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

歷史上的李世民經常性說的一句話是‘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這個人鏡,說的就是魏徵,可見在個人品德上,他是一個坦蕩君子。

魏人鏡除了公正嚴明,忠直敢諫之外,還有一個特性,就是他沒有像其它士族階級一樣,把自己擺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俯視衆生。

相反,他非常關心平民百姓的生產生活問題,這也是李世民在衆多李建成舊黨中,對他格外另眼相看的原因。

所以,百姓的收成好了,魏徵是打心裡高興的,他曾經在過朝堂上對慫過所有人,包括李世民,卻從來沒有慫過成爲朝臣之後的孫享福,當然,在孫享福做朝臣之前,是慫過他幾次的,目標也都是孫享福背後的李世民。

“四石的產量,肯定是沒有問題的,試驗田那邊,五石以上也是妥妥的,至於更高,就不敢說太滿了。”

五石的產量,差不多是六百斤,即便因爲田畝大小比後世小了一成多,但加上一成多的產量,也還不到七百斤,在後世,這屬於偏低產量,孫享福穿過來的時候,我國小麥的畝產量大多都達到了畝產千斤,高產田地,可以達到一千二三百斤,試驗田,更是達到了一千四百多斤,差距,其實還很大。

後世小麥的產量之所以這麼高,主要是小麥的育種經過了幾個階段,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也就是建國初期的時候,基本是家家種田,戶戶留種,種子繁育不成體系,那個時候,雖然解決一些土地肥力問題,但極限產量,也就是差不多這個數。

到了六七十年代,開始採用“自選,自繁,自留,自用”輔之以類似孫享福最初用的一些計算儲冷,春化階段的手段,產量就有了比較大的提升。

進入二十世紀末頁,我國小麥種子的主要生產方法有兩種路線,“三圃制”和“一圃制”。

孫享福今年提供給關中的麥種,就是他使用了後世九十年代就普及推廣的“三年三圃制”繁育技術,培植出來的種子。

三圃制的技術要點是單株選擇,分系比較,混系繁育。

三年三圃制培育出來的種子,幾乎是在現有條件下,把小麥的產量提升到了極致,像兩年兩圃制,以及一圃制,也只是在育種環節省略了一些株系比較的程序,對於產量上並沒有什麼增幅。

稍後,他還要推進四級種子技術程序,這樣,只要做到防雜保純,就能一直保持原有品種的遺傳穩定性,讓百姓就算自留種子,也可以保持產量不降低,至於什麼叫做四級程序,除農門子弟外,這個時期是沒有人知道的,即,育種家種子,原種種子,原種,以及最後產生的良種。

從育種家種子開始,到繁衍出大田良種,整個程序循環往復,是一種能無限的保持原有品種羣體遺傳穩定性的方法,在其它一些作物上也適用,比如自花授粉的水稻,大豆,茄子。

異花授粉的油菜,大白菜,甘藍,黃瓜,西瓜。

常異花授粉的棉花,還有大唐此時尚未引進的番茄,玉米,辣椒等作物,都可以運用這套四級程度,來增強種子繁育的穩定性,逐步的推高產量。

孫享福是出生在科技時代的人,並且,在後世是專門從事這些東西的研究,對這些技術,他駕輕就熟,只需要有人來按照他的要求做,就能絕對能實現,他別的特長都是半吊子,但農科大研究生的文憑,卻是實打實的。

當然,除了種子之外,田地裡的產量,主要還是看種植,今年,大部份田地都施用上了有機肥,在土地的肥力方面,已經十分接近後世的田地,只要百姓打理的勤,水分,日照等條件好,產量未必就會輸後世多少,至少,曾經在後世種過一塊小麥試驗田的孫享福,親自指揮打理的試驗田,是不輸於後世普通農民種出來的田地的產量的。

“哈哈哈,老夫自是希望百姓們的田地裡產的越多越好,倒是那些糧商,只怕背地裡沒少罵你。”

魏徵爽快的大笑接話,卻是有不少官員一副很認同的表情看向了孫享福,看來他們這些人家裡,應該都有經營糧米鋪子。

“產量高了,貨源足了,那些糧商應該謝我纔是,又怎麼會罵我呢!

糧食可是個好東西,它產的多了,可不光是能填飽人的肚子,它還是很多種賺錢的商品的原材料,聽說您喜歡釀酒,以後糧食多了,酒您就可勁的釀,把糧食轉化成酒,它的價值,可就翻倍了。”

孫享福貌似隨意的說了說,卻是叫許多糧食大戶眼中精光連閃,拿釀酒來說事,只是給大家指了一個方向而已,糧食,可不是隻有這一個用途,將其加工成各種美味的零食小吃,也能增強它的附加值,不過,目前來說,釀酒是最划算的,整個北方和西域的市場,都需要非常大量的酒,它是對付遊牧民族或者寒冷地區人民的利器,戰場上,也需要大量的酒精,這都得有豐富的糧食產量,才能實現。

皇城門前的閒聊,畢竟是短暫的,大門一開,朝臣們就紛紛一擁而入,真正把孫享福剛纔所說的話放在心裡的人,回去之後,就應該會對自家的產業做出調整,避免受損,這也算是孫享福間接的做的一點好事吧!

等早朝的會議開始後,大臣們之間就沒有那麼和諧了,首先就是虞世南和孔穎達拿教育的問題出來說事了,雖然現在虞世南和孔穎達是上下級關係,但是孔穎達一點也不給虞世南面子,首先就反對了朝廷拿教育謀利的事情。

其次,彈劾了虞家以文化產業謀利,給讀書人臉上抹黑,他主張免費向外國學子開放國子監,宣揚我漢家文化,並且,國家應該禁止以經典文章,墨寶之類的東西謀利的商業行爲,他認爲,這些東西,都是神聖的,流通於各種小商販的手上,有失體面。

這樣的彈劾,要是幾年前拿出來說,或許,能站的住腳,現在,卻是讓大多數朝臣側目,因爲,大家已經習慣了理智的思考問題,教育產業也好,文化產業也好,只要它能爲國家帶來利益,爲什麼不做呢?

“那個,孔祭酒,咱們大唐這幾年的經濟雖然向好,但連本國學子都還供養不起呢!憑什麼供養外籍學習?”

孫享福輕描淡寫的一問,便讓孔穎達臉色憋的通紅,開設學堂,收取學費,其實他也能理解,但是,將一個外籍學生,一年的學費定爲一千貫,他就有些無法理解了,這已經不是推行教育了,而是商業謀利。

片刻之後,想通了一些的孔穎達又道,“老夫也不是說完全免費,適當的收取成本就好,每個學子每年一千貫這個價格,也太高了,這會讓各國君主,以爲我大唐那是一個唯利是圖的國家。”

某種意義上來說,孔穎達說的這話,也算有些道理,然而,卻不是正理。

孫享福繼續接話道,“孔祭酒是以爲,我大唐每年教授給那些學子的知識,不值一千貫?”

這話說的孔穎達就不好接話了,知識是無價的,在大唐學到了知識的那些外籍學子回國之後,究竟依靠這些知識產生多大的利益,根本無法計算,無形之中,他就被孫享福引到了計算利益得失的慨念中來,這些,孔穎達一時半會,可就想不通了。

孫享福沒等到他的迴應,便繼續道,“臣以爲,大唐的知識是無價的,尤其是儒家經典,那些外籍學子交了高昂的學費,咱們就應該把咱們最寶貴的儒學經典教授給他們,讓他們物超所值。孔祭酒既然如此心疼那些外籍學子的錢包,想來應該是會不遺餘力的教授這些學子的,臣建議,朝廷最先給外籍學子,開放儒學專科。

另外,說到教育問題,前些日子,太原王氏子弟曾經找到過臣,想要出資在善陽爲朝廷修建一所農業學院,臣以爲,這乃是解國憂患的大義之舉,請陛下准許的同時,下旨嘉獎太原王氏。”

在善陽建立一所學院,要是比照醫學院的規模來的話,那至少要花費幾十萬貫,王家就這麼白白的捐了,要說這裡面沒有什麼貓膩,朝堂上的大臣們是不信的,這事,孫享福此前在跟李世民閒聊的時候,就曾經提起過,有白得的便宜,李世民自然是不會放過的,今天,正式拿出來商議,自然是要給這個善陽農學院定級,走正規程序,將其收歸朝廷。

“陛下,臣以爲,農學院,不應該建立在善陽,應該建立在長安。”

待得李世民與侍中王圭眼神交流一番,準備把這事定下來的時候,便有人跳出來說話了,乃是吏部員外郎楊基,他是弘農楊氏的嫡系子弟。

他此言一出後,衆多關隴世家也紛紛出言附議,認爲,教育乃是國之根本,理應放在首都,方便朝廷掌握,甚至,有人建言,將善陽醫學院也遷到長安來,連魏徵,長孫無忌,房玄齡等孫享福的政治盟友,也有出班附議的架勢,但他們知道,孫享福可能還有自己的說辭,選擇先看看情況。

現在上早朝議事的,也就是一百多個官員,孫享福這半年都在長安,對於這些人的姓名出生,也大多有所瞭解,這些出來阻止的,大多都是關隴集團的人,他們不希望把這些代表國家重心的東西,放在關中以外的地方。

因爲,關中越是發達,對於他們這些地頭蛇來說,就越是有利,像孫享福發展渭南,就得到了他們的鼎力支持,只要你在這邊做產業,他們就多多少少能夠跟着受益,把學院集中到長安,那麼長安的人口,商業必然更加發達,他們開設的青樓酒館商鋪的生意也會更加好做,可別以爲古人就不懂經濟,就算他們不懂,這些年在孫享福各種商業手段的運作下,也學會了不少,開始有一些商業眼光了,這也算是他們的成長吧!

孔穎達不知道爲什麼話題就被他們轉到了,農學院該建在哪裡這個問題上來,似乎,大家都選擇了無視他剛纔所提出的問題,老人家一時想不通,也只好先跟着大家看戲了。

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479章 王麟隕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258章 拍賣結束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716章 南方種植事業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415章 回荊州第600章 信到長安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二十一章 皇家農莊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164章 秀兒探監第244章 與王浩的交鋒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三十九章 勸解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347章 農門的新課題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519章 安排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118章 殺倭第159章 殺人第164章 秀兒探監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473章 編組百萬工農兵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765章 調控的問題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一章 落後的農耕社會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514章 大賞羣臣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755章 過黑海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199章 幸福村的一天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461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446章 回關中的程處默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576章 中計了第536章 荊湖熟,天下足第三十章 面聖第698章 種子上面坑一撥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300章 大動作第753章 準備出使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556章 抓捕第七十七章 至尊皇庭第273章 酒宴第六十五章 暴風雨來了第463章 困惑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219章 追擊戰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618章 九垸行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
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479章 王麟隕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258章 拍賣結束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716章 南方種植事業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415章 回荊州第600章 信到長安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二十一章 皇家農莊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164章 秀兒探監第244章 與王浩的交鋒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三十九章 勸解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347章 農門的新課題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519章 安排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118章 殺倭第159章 殺人第164章 秀兒探監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473章 編組百萬工農兵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765章 調控的問題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一章 落後的農耕社會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514章 大賞羣臣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755章 過黑海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199章 幸福村的一天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461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446章 回關中的程處默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576章 中計了第536章 荊湖熟,天下足第三十章 面聖第698章 種子上面坑一撥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300章 大動作第753章 準備出使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556章 抓捕第七十七章 至尊皇庭第273章 酒宴第六十五章 暴風雨來了第463章 困惑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219章 追擊戰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618章 九垸行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