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加夜餐

響動傳到了後方的車隊處,於是整隊人馬停了下來。

“前方何事?”

秦瓊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很有威嚴,這是長期治軍產生的效果,此時,他的馬車距離這裡已經不遠。

“啓稟國公,前方有賣魚貨的小販翻了車子,阻擋了道路。”聽到秦瓊的詢問聲,那拔刀的大漢立刻止住了前衝的身形,轉身走向馬車旁道。

“定是你等橫行,驚擾了百姓。”

秦瓊面色不悅的責罵了一句,又衝馬車旁隨行的老僕道,“福伯,這些廝殺漢行事魯莽,你親自前去,好生寬慰百姓。”

“諾。”

老僕秦福躬身唱了個諾,就要上前,這時,馬車上另一個聲音響起。

“慢,這幾日貧道一直在思索益氣補血的良藥,卻不想那小販的吆喝聲提醒了貧道,這黃鱔肉性味甘,溫,有補中益血,治虛損之功效,經常食之,對國公的病情大有幫助,國公何不讓那魚販定期供應些黃鱔到府中食用。”

說話的,正是與秦瓊同車的神醫孫思邈,聽說對秦瓊的病情有幫助,老僕秦福頓時也是面色一喜,這時車裡的秦瓊道,“既是如此,福伯你便拿些銀錢,買下那些魚貨,如再有所獲,令其送至山莊,必不虧待。”

“諾。”

不一會,秦福便提着兩大串銅錢到了正在地上焦頭爛額的往木桶裡巴拉黃鱔泥鰍的孫享福兩人面前,開口道,“你等這些魚貨,我家府上要了,收拾完且隨大隊而行,認個路,往後再有這類魚貨,直接送到府上來,必有銀錢打賞。”

說完還將兩大串銅錢往有些發懵的二人面前一遞。

這個時期的勳貴就等於後事的土豪,買東西只看需求,都不帶問價講價的,率先反應過來的孫享福連忙在衣服上擦了擦自己的手,將兩大串沉甸甸的銅錢接過,這可是實打實的足貫,一串一千文呢,兩串可就是兩千文。

“多謝老爺,多謝老爺。”

孫享福也不知道這個稱呼對不對,接過銅錢,就給秦福作了一揖,不過秦福也沒有跟他多話,指揮着幾個護衛給他們幫忙,不一會,地上的泥鰍黃鱔就都被抓到桶裡去了。

“領着他們回府,把這些東西看好了,對老爺的病可是大有幫助的。”秦福指了指裝着泥鰍黃鱔的木桶說了一句,就轉身回到了馬車前,而整個隊伍也開始起行,孫享福和孫大力被四個護衛圍在中間,推着獨輪車跟着大隊伍慢慢走着,就剛纔發生的這點事,差不多就是他們人生中最驚險刺激的遭遇了。

翠雲山離小河集有十幾里路程,不過這邊的道路比從村子裡到小河集這一段要好走的多,畢竟是翼國公的封地,道路平常有莊戶修整,而一路走來,孫享福總算跟隨行的護衛們搭上了話,才得知馬車上的人就是秦瓊。

孫享福的心情小小的激動了一把,恨不得找個手機拍個小視頻發在快手上,這可是歷史名人啊!可惜手機這種東西,他這輩子是沒的玩了。

走了一個時辰的平路,又走了半個多時辰的山路,在孫享福兩人快要精疲力盡的時候,一座土木結構的建築羣便映入衆人眼簾,顧不得欣賞這些後世只有在影視城裡才能看到的房屋,孫享福此時只想快些坐下來擠了自己腳底板的血泡,他可是連續不斷的走了三四個小時。

山莊正門外有不少人出來迎接,不過馬車並未停留,直接進了門,畢竟秦瓊是重病在身,還不需要跟這些莊戶下人們做什麼場面上的事情,孫享福二人被帶到了側邊的一個小門,在秦福來說,對秦瓊病情有幫助的東西,就是重要的東西,所以待馬車進了門之後,他就帶着一個人向這邊走了過來。

“給他們弄些吃喝,以後他們來送黃鱔,你都收了。”

桶裡的黃鱔泥鰍很快被秦府的下人擡走了,不一會,就有人將空桶送了回來,一起送來的還有幾張胡餅和一個水囊,秦福並沒有留下看他們吃喝,交待完就轉身進了府中,而他交待給孫享福送吃喝的這個人,以後應該就是他們送黃鱔過來時的接頭人了,看穿着打扮,這人應該是秦府的門房管事。

“這位大叔,您貴姓?”

“我叫秦德,你們叫我德叔就行,大總管交待過了,你們以後送魚貨過來,到門房報我的名字就行,對了,你們幾天送一次?”

“我們每天都能送一次。”

孫享福幾乎想都沒想就道,這可是翼國公秦瓊的府邸,跑熟了,以後好處大大的有,所以他自然是不會放棄這個跟歷史名人拉近距離的機會。

“哦,那行,這東西對國公爺的身體有好處,多多益善,你們吃喝完之後,就自行離去吧!”德叔愣了一下又道。

要知道,以這個時期的捕撈技術,黃鱔並不好抓,長安城的菜市場,黃鱔的價格比羊肉還貴,達到了三十文一斤,大多數時候都是被藥材鋪當做藥膳入藥的,孫享福和孫大力居然每天都能捕到那麼多黃鱔,在德叔看來,倒是有些本事。

“多謝德叔,能爲國公爺盡微薄之力也是我們的福分,明日我們再來叨擾。”

孫享福自然不會留在國公府裡吃喝,再不走的話,天黑都回不到家,而且,他們晚上回去之前,還要收一輪魚籠子呢!

下山的路比上山好走些,讓孫享福意外的是,他轉身往山下看的時候,居然看到了遠處兩座山包,看着有些眼熟。

“大力哥,你看那邊的山,是不是眼熟?”

正回味着德叔給的幾張胡餅的味道的孫大力擡頭一望,驚喜道,“是哦!這不就是咱村的那兩座木料山嗎?想不到在這裡居然可以看的到。”

“你確定?”

“我上山打過很多次柴,錯不了。”

“這就是說,咱們可以抄近路回家了。”

於是,兩人悲催了,望山跑死馬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不過即便如此,他們也比回到小河集,再走那條泥濘路回去省了好幾裡的路程,等二人摸着黑到家的時候,村子裡的人大多已經睡下了。

“大力哥,我差點忘了一件事情,咱們手裡現在有兩貫錢了,足兩貫,兩千文。”

將收回來的魚貨卸車的時候,孫享福這纔想起了獨輪車上用麻布包裹起來的兩長串銅錢,這兩千文在這個連油燈沒人點的村子來說,無疑是一筆鉅款,它能夠買到三百多斤糜子,足夠兩家的六個人吃一個月糜子飯的,如果煮粥,能夠勉強吃兩個多月。

孫享福的話讓孫大力整個人都不好了,興奮的想要大叫,聽到動靜出來迎接他們的李翠花和幾個小傢伙也是激動的不行,於是大家都覺得要慶祝一番。

即便下午吃過蝗蟲粉蒸餅,到了晚上的時候,大傢伙也都又餓了,晚上又收了十幾斤鱗片魚,孫享福決定都煮了,於是孫二力和兩個小傢伙被孫享福叫出去喊村裡的人來吃,不是所有人都喊,孫享福心裡對村子裡未來的發展已經有了規劃,他是個農業研究生,半個植物學家,在勞動力上,他甚至遠遠不如孫大力,所以,他要利用可以利用的人。

被偷偷摸摸喊過來吃魚湯的只有六戶人家,無一例外,這六戶人家都是有手藝,有勞動力的人,王富和王貴兩兄弟是木匠世家,趙大以前是個屠夫,殺豬宰羊的在行,也餵養過牲口,還有馬林,張全兩人,是鐵匠出生,據說當年還給軍隊打造過兵器。

最後的一戶人家沒有壯丁,當家的聶三娘和李翠花一樣是個寡婦,帶着三個孩子,兩男一女,不過老大已經十二歲,也算是半個勞力了,她以前是染坊的女工,貌似還做到了管事的位置,養蠶,織布,做成衣她都在行,不過他的手藝並不是孫享福急需要的,只是因爲她家跟以前的孫享福家一樣,現在揭不開鍋了。

六家人,拖家帶口的總共二十多號人,尤其是王富王貴兩兄弟和馬林,一個有老父,一個有老母,而且都年事已高,還生了小病,下面再有媳婦和孩子,全都是吃飯的嘴,現在都擠在了孫大力家的屋子裡。

“翠花嬸,先給大家每人盛一碗魚湯,然後把蝗蟲粉做的蒸餅拿來給每人分一個吧!”

十幾斤魚,一鍋根本煮不完,所以孫享福幾人打算等下一鍋再吃,畢竟下午他們吃過東西打過底了,而這些人卻大多餓了一天,在分到了魚湯和蝗蟲餅之後,大家激動的想要說一些感謝的話,卻被孫享福制止了。

“先吃了東西再說。”

白天的時候孫二力就請全村的孩子喝過魚湯,這些魚怎麼來的,大家也都知道了,過來的時候,大家都各自帶了碗筷,倒是不用排隊等候,一齊吃上了。

第219章 追擊戰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131章 去交趾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520章 到定襄第770章 大結局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271章 新作物第113章 溪村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408章 經濟制裁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643章 甜蜜的負擔第598張 複製和引進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367章 起塘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246章 治國難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335章 文化阻擊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335章 文化阻擊第176章 風雪路第354章 壓力山大第118章 殺倭第124章 試藥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六十五章 暴風雨來了第464章 驚變第667章 動畫片第455章 巧遇小舅子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246章 治國難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556章 抓捕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266章 帳中敘話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746章 王二牛的懷疑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149章 歸來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649章 武媚孃的心思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579章 二進宮第十一章 買船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612章 膽子大的走在前面第415章 回荊州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455章 巧遇小舅子第176章 風雪路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451章 誤會第556章 抓捕第552章 熱氣球升空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
第219章 追擊戰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131章 去交趾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520章 到定襄第770章 大結局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271章 新作物第113章 溪村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408章 經濟制裁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643章 甜蜜的負擔第598張 複製和引進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367章 起塘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246章 治國難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335章 文化阻擊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335章 文化阻擊第176章 風雪路第354章 壓力山大第118章 殺倭第124章 試藥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六十五章 暴風雨來了第464章 驚變第667章 動畫片第455章 巧遇小舅子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246章 治國難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556章 抓捕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266章 帳中敘話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746章 王二牛的懷疑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149章 歸來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649章 武媚孃的心思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579章 二進宮第十一章 買船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612章 膽子大的走在前面第415章 回荊州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455章 巧遇小舅子第176章 風雪路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451章 誤會第556章 抓捕第552章 熱氣球升空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