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造反,涼州城中的歡呼

第193章 造反,涼州城中的歡呼

段秀實與沒陵贊相聊到下午後,離開牙帳。

他告訴沒陵贊一些細節,在機會來臨之前,切勿衝動,以免露出破綻。

沒陵贊深知尺帶珠丹和沒廬窮桑倭兒芒的狠辣。

上一次吐谷渾叛亂,但凡有一絲牽連,都被吐蕃殺死,家人貶爲奴隸。

有段秀實的保證,他會在接下來的時間,慎而又慎,等待吐蕃御駕親征,戰端開始的那一刻。

把握住這一次機會,他就可以成爲真正的蘇毗王,而非空頂着蘇毗王的名號。

待段秀實離開蘇毗王牙帳的時候,吐蕃名將恩蘭達扎路恭來見蘇毗王。

他身邊有數十名吐蕃羽林軍跟隨,與段秀實、昶青等人交錯而過。

恩蘭達扎路恭沒注意到段秀實,以爲這是蘇毗的一些奴隸。

但段秀實卻主意到恩蘭達扎路恭。

心想這應該是吐蕃的一名大人物,果然沒過多久,沒陵贊親自出營帳迎接恩蘭達扎路恭。

段秀實輕輕看一眼後,迅速離開沒陵讚的營地。

歸途的時候更容易,段秀實、昶青奉蘇毗王之命,將上百頭羔羊、犛牛趕到積石山附近的一個部落。

守衛關口的吐蕃士兵沒怎麼檢查,就讓他們通關。

“恩蘭將領,不知您來我部,有何貴幹?”

沒陵贊得知恩蘭達扎路恭前來,心中一驚。

李瑄的使者剛還在營中準備出去,他親眼看着段秀實和恩蘭達扎路恭錯過。

那一瞬,他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好在相安無事!

段秀實和昶青等人不單單是外表僞裝成吐蕃人,連在牙帳走路時的唯唯諾諾,都與吐蕃奴隸很像。

“本將奉贊普之命!”

恩蘭達扎路恭說着,從背後的囊中取出一支金箭。

此金箭只有七寸長,純黃金打造,上面雕着吐蕃的一種神鳥。

金箭是吐蕃贊普調兵遣將的信物,凡大舉出兵,必須以七寸金箭爲契。

同時,特使攜帶金箭,如贊普親臨,附屬部落王和四如元帥大臣,必須拜見。

沒陵贊縱然是蘇毗王,也老老實實地對攜金箭的恩蘭達扎路恭行了一禮。

然後,親自將恩蘭達扎路恭迎入牙帳之中,畢恭畢敬。彷彿恩蘭達扎路恭纔是王一樣。

“蘇毗王,本將就不囉嗦了,七月贊普要在青海西部伏俟城一帶進行會盟,然後率兵收復九曲。希望蘇毗王將兵參與其中。”

恩蘭達扎路恭向蘇毗王說道,看似商量,實則是命令。

“蘇毗作爲內四部之一,與邏些親密無間,如同手足。今唐人奪走九曲,辱我贊普,蘇毗一定傾盡全力相幫。我麾下有步兵五千,騎兵五千。會全部參加戰鬥。”

沒陵贊拍着胸脯保證道。

他正想着向吐蕃贊普請纓,恩蘭達扎路恭卻先一步前來。

想想也正常,吐蕃欲傾全國之力,守衛青海,收復九曲,當然少不了蘇毗。

“嗯,另一邊我也會安排他們出兵。此戰我軍必勝,屆時贊普會重重賞賜。”

恩蘭達扎路恭對沒陵讚的態度感到十分滿意。

他知道沒陵贊只有這點兵馬。

他說的另一邊是沒廬贊,會出一萬五千兵馬。

蘇毗有十一個東岱,吐蕃早就在這些東岱組建在冊蘇毗士兵、奴隸僕從,脫離蘇毗王的管轄,到時候全部會調到青海。

贊普的決定,恩蘭達扎路恭也管不了那麼多了。

如果勝利,之前的失敗都不算什麼,可以扭轉頹勢。

如果敗,他們只能退回雪域高原休養生息,等大唐摔落,再捲土重來。

盛極必衰,自古如是。

恩蘭達扎路的漢人名字叫馬重英,可見他是精通漢學的人,他認爲大唐遲早會有衰敗的那一天,且中原王朝衰敗後如雪崩一樣,無法止住。

“多謝將軍。我身爲蘇毗王,將親自率領兵馬去響應贊普的會盟,震懾宵小之徒。我們同仇敵愾,共謀勝利!”

沒陵贊再次一拱手,義正言辭地說道。

恩蘭達扎路恭見沒陵贊如此忠心耿耿,也是暗歎一口氣。

沒廬窮桑倭兒芒支持擁有沒廬家血脈的沒廬贊,想扶持沒廬贊成爲蘇毗王他是知道的。

他覺得不妥,但他的地位無法與沒廬窮桑倭兒芒比較。

畢竟沒廬窮桑倭兒芒對國家嘔心瀝血,有點私心也正常。

包括四大尚族在內的政務大臣,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恩蘭達扎路恭在營寨內只呆了一個時辰,就離開前往其他東岱。

沒陵贊親自將恩蘭達扎路恭送出去,目光充滿堅定。

正如段秀實所說,造反前不能讓任何一人知道,以免走路風聲。

等到戰場上,再反戈一擊。

這段時間,奉獻金銀珠寶,拉攏麾下大小將領。

將自己的牲畜送出去,安撫士兵、獎勵奴隸。

只有這樣,士兵們、奴隸們纔會毫不猶豫地聽從他的。

而沒陵贊現在失去的金銀珠寶和牛羊牲畜,將來會十倍、百倍地重新得到。

若要取之,必先予之。

沒陵贊覺得這句話非常有道理,也明白漢人的智慧。

段秀實是一個文人,卻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勇敢。

沒陵贊聽說李瑄也是一個文人……

……

四月中旬,湟水城。

河西採訪使判官,李瑄讓顏真卿兼任。

隴右採訪使判官,李瑄讓高適兼任。

他們幫助李瑄處理諸郡的監察事務。

同時,李瑄又招攬數十名文人士子,將幕府擴大。

長安、洛陽的文人聽說李瑄喜歡重用白身,哪怕不是進士、明經及第,也會被重用。

如大詩人高適,沒什麼功名,卻被李瑄任用。一介讀書人的楊綰,現在貴爲河西判官。

所以文人士子如過江之鯽一樣,游到隴右湟水間。

李瑄見到一名叫呂諲的進士,是後世的宰相。

李瑄知道呂諲有理財的能力,當即令他爲隴右支度判官,讓他能管理隴右的理財之事,幫劉晏分憂。

又有四名進士,兩名明經,都被李瑄召入幕府,安排爲推官、巡官,在他麾下做事,看看錶現如何。

只要李瑄覺得理念不錯,都會提拔。

甚至還會推薦到文人新建的洮陽郡、九曲郡爲官。

李瑄在湟水城處理半個多月的軍政事務。

這一日,一騎迅速進入進入湟水城。

他揹着黑色的袋子,在節度使府衙門前停下。

“報……駐紮在晉昌城南部的吐谷渾部落造反了,他們圍困晉昌城,切斷西域進入河西的道路……”

十萬火急的信件被送入節度使府衙,呈到李瑄的手中。

李瑄看到信件後,立刻召李泌和諸僚屬到節度使府衙議事。

諸僚屬聽到墨離吐谷渾部造反,頓時覺得不可思議。

他們完全未料到有這麼荒唐的事情發生。

“李帥,墨離吐谷渾是附屬我大唐吐谷渾中最龐大的一支,然其部落只有區區四萬餘人,拋去老弱婦孺,他們能得到的兵力,也不過一萬人而已。他們拿什麼造反?”

“墨離吐谷渾竟然敢挑釁李帥的威名,應將其覆滅,以儆效尤。”

“會不會是被吐蕃挑唆,反叛我大唐吧?”

“他們愚蠢,現在吐蕃根本不可能把兵馬派遣到晉昌郡一帶。”

“屬下覺得蹊蹺,墨離吐谷渾既然能圍住晉昌城,他們一定是全族,甚至老少都出動……”

在衆屬吏七嘴八舌後,劉晏又說了一句。

墨離吐谷渾,在河西走廊晉昌郡內。

漢代的河西走廊有四郡,從東往西,依次爲武威、張掖、酒泉、敦煌。

大唐在酒泉郡和敦煌郡之間劃出土地,組成晉昌郡。

改州爲郡前,晉昌郡又被稱爲瓜州。

而河西五郡,有回紇、契苾、思結、吐谷渾、羌、渾、突厥等附屬胡部。

這也使每一郡都有一支軍隊駐紮。如武威郡的大斗軍,張掖郡的建康軍,酒泉郡的豆盧軍,晉昌郡的莫門軍,敦煌郡的玉門軍。

另外,河西走廊北面沙漠旁的寧寇軍、白亭守捉是爲防止回紇。

晉昌郡南面是大雪山,再南是疏勒南山、烏蘭達阪山,吐蕃不可能從南面染指晉昌郡。

河西走廊的地勢,就如同天塹。

盡昌郡的郡治爲晉昌城。

晉昌城是墨離軍的駐所,裡面有墨離軍五千人。

所以墨離軍使劉之儒第一時間沒有出城攻擊,他覺得茲事體大,請求向李瑄的調令。

河隴只有李瑄擁有調兵的權力。

就如李瑄在豐安軍城的時候,哪怕情況緊急,也必須向王忠嗣稟告,由王忠嗣簽署調派皋蘭州騎兵的命令。

“劉判官言之有理,墨離吐谷渾部,去年冬天出兵一千騎,幫助我大唐攻擊回紇,牽制吐蕃。我大唐河隴十幾萬雄師的實力,想必他們也清楚。墨離吐谷渾爲何會作出如此不自量力的舉動?”

李瑄認同劉晏的話,覺得此間蹊蹺。

歷史上天寶五載墨離吐谷渾叛亂,王忠嗣派兵討伐,輕易將其攻破,將其族人帶回武威。

李瑄本以爲經過他的兩次征伐,這樣的事情,不會再出現。

沒想到還是發生了。

李瑄自認爲自己有幾分威名,吐谷渾爲寄人籬下的部落,敢包圍晉昌城,截斷絲綢之路,讓李瑄費解。

屬吏聽後紛紛點頭,覺得有道理。

“胡人教化尚淺,怒而興師,不計後果,此事屢屢發生……應該是覺得自己受到不公的待遇,所以纔出現此情況。”

高適向李瑄說道。

“嗯,我也是這麼認爲。正好我要去河西。”

李瑄認可高適的話,他又問李泌:“先生如何看待?”

李泌一向很少說話,他一般在李瑄的府邸看書或者到城外遊轉。

湟水城外有一道觀,李泌有時會去探討大道。

一副閒人野鶴的形象,除非李瑄有詢,否則一切事情,他都不過問。

“河西胡部衆多,處理墨離吐谷渾,難免兔死狐悲。然叛亂之事,不可姑息,必須嚴懲叛亂之首,再安撫餘下部衆。”

李泌向李瑄回答道。

至於吐谷渾部爲何叛亂,李泌也不清楚。

但這是一場輕而易舉可以平定的叛亂。

李泌認爲,即便吐谷渾有難言之隱,也要嚴懲其部落首領。

同時,安撫剩下的吐谷渾人。

這纔可以讓其他河西諸部心服,能讓他們心甘情願爲李瑄效力。

李瑄贊同李泌的話,在議事結束後,李瑄率領神策衛,一人三馬,前往晉昌城。

不僅是今年,以後他也要用這些胡人,他要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如果是墨離吐谷渾部狼子野心,李瑄絕不姑息。

若是其他原因,李瑄也要查清楚。他會如李泌所說,不論什麼原因,敢舉兵叛亂,就必須嚴懲。

如當年王君一樣坑害河西諸胡的事情,不斷髮生。

雖然平定叛亂,算是軍功,可以在史書上留一筆。

但這不是李瑄的訴求。

本來李瑄就要前往武威,聽從顏真卿彙報拐賣婦女的案子。

“令建康軍使張仁賢、豆盧軍使荔非守瑜率麾下步、騎向西馳進,支援墨離軍。”

李瑄下達軍令。

傳令兵攜帶李瑄的軍令,飛速前往兩地傳令。

雖然建康軍距離晉昌城稍遠,但即便只有豆盧軍到,加上晉昌城中的墨離軍,可以輕輕鬆鬆戰勝吐谷渾叛部。

讓張掖的建康軍一起出動,只是以防萬一。

……

數日後,李瑄率領神策衛,再入姑臧城。

這是他成爲河西節度使後,第二次到達此治所。

河西節度使副大使安思順、判官楊綰和顏真卿、武威郡長史路嗣恭等人率領官吏來迎接李瑄。

此時,不少商人因去西域的路途被截斷,來到姑臧城。

時間就是金錢,他們也很着急,希望大唐能快點平叛,暢通道路。

對此,胡商們也見慣不慣。

他們從絲綢之路一路走來,見過太多兵荒馬亂,總體來說,大唐還是相對安定的。

姑臧城中,經過一年的整改,風貌爲之一變。

路嗣恭擴大了姑臧城的城內集市,由他親自管理,並將集市分爲絲綢、瓷器、茶葉、漆器玉器等手工品、生活用品、紙和書籍、衣服帽子、獸類皮毛、海洋特產、鐵器農具、酒飲等二十個區域。

每一個區域,都有一名市吏監察。

任何敢欺行霸市的存在,立即上報,如果被路嗣恭派監察得知,會問罪市吏。

雖物品沒有長安洛陽齊全,但集市已是河隴之最,許多胡商不需要到長安,就能買到心怡的物品回去。

而更多的漢人商人,將江淮、洛陽、長安的貨物倒運到姑臧城,賺取一些差價,促進繁華。

由於涼州城的面積有限,路嗣恭又在城南曠野設立集市。

這裡有馬集、牛集、羊集、駱駝集、狗集、雞鴨鵝集等等。

其他也有一些車子、載具、傢俱等等也在城外的集市中。

據路嗣恭介紹,城內的酒肆、茶肆、食肆、青樓在一年內,新起二十八家。

茶米油鹽、日用百貨等各種商鋪增加二百餘家。

除了城內的官辦印刷坊,城北還有陶瓷坊,造紙坊,紡織坊,顏料坊,冶鐵坊,酒坊等等。

使武威郡增加一大筆稅收!

路嗣恭召集數千民夫,將馬城河引水至番禾縣,澤被那一帶的農田。

路嗣恭很佩服李瑄改革的農具、水車,使百姓從耕地到灌溉上,都省了很大的力氣。

許多武威百姓得知新農具是李瑄發明,在各縣勒石立碑,記錄李瑄的恩德。

有好的政治環境,纔有好的經商條件。

胡人都把“姑臧城”,稱爲“涼州城”,當這座城池的名聲傳開後,使胡人紛紛駐足。

即便去長安的胡人,也會在涼州城歇腳一番。

這也使商人們瞅準時機,將更多茶樓酒肆建立,帶動繁榮。

當然,武威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進。

李瑄希望姑臧城的百姓豐衣足食,而不是靠收取商人的賦稅,讓官府富足。

等以後棉花種子到來後,李瑄會率先在武威郡、西平郡、九曲郡種植。

他還寫信給豐安軍使王思禮,希望能從豐安軍弄一批西瓜種子到武威。

試試西瓜在武威如何。

雖然那西瓜在後世人眼中很糟糕,但這個時代的人,連李隆基都對西瓜很滿足。

認爲西瓜是夏日解暑之物,將西瓜當做貴重物,賞賜給長安的權貴。

李瑄在安思順、路嗣恭、楊綰和顏真卿的陪同下,進入姑臧城中。

車水馬龍的行人,鱗次櫛比的商鋪,李瑄明顯感覺到相比於上次更繁華。

而李瑄率領神策衛行走在街道上,也吸引無數人的目光。

顯眼的明光鎧甲,神策衛雖沒有佩戴護面,但騎在高頭大馬上,每一個都威武不凡。

以前的姑臧城,可沒有這陣仗。

有的人認出,神策衛拱衛在中間的,正是河西、隴右節度使李瑄。

雖然離開河西一年,但百姓們對懲奸除惡的李瑄印象深刻。

沒有李瑄,武威郡就不會如今天一樣。

在口口相傳下,周圍的人很快就知道李瑄回到河西,紛紛來到街道上觀看,皆歡呼雷動,喝彩鼓掌。

李瑄在馬上微微向周圍百姓揮手,不是他享受這種歡呼,而是從歡呼中看到沉甸甸的責任。

胡商們也不禁停留,和之前滅突厥不同,李瑄坐擁十幾萬兵馬,將強大國家吐蕃打得抱頭鼠竄,絲綢之路上響徹着李瑄的威名。

西域諸國,皆知大唐有一個年輕且充滿銳氣的元帥。

吐蕃雖然還未失去小勃律,但小勃律周圍的二十餘吐蕃附屬國惶惶不可終日。

吐蕃一敗再敗,他們害怕吐蕃被李瑄打服以後,大唐會清算他們……

第392章 全軍覆沒,秦趙會盟臺,驍將安守忠之死第444章 宰相犯錯,一分不改第206章 收復楊慎矜,我能殺死猛虎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430章 吐蕃的絕唱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434章 九九八十一難,終會圓滿第10章 詠柳第52章 期望的功勳第376章 不同的朱雀街遊行,與李隆基論開元宰相第361章 兇殘叛軍,華清宮歌舞停,李隆基的惶恐第293章 天將軍第369章 聖人去哪了?行至馬嵬驛第185章 先登之功,三日克三城第478章 第一次巡視天下結束,回到長安第210章 四鎮節度,控地萬里,勁兵重鎮,皆第336章 大食元帥陣亡,河中之戰大勝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332章 定河中之戰,圍殲大食近衛軍第446章 劃分行省,久違的征程第245章 石堡城陷落,等待開花第348章 新的龜茲,小別勝新婚第133章 龍駒島第186章 連克五城,斬吐蕃大相第269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第349章 安西軍的“清君側”思想,最後的長安第133章 龍駒島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475章 金陵,再見李白第153章 天水郡公,實封五百戶,韋堅罷相第342章 羅馬帝國進攻大食,最後的大戰第390章 對豪強大族的處置,陌刀軍渡過黃河,澠池之戰第465章 再臨洛陽,智慧宮中第352章 李適之的顧慮,小兒小女第63章 河泊十八部第467章 瞭解南方郡縣,清明之郡第159章 終南山上的神仙,李泌第365章 安祿山稱帝,哥舒翰出潼關,突襲長安第29章 軍中訓練第189章 吐蕃贊普請求爲大唐附屬國第149章 楊玉環封貴妃第110章 李適之罷相第475章 金陵,再見李白第435章 雲南都護府,葉護太子,百國盛會開啓第72章 心在動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149章 楊玉環封貴妃第458章 北巡,祭天,瀚海都護府,草原都護府第306章 李林甫被算計,李林甫罷相,李瑄率兵至右相府第373章 太子李亨的窮途末路第213章 與楊玉環的秘密,守護貴妃第450章 回紇主動出擊,大唐的戰術第362章 誓師清君側,天策軍,九萬騎兵入河西走廊第266章 “錦衣衛”,野無遺賢第392章 全軍覆沒,秦趙會盟臺,驍將安守忠之死第207章 聖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機第84章 長離第84章 長離第164章 巡視諸軍,不斬來使第398章 回紇的妥協,大唐月報第429章 設立鯨縣,吐蕃的雪崩第455章 火藥的威力,一聲破敵第93章 海賊王吳令光第217章 梨樹爭奪戰,楊氏家奴第133章 龍駒島第442章 葉護太子的決定,草原變成都護府第275章 三月梨花,小相公第125章 一拳打爆第301章 天寶九載,重要的抉擇第166章 女奴,大唐的恥辱第484章 先謀波斯,波斯大都護府第248章 金盃同汝飲,白刃不相饒第471章 天亮了,淮陰謝氏第443章 軍制改革,御駕親征第338章 總督之死,大唐的河中,李瑄西征第117章 擒拿監軍第360章 漁陽顰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第23章 名將的落幕第130章 慕容家族第173章 全軍覆沒,豐厚的戰利品第465章 再臨洛陽,智慧宮中第127章 擒拿元帥,灕水之戰勝利第344章 裡海以南,哈里發之死第209章 聖人賞賜諸葛亮劍,入相之勢第368章 九層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第50章 獲得寶馬第305章 李相的威嚴,逮捕五楊之一第244章 封王,天下各國的態度第128章 你說的是人嗎第271章 誰是首席宰相?楊玉環的助攻第75章 生擒大可汗第17章 楊玉環第403章 請聖人封我爲太子第65章 突厥神箭手第206章 收復楊慎矜,我能殺死猛虎第384章 李峴拜相,更改軍制,開緝捕科第118章 獻給李帥金字告身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書第24章 廣運潭第90章 再見楊玉環
第392章 全軍覆沒,秦趙會盟臺,驍將安守忠之死第444章 宰相犯錯,一分不改第206章 收復楊慎矜,我能殺死猛虎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430章 吐蕃的絕唱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434章 九九八十一難,終會圓滿第10章 詠柳第52章 期望的功勳第376章 不同的朱雀街遊行,與李隆基論開元宰相第361章 兇殘叛軍,華清宮歌舞停,李隆基的惶恐第293章 天將軍第369章 聖人去哪了?行至馬嵬驛第185章 先登之功,三日克三城第478章 第一次巡視天下結束,回到長安第210章 四鎮節度,控地萬里,勁兵重鎮,皆第336章 大食元帥陣亡,河中之戰大勝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332章 定河中之戰,圍殲大食近衛軍第446章 劃分行省,久違的征程第245章 石堡城陷落,等待開花第348章 新的龜茲,小別勝新婚第133章 龍駒島第186章 連克五城,斬吐蕃大相第269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第349章 安西軍的“清君側”思想,最後的長安第133章 龍駒島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475章 金陵,再見李白第153章 天水郡公,實封五百戶,韋堅罷相第342章 羅馬帝國進攻大食,最後的大戰第390章 對豪強大族的處置,陌刀軍渡過黃河,澠池之戰第465章 再臨洛陽,智慧宮中第352章 李適之的顧慮,小兒小女第63章 河泊十八部第467章 瞭解南方郡縣,清明之郡第159章 終南山上的神仙,李泌第365章 安祿山稱帝,哥舒翰出潼關,突襲長安第29章 軍中訓練第189章 吐蕃贊普請求爲大唐附屬國第149章 楊玉環封貴妃第110章 李適之罷相第475章 金陵,再見李白第435章 雲南都護府,葉護太子,百國盛會開啓第72章 心在動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149章 楊玉環封貴妃第458章 北巡,祭天,瀚海都護府,草原都護府第306章 李林甫被算計,李林甫罷相,李瑄率兵至右相府第373章 太子李亨的窮途末路第213章 與楊玉環的秘密,守護貴妃第450章 回紇主動出擊,大唐的戰術第362章 誓師清君側,天策軍,九萬騎兵入河西走廊第266章 “錦衣衛”,野無遺賢第392章 全軍覆沒,秦趙會盟臺,驍將安守忠之死第207章 聖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機第84章 長離第84章 長離第164章 巡視諸軍,不斬來使第398章 回紇的妥協,大唐月報第429章 設立鯨縣,吐蕃的雪崩第455章 火藥的威力,一聲破敵第93章 海賊王吳令光第217章 梨樹爭奪戰,楊氏家奴第133章 龍駒島第442章 葉護太子的決定,草原變成都護府第275章 三月梨花,小相公第125章 一拳打爆第301章 天寶九載,重要的抉擇第166章 女奴,大唐的恥辱第484章 先謀波斯,波斯大都護府第248章 金盃同汝飲,白刃不相饒第471章 天亮了,淮陰謝氏第443章 軍制改革,御駕親征第338章 總督之死,大唐的河中,李瑄西征第117章 擒拿監軍第360章 漁陽顰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第23章 名將的落幕第130章 慕容家族第173章 全軍覆沒,豐厚的戰利品第465章 再臨洛陽,智慧宮中第127章 擒拿元帥,灕水之戰勝利第344章 裡海以南,哈里發之死第209章 聖人賞賜諸葛亮劍,入相之勢第368章 九層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第50章 獲得寶馬第305章 李相的威嚴,逮捕五楊之一第244章 封王,天下各國的態度第128章 你說的是人嗎第271章 誰是首席宰相?楊玉環的助攻第75章 生擒大可汗第17章 楊玉環第403章 請聖人封我爲太子第65章 突厥神箭手第206章 收復楊慎矜,我能殺死猛虎第384章 李峴拜相,更改軍制,開緝捕科第118章 獻給李帥金字告身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書第24章 廣運潭第90章 再見楊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