就會誕生了。

雞的繁殖速度比豬快的多,尤其是高產雞第二代和第三代問世之後,每個月,光幸福村就能夠孵化出數萬只雞苗,溪村直接從幸福村弄來了五萬只雞苗,成活率在八成以上,現在那些雞的大羽毛已經長好了,過不了多久,就能產蛋或者吃肉,相信到了明年,這裡又是一個規模達到數十萬只的大型養雞場。

有的人或許覺得一個數十萬只雞的養雞場很大了,但是這些雞,也就夠洛陽城的人每人吃一隻的,洛陽城的人每人每年只吃一隻雞嗎?不可能,所以,養雞場的規模哪怕再擴大十倍,二十倍,也還是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的,要像後世一樣讓城裡的居民隨時到菜市場都能買到雞,至少要有一個年產量幾百萬上千萬只的養雞場。

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一章 落後的農耕社會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321章 善陽醫學院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337章 走進漠北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288章 密室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546章 善陽景象第347章 農門的新課題第260章 抓生產第257章 回紇臣服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133章 種稻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455章 巧遇小舅子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761章 家事第238章 都來了第139章 見韋李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751章 發動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187章 孫府迎客第534章 出手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649章 武媚孃的心思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115章 下揚州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五十四章 服務員到位第458章 必須板正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180章 行軍難第555章 再會夷男第366章 錢莊的真正用途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458章 必須板正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238章 都來了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398章 論法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340章 談條件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583章 回程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300章 大動作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第三十四章 唱詞
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一章 落後的農耕社會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321章 善陽醫學院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337章 走進漠北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288章 密室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546章 善陽景象第347章 農門的新課題第260章 抓生產第257章 回紇臣服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133章 種稻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455章 巧遇小舅子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761章 家事第238章 都來了第139章 見韋李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751章 發動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187章 孫府迎客第534章 出手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649章 武媚孃的心思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115章 下揚州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五十四章 服務員到位第458章 必須板正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180章 行軍難第555章 再會夷男第366章 錢莊的真正用途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458章 必須板正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238章 都來了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398章 論法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340章 談條件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583章 回程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300章 大動作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第三十四章 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