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第380章 鄭公交代

如今的長安城依舊熱鬧非凡,在房相治理之下,關中各地的市稅提升了不少。

朱雀大街上的道路早已被清理好,李承幹看着街道上的一個個商鋪,可以從這些商鋪上擺放的貨物多少看出如今的經營情況如何。

父皇似乎並沒有太多心思看這些,衆人一路來到了鄭國公府。

現在長安病重的老人很多,不僅僅有鄭公,還有姑丈柴紹,聽聞姑丈的身體也越發不如從前。

李承幹走入這處府邸,見到了年近七十的鄭公。

東陽神色多了幾分失落,她低聲道:“最快三兩月,最多半年。”

見父皇上前與坐在輪椅上的鄭公說着話,李承幹也壓低聲音道:“辛苦你了。”

東陽道:“其實鄭公到了如今,藥已無用。”

李承幹微微頷首。

也不知鄭公與父皇,還有房相都說什麼,三人坐在一起似乎有說不完的話。

李承幹站在屋外,看着秋風蕭瑟的景象。

鄭公的家人都站在一旁,神色也是淒涼。

李承乾道:“舅舅,其實此番回長安,孤也想讓房相告老的。”

長孫無忌撫須看向太子殿下所望的那棵枯樹,道:“其實臣……”

“舅舅也想告老嗎?”

“臣……”

直到舅舅說不出話語,若這個時候皇帝退位,讓太子登基,他是繼續扶持國祚還是就此退下來。

若現在說要告老,未免引得這位東宮太子多想。

若要留下來,確實不如他所願,也會讓人覺得他趙國公貪慕權力。

李承乾道:“其實孤還是希望舅舅能在朝中留一段時日。”

“臣領命。”

李承乾笑着從樹上摘下一片枯黃的葉子,其實舅舅並不是一個貪慕權力的人,他是一位十分忠心的長輩。

長孫衝至今沒有在朝中任職,長孫家的下一代幾乎沒有走入仕途。

這樣忠心的舅舅,又何談貪慕權力。

如果他能夠作爲新帝的舅舅,爲這個大唐的新帝鋪平向前的道路,那舅舅也能夠名留青史,成爲歷朝歷代以來權力最大且最忠誠的外戚。

相較於舅舅,東宮的外戚則顯得薄弱了一些,蘇亶的官職還在朝中留着,但他人已不在朝中,經營着武功縣的士族子弟。

李承幹向舅舅報以笑容。

也說不上是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以後的大唐不會忘了這位舅舅爲國事殫精竭慮。

不多時,李承幹又見老師從屋內走出來,行禮道:“老師。”

房玄齡撫須感慨道:“不曾想當初能夠在朝堂上大聲喝罵的鄭公,如今已是這般。”

他神色多有失落,又道:“殿下進屋吧,鄭公有話要說。”

李承幹又給了舅舅一個放心的眼神,快步走入屋內。

鄭公養病的房間很寬敞,進入屋內便能聞到一股藥材特有的味道。

“咳咳咳……”

聽到虛弱的咳嗽聲,李承幹上前行禮道:“鄭公。”

魏徵撫須微笑道:“沒想到太子殿下也登上了泰山。”

李世民握着鄭公的手,笑道:“他如今年輕鼎盛,身體健壯,他登泰山不需人攙扶。”

登泰山足足用了三天,其實也不算是多高的強度,走走停停也輕鬆些。

李承乾笑道:“若再爬一段山路,多半也撐不住。”

魏徵忽然一笑,道:“殿下是個言出必行的人,老臣欣慰。”

李承幹在塌邊坐下來,道:“身體的事鄭公不用擔憂,東陽是孫神醫最得意的弟子,朝中還有天下最好的醫官。”

魏徵低聲道:“老臣恐怕時日不多。”

李承幹上前道:“您萬不要這麼說。”

李世民眼眶通紅,別過臉看向窗外。

輕拍着太子的手背,魏徵低聲道:“陛下東征之前,太子來見老臣,現在太子可還記得當初的話語?”

“嗯,孤一直記得。”

“治理天下就應該是腳踏實地的,老臣聽陛下說了,這是太子在泰山上回答陛下的,還望太子殿下以後保持這份心,治理社稷需要數十年乃至幾代人的心血,切莫驕縱。”

“孤銘記。”

鄭公放鬆着身體,用力呼吸着,道:“治理社稷談何容易,當年先秦治理關中又廢了幾代人的心血,有漢之後治理社稷又有幾次起伏,這世道難得太平了,後人的事臣看不到了。”

“等臣老去了,還望太子殿下每到新年便給老臣燒一封書信,告知如今的社稷如何,臣也就心滿意足了。”

李世民站起身面朝着窗外,時不時擡手用袖子擦拭着。

鄭公又道:“陛下,遼東已收復,但治理社稷不能有婦人之仁,陛下對老臣等人寬容,待宗室諸王也是寬待有加,對各地士族也是加以安撫,可臣深知治理社稷光靠這些是不夠的。”

“陛下是英雄豪傑,是天下諸國敬仰的天可汗,陛下一言既出天下豪傑相隨,可陛下可曾想過,如今的大唐不同,天下安定了,對一些人一些事不用再寬容以待了。”

“殿下先行出去吧,老臣還有話與陛下說。”

李承乾點頭道:“孤就在門外。”

走出鄭公的房間,隱約可以聽到父皇與鄭公的話語,還有時不時地咳嗽聲。

之後,話語聲越來越低,也就不知鄭公與父皇究竟說了什麼。

直到天色入夜了,父皇這才從鄭公的房間出來。

東陽又腳步匆匆走入房間,問診了一番病情,“父皇,鄭公睡下了,呼吸還算平穩,只要沒有太大的情緒,如此安養也好。”

李世民頷首道:“回去吧。”

舅舅與房相,英公等衆人在門前散去,李承干與東陽跟在父皇身後一路回宮。

這兩年朝中發生了太多事,軍中多了幾個驍勇的將領,朝中也多了一些新人。

夜色深了之後,李承幹這纔回到東宮。

兩年沒有回到東宮了,崇文殿前的地面被剛擦洗過一遍,還有拔過野草的痕跡。

“回來了?”

聽到爺爺的話語,李承幹爺爺在飯桌邊坐下,道:“父皇與孫兒回來了。”

李淵手拿着筷子,看着桌上的菜餚道:“知道你今晚來得晚,朕讓他們別撤走這些菜,用飯吧。”

李承幹接過小福端來的黍米飯與爺爺一起吃着。

夜色中,桌上的油燈在夜風下忽閃忽滅,李淵低聲道:“鄭公讓你登基了?”

“鄭公沒有明說,只是他老人家與父皇說了許多,孫兒也不知道他們說了什麼。”

李淵笑道:“現在還有你舅爺,還有柴紹,李衛公他們都在盼着你這位儲君登基。”

“嗯,孫兒明白。”

李淵放下了碗筷,讓一旁的內侍扶着伸了一個懶腰,便回到殿內休息了。

寧兒提着燈籠走到崇文館殿,看着太子殿下獨自吃着飯食,便默不作聲地倒上一碗茶水。

李承干將桌上的飯菜吃完,飲下碗中的茶水,這才起身回了東宮。

寧兒與蘇婉都注意到了太子殿下臉上的疲憊之色,就算是從泰山回來之後,太子殿下都從未有過這般的疲憊。

好似從東征開始再到登上泰山,重新回到長安,一直以來緊繃的神經這才鬆懈下來。

今晚就連原本回到東宮的小於菟與女兒也沒有這麼興奮,孩子們注意到父親的精神不太好,沒有言語。

洗漱完之後,李承幹就早早睡下了。

翌日,皇帝下旨休朝,而這天李承幹難得一覺睡到了天光大亮。

領着兒子與女兒在東宮門前鬆了鬆筋骨,便開始了晨跑。

“爹,孩兒何時可以去尋李衛公?”

“李衛公還未答應收你當弟子。”

“那……”小於菟欲言又止,在陽光下他的小臉通紅,又道:“那李衛公要如何收孩兒爲徒。”

“你寫一封書信,若衛公看了之後覺得能夠收你爲徒,你就可以去拜訪他。”

“好。”小於菟快步跑回了東宮去寫信。

半個時辰後……

小於菟盤腿坐在桌邊,毛筆就擱在硯臺上,他看着眼前的這張紙,胖臉上的神色如臨大敵,紙張上如今一個字未寫。

他還沒想好要怎麼給李衛公寫信,又使勁撓了撓頭,道:“妹!”

正悠閒轉着魔方的小鵲兒擡頭道:“兄,有何事?”

“信是怎麼寫的?”

小鵲兒坐在桌邊,朗聲道:“應該先稱呼對方,再自稱而後寫上要與去信之人說的話。”

小於菟先寫上一個李字。

憋了半個時辰,這位皇孫終於在紙張上寫下了第一個字,也僅僅只有這一個字。

他使勁撓頭道:“李衛公的衛怎麼寫?”

“這……”

小鵲兒驚異地看着兄長,再看向堪堪只是寫了一個字的信紙,道:“要是娘知道兄不會寫,多半又要捱打了。”

“哎呀!”小於菟猛然驚覺,見殿內沒有其他人,今天的東宮挺忙的,爹爹一早就去忙朝政了。

“這可萬萬不能被娘看到,鵲兒要給爲兄保密呀。”

小鵲兒咧嘴一笑道:“嗯,保密。”

小於菟又陷入了沉思,雙手叉腰道:“現在又該如何是好?”

小鵲兒道:“聽聞當年爹爹因練習箭矢,而雙手不能握筆,是爹爹口述,由姑姑與母妃來書寫文書的。”

聞言,小於菟如醍醐灌頂,當即起身道:“本以爲……我!足智多謀,天資聰穎,沒想到妹妹也是天賦異稟,運籌帷幄,待兄去見四賢,定要讓李衛公收我爲弟子。”

小鵲兒看着着急離開的兄長,將凌亂的書桌收拾好,她自語道:“每次兄長坐了之後,都亂糟糟的。”

皇城,一個小身影拿着一張紙正快步奔跑在一個個官衙前。

往來官吏見到這個孩子紛紛露出笑顏,這位皇孫跑得很快,腳步敏捷地繞過一個又一個文吏,而後他縱身一躍,來到了秘書監。

因爲秋雨之後的天氣晴朗,關中的風也很乾燥。

小於菟站定擦了擦額頭的汗水,走入秘書監內,文翰四賢不掌文書遞交之事,他們執掌文翰修撰國史。

見到皇孫來了,來濟撫須笑着道:“殿下今日怎來了?”

小於菟大口出着氣,將紙張放在桌上。

來濟又道:“殿下能夠如此主動來學習,臣等欣慰。”

“我來這裡……想請老師幫我寫信。”

“哦,寫信?給誰寫信。”

“李衛公。”

“殿下爲何自己不寫?”

“我……”小於菟思忖片刻,答道:“我才疏學淺,以免所寫之事詞不達意,還請老師相助。”

來濟點頭,這個理由還說得過去,便執筆道:“殿下請講。”

“家父乃當今太子,我自幼好學,天賦異稟,五歲識字,六歲便健步如飛,七歲能登泰山,如今……”

話語聲停下,小於菟又道:“不行,不能這麼寫,我要謙虛。”

來濟執筆劃去剛剛的一席話,等候着殿下接下來的話語。

“我乃當今皇長孫,家父乃當今太子,我天賦異稟,足智多謀,如我這樣的人,自然是要拜天下名師的……”

言罷,小於菟糾結着道:“這樣也不太行。”

來濟十分嫺熟地又劃去剛寫完的字。

……

皇帝召見了趙國公,房相,岑文本,還有英公李績正在甘露殿內商議着。

從早晨一直到午時,這場談話也沒有結束,看起來陛下是有很重要的事要商談。

之後陛下又召見了褚遂良,于志寧,劉洎等人。

而此刻的中書省內,李承幹已知道兒子去找文翰四賢,東宮第一時間送來了消息。

但看着手中的軍報,在突厥有一個叫阿史那車鼻的人,當年的漠北敗亡之後,這位阿史那車鼻屢屢北上,搶佔漠北的牧場與人口。

如今李思摩還在戍守遼東,阿史那社爾送來的軍報,他覺得這個阿史那車鼻得勢之後會是隱患。

不過金春秋也送來了急報,當高延壽與金春秋掃平了百濟之後,他們在白江口遇到了倭人,這些倭人趁着百濟與新羅大戰,想要趁機劫掠。

金春秋已找到了攻打倭人的藉口,並且決定於今年入冬渡海攻打倭人。

金春秋是個很好用的傀儡,他當然有心成爲新羅王,也有進取之心

渡海攻打倭人需要調動整個新羅的國力,他對朝中來報的內容中就有要成爲新羅大將軍的講述,只需要大唐給他一個大將軍的封號,他就可以統領整個新羅投入到征討倭人的戰爭中。

205.第205章 河西重城342.第342章 不留遺憾的一戰276.第276章 老謀深算的樣子第59章 事必躬親的太子第142章 別人的苦難第161章 監察254.第254章 京兆府文章366.第366章 請英公相助第92章 兄弟三人第94章 父皇想要的人才第119章 太子殿下的情面第6章 小女徐慧第5章 東宮前任屍骨未寒193.第193章 何等人物第103章 不一樣的孝心236.第236章 爲太子效死343.第343章 皇帝出征340.第340章 爲過去,也爲將來第169章 願爲前鋒199.第199章 臨近新年第119章 太子殿下的情面第83章 頡利的近況第21章 豈不是一樁美事第12章 等暖風來273.第273章 天要晴了第180章 喜歡與人交談第56章 告老辭官253.第253章 吐蕃使者又來了78.第78章 解氣?第103章 不一樣的孝心347.第347章 遼水戰爭第152章 東宮舊人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182.第182章 膽識與氣魄第86章 補貼與孝順247.第247章 意在掃平天山第24章 還是舅爺疼太子393.第393章 松贊干布第162章 小公主與李道長275.第275章 朝臣榜樣褚侍郎380.第380章 鄭公交代第35章 越活越平庸第98章 奉命放假336.第336章 老府兵235.第235章 清閒的人第141章 陳倉縣尉191.第191章 查到底第65章 傻呵呵的世道279.第279章 清查378.第378章 豪情萬丈的時代202.第202章 掃興的人191.第191章 查到底259.第259章 來長安的祿東贊337.第337章 “奇觀”第59章 事必躬親的太子338.第338章 文景與現在210.第210章 長安大雨第150章 仗義出手255.第255章 明智的對手第13章 耿耿於懷369.第369章 捨我其誰第150章 仗義出手第105章 被監視的太子第68章 孤有進步嗎?329.第329章 這是唐人的智慧296.第296章 不參與朝爭366.第366章 請英公相助第174章 分寸208.第208章 大唐飛虎隊第30章 天賦異稟的弟弟妹妹第314章 臘月205.第205章 河西重城359.第359章 天可汗的最後一戰第149章 皇子的名聲第177章 遠大的理想第39章 他的成就是大唐的第45章 冒失舉薦236.第236章 爲太子效死208.第208章 大唐飛虎隊349.第349章 事關尊嚴378.第378章 豪情萬丈的時代第52章 爺孫倆第151章 想要“強權”的太子365.第365章 宴席第46章 秋獵前的一致意見第47章 伏允的下場187.第187章 合適的環境第172章 精氣神第84章 戰書第152章 東宮舊人273.第273章 天要晴了第117章 善意的話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第67章 熱情的滿朝文武(加更)78.第78章 解氣?246.第246章 以爲太子只在釣魚第108章 酷暑的關中228.第228章 明達的修行236.第236章 爲太子效死212.第212章 堅韌的意志
205.第205章 河西重城342.第342章 不留遺憾的一戰276.第276章 老謀深算的樣子第59章 事必躬親的太子第142章 別人的苦難第161章 監察254.第254章 京兆府文章366.第366章 請英公相助第92章 兄弟三人第94章 父皇想要的人才第119章 太子殿下的情面第6章 小女徐慧第5章 東宮前任屍骨未寒193.第193章 何等人物第103章 不一樣的孝心236.第236章 爲太子效死343.第343章 皇帝出征340.第340章 爲過去,也爲將來第169章 願爲前鋒199.第199章 臨近新年第119章 太子殿下的情面第83章 頡利的近況第21章 豈不是一樁美事第12章 等暖風來273.第273章 天要晴了第180章 喜歡與人交談第56章 告老辭官253.第253章 吐蕃使者又來了78.第78章 解氣?第103章 不一樣的孝心347.第347章 遼水戰爭第152章 東宮舊人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182.第182章 膽識與氣魄第86章 補貼與孝順247.第247章 意在掃平天山第24章 還是舅爺疼太子393.第393章 松贊干布第162章 小公主與李道長275.第275章 朝臣榜樣褚侍郎380.第380章 鄭公交代第35章 越活越平庸第98章 奉命放假336.第336章 老府兵235.第235章 清閒的人第141章 陳倉縣尉191.第191章 查到底第65章 傻呵呵的世道279.第279章 清查378.第378章 豪情萬丈的時代202.第202章 掃興的人191.第191章 查到底259.第259章 來長安的祿東贊337.第337章 “奇觀”第59章 事必躬親的太子338.第338章 文景與現在210.第210章 長安大雨第150章 仗義出手255.第255章 明智的對手第13章 耿耿於懷369.第369章 捨我其誰第150章 仗義出手第105章 被監視的太子第68章 孤有進步嗎?329.第329章 這是唐人的智慧296.第296章 不參與朝爭366.第366章 請英公相助第174章 分寸208.第208章 大唐飛虎隊第30章 天賦異稟的弟弟妹妹第314章 臘月205.第205章 河西重城359.第359章 天可汗的最後一戰第149章 皇子的名聲第177章 遠大的理想第39章 他的成就是大唐的第45章 冒失舉薦236.第236章 爲太子效死208.第208章 大唐飛虎隊349.第349章 事關尊嚴378.第378章 豪情萬丈的時代第52章 爺孫倆第151章 想要“強權”的太子365.第365章 宴席第46章 秋獵前的一致意見第47章 伏允的下場187.第187章 合適的環境第172章 精氣神第84章 戰書第152章 東宮舊人273.第273章 天要晴了第117章 善意的話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第67章 熱情的滿朝文武(加更)78.第78章 解氣?246.第246章 以爲太子只在釣魚第108章 酷暑的關中228.第228章 明達的修行236.第236章 爲太子效死212.第212章 堅韌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