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魏州血夜(四)

趙在禮一直認爲,自己所部兩千人並不是什麼“保安”,他也沒有如同李小喜一般,建立什麼“分公司”,相反,這支軍隊一直被他抓在手裡,如同他當年所率領的榆關守軍一般進行重整和訓練。

這支兩千人的軍隊由趙在禮擔任指揮,張龍爲虞侯,毛璋爲牙兵押衙。旗下各都各隊主官則由周知裕當年麾下平州軍尚存的軍官接掌,而各級夥長,則是他在挑選士兵的時候,專門從大安山事變後被迫依附劉守光的平州老兵中選調。這樣一支軍隊無疑具有很深的平州系烙印,被趙在禮等平州系老人認爲是不折不扣的平州軍。雖然盧龍軍內部沒有這支軍隊的編制,但他們卻時刻以平州軍的身份要求自己。

雖然和李小喜所部並稱爲兩大保安公司,但這支軍隊的行事風格卻與李小喜所部完全不同。他們對於營生等事務只投以極小的關注,以應付差事一般的態度承擔部分業務,反而是投入到訓練中的精力要遠遠超出李小喜所部,賺取的收入只夠勉強餬口。

爲此,周知裕還專門做了許多努力,比如以都督府的名義多次派遣趙在禮所部到草原上“巡查”——這幾次到草原上巡查的任務實際上也被趙在禮拿來練兵了,以僱傭費的名義向該部支付軍資,以維持該部的正常運營。同時,周知裕還丟下面皮,向營州社會發展福利基金和幽州文化藝術基金募捐,所募集的軍費用來給這支軍隊換裝,爲他們配備戰馬。

所幸周知裕的麪皮很值錢,不僅李怠墨那裡募集到了兩萬貫。還從幽州豪門那裡搞到了許多免費提供的軍甲。李小喜當時聽說這件事情的時候,很是豔羨,可惜他沒有周知裕這樣的靠山,只能望而興嘆,然後在幽燕保安總公司內部的經理大會上發兩句牢騷,說遼東公司“不務正業”。

因爲周知裕的全力幫襯,趙在禮所部已經全數換裝爲騎兵,所以軍行迅速,二十三日入關,二十五日便進入幽州。二十七日抵達莫州,二十八日夜晚便來到了深州。和韓延徽簡短接觸後,大概瞭解了魏州的形勢,趙在禮馬不停蹄揮軍南下,於天覆二年的最後一天夜晚,趕到了魏州城十五里外的一片樹林中。

這是會和的指定地點,不僅有李小喜所部,還有從內黃召回來的宣武軍河北招討行轅所部五百士兵。但趙在禮不想和宣武軍打交道,宣武軍在連番河北大戰中給盧龍軍帶來的傷害太深。他對和宣武軍合作有着天然的牴觸。

李小喜已經在這裡等候趙在禮一天了,此刻見到趙在禮身後一水兒的騎兵,忍不住又是一陣嫉妒和羨慕。但他了解趙在禮的背景,知道趙在禮和周知裕的關係。更清楚趙在禮和李誠中的交情,因此便只能暗自嘆息。

兩人見面,便相互透了透底,李小喜抽調了三千人進行這次行動。趙在禮所部則爲兩千人。李小喜人多,但大部分都是步卒,趙在禮人少。但全部都是騎兵,相互間各有優劣。

魏博將門大多數居住在城內,但田莊和別鄴則都在城外。李小喜早就摸清了情況,知道這些將門聚集的錢財大部分都在城裡,故此小心翼翼的提出,由趙在禮負責掃蕩城外田莊,自己率部進城。他也做好了心裡準備,一旦趙在禮討價還價,那麼就把城裡的幾條街坊划過去,但絕不能超過五條,這就是李小喜的底線。

可惜李小喜高估了趙在禮對錢財的看重,趙在禮更想要的是軍功。就算是入城,他要的也是皇甫峻等魏博主要軍將的首級,只可惜現在這種情形下,皇甫峻等魏博軍將的人頭並沒有多大價值。所以趙在禮很爽快的答允了李小喜的方案,讓李小喜很是意外,也相當驚喜。一時間,李小喜對趙在禮的觀感大好。

三更時分,趙在禮帶着分配到自己頭上的幾個嚮導離開了樹林。這些嚮導來自魏博節度使在城外的田莊,是羅氏的家僕,他們對各處魏博軍將的田莊非常熟悉,由他們帶領大軍進剿,效率高得驚人。

趙在禮將所部騎兵分爲三隊,自領一隊,張龍和毛璋各領一隊,向三個方向同時掃蕩。臨分兵前,趙在禮叮囑他們,務必抓緊時間,以剿滅抵抗爲主,切莫分心於錢財等物,只需留下少許士兵看護便可。趙在禮的要求是,一天之內完成魏州城外的掃蕩任務,於明日午時集結,真正的目標是南部的魏縣和昌樂,只要佔領這兩座城池,便是大功一件,也只有奪城之功,才能稍洗老平州軍的恥辱,才能替周都督長臉!

看着三條火龍分三個方向進入夜色之中,李小喜也招呼自己手下的武士們起身了。他們點起了火把向十五里外的魏州城進發,於黎明時分抵達宣武軍河北招討使行轅駐兵軍營,與在此等候的宣武軍會和。雙方簡單碰了碰面,繫上雪白的脖巾,然後再次分開。李小喜率部來到魏州城南門下慢慢等待,宣武軍則前往北門。

在之前的協商中,魏州城被劃爲南北兩個區域,宣武軍進北門,李小喜進南門,雙方最終在魏博軍節度府前會和,然後合力攻打皇甫峻的府邸。

魏州是魏博節度府治所,城高池深,如果擺明車馬正常攻打的話,攻克的難度極大。光化二年春季,盧龍老帥劉仁恭親統大軍南征魏博,當時盧龍軍實力鼎盛,各軍戰力雄渾,卻在這座城下被阻擋了月餘,最終鎩羽而歸,飲恨收場。

李小喜帶領的三千人中,有數百人是經歷過當年血戰的老兵,此刻重回舊地,都不由感慨萬千,既忐忑又激動的望着黑黝黝的南門城樓,心情相當複雜。

因爲早已約定了內應,所以李小喜所部是明火執仗前來的,到了南門下,便有魏博節度府家僕上前叩關,城樓上早有人等候,兩下對上話後,城樓上轆盤絞動,厚重的吊橋緩緩搭了下來,轟然一聲落在護城河外的橋基上。

城門緊接着“咯吱吱”開啓,幾個家丁從城門內出來,衝李小喜等人揮手,示意大軍入城。

李小喜縱馬,當先跨過吊橋,穿過近三丈長的門洞,進入魏州城內。城門下是一片方圓數十步的小平場,兩側是幾排廂房,平時作爲關口哨卡,戰時作爲城下指揮所。此刻,廂房旁擁擠着數十名魏博節度府的家丁,人人頂盔貫甲,手持利刃。

回首望向身後的城門,上面正有十多名武士向下俯視探查,同樣繫着白色脖巾,出自魏博節度府。牆根處堆了一些魏博牙兵的屍首,火光映襯下,隱約可見一地的血漬。

李小喜揮了揮手,分出兩百餘人,沿甬道快速登上城門,將各處要地掌控在手中。他雖然年歲不大,但是久經戰陣,經驗豐富已極,當然不可能放任城門控制於別人手中。

城門樓上的家丁被驅趕下來,領頭的魏博節度府家將很是無奈,到了這個時候,形勢已經不在他的掌控之下了,只能認命,將家丁們分派給一隊隊陸續進城的幽燕保安們,然後向城裡殺去。

時逢正旦,魏州城內暫時取消了夜禁,所以沿途沒有宵禁的軍士,前行十分順暢。雖然已是黎明,但隱約還能聽到某些高門大宅中傳出的絲竹之聲,竟是一點防備都沒有。

火龍在第一個街口分爲三股,向三個方向前行,又在各自的路口繼續分離,片刻工夫便蔓延入全城內的大街小巷之中。雞鳴聲、犬吠聲開始嘈雜,接着是凌亂的吆喝聲、撞門聲,繼而慘呼聲、驚詫聲暴起,其中裹挾着無數刀兵相交的清脆撞擊聲。

這個夜晚,魏州城如同滾開的油鍋一般,陷入了沸騰之中。

紀文允帶領大隊人馬,沿南街前行。來自魏博節度府的家丁頭前引路,但凡路過魏博牙兵的家門,便隨手一指。紀文允身後分出武士,按照嚮導的指點,立刻撞破大門直衝而入,刀槍並舉,將裡面的男丁盡數殺死,女子則拉到一間屋子中關上,然後落鎖,將他們圈禁其中。

遇到小家小戶,便直接撞開家門,進去五六個人,麻利的辦完之後,這些武士離開這一戶出來,匯聚到大隊之中,繼續向前。遇到門戶高大的院落,便幾人手搭人梯,快速攀援進去,將大門打開後,便涌入數十人。

整條街巷便立刻爆發出一片喧鬧的哭喊,在夜晚之中顯得格外淒厲。

一條條街巷梳理下去,紀文允勒住戰馬,眼前出現一座巨大的府邸,佔了將近半條街道。聽嚮導說是程公信的府邸,紀文允不禁大喜。滄州站場上魏博軍吃了敗仗,幽燕保安總公司運氣好,掃尾的時候殺了李公牷,但卻逃走了皇甫峻和程公信,所以李小喜和紀文允、張景韶等人一直耿耿於懷。此刻見了程公信的府邸,紀文允早就迫不及待了,他立刻揮了揮手,十多名武士上前搭起人梯開始攀爬。

卻不想剛爬到牆頭,牆內便飛出十來支羽箭,兩名武士被射落牆下,其他幾人也被突兀出現的箭矢嚇得跌落下來。

卻是入城已久,程公信有了準備。(未完待續。

第24章 幽州留後(二十四)第35章 營州經略(七)第73章 仁恕之道(六)第26章 插曲(三)第6章 遼西雙城(六)第50章 饒樂山巔(四)第56章 兩河輪戰(二)第81章 釘子(十四)第8章 西京變(八)第78章 釘子(十一)第12章 蔣袁合流(二)第23章 大河之東(八)第61章 燕郡問題(六)第64章 非常規戰爭(一)第31章 雙極(三)第11節 幽州留後(十一)第65章 饒樂山巔(十九)第39章 雙極(十一)第68章 兩河輪戰(十四)第117章 南北戰策(十一)第74章 轉折(六)第27章 插曲(四)第14章 遼西雙城(十四)第21章 大河之東(六)第112章 南北戰策(六)第8章 幽州留後(八)第130章 河南(八)第48章 饒樂山巔(二)第46章 春夏(十二)第60章 己未之冬(十一)第5章 遼西雙城(五)第97章 決戰上黨(十二)第32章 營州經略(四)第22章 諸侯之定(一)第34章 白狼山水間(一)第74章 轉折(六)第59章 燕郡問題(四)第65章 饒樂山巔(十九)第42章 雙極(十四)第130章 河南(八)第39章 盧龍節度(八)第63章 燕郡問題(八)第47章 白狼山水間(十四)第68章 仁恕之道(一)第55章 盧龍節度(二十四)第53章 饒樂山巔(七)第31章 雙極(三)第39章 盧龍節度(八)第57章 饒樂山巔(十一)第54章 君之野望(十二)第71章 轉折(三)第54章 君之野望(十二)第48章 白狼山水間(十五)第75章 轉折(七)第16章 遼西雙城(十六)第52章 君之野望(十)第36章 白狼山水間(三)第54章 范陽之春(八)第45章 春夏(十一)第43章 雙極(十五)第46章 君之野望(四)第10章 遼西雙城(十)第44章 盧龍節度(十三)第33章 營州經略(五)第53章 范陽之春(七)第135章 中樞之要(五)第39章 盧龍節度(八)第49章 白狼山水間(十六)第38章 雙極(十)第71章 非常規戰爭(八)第78章 仁恕之道(十一)第39章 雙極(十一)第83章 釘子(十六)第65章 饒樂山巔(十九)第50章 己未之冬(一)第12章 北迴歸線(二)第14章 北迴歸線(四)第76章 轉折(八)第21章 遼西雙城(二十一)第2章 西京變(二)第49章 盧龍節度(十八)第21章 西京變(二十一)第25章 榆關風雲(四)第15章 西京變(十五)第68章 燕郡問題(十三)第70章 非常規戰爭(七)第17章 幽州留後(十七)第13節 幽州留後(十三)第65章 饒樂山巔(十九)第17章 遼西雙城(十七)第24章 大河之東(九)第64章 己未之冬(十五)第57章 己未之冬(八)第19章 大河之東(四)第24章 幽州留後(二十四)第84章 釘子(十七)第30章 營州經略(二)第8章 魏州(三)第73章 非常規戰爭(十)第28章 榆關風雲(七)
第24章 幽州留後(二十四)第35章 營州經略(七)第73章 仁恕之道(六)第26章 插曲(三)第6章 遼西雙城(六)第50章 饒樂山巔(四)第56章 兩河輪戰(二)第81章 釘子(十四)第8章 西京變(八)第78章 釘子(十一)第12章 蔣袁合流(二)第23章 大河之東(八)第61章 燕郡問題(六)第64章 非常規戰爭(一)第31章 雙極(三)第11節 幽州留後(十一)第65章 饒樂山巔(十九)第39章 雙極(十一)第68章 兩河輪戰(十四)第117章 南北戰策(十一)第74章 轉折(六)第27章 插曲(四)第14章 遼西雙城(十四)第21章 大河之東(六)第112章 南北戰策(六)第8章 幽州留後(八)第130章 河南(八)第48章 饒樂山巔(二)第46章 春夏(十二)第60章 己未之冬(十一)第5章 遼西雙城(五)第97章 決戰上黨(十二)第32章 營州經略(四)第22章 諸侯之定(一)第34章 白狼山水間(一)第74章 轉折(六)第59章 燕郡問題(四)第65章 饒樂山巔(十九)第42章 雙極(十四)第130章 河南(八)第39章 盧龍節度(八)第63章 燕郡問題(八)第47章 白狼山水間(十四)第68章 仁恕之道(一)第55章 盧龍節度(二十四)第53章 饒樂山巔(七)第31章 雙極(三)第39章 盧龍節度(八)第57章 饒樂山巔(十一)第54章 君之野望(十二)第71章 轉折(三)第54章 君之野望(十二)第48章 白狼山水間(十五)第75章 轉折(七)第16章 遼西雙城(十六)第52章 君之野望(十)第36章 白狼山水間(三)第54章 范陽之春(八)第45章 春夏(十一)第43章 雙極(十五)第46章 君之野望(四)第10章 遼西雙城(十)第44章 盧龍節度(十三)第33章 營州經略(五)第53章 范陽之春(七)第135章 中樞之要(五)第39章 盧龍節度(八)第49章 白狼山水間(十六)第38章 雙極(十)第71章 非常規戰爭(八)第78章 仁恕之道(十一)第39章 雙極(十一)第83章 釘子(十六)第65章 饒樂山巔(十九)第50章 己未之冬(一)第12章 北迴歸線(二)第14章 北迴歸線(四)第76章 轉折(八)第21章 遼西雙城(二十一)第2章 西京變(二)第49章 盧龍節度(十八)第21章 西京變(二十一)第25章 榆關風雲(四)第15章 西京變(十五)第68章 燕郡問題(十三)第70章 非常規戰爭(七)第17章 幽州留後(十七)第13節 幽州留後(十三)第65章 饒樂山巔(十九)第17章 遼西雙城(十七)第24章 大河之東(九)第64章 己未之冬(十五)第57章 己未之冬(八)第19章 大河之東(四)第24章 幽州留後(二十四)第84章 釘子(十七)第30章 營州經略(二)第8章 魏州(三)第73章 非常規戰爭(十)第28章 榆關風雲(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