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迎新宴

??gm???{z???^\pd4?)???h?с??rn?p?f?5w??:?}-??-r?k?f<=??內說夢想,感動的淚如泉涌的畫面不同,望江樓內,則是一片歡呼喜慶的場景。【.aiyousheng】

四千多學子,在各部官員的帶領下,分片區而坐,作爲同科取中的舉子,他們也算是有一層較近的關係在,向帶隊的上官敬酒的同時,相互之間也會喝上一杯。

雖然這裡的杯子小,但酒烈的很,沒幾杯,大家臉上就紅暈暈的,帶隊的官員可都是有任務的,趁着大家都還沒醉,便各自向這些實習生們講解起了一些要注意的事情。

比如他們要到那個地方報到,什麼時辰上衙,大致做些什麼,主要領導人是誰等等。

實習生雖然沒有因爲被取中而直接獲得官身,但已經可以更換一等公民的戶籍,實際上做的,也都是官員纔會做的事情。

以現在大唐對人才的需求之急切,這些舉子們甚至都沒有回鄉報喜的時間,明天就要去衙門報道,被分配在長安的,報完道馬上就開始上衙做事,被分配去地方的,要集合後一起出發,每年除了大唐法定的休浴日,只額外給他們一個月的探親假期。

對於朝廷這樣的安排,舉子們並沒有異議,要知道,他們中間大多數人以往是不能爲官的工人,商人子弟,現在,有了這麼一個做官的機會,誰還會不珍惜。

當然,其實他們中間大部份人會被留在關中,因爲關中的衙門在今年春節之前,就要按照新的制度,全部改革完善,新的縣衙,除了會有明法科的舉子擔任審理案件的代理法官,還有官辦的太醫院和醫官一名,屬於戶部的司戶官一名,屬於財部的司財官一名,屬於農部的司農官一名,屬於商部的司商官一名,屬於工部的司工官一名,屬於刑部的司刑官一名,其中司刑官還兼管原本屬於縣尉才管的縣兵,現在稱之爲防爆隊。

這八名官員按照上中下縣不同,品級也不同,統歸縣令監督管理,又要向自己的上一級衙門主官負責,現在大多暫時都由實習生代理,如果他們將來轉正,就是直接按照代理的品級來對應,下縣相對應的是正九品上,中縣是從八品上,上縣是正八品上。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縣衙都是全員配上這麼多實習生,各縣原本協助縣令管理縣衙的主簿,縣尉,各司功曹,很多就直接轉爲了一些部門的主官。

比如原先的縣尉,直接轉換成了當地除縣令外,實際權力最大的司刑官。

像司戶的功曹,則是從吏員,一躍成爲了官員,在下縣或許還沒有多大區別,在上縣的話,那可是正八品上的官。

可別以爲這個級別低,往後在縣令出缺的時候,他們都是可以直接補上縣令的位置的,而且,他們的晉升通道,不止縣令這一個位置,同系統的上一級衙門缺員,也要從他們中間升調,大唐如果開闢了什麼新的疆域,還是要從他們中間抽調人員爲官,據說任期滿三年考評上佳的,抽調的時候品級至少會得到一大級的提升。

另外,在經濟總量和人口達到一定規模之後,行政級別升級,所有人也都會跟着升官,下縣的縣令,如果能將這個縣的人口,和納稅額提升到中縣的標準,那麼,所有官員的品級俸祿,就按照中縣算了。

提升爲上縣,就按上縣的算,而且,上不封頂,如果你能將其發展成像長安,渭南那種級別的城市,那麼恭喜你,十部堂官,宰相級別的縣令,都可以給你做。

這就是一種刺激官員發展地方的手段,李世民是在聽了孫享福的建議之後採用的,而且,往後吏部考評政績,人口,地方經濟總量,地方百姓人均收入和民心指數,都是重要標準。

各方面有所提升的,屬於政績好,得到上佳的考評後,很容易升遷,有倒退的,不好意思,直接貶,甚至,在一定時間內不倒退,也沒有起色的,也會貶。

地方主官雖然拿的俸祿比同級別官員高的多,但壓力也大,可不能像以往那樣得過且過的混日子了,必須以發展地方爲首要目的,否則,官就沒的當了。

當然,這一系列舉措,還只是先在關中試行,別看五千人很多,被各堂部分掉一部分之後,剩餘的人,把關中的編制湊齊,再派到地方去的,其實每縣只有個別人,離全面改革落實,至少還差幾倍的人手,因爲大唐除關中以外的州縣,都還有一千多個,如果北地的建設發展的快,一年還要新增十多個縣。

所以,其它大部分地方,農部還是讓當地選吏員,主官農事,很多部門也在效仿農部,先弄個吏員打個底,等全面改革的時候,能夠勝任的吏員,直接轉官員,這就打破了以往吏員是吏員,官員是官員的局面,給予了那些沒有人舉薦提拔,難以做官的吏員一個升遷晉升的機會。

一個制度的改革,如果受益的是大部分人,那麼他就能夠得以實施,朝廷這次官制改革,就像之前的公民制度改革一樣,既然把高階級份子貶到底階級,會觸動大部分人的利益,難以實現。

那麼,把底階級份子,提升爲高階級,就好辦一些。

世家門閥系的官員還是原先的官職,表面上,也還是他們統管地方,朝廷只是另外加了一套監管系統,讓他不能爲所欲爲了。

大量提拔原先在社會上不能出頭的那些人,來衝擊,分散這些地方官手上的權柄,給予這些低級小官一個可以撐腰的獨立在地方之外的保護體系,這樣他們就不太會鳥這些地方官了,一切都公事公辦,你敢有不法,我就舉報你,因爲,我若支持你不法,造成了什麼損失,我這一套體系的上官,也會來查我。

這會逼迫地方衙門形成一種議政的氛圍,因爲縣令已經不能爲所欲爲的調動一切資源了,需要經過其它各部官員的同意,以及各部上線官員的審批,只有大家認爲好的,纔會做,而且,還要主動找一些能出政績的事情來做,因爲,吏部考評政績,升遷罷免,可不是說的玩玩的。

從皇宮回到家裡的孫享福很擔心這個月望江樓不往後宮送份子錢,長孫皇后會是個什麼樣的表情,以望江樓的收費,四五千人的酒宴,敞開了吃喝,至少也是好幾萬貫的開支,足夠把東宮一個月的份子全部吃掉了。

不過,當他抱着孩子逗弄的時候,是從來不想公事的。

“夫君,紅袖和李大家都帶着屬下的人去渭南了,你明天會和陛下的車隊一起出發麼?”

“嗯,對了,那些陛下要賞賜給工人們的手套,棉襪什麼的,幸福村都準備好了麼?”

“準備好了,上百車,據說有過百萬雙。”

“嗨,你不提這個數字還好,一提,我就心疼,老是咱家出錢,讓皇帝賺名聲,可不是個事。”

“這樣的民聲,只能陛下賺,夫君的名聲已經足夠了,想要再進一步,除了著書立說之外,別的方式都不可取。”

聞言,孫享福啞然,某些時候,他還是沒有古人懂得這個社會,見到懷裡的小歡歡打了個哈欠,孫享福又開始抱着她搖晃起來,嘴裡還哼着獨特的催眠曲。

“老爺,李侍郎得知您回府了,帶着要往北地實習的舉子,來府上拜見了。”

說到這個,其實是孫享福自己要求的,安北大都護府是獨立在大唐各道之外,一個最大的行政衙門,而且治下九成以上都是胡人,情況非常的特殊,官員的缺口也非常巨大,光是明算科一科,孫享福都要了三十人,工科和商科,更是各要了一百多人,加上其餘各科的,總人數超過了此次科舉一成以上的人數。

而由於安北大都護府除了他自己,沒有人在長安辦公,孫享福便委託了李公淹帶他們去吃迎新酒宴,稍後,一些工作上的安排,就由他自己來講了。

“請他們都到客廳入坐吧!我稍後下來。”

“諾。”

很快,孫享福又將自己的官袍穿上,然後下到了一樓的大客廳,衆多學子自然是認得孫享福的,在他與李公淹見禮的時候,學子們便自發的站成了一個隊形,一齊拱手彎腰道,“學生拜見孫師。”

“呵呵,大家都免禮吧!我希望兩三年以後,你們都能在我面前自稱下官。”

孫享福笑着揮了揮手,邁步往客廳的中央走去,爲了儘可能的讓大家聽的到他說的話,只好讓大家圍成一個圈了。

“你們都是今科舉子中,戶籍在偏北方的,知道爲什麼我把你們都要到安北大都督府來實習麼?”

“學生知道,安北大都督府處於大唐最北,比較寒冷,南方子弟,根本承受不了那邊的天氣。”有個靠孫享福比較近的年輕舉子道。

看他一臉興奮的樣子,顯然對於能去安北大都護府地界實習很是期待。

孫享福笑了笑道,“你說的很對,長安的冬天已經很冷了,但是善陽的冬天,比長安還冷,而且,善陽只是安北大都督府地界裡,最暖和的城池。在那邊,一旦到了冬季,通常都是零下十幾度。

哦,零下十幾度這個概念,你們或許還不懂,你們只要知道,零度的時候,水就可能結冰,天上就可能下雪,而零下十幾度,是比下雪結冰要冷很多很多的天氣。

所以,你們做好了在嚴寒之中吃苦的準備了嗎?”

“我們準備好了······”所有舉子們紛紛答話道。

剛獲得做官機會的他們,就是那麼容易被鼓動,給他們打氣,讓他們下一些決心,就是孫享福召見他們的目的。【本章節首發.愛.有.聲.,請記住網址(.aiyousheng)】

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327章 從點點滴滴做起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317章 逛夜市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498章 劉永的當官經歷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113章 溪村第552章 熱氣球升空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400章 再對質第604章 擺鐘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567章 宴會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八章 加夜餐第288章 密室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612章 膽子大的走在前面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711章 誣告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267章 受邀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547章 進展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357章 起塘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402章 迎新宴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439章 銅礦的問題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四十四章 表字正明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219章 追擊戰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336章 再起程第500章 論法律系統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180章 行軍難第192章 關中突變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451章 誤會第十一章 買船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六十五章 暴風雨來了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694章 提點舍龍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152章 齊民要術火了第124章 試藥第734章 宣撫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621章 公告欄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154章 談事情和忽悠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717章 到遼東第456章 戰局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671章 巡演推廣
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327章 從點點滴滴做起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317章 逛夜市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498章 劉永的當官經歷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113章 溪村第552章 熱氣球升空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400章 再對質第604章 擺鐘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567章 宴會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八章 加夜餐第288章 密室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612章 膽子大的走在前面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711章 誣告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267章 受邀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547章 進展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357章 起塘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402章 迎新宴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439章 銅礦的問題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四十四章 表字正明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219章 追擊戰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336章 再起程第500章 論法律系統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180章 行軍難第192章 關中突變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451章 誤會第十一章 買船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六十五章 暴風雨來了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694章 提點舍龍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152章 齊民要術火了第124章 試藥第734章 宣撫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621章 公告欄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154章 談事情和忽悠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717章 到遼東第456章 戰局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671章 巡演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