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關中計劃的推進

即便是以這麼巨大的薪俸漲幅,也差點沒能將新政實施,可見改革的難度,官員掌握了職田封地的資源,得到的收入遠遠不止表面上的那一點,只是因爲這次朝廷給的錢足夠多,他們也做出了一些相應的妥協而已,畢竟,李世民現在拳頭最大,他說必須要做的事情,沒有人能夠反對。

所以,至此以後,大唐的關中之地,基本上都變成了自耕農,那些家裡私田比較多的人,就只能像幸福村一樣,花錢僱工來種植了,按照孫享福的說法,最好是退掉一部分耕地,多弄一些湖區,多植樹造林,保住關中,以及關中上游的水系豐富,不流失。

而朝廷官員的收入,則是全面與職司和品級掛鉤,想更加的有錢,有地位,你就得想辦法升官,而不是像以前一樣,利用官員身份,去兼併土地,去剝削農民,現在,就算你土地多了,也未必掙的到錢,因爲,沒有那麼多人來幫你耕種。

清算從二月政令下達,一直持續到四月底才結束,而公民制度,也隨着清算改制的結束,在關中之地全面推行,之後還有兩項工作做完,李世民就可以起身北巡了,一是新農村建設規劃的啓動,二是渭南新城動工。

新農村建設李世民交給了長孫無忌來落實,他本就是戶部尚書,現在,還全面掌管了大唐錢莊,手頭上的錢足足的,而看到百姓的田地裡農作物長勢奇好之後,他終於捨得花錢了。

爲了把樣板工程做起來,長孫無忌特意到幸福村把孫大力請來給自己做了副手,先全面瞭解了幸福的情況,再開始設計規劃,最先建設起來的是樣板工程,長孫無忌一點都沒有馬虎。

首先是磚瓦房的要求,新的村落建設起來後,位置儘可能的靠近主幹道水泥公路,要有曬穀場,每幾戶人家,得有一口按壓井。

至於磚瓦結構的房屋,基本是參照小河集通往幸福村那條自建民居的結構建設,其實,那種房子最初的設計者也是孫享福,因爲不可能所有百姓都建的起像幸福村原居民所住的那種院落式的宅子。

所以,正中一個堂屋,左右兩側兩個房間的簡單磚瓦房成了長孫無忌的首選,在堂屋後面會有一個放農具的小房,後院,則是可以根據自己需求,建設一兩個房間,與廚房,柴房,以及甩在老後面的牲畜棚和茅廁,組成一個院子。

長孫無忌稱這種房屋爲一進磚瓦結構民居,這種民居建造簡單,住起來也方便,把堂屋的大門打開,直接就是大方桌,長條板凳,左邊正房主人住,右邊的可以給成家了的孩子住,後院的房間,可以給孩子住或留做客房,所有的房間都盤有暖炕,在後院,就可以對各個房間的暖炕進行加碳操作。

不僅是牆壁會刷水泥石灰,地面也會撲上平整的磚頭,面上水泥,屋頂上厚實的大青瓦,讓屋子即便是在夏天太陽暴曬的時候,也不顯得熱,堂屋通往後院的門一打開,空氣則是瞬間流通,和大多數百姓原先居住的泥土棚子不同,這樣的屋子裡面,一點泥星子味都沒有。

材料齊備的情況下,第一間樣板房在幸福村一百多個熟手工匠的建設下,不到十天就完工了,然後,成本測算也出來了,算上人工成本,一間這樣的一進民居,造價差不多十五貫,比善陽建一套這樣的房子貴多了。

不過,對於這個價格,李世民和長孫無忌卻都很滿意,如果十五貫能夠把房子的事情搞定,那麼,最多再用五貫錢的傢俱錢,關中一戶自耕農就能過上很好的生活,最後,他一拍大腿,決定就按照這個標準建了。

所有遷居到新房屋的百姓,除了要在房屋的建設過程中出動人力幫忙之外,只需要在兩年內,向錢莊支付十貫錢,就能拿到房契,另外的五貫錢,朝廷補貼了。如果到期不能還款的,錢莊會開始計算利息。

而且,所有孤寡家庭,軍戶家庭,費用全免,當然,一些原本家裡有錢些的人,可以加錢建設二進式民居,或者三進式民居。二等公民,最多隻能將房子建三進,否則就算違制。

因爲三進大宅,一般最少都有幾十個房間,可以住上百人,李世民對民用住宅限制規模,就是要逼這些人分家,防止地方大族出現。那些住不下的人,要是分家,去官府上戶籍,那麼,官府再給他分配的民居和永業田,可就未必和老宅在一起了。

新農村建設起來之後,會學習善陽,給每一戶都上門牌號,並且,今後新的公民戶籍冊子上,都會標明這個地址,這麼做有一個好處,就是讓寄信寄物成爲了可能。

在以往,通信這樣的事情,可是隻有城裡居住的大戶人家,官員,纔可能享受到的東西,但如果新農村全部建設好,這些普通農民,也能夠享受到這樣的服務。

長孫無忌今年的任務是給長安,萬年,藍田三縣所有的村落完成新農村建設,其實也就不到一百個村子,有他招募過來的數百工匠,以及這些村落自有的數萬青壯民夫,只要處理好拆遷和選址規劃的問題,完成任務一點也不難。

因爲,這個時期的老百姓不像後世那麼難以處理,基本是官府說怎麼幹,就怎麼幹,像這種給老百姓換新房子,大房子的好事,是沒有人反對的。

難的,還是渭南新城的建設,孫享福臨走前,其實給李世民提過不少建議,他的意思是將建設渭南新城的事情交給馬周來管。

一是因爲他有組織數萬人勞作的經驗,關中各大水庫就是他帶着幾萬突厥俘虜修的。

二是因爲他對善陽模式的研究最深刻,最能懂孫享福留下的那張總設計圖紙的意思。

要是把這張圖紙拿給朝廷的任何一位官員看,他們都會看不懂。

爲什麼呢?

不是說好建城的麼?

城牆都沒有,建什麼城?

然而,馬周卻是能看出它的門道。

以工商業爲主的城池,他的特點就是通。

整張圖紙,最顯眼的就是寬闊的公路,每一條道路縱橫交錯之後,都將通往一條關中已經修建好的水泥官道。

孫享福在給馬周的一封私信裡曾提到過,怎麼能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將渭南新城建設起來?

就是發動所有人一起來建,建城首先要建的,不是城牆,建好了城牆,那些建築材料,往返工地,可能就要繞路了,馬周只需要先修建好幾條主幹道就好。

這些主幹道,會把渭南縣的土地分割成一大塊,一大塊的。

然後,在這些塊塊中,直接上馬咱們要做的產業的工坊。

工坊建立起來了,工人來工作,要住民居吧!要日常消費吧!各種配套產業,想賺這些工坊的錢,也要把自己的鋪面開到這裡,那個時候,不用你去擔心什麼工人不足,建材不夠,等等之類的問題,人或者資源的產業,都會自然而然的往這裡涌。

比如,你在這裡建設一個超大的冶煉作坊,那麼,韋家就可能在你旁邊開一個超大的煤炭作坊,因爲他要做的你生意啊!

你在這裡開一個大型印刷作坊,就自然會有做墨生意的人來你旁邊開個墨丸作坊,因爲你需求量大,他要做你的生意。

你在這裡開一個大型染布作坊,那些販賣各種染料的人,也會蜂擁而至······

此等例子,舉不勝舉,到時候,馬周的主要工作,就是不停的建房子,出售,或者出租給這些蜂擁而來的人們。

他們想要什麼樣的,我們就給他們建什麼樣的,反正錢都是他們出,咱們自己投資的錢,就是一個引子,把自己要做的產業做出來之後,剩餘的,就是將這個產業做大做強的儲備資金了。

所以,馬周接下了這個差事之後,最先乾的事情,不是什麼修建城牆,修建房屋之類的,最先俢的,居然是路,因爲修路的材料,基本是工人們自產的,而且,並沒有放任何購買建材的消息到市場上,一時間,囤積了大量建材的幾大世家慌了開始到處打聽是怎麼回事。

然後,馬周手上的渭南新城規劃圖終於在他們的各方打聽下曝光了,哪裡有什麼郡城級城池,分明就是修幾條路,蓋幾間作坊而已,這也叫城?

“就知道,就知道,孫正明那小子,把我們所有人都耍了,諸位,還記得洪州,泉州,潭州之事嗎?”

盧文淵狠狠的將自己的摺扇一收,拍打着桌面道。

自從王麟消失之後,他隱隱成了世家子在關中之地的帶頭大哥,今天這場聚會,也是他召集的。

“最可恨的就是那王家,居然倒向了皇帝,據說,他家的建材,已經被採購了一些,如果就是建幾個大些的作坊的話,咱們此次囤積的這些建材,估計又砸在手上了。”

鄭玄成不知道自己爲什麼要說‘又’,反正,這次的感覺,和上幾次是如出一轍。

鄭玄成抱怨完之後,盧文淵卻是看向清河崔氏的崔紹元道,“崔兄,你家拿下渭南新城的股份,我等幾家可是出了力的,而且,當時朝廷言明,儲備建材較多的人,纔有拍賣資格,如今,你家也是渭南這個項目的股東,怎麼着,也得給個說法吧!”

“這不正是要來告知各家麼,朝廷可不敢言而無信,自然是有采購咱們手中建材的計劃的,不過,數量可能沒有想象中那麼多,而且,讓咱們自行報價給他們投標,他們將會選擇其中低價,質量好的購買,王家前段時間,就是因爲直接報了低於市場價一成的價格,纔將建材賣了一些給朝廷的。”

聞言,盧文淵點了點頭道,“原來如此,這王家倒真是可惡,既然如此,我們各家便都將自己手上的建材統計統計,以市場價,九成的價格,一起給朝廷報過去吧!”

如果只是折價一成的話,盧文仲幾人倒是沒有覺得不能接受,畢竟,大批量採購,還點價是正常的,不過,他們卻不知道,這是孫享福早就設好的計。

第450章 效果第400章 再對質第366章 錢莊的真正用途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479章 王麟隕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743章 到船廠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一百零九章 心中的道義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479章 王麟隕第583章 回程第266章 帳中敘話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725章 嚇尿了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733章 到吐蕃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二十六章 漁業司的發展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二十一章 皇家農莊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第201章 良苦用心第300章 大動作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383章 搶風頭的車子第六十五章 暴風雨來了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751章 發動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328章 全民運動會的構想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405章 慰問演出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357章 起塘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381章 各種忙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159章 殺人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573章 開賽第457章 大買賣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158章 好多的詭計第446章 回關中的程處默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703章 送葡萄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561章 錯失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573章 開賽
第450章 效果第400章 再對質第366章 錢莊的真正用途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479章 王麟隕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743章 到船廠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一百零九章 心中的道義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479章 王麟隕第583章 回程第266章 帳中敘話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725章 嚇尿了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733章 到吐蕃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二十六章 漁業司的發展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二十一章 皇家農莊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第201章 良苦用心第300章 大動作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383章 搶風頭的車子第六十五章 暴風雨來了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751章 發動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328章 全民運動會的構想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405章 慰問演出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357章 起塘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381章 各種忙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159章 殺人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573章 開賽第457章 大買賣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158章 好多的詭計第446章 回關中的程處默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703章 送葡萄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561章 錯失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573章 開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