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

孫享福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對這個世界的改變有多大,有的時候,改變一個比較重要的人物的想法,就足以讓一個世界大變,李承乾就是這樣的人。

他整個思想成型的青少年時期,都在受着孫享福的影響,善陽的兩年學政,更是將他這種比較新穎的思維模式定了型,不自覺的,就會冒出一些類似孫享福的想法。

幾乎沒有任何異議,以蕭瑀和溫彥博爲首的文官集團,就贊同了李承乾,至於長安的軍方大佬,那是李承乾的岳父侯君集,在李靖退居二線,秦瓊,尉遲恭宿衛在李世民身邊的情況下,帶兵的將領方面,他就是第一人,至於李績和程咬金,他們現在掛着州道總管和邊鎮大都督的官職,屬於不能干預中央管理的地方官。

所以,這個花錢計劃,沒有任何阻礙的被提上了日程。

不過,對所有外邦開放移民政策的提議,還有待商榷。

因爲,現在西域各國的胡人,本就有大舉涌入大唐的趨勢,如果,此時對他們開放優厚的安置政策,可以預見,西域那些窮困不堪的百姓,就會像難民一樣涌入大唐境內。

怪只怪大唐對於本土百姓的安置待遇太好了,過來大唐,能生活在山清水秀沒有戰亂的環境裡不說,還能住上在他們看來,可以稱的上豪宅的磚瓦房,種上高產的田地,還有獲得各種高薪工作的機會,這些對他們都有着極大的誘惑,這基本就是普通平民們夢寐以求的生活,誰會不樂意來呢!

蕭瑀首先就提出了反對,在大唐內部新農村建設沒有全面完成,甚至,許多地方還處於貧窮階段的時候,不應該將那麼多資源投入在那些番邦胡人身上,另外,大唐現在還不能滿足大量安置外來人口的硬性條件,首先,官員就不夠用,會管不過來,別看李世民去年科舉的時候取士人的數不少,但大唐現在的地盤太大,州縣太多,一分散出去後,就顯得單薄了,而對於言語文化差距較大的西域胡人百姓,如果沒有足夠的人手加強管理,是很容易產生混亂的。

不過,溫彥博卻有不同意見,歷史上一生都致力於民族融合的他,覺得應該有策略性的實施這個移民政策。

首先他提出了允許那些有一定身家的商賈富豪移民入籍大唐的建議,可以設定一個基準線,比如,在大唐錢莊有一千貫以上的存款,或者在大唐有一項規模達到百人的產業,亦或者購買了價值達到千萬貫的商鋪,房屋,田地之類的條件等等,滿足其一,就可以入籍,這些富人,加入大唐之後,不僅不會給財政帶來負擔,還會大量增加朝廷的財稅收入,而且,起初規模並不會太大。

其次就是允許漢語水平達到一定程度的番邦百姓加入大唐國籍,享受大唐二等公民的安置待遇,最低要求,是一家人之中,最少有一半的人,能夠達到用漢語進行日常溝通的程度。

這可以讓那些渴望擺脫貧困的西域普通百姓看到希望,也能更大力度的在番邦推動漢語,和漢文化宣傳,而漢語同樣不是一兩天就能學好的,所以,這正好可以給朝廷一些緩衝過度的時間。

兩三年後,許多西域胡人的漢語差不多學好了,大唐的吏治管理體系也加強了,那時便能源源不斷的吸收西域諸國已經開始漢化的人口了。

他的這些建議令蕭瑀折服了,同時讓李承乾對其大加讚賞,如果孫享福在長安,一定會讚一句,古代的智者果然不是吃素的,他們都有很強的政治目光。

花錢的事情,和移民事情,都屬於政務方面,李承乾現在有全權處置權,政事堂的正副兩位宰相和幾位留守長安的堂部尚書,也都同意,所以,這兩個方案,很快進入了實施階段。

當十月下旬,李世民乘着大船,慢悠悠的從進入了冬幹期的渭水回到長安的時候,他才發現,今年國庫的財稅結餘,居然連一百萬貫都沒有了,這可不是貞觀元年的時候,一年兩三百萬貫,他也能支應的用一年,以現在的國大唐的規模體系之龐大,一百萬貫,真幹不了什麼事。

而且,還有另外一樁讓他吃驚的事情,那就是戶部下屬,又多了一個叫“移民署”的衙門,長官是正五品的郎中級別,還將往安西大都護府,禮部設置的外事衙門中派員,這可是給朝廷設置行政衙門的大事情,李承乾居然就自己拍板做了,政事堂已經用印通過了,可一想,自己之前可是將政務處置權,全權授予他了的,還真沒有理由責怪他。

在御書房裡看過李承乾的花錢計劃之後,李世民久久不語,他居然沒有,甚至說,無法提出異議,因爲李承乾的每一文錢,都花的非常有道理。

首先第一大塊,他就花在了軍隊文化教育中,從明年開始,大唐所有在役軍人,都需要接受每月二十天,每天不下兩個時辰的的文化教育,在兩年之內,要掃除文盲,五年之內,將領級別的武官,都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並且,兩年以後,將不再招收文盲入伍。

這一條要是放在以往來看,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因爲工作量太大了,大唐現有在編軍隊,可是超過了一百萬人,其中,少數民族青壯就佔了四成以上,像安東,安西,安南,安北四軍,還有寧川道,嶺南道,等駐軍較多的邊地,都是少數民族青壯佔據主體,他們其中一大部分漢話都說的不太好,更加別說認漢字了,當然,即便是十六衛的漢人軍士,識字率也不過超過一成,也就是說,全軍需要接受教育的人,高達九成以上,超過百萬人,這些人,還都是思維僵化,讓他們讀書認字,比狠訓他們,甚至是體罰他們還要爲難他們。

然而,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有了文工團的推動,那些少數民族士兵學習漢語的熱情非常高,速度也非常快,而筆墨紙硯書籍這些文教類的東西,大唐能夠非常廉價的製造出來,只要在文工團的宣傳下,讓他們知道讀書認字的重要性,再以一定的利益來刺激他們,並非不能達到李承乾的要求。

畢竟,有了漢語拼音和簡體字之後,教學起來的難度比原先簡單的多了,此前渭南刺史就專門爲成年百姓們開設了認字寫字的培訓班,一個工人,只需要每天下班之後去班上學習一個時辰,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就能具備一定的書寫能力,在社會上,只要不是參加文字類工作的話,基本夠用了。

當然,推動這項教育最關鍵的原因還是,隨着大唐的各種武器裝備的進步,軍人已經必須要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識,才能夠在戰場上發揮作用了,隨着今後的發展,那種白刃搏殺戰,不到萬不得已,唐軍都不會用的。

這段時間李世民可沒少研究趙龍留下來的那本冊子,做爲兵法大家,他自然是能看懂這些戰法戰術的威力,用無敵來形容,也不爲過,因爲,它追求的是零傷亡,全面殲敵。

但是,這個戰法也有缺點,那就是對將領和士兵的要求太高了,幾乎所有的士兵都需要有非常高的算學水平,而且,還需要看的懂各種複雜的命令,對其做到一目瞭然,快速反應,這在古代來說,根本就是不可能做到的,然而,趙龍屬下的那幫人,卻做到了,要知道,他們原本不過是趙龍在嶺南招募過來的夷人和獠人部落的青壯而已。

這就打消了李世民對於推動軍隊文化教育的顧慮,當然,他不知道的是,趙龍屬下的那些水手船員之所以這麼強,是因爲他們在幾年的行船過程中,實在是沒有其它事情可做,在海船上,那種封閉式環境,你不學習,就得無聊死,睡覺都能把你睡的渾身疼,他們當初被趙龍選拔出來,自然是因爲他們夠機靈,所以,學習的效果當然不差。

開支的第二大板塊,則是基礎建設方面,江南道作爲大唐除幾個邊地都護府之外,最大的州道,其新農村和公路,水路,灌溉溝渠的基礎建設的工程量,是最大的。

再加上沿海諸州縣要推動的民生福利保障項目,朝廷需要給他們一個比較好的基礎建設環境,投入自然也是不小,光是這些工程,就用兩千多萬貫的預算出去。

再之後,就是江陵城的後續建設以及山南道的垸田開發工程了,一百多萬勞工,吃喝,薪酬,工具損耗,每個月的開支都是幾百萬貫,長達五六個月的工期,加起來花銷同樣過千萬貫,長孫無忌今年可是想將沔陽,監利,公安三個縣全部開發出來的,這三縣開發完,可都是耕地面積一百好幾十萬畝,能夠安置四萬多戶的大縣。

想想九垸縣現在的繁榮,以及即將步入繁榮的紀南,鍾祥等縣,李世民覺得這筆錢花的非常值。

然之後,鬱悶的李世民坐在御書房的大椅子上發呆了,因爲他發現自己居然沒什麼事情可幹了,或許,倭國的戰報,他還可以翻一翻吧!可惜,倭國天皇廄戶都被張公瑾給他送給來了,那邊的戰事,哪裡還會有什麼意外,不過是一些張公瑾爲屬下將士表功,以及對在倭國收刮到的金銀礦山資產的彙報而已,一眼掃過之後,心裡有底,簽名批准就是了。

王得用非常適時的出現在了御書房裡,稟報道,“陛下,工部閻尚書想請您去參觀大明宮。”

“大明宮修好了?”李世民詫異的問道。

王得用笑了笑回答道,“沒有這麼快,主宮殿大樓要明年初才完工,裝修用的時間也不短,最快明年年底才能完工。閻尚書是想請您去觀看沿着太液池修建的後宮別墅區,那邊的裝修已經全部完畢,可以搬遷了,太上皇此前已經向內侍監提出了要搬過去,如果後宮整體開始搬遷,開年之後,工部就要開始對空出來的掖庭,御花園等處進行改造了,今年,從各處番邦運送過來的動物,可已經多達數千種,安置在城內好多地方,民間對動物園的呼聲很高,工部想要早些開始建造。”

聞言,李世民點點頭道,“左右無事,咱們就去看看吧!”

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398章 論法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392章 文工團的構想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241章 運作第729章 說服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二十一章 皇家農莊第323章 又出招第284章 思想理念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552章 熱氣球升空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520章 到定襄第520章 到定襄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197章 獻策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五十四章 服務員到位第265章 會夷男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192章 關中突變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730章 人類的新時代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210章 回朔州第547章 進展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267章 受邀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567章 宴會第707章 美好的暢想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667章 動畫片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421章 又上朝第509章 大招工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八章 加夜餐第559章 擒王浩第481章 大進項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457章 大買賣第168章 情報組織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212章 驚覺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321章 善陽醫學院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519章 安排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317章 逛夜市第149章 歸來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305章 對策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十二章 告狀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
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398章 論法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392章 文工團的構想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241章 運作第729章 說服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二十一章 皇家農莊第323章 又出招第284章 思想理念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552章 熱氣球升空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520章 到定襄第520章 到定襄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197章 獻策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五十四章 服務員到位第265章 會夷男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192章 關中突變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730章 人類的新時代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210章 回朔州第547章 進展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267章 受邀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567章 宴會第707章 美好的暢想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667章 動畫片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421章 又上朝第509章 大招工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八章 加夜餐第559章 擒王浩第481章 大進項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457章 大買賣第168章 情報組織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212章 驚覺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321章 善陽醫學院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519章 安排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317章 逛夜市第149章 歸來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305章 對策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十二章 告狀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