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魏博血夜(三)

????ps:??第二更到,累死了,洗碗、拖地、擦廚房、洗衣服和牀單,然後碼字......頭暈,老飯要歇會兒。

實際上,袁象先並不是向盧龍軍借兵,準確的說,應該是花錢僱兵。他向坐鎮深州的韓延徽提出了這項建議,韓延徽便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直遞幽州。

李誠中還在思索其中深意的時候,第二份同樣“荒謬”的密信也送到了剛剛率部回到深州的李小喜手中,向李小喜提出僱傭請求的則是魏博節度使羅紹威。因爲和李小喜非常熟悉,羅紹威在密信中開門見山的說,希望李小喜率部進入魏州城。羅紹威沒有多少錢支付給李小喜,但他承諾,只要李小喜答應,他會作爲內應幫助李小喜入城,至於入城後的費用,由李小喜自己去取。

李小喜的幽燕保安總公司沒有聯絡李誠中的渠道,按照規定,他的“生意和業務”由統戰處韓延徽負責協調,所以李小喜當即向同在深州的韓延徽通報了上述情況。

這個情況無疑是相當令人震撼的,魏博節度使竟然也參與到了其中?韓延徽稍一思索便大概推測出羅紹威的想法。羅紹威不想當魏博牙兵的傀儡,這一點完全可以理解,但羅紹威答允的“報酬”……無疑讓韓延徽非常驚訝。羅紹威想幹什麼?他知不知道自己這個承諾意味着的後果?

韓延徽本來打算向幽州發出第二份急報,但看着雀雀欲試的李小喜,他取消了這個打算。

追隨李誠中的這幾年,韓延徽得到了非常大的歷練,對於局勢的認知和把握有自己的一套理解。羅紹威的意圖非常明確,他請李小喜進魏州想要怎麼幹,韓延徽也有了準確的推斷。對於自己效力的這位大帥,韓延徽是很瞭解的。大帥骨子裡帶有的一絲悲天憫人和婦人之仁,韓延徽不敢苟同。所以他決定促成這件事情,爲了大帥能夠更好的掌控河北,就必須掃清眼前的一切障礙,哪怕是多流一點血,又算得了什麼呢?

無論羅紹威打算做什麼,其本質也是“借兵”的一種形式,與袁象先的請求沒有根本上的區別。只要幽州方面同意了袁象先的請求,也意味着羅紹威的請求同樣獲得了通過,至於鬧大還是鬧小。這一點並不重要。

李誠中同意了袁象先的僱兵請求,形勢可謂日新月異,發展得如此之快,誰也沒想到。是持重還是激進,這種爭論已經沒有意義。大勢如水,人事如船,水流推着船隻走,船隻若不順從,便是逆勢而進。既然袁象先打算把魏州送給自己。那麼自己當然得收下來。

現在需要考慮的是,應該怎麼處置魏博將門?這是一個非常燙手的山芋,處置不好,極易造成後方失火。

另外還要考慮的是。需不需要留出與宣武方面的緩衝地帶?正如馮道所言,剛剛統一河北就與宣武開戰,顯得有點窮兵黷武的樣子,對於河北的生產和恢復將造成破壞性的後果。

同時還要考慮的是。怎麼處置袁象先?這個人已經深深陷入了盧龍軍的“貿易陷阱”之中,並且還把越來越多的把柄交到了李誠中的手裡,如果不充分利用好這個人。那麼未免就太過可惜了。

要考慮的事情太多,李誠中感到頭痛得厲害。

按照李誠中定下的決策,軍事參謀總署調換了總體思路,制定了新的河北方略。在這份方略中,軍事參謀總署發佈了三級動員令,要求盧龍軍所有作戰體系開始加速運轉。根據《盧龍節度府軍事動員條令》規定,三級動員令需要動員所有常備和預備人員,同時將保安公司納入軍事參謀總署調配體系。

方略的總目標是,於天覆三年正月底之前完成對河北的軍事整合,以統一河北的姿態出現在天下藩鎮之間。

方略中擬調遼東保安總公司迅速入關,與幽燕保安總公司合力完成對魏州的清剿。

由滄州軍、懷約聯軍完成對魏博之魏州的全面佔領,同時搶佔魏博控制下的邢州、洺州、相州、衛州之東部,與宣武軍控制下的上述州郡之西部形成對峙。

以莫州軍爲主力南下,攻佔冀州和趙州,迫使成德鎮投降。

剛剛完成軍隊組建的營州軍爲主力西進,通過以戰代練的方式進入易州、定州和恆州,迫使義武軍投降。

作訓司加快新兵培訓的力度,爭取於天覆三年一月中旬前完成預備士兵的訓練,一月底前必須完成各縣預備營的組建,二月中旬前完成各州預備旅的搭建。

後勤司必須全力開動,做好各種準備,於二月底之前在鉅鹿和館陶建立起初步可用的糧臺大營,支撐各軍應對宣武進攻的準備。

向關外加徵特別軍費,向渤海國加徵糧食二十萬石,向新羅國加徵糧食十萬石,向熊津州加徵糧食五萬石,同時向上述三地攤派可裝備兩萬人的軍甲、棉服和各類物資,向草原各部低價購買戰馬五千匹、羊十萬只以充軍用。

爲配合李誠中統一河北的要求,節度府判官署也開始全力運轉,開始組建各州縣官府衙門。馮道的計劃是,將判官署一半的官吏抽調出來充當未來各州縣主官,配以臨時從幽州各豪門徵募的士子,不足之數以佔領各州原衙門中的官吏補充,搭建起衙門的主要框架。同時於正月間加開考試,從營州、幽州各書院中招募學子彌補判官署官吏的缺額。

虞侯司和後勤司聯合向深州發函,要求坐鎮深州的韓延徽力爭做成一筆鉅額交易,以金銀和銅錢爲主,配以食鹽爲輔,向袁氏和蔣氏採購糧食,哪怕價高也在所不惜!

隨着一道道軍令和政令的發出,盧龍各軍的戰爭準備開始加速啓動。

滄州軍和懷約聯軍邁過州境,分別進入魏州北部的館陶和東部的莘縣。

莫州軍繞過深州後兵分兩路,左廂及老營東進冀州,直指成德軍主力——樑公儒所部。右廂西入趙州,兵臨趙州城下。

新組建的營州軍稍晚了幾天之後,也由范陽大營開拔,跨過盧龍商賈修築的淶水上的木橋,佔領淶水縣城。之後沿着盧龍商賈們修築的官道,向易州州治易縣進軍,他們的目標是消滅易州兵馬使張公慶所部。

幽州軍自幽州大營出發,一邊行軍一邊演練,緩慢的向滄州行進。他們要彌補滄州軍南下的空缺,進駐無棣等縣城。戒備棣州方面宣武軍劉重霸所部。

作訓司將新兵培訓課程進行了壓縮,並且加強了訓練力度,力爭在正月十五前完成新一期士兵訓練。教化司也在各軍軍官考功名錄上翻撿起來,準備抽調基層士兵搭建各州縣預備旅、預備營的軍官骨架。新的預備營、預備旅軍官們將到位於幽州和柳城、燕郡三地的訓練營中挑選士兵,組建各自的行伍。

十二月二十三日,一片銀裝素裹的榆關城下,周知裕望着眼前的趙在禮等人,心中百感交集。周知裕是來爲遼東保安總公司送行的,按照軍事參謀總署的命令。遼東保安總公司被計入戰時徵募行列,爲此,後勤司出資十萬貫,僱傭該公司入關作戰三個月。

遼東保安總公司由趙在禮籌辦。他以追隨自己的老平州軍爲骨幹,挑選義兒軍、衙內軍、薊州兵和霸都騎等部降卒爲兵員,成立了一支兩千人的部隊。

趙在禮是最早追隨周知裕的親衛,是周知裕的鐵桿嫡系。與李誠中交情極好,早先軍階還在李誠中之上。不過隨着李誠中出榆關之後,一切都變了。當趙在禮被周知裕提拔爲榆關守捉使的時候,李誠中已經成爲朝廷敕封、節制關外的營州都督。

後來趙在禮率部隨周知裕參加了盧龍和魏博聯軍的連番大戰,在大安山事變中,和周知裕一起被義兒軍擒獲,關進了幽州大牢,一直到李誠中入主幽州後才得以重見天日。

李誠中曾經和趙在禮做過一番長談,想讓他進入白狼山軍校新一期高級培訓班學習,等到畢業的時候安排他到新組建的幽州軍中,從營指揮做起。這已經是特殊照顧和優待了,畢竟趙在禮和李承約、王思同、高行珪、高行周不一樣,他沒有過單獨領軍實戰的經驗,不僅在老營州系內是個新丁,放到整個盧龍舊將體系中也聲名不彰。

但趙在禮婉拒了李誠中的好意,主要原因還是虛榮心和臉皮作祟。李誠中也就罷了,矮身於李誠中之下是可以接受的,但他聽說原來的老部下元行欽的任命是幽州軍左廂指揮使,自己要是到元行欽手下任職,無論如何是掛不住老臉的。

而且趙在禮還有一個考慮,他想要獨自領軍,好好打一場勝仗,他渴望證明自己,同時爲過去的平州系衆人爭一個臉面——誰說平州系中只有李誠中會打仗?誰說平州系離開了李誠中就只會一敗塗地?我趙幹臣同樣有着不屈的勇氣和意志,同樣具備打勝仗的才華!

最終,趙在禮選擇了籌建遼東保安總公司,就算不是盧龍軍內的正經軍制,這也是獨自領軍的開始。而且他還能把過去平州系的老弟兄們湊在一起,大夥兒不至於分開。最後,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遼東保安總公司駐地在柳城,就在老上司周知裕的身邊!

能夠始終陪伴在周知裕身邊,是老平州系弟兄們的心願。

周知裕挨個和老部下道別,他給趙在禮緊了緊肩甲上的絲絛,移步過去扶了扶張龍的頭盔,再向後,捶了捶毛璋的胳膊,然後繼續向後……

“幹臣,諸位弟兄,出發吧,某就送到這裡了。”周知裕笑了笑,向趙在禮等人道。

“都督……”衆人不捨,卻不知該說什麼。

周知裕深吸了口氣,嘴脣動了動,最終卻只是加了一句:“去吧,莫讓別人小看了咱們!”

趙在禮眼眶紅了,點了點頭,回身高呼:“起!”

兩千名騎兵陸續轉身,一一向周知裕告別:“都督,保重!”

周知裕微笑點頭,目送衆人離去,直到騎隊的身影消失不見,他卻仍舊佇立在原地默默觀望。良久,良久……(未完待續。。)

第66章 兩河輪戰(十二)第45章 春夏(十一)第13章 西京變(十三)第77章 釘子(十)第136章 中樞之要(六)第57章 饒樂山巔(十一)第12章 西京變(十二)第88章 決戰上黨(三)第66章 饒樂山巔(二十)第53章 范陽之春(七)第19章 西京變(十九)第29章 雙極(一)第13章 北迴歸線(三)第69章 仁恕之道(二)第27章 插曲(四)第106章 決戰上黨(二十一)第35章 雙極(七)第12章 西京變(十二)第103章 決戰上黨(十八)第55章 己未之冬(六)第13章 北迴歸線(三)第82章 釘子(十五)第1章 幽州留後(一)第47章 白狼山水間(十四)第78章 仁恕之道(十一)第86章 決戰上黨(一)第56章 兩河輪戰(二)第4章 遼西雙城(四)第23章 榆關風雲(二)第18章 西京變(十八)第70章 釘子(三)第17章 北迴歸線(七)第69章 非常規戰爭(六)第21章 幽州留後(二十一)第45章 盧龍節度(十四)第44章 雙極(十六)第116章 南北戰策(十)第16章 西京變(十六)第61章 兩河輪戰(七)第15章 西京變(十五)第31章 雙極(三)第61章 河北新軍閥四第45章 君之野望(三)第46章 君之野望(四)第70章 釘子(三)第126章 河南(四)第97章 決戰上黨(十二)第15章 西京變(十五)第58章 己未之冬(九)第3章 幽州留後(三)第27章 大河之東(十二)第10章 幽州留後(十)第54章 饒樂山巔(八)第21章 幽州留後(二十一)第39章 盧龍節度(八)第5章 貝州(下)第36章 盧龍節度(五)第68章 釘子(一)第51章 己未之冬(二)第11章 西京變(十一)第29章 雙極(一)第83章 釘子(十六)第57章 饒樂山巔(十一)第38章 雙極(十)第14節 幽州留後(十四)第45章 盧龍節度(十四)第44章 君之野望(二)第17章 北迴歸線(七)第30章 榆關風雲(九)第21章 西京變(二十一)第2章 西京變(二)第53章 己未之冬(四)第61章 兩河輪戰(七)第75章 轉折(七)第109章 南北戰策(三)第124章 河南(二)第55章 君之野望(十三)第70章 轉折(二)第90章 決戰上黨(五)第30章 諸侯之定(九)第13章 遼西雙城(十三)第76章 仁恕之道(九)第21章 西京變(二十一)第53章 君之野望(十一)第32章 雙極(四)第16章 幽州留後(十六)第23章 諸侯之定(二)第13章 蔣袁合流(三)第69章 轉折(一)第48章 盧龍節度(十七)第44章 君之野望(二)第6章 西京變(六)第22章 幽州留後(二十二)第71章 非常規戰爭(八)第104章 決戰上黨(十九)第14章 西京變(十四)第36章 雙極(八)第142章 國器(四)第55章 兩河輪戰(一)第8章 魏州(三)
第66章 兩河輪戰(十二)第45章 春夏(十一)第13章 西京變(十三)第77章 釘子(十)第136章 中樞之要(六)第57章 饒樂山巔(十一)第12章 西京變(十二)第88章 決戰上黨(三)第66章 饒樂山巔(二十)第53章 范陽之春(七)第19章 西京變(十九)第29章 雙極(一)第13章 北迴歸線(三)第69章 仁恕之道(二)第27章 插曲(四)第106章 決戰上黨(二十一)第35章 雙極(七)第12章 西京變(十二)第103章 決戰上黨(十八)第55章 己未之冬(六)第13章 北迴歸線(三)第82章 釘子(十五)第1章 幽州留後(一)第47章 白狼山水間(十四)第78章 仁恕之道(十一)第86章 決戰上黨(一)第56章 兩河輪戰(二)第4章 遼西雙城(四)第23章 榆關風雲(二)第18章 西京變(十八)第70章 釘子(三)第17章 北迴歸線(七)第69章 非常規戰爭(六)第21章 幽州留後(二十一)第45章 盧龍節度(十四)第44章 雙極(十六)第116章 南北戰策(十)第16章 西京變(十六)第61章 兩河輪戰(七)第15章 西京變(十五)第31章 雙極(三)第61章 河北新軍閥四第45章 君之野望(三)第46章 君之野望(四)第70章 釘子(三)第126章 河南(四)第97章 決戰上黨(十二)第15章 西京變(十五)第58章 己未之冬(九)第3章 幽州留後(三)第27章 大河之東(十二)第10章 幽州留後(十)第54章 饒樂山巔(八)第21章 幽州留後(二十一)第39章 盧龍節度(八)第5章 貝州(下)第36章 盧龍節度(五)第68章 釘子(一)第51章 己未之冬(二)第11章 西京變(十一)第29章 雙極(一)第83章 釘子(十六)第57章 饒樂山巔(十一)第38章 雙極(十)第14節 幽州留後(十四)第45章 盧龍節度(十四)第44章 君之野望(二)第17章 北迴歸線(七)第30章 榆關風雲(九)第21章 西京變(二十一)第2章 西京變(二)第53章 己未之冬(四)第61章 兩河輪戰(七)第75章 轉折(七)第109章 南北戰策(三)第124章 河南(二)第55章 君之野望(十三)第70章 轉折(二)第90章 決戰上黨(五)第30章 諸侯之定(九)第13章 遼西雙城(十三)第76章 仁恕之道(九)第21章 西京變(二十一)第53章 君之野望(十一)第32章 雙極(四)第16章 幽州留後(十六)第23章 諸侯之定(二)第13章 蔣袁合流(三)第69章 轉折(一)第48章 盧龍節度(十七)第44章 君之野望(二)第6章 西京變(六)第22章 幽州留後(二十二)第71章 非常規戰爭(八)第104章 決戰上黨(十九)第14章 西京變(十四)第36章 雙極(八)第142章 國器(四)第55章 兩河輪戰(一)第8章 魏州(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