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李隆基爲李瑄拜相造勢,舞馬

“這些鯉魚似乎無鱗片啊!”

李隆基興致勃勃地湊上前,觀看罐子中不斷轉游的四條鯉魚。

吐蕃從松贊干布時期流傳下來的金箭,讓李隆基產生一種掌控吐蕃,君臨天下的滿足感。

七寸金箭歸唐,意味着吐蕃在他手中衰落,成爲大唐的屬國。

他的威嚴凝聚在贊普金箭上,連太宗皇帝都未得見的贊普金箭。

柏海從未屬於過華夏,開拓接近黃河源頭的柏海,從柏海中得到的魚意味着赫赫武功。

像是隻要他想得到一個地方的物品,李瑄就會爲他取得那裡的山河。

看着李瑄獻魚,一個種舒爽的感覺直衝李隆基的腦門。

這種奇妙感覺回味無窮。

李隆基心裡決定,爲李瑄拜相之事,要提上日程。

“回聖人,此魚爲裸鯉,身爲沒有鱗片,它的肉質清香細嫩,爲之一絕……”

李瑄向李隆基解釋裸鯉。

在青海也有一種裸鯉,也被稱爲湟魚,平時生活在鹹水中,產卵的時候順着淡水河流回遊。

“那我可要好好品嚐一番。”

李隆基看了一會裸鯉,心中不禁期待。

在高力士的示意下,幾個宦官帶着裸鯉離去,準備製作鮮嫩的魚膾。

魚是否鮮嫩美味,在魚膾上最能體現。

旁邊的安祿山看到此情此景,雖然臉上還掛着笑容,然心中萬馬奔騰。

不論是贊普金箭的貴重,還是柏海裸鯉的寓意,都不是人蔘可以相比。

大唐權貴追逐人蔘,認爲人蔘能延年益壽,然聖人並不缺少。

安祿山以爲他獻的人蔘古今少有,實際上李隆基見過類似大小的。

眼見李隆基眼中的喜悅,安祿山只能祈禱李瑄這小子如霍去病一樣英年早逝。

在安祿山眼中,李瑄就是他最大的的敵人。

周圍的其他大臣默然,李瑄太能投其所好。

但大臣們還無法指責李瑄。

贊普金箭,是李瑄在戰場上繳獲的。遲早要交給李隆基,但李瑄選擇在李隆基的千秋節,呈上贊普金箭。

而柏海中幾條鯉魚,又不需勞民傷財。

真要論價格,可能還不如李峴奉上的一段絲綢。

自古清廉剛正的官吏,多愛惜羽毛,會犯顏直諫,搏取聲望,從不阿諛奉承。

而李瑄的事蹟,怎麼看都覺得他會是一個如百鍊精鋼一樣的臣子,但他將圓滑發揮到極致。

剛柔並濟的李瑄,讓李林甫覺得將李瑄趕出長安,保住大唐社稷很困難。

前日的右相府與大臣相會後,陸續又有諸寺長吏,甚至楊錡、楊銛都向他示好。

讓李林甫有自己是忠臣的錯覺,在心中認定李瑄會禍害大唐。

於公於私,他都要制止李瑄。

隨後,李隆基帶着李瑄與威望極高的大臣問禮。

這也是歷來的規矩。

帶着李瑄,代表對李瑄的寵信。

連安祿山都沒有這種待遇。

安祿山只能在楊玉環的座位前,討好楊玉環。

雖然安祿山死皮賴臉地認楊玉環爲母親,但楊玉環此時很不耐,只是敷衍安祿山,她想靜靜地看李瑄的方向。

好似自她到來以後,李瑄沒有把目光停留在她身上一瞬。

“裴留守,此爲李七郎,當世的英俊,有宰相的資質。”

李隆基拉着李瑄,向裴伷先說道。

已經八十歲的裴伷先能從洛陽過來,參加他的千秋節,讓李隆基很喜悅。

所以第一時間慰問裴伷先。

現裴伷先是洛陽的留守。

裴伷先當了三十多年的三品大吏,在大臣中有非常高的聲望。

“幾年前天水王剿滅海賊吳令光時路過洛陽,臣與天水王有一面之緣,人傑至此,爲大唐的福氣。”

裴伷先向李隆基拱手一禮,緩緩說道。

如裴伷先這樣的老臣,就如當初的賀知章一樣,李林甫但凡有點腦子,都不敢加害。

“七郎欲將天寶勝開元,您老保重身體,看大唐的繁華。”

李隆基握住裴伷先的手說道。

“天水王的眼神中有一種堅定的氣質,他不論做什麼事情,都不會動搖決心。天寶勝開元,一定可爲。”

裴伷先衷心地祝願。

到他這個年紀,半截身體已經埋入黃土。想知道後面的事情已經很難了。

不過他已經確定,李瑄必要拜相。

因爲李隆基竟公開說李瑄有宰相的資質。

若這樣的話,李隆基私下對李瑄說說,只能是誇讚。

而當衆說,這是故意如此,爲李瑄造勢。

已經在向羣臣釋放訊號,李瑄隨時會被拜爲宰相。

畢竟李瑄剛及冠,這種年紀拜相,要讓大臣們有心理準備。

“宴會之上,好好照看裴留守。”李隆基特意吩咐兩個內侍,專門由裴伷先使喚,以免裴伷先有不方便的地方。

由此可見對裴伷先的尊重。

“多謝聖人,祝聖人長命百歲。”

裴伷先對李隆基樸實祝福。

“裴老也要注意身體!”

李隆基離開去慰問其他老臣的時候,李瑄向裴伷先一禮。

“開元勝天寶,要做許多。兩條政策遠遠不夠。”

裴伷先低聲向李瑄說道。

“在我心間,有策數十。當策令實行,天下太平。”

李瑄向裴伷先回複道。

“時機不至。君以此始,必以此終!”

裴伷先引用《左傳》的話,慎重地向李瑄提醒。

這兩日,長安王公貴族中都在傳李瑄要變法,壞大唐的根基。

李瑄是不甘寂寞的人,王公大臣僅從李瑄頒佈的一條策令,能看出李瑄絕對不僅僅如此。

有李隆基爲李瑄撐腰,沒有人能勸說李瑄停止。

“我上戰場的時候,一直將玉佩掛在腰間,它染過很多次血。卻依然晶瑩剔透,這也是我的心吶!”

李瑄撫摸腰間掛着的玉佩。

飛鳥銜花玉佩,是他初任豐安副使的時候,李隆基賞賜。

當時還賞賜他一柄佩劍。

但佩劍已經斷在戰場上,玉佩沾染的血比佩劍還多,卻光亮照人。

李瑄向裴伷先暗示,自己不會被任何流言蜚語所污,他的心如玉一般,始終明淨。

“祝願天水王能如戰場上一樣披靡。”

正如裴伷先之前所說,李瑄是一個堅定的人,不論什麼事情,都不能動搖他的決心。

李瑄再次拱手,追上李隆基。

現在李隆基正在慰問李適之:“宋國公爲宗室養育一個好兒郎啊!”

“沒有聖人的慧眼識珠,七郎當不得重用。是聖人力排衆議,任七郎爲帥,所以纔有今日的功績。”

李適之笑着回覆李隆基。

“當年蘇瑰、蘇珽父子的佳話,恐要再次出現。”

李隆基意有所指地說道。

此再次放出信號。

因爲當初蘇瑰、蘇珽父子皆拜爲宰相,傳爲千古佳話。

連李林甫都努力培養李岫,想要再複製父子同爲宰相的傳奇。

是以,李岫年紀輕輕,就已經是從三品的將作監。

但九寺的官吏,哪怕同一品級,都會比六部低一等。

因爲選宰相,從來都是在六部之中,而非九寺。

連侍郎都有直接被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例子。

“爲國效力,不看父子,不看職位。若非老臣昏庸,即便再爲刀筆吏也願意。”

李適之心中激動,但話語從容。

“哈哈……”

李隆基仰頭一笑,請李適之入座,準備欣賞表演。

李瑄也走過來,微微向李適之執禮。

接下來是吳兢,席豫等老臣。

杜甫以後會在長安留下一句詩“人生七十古來稀”。

是這個時代最真實的寫照。

從此以後,古稀之年,就專門形容七十歲以上的老者。

即便現在,也有七十歲以上異常難得的概念。

所以李隆基問候的,除了李適之這樣的“一品官吏”外,其他皆是七十歲以上的老臣。

差不多兩刻鐘時間,李隆基回到楊玉環李適之旁邊。

李隆基讓李瑄同座榻旁,等一會共同品嚐裸鯉。

隨着李隆基回到座位,宴會的表演正式開始。

安祿山此時已經跑去討好楊氏三姐妹。

沒有李隆基的召喚,他也無法坐在旁邊。

楊玉環素手提起玉壺,親自爲李瑄和李隆基斟酒。

李瑄想接過酒壺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他看了一眼傾國傾城,更爲成熟動人的楊玉環。

只能將手放在膝上。

李隆基沒有在意,認爲楊玉環善解人意。

“啓奏聖人,千秋節,以千秋萬歲爲意。千秋終有窮盡,臣覺得此稱不合適,不如今後聖人的千秋節,改爲天長節,寓意天長地久,無有窮盡。”

李瑄趁機向李隆基建言道。

歷史上的千秋改天長,是天寶七載之時。

誰先提出來,李隆基就看誰更舒服。

李隆基是一個不甘心老去,想抓住時間的帝王。

一切有好寓意,他都會謀求希冀。

“天長節,天長地久……”

李隆基默唸一句,頓時眼睛一亮,這個建議說到他心坎裡。

他頓時覺得他的壽誕用天長節更合適。

“三郎,七郎說的不錯。天長比千秋更合適。”

楊玉環在一旁向李隆基輕聲說道。

她會支持李瑄提出的一切建言。

“好!從明年開始,千秋節變爲天長節,今日宴後,昭告天下,休假三日不變。”

李隆基哪能不同意呢。

“祝聖人萬壽無疆!”

李瑄拱手將玉杯中的酒飲盡。

李隆基也開心地美酒入喉,楊玉環在舉起玉杯,淺淺地飲一口,酒杯還未離嬌豔欲滴的紅脣,回眸一眼看李瑄仰頭飲酒的一幕。

“七郎,中秋以後,就去一下河東把刺殺你的人繩之以法!速去速回,我覺得你說得有道理,姚崇和宋璟的法度,早已不符合此時。想要盛世更上臺階,需要擬訂新的策令。被你稱爲‘常平新法’的策令,當由你主持執行。你要頂住壓力,不要辜負國家。”

李隆基放下酒杯後,說起這件事。

“臣遵旨!”

李瑄應道。

常平新法就是“青苗法”,在唐代肯定不能被稱爲“青苗”。

因常平新法是以常平糧倉上建立的法度,因此有這樣的稱呼。

李瑄給李隆基畫的大餅太大,讓李隆基覺得自己距離萬古聖君只差一步。

像是諸葛亮治蜀一樣,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商人露宿於野。

不僅僅是大臣宰相的夙願,也是皇帝的期盼。

李隆基太相信李瑄,以至於讓他以爲常平新法雖然執行起困難,但不過是小難,有李瑄出馬,很快就會迎刃而解。

新法實施以後,讓百姓安居樂業,不會再賣身於豪強。

李隆基沉浸在天下百姓高呼聖人的幻境。

“讓三位姨和祿山過來飲酒……”

李隆基與李瑄淺淺交談後,沒忘記楊氏姐妹和安祿山。

安祿山得到傳喚後,屁顛屁顛跑過來,坐在李瑄下方。

他坐之前除了對李隆基和楊玉環拱手外,還對李瑄一禮。

此時李瑄名望太高,哪怕是一向嬌橫的楊玉瑤,都不敢對李瑄再有非分之想。

她可以使地方官升遷,可以用“羅織”的罪名扳倒大吏。

但在李瑄身上,這些都沒有用處。

更何況楊玉環警告五楊不得招惹李瑄。

五楊的一切富貴,都來源於楊玉環。

如果沒有楊玉環,楊錡、楊銛等皆如渭水旁的草芥。

壽宴之上,大臣們推杯換盞,各自有樂。

李林甫一改往常,不再有盛氣凌人,他遊走在諸臣之間,非常謙卑的敬酒。

哪怕是五品官吏,他都笑臉相迎。

這不是笑裡藏刀,也不是口蜜腹劍。

他準備從新的道路上,重新得到權勢。

他的兒子李岫彬彬有禮,主動與羣臣交樂。

由於李岫沒有做過什麼欺凌臣子的事情,使一些官吏,對李岫頗爲信服。

李林甫暫時拋下對付太子的事情,準備將百官擰成一股繩,將李瑄套住。

如裴伷先這種有智慧的大臣,看出平靜宴會下的風起雲涌。

在聖人席榻前的李瑄,與聖人談笑風生。

泰山壓頂,舉重若輕,波瀾不驚。

此時宴會上,響徹着一首曲子: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讓支持李瑄的大臣,有一定信心。

“咴咴….”

伴隨着馬叫聲,百餘匹馬,由梨園弟子牽着,到達宴會的中心。

這些馬無一例外,長得雄健優美,毛髮如綢緞一樣柔順。

它們的兩側,披金戴銀,還有流蘇與鈴鐺,腿部裝飾以絲綢。

“舞馬……”

“最精彩的表演來了……”

“今年的馬更雄健了。”

宴會上的王公大臣一個個收斂心神,不再攀談,專心觀看舞馬錶演。

梨園弟子將所有道具都準備好後,退至兩旁,拿起各自的樂器。

上百匹馬像是聽話的孩子一樣,站在宴會的中央一動不動。

“咚咚咚……”

《傾杯樂》的曲調響起,所有馬匹整齊劃一地擡起左前蹄。

下一個節拍響起以後,它們又放下左前蹄,擡起右前蹄。

雙蹄隨着音樂不斷變幻,沒有一絲一毫的雜亂。

“咴咴……”

在鼓弦加速後,所有舞馬齊聲一叫,竟然將雙蹄同時高高擡起。

連身上的流蘇和鈴鐺,都響聲整齊。

它們馬蹄放下,與樂器的節奏一樣,不斷地在地上踏蹄。

馬蹄踏在石砌的地磚上,也是天生的音符。

領頭的舞馬好像是一匹神馬一樣,它從衆馬中躍出,昂首鼓尾,舞姿翩翩。

當樂器的節拍到達高潮的時候,領頭舞馬跳到旁邊準備好的三層牀板上。

一匹馬兒旋轉如飛。

流蘇華麗點綴,身上鈴鐺清脆,包括李瑄在內文武百官皆歎爲觀止。

領頭的舞馬從牀板上跳下來以後,一個梨園弟子上前,端着一個盛滿美酒的酒壺。

領頭舞馬非常靈性地銜壺,向李隆基方向走去。

在到達李隆基所坐的臺下後,領頭舞馬前蹄跪地,以此爲李隆基賀壽,獻壽無疆。

李隆基經歷過多次舞馬,他從座位上起身,走到舞馬前,接過酒壺。

“啪啪啪……”

當李隆基接起酒壺的那一刻。文武百官、皇子公主、貴婦人、外國使節等皆起身鼓掌。

高力士接過舞馬遞來的酒壺,爲李隆基滿上一杯。

“祝聖人萬壽無疆!”

花萼相輝樓下,羣臣舉杯,齊聲祝賀。

君臣同飲一杯。

宴會的氣氛,到達頂點。

與興慶宮一牆之隔的道路上,行人川流不息,他們只是聽到聲音,就能想象到興慶宮中的輕歌曼舞。

“裸鯉果然是人間珍味……”

此時,魚膾由御廚制好後呈上。

李隆基夾了一塊,味道鮮美滑嫩,讚不絕口。

“玉環你嘗一嘗……”

李隆基邊點頭,還對楊玉環說道。

一片魚肉被放入玉碗之中,楊玉環知道這是李瑄從黃河源頭的帶回的鯉魚,掌碗品嚐。

“是很鮮美!”

楊玉環也誇讚道。

李隆基見楊玉環滿意,他的眼角笑容更甚。

李隆基還讓李瑄、安祿山、楊氏姐妹品嚐。

其他的魚膾分給宰相和老臣。

李瑄不喜歡吃魚膾,但他只能昧着良心說好。

皇帝和臣子一起飲酒作樂,舉行遊戲。

宴會一直持續到下午才罷休。

宴會結束後,李隆基贈送四品以上官員精美的揚州銅鏡,意思是爲官要清正廉明,要明鏡高懸。

大臣們拜禮,謹遵李隆基的吩咐。

大多數臣子,將四處蒐羅的奇珍異寶放在興慶宮,只換來一面銅鏡……

第234章 吐蕃在等雪,長安的歌謠第249章 吐蕃成爲附屬,回到長安第327章 大食傾國來援,怛羅斯之戰第301章 天寶九載,重要的抉擇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330章 換將,改城第108章 麥田中的伏擊,陌刀之戰第318章 碎葉之戰第268章 常平新法,天寶變革第317章 拜火教,大食進攻碎葉城第177章 牀弩的威力,雞心谷的血戰第304章 楊玉環第二次出宮,李隆基的“脆弱”第159章 終南山上的神仙,李泌第341章 佔領呼羅珊地區,薩珊波斯復國第239章 生擒吐蕃贊普,三十三萬大軍全軍覆沒第265章 攜千牛衛巡查河東,廖崢嶸的疑問第153章 天水郡公,實封五百戶,韋堅罷相第61章 前鋒第223章 吐蕃也讀孫吳?遠方國王的來信第207章 聖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機第326章 大唐西進,目標怛羅斯第359章 十月,天水王“大病”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書,修國史,紫金光祿大夫第46章 再遇薛錯第150章 南面吃肉,北面啃硬骨頭第29章 軍中訓練第44章 殺人滅口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167章 十二萬步騎齊距河湟,回紇騎兵南下第238章 堵住花石峽,吐蕃贊普窮途末路第219章 獲得猛士,靈溪贈梨第143章 涼州城發展規劃,回到長安第172章 人馬俱碎,沙丘強弩第17章 楊玉環第161章 楊玉環的舞蹈,朕親自迎接第286章 彈劾李瑄,堂兄犯法第283章 安祿山與楊釗不死不休第102章 南霽雲第300章 火樹銀花,楊玉環心中的花火第128章 你說的是人嗎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279章 洞房花燭夜第340章 波斯詩人爲天將軍歌功頌德第245章 石堡城陷落,等待開花第317章 拜火教,大食進攻碎葉城第93章 海賊王吳令光第11章 押官薛錯第40章 羅興失蹤第334章 決戰河中,極致的輕騎兵第172章 人馬俱碎,沙丘強弩第307章 李瑄的危機,高仙芝回京獻俘第362章 誓師清君側,天策軍,九萬騎兵入河西走廊第290章 科舉,李瑄的態度第180章 樹敦城破,謀劃九曲第9章 柳岸遇李白 賀知章第370章 馬嵬驛政變,李瑄遇李隆基第300章 火樹銀花,楊玉環心中的花火第183章 九曲之戰開啓,南霽雲假冒敵軍衝陣第217章 梨樹爭奪戰,楊氏家奴第234章 吐蕃在等雪,長安的歌謠第220章 上不疑我,勳章制度第195章 諸葛亮劍,李林甫的把柄第299章 安祿山的火焰跳動第377章 天策上將,秦王,尚書令第164章 巡視諸軍,不斬來使第48章 見王忠嗣第51章 火雲第222章 將吐蕃堵在雪域高原,對付三十萬大軍的方法第18章 一石強弓第20章 皇帝問策第62章 五萬騎兵第338章 總督之死,大唐的河中,李瑄西征第370章 馬嵬驛政變,李瑄遇李隆基第211章 我僅次於霍光,楊玉環被送出宮第389章 收復范陽 漁陽,平盧歸唐,大決戰第248章 金盃同汝飲,白刃不相饒第6章 王維第293章 天將軍第195章 諸葛亮劍,李林甫的把柄第260章 與裴靈溪遊東市,定情信物第125章 一拳打爆第164章 巡視諸軍,不斬來使第248章 金盃同汝飲,白刃不相饒第57章 甲騎衝陣第11章 押官薛錯第227章 逼吐蕃入大非川,打通古絲綢之路第164章 巡視諸軍,不斬來使第39章 王忠嗣第114章 幕府班底第117章 擒拿監軍第34章 神勇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書第183章 九曲之戰開啓,南霽雲假冒敵軍衝陣第196章 大將軍無所不能,來此只爲殺人第121章 甲騎具裝,驚天噩耗第39章 王忠嗣第132章 天寒地凍,就是蒼天助我第280章 別出心裁的禮物第124章 決戰
第234章 吐蕃在等雪,長安的歌謠第249章 吐蕃成爲附屬,回到長安第327章 大食傾國來援,怛羅斯之戰第301章 天寶九載,重要的抉擇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330章 換將,改城第108章 麥田中的伏擊,陌刀之戰第318章 碎葉之戰第268章 常平新法,天寶變革第317章 拜火教,大食進攻碎葉城第177章 牀弩的威力,雞心谷的血戰第304章 楊玉環第二次出宮,李隆基的“脆弱”第159章 終南山上的神仙,李泌第341章 佔領呼羅珊地區,薩珊波斯復國第239章 生擒吐蕃贊普,三十三萬大軍全軍覆沒第265章 攜千牛衛巡查河東,廖崢嶸的疑問第153章 天水郡公,實封五百戶,韋堅罷相第61章 前鋒第223章 吐蕃也讀孫吳?遠方國王的來信第207章 聖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機第326章 大唐西進,目標怛羅斯第359章 十月,天水王“大病”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書,修國史,紫金光祿大夫第46章 再遇薛錯第150章 南面吃肉,北面啃硬骨頭第29章 軍中訓練第44章 殺人滅口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167章 十二萬步騎齊距河湟,回紇騎兵南下第238章 堵住花石峽,吐蕃贊普窮途末路第219章 獲得猛士,靈溪贈梨第143章 涼州城發展規劃,回到長安第172章 人馬俱碎,沙丘強弩第17章 楊玉環第161章 楊玉環的舞蹈,朕親自迎接第286章 彈劾李瑄,堂兄犯法第283章 安祿山與楊釗不死不休第102章 南霽雲第300章 火樹銀花,楊玉環心中的花火第128章 你說的是人嗎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279章 洞房花燭夜第340章 波斯詩人爲天將軍歌功頌德第245章 石堡城陷落,等待開花第317章 拜火教,大食進攻碎葉城第93章 海賊王吳令光第11章 押官薛錯第40章 羅興失蹤第334章 決戰河中,極致的輕騎兵第172章 人馬俱碎,沙丘強弩第307章 李瑄的危機,高仙芝回京獻俘第362章 誓師清君側,天策軍,九萬騎兵入河西走廊第290章 科舉,李瑄的態度第180章 樹敦城破,謀劃九曲第9章 柳岸遇李白 賀知章第370章 馬嵬驛政變,李瑄遇李隆基第300章 火樹銀花,楊玉環心中的花火第183章 九曲之戰開啓,南霽雲假冒敵軍衝陣第217章 梨樹爭奪戰,楊氏家奴第234章 吐蕃在等雪,長安的歌謠第220章 上不疑我,勳章制度第195章 諸葛亮劍,李林甫的把柄第299章 安祿山的火焰跳動第377章 天策上將,秦王,尚書令第164章 巡視諸軍,不斬來使第48章 見王忠嗣第51章 火雲第222章 將吐蕃堵在雪域高原,對付三十萬大軍的方法第18章 一石強弓第20章 皇帝問策第62章 五萬騎兵第338章 總督之死,大唐的河中,李瑄西征第370章 馬嵬驛政變,李瑄遇李隆基第211章 我僅次於霍光,楊玉環被送出宮第389章 收復范陽 漁陽,平盧歸唐,大決戰第248章 金盃同汝飲,白刃不相饒第6章 王維第293章 天將軍第195章 諸葛亮劍,李林甫的把柄第260章 與裴靈溪遊東市,定情信物第125章 一拳打爆第164章 巡視諸軍,不斬來使第248章 金盃同汝飲,白刃不相饒第57章 甲騎衝陣第11章 押官薛錯第227章 逼吐蕃入大非川,打通古絲綢之路第164章 巡視諸軍,不斬來使第39章 王忠嗣第114章 幕府班底第117章 擒拿監軍第34章 神勇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書第183章 九曲之戰開啓,南霽雲假冒敵軍衝陣第196章 大將軍無所不能,來此只爲殺人第121章 甲騎具裝,驚天噩耗第39章 王忠嗣第132章 天寒地凍,就是蒼天助我第280章 別出心裁的禮物第124章 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