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酒樓相交

這完全就是楊雲楓事先準備好的,看着捐款箱裡的字據越來越多,鮮于仲通看在眼裡,心癢不已,不過片刻終於,這箱子中只怕已經有幾萬的捐款了吧,而他不知道楊雲楓心中卻是在想另外一件事,也是從他來這個時代就一直困擾他的問題,就是這個時代還沒有票號,隨身帶着真金實銀到處晃盪,實在是很不方便,他此刻在想,是不是應該成立一個票號?而最佳人選就是鮮于仲通了。

樓上的拍賣如火如荼,不過張旭的字一共不過十餘張,最後一張依然是張旭最拿手的草體,楊雲楓看着衆人一眼,見張旭的字賣完了,其他沒有得到字的人積極性也就沒有值錢高了,不過這也是人之常情,楊雲楓微微一笑,立刻將沒有署名的字據放在捐款箱上,讓人將捐款箱推到二樓的門口,對衆人道:“捐款箱就放在門口,還是那句話,多少不限,全憑心意……不過不必着急,諸位來了這麼久,也該用膳了!”說着示意酒樓的小二可以上菜了。

酒席之上,拿到字的拿着紙張看來看去,視若珍寶,別人想借也只是自己拿着給別人看,生怕被別人搶走一般,而那些沒有得到張旭字的人,此刻心中也在泛着嘀咕,究竟一會宴會結束,自己該捐多少才最爲合適?

楊雲楓此時對一旁的張旭道:“伯高兄的字依然是一字千金啊!”

張旭微微一笑,沒有說話,本來他是不會一日之內賣出自己這麼多的墨寶的,但是楊雲楓在來飄香樓之前對自己說這是爲了蜀中百姓籌集善款,張旭才難得爲之的。

楊雲楓此時又低聲對鮮于仲通說了幾句話,說的也就是方纔的想法,想讓鮮于仲通成立一家票號,鮮于仲通張口結舌看着楊雲楓,立刻道:“大人,你真是奇思妙想啊,小人爲何就沒有想到這個辦法?”

楊雲楓微微一笑,對鮮于仲通道:“但是此刻還不是辦這件事的最佳時機,如今蜀中第一要務就是賑濟災民!”鮮于仲通聞言連連點頭,心中卻在暗想:“楊雲楓究竟是什麼人啊?爲何他的想法總是能出人預料之外,自己以前也總是覺得攜帶通寶與銀兩有諸多的不便,但是自己就爲何沒有想過要這般去做?”鮮于仲通想着向楊雲楓投去了羨慕的眼神,同時心中也立刻涌起了另外一個想法,就這樣跟着楊雲楓絕對沒有錯,即便就是不去捐官做,就是在商場上如此作爲,自己揚名天下只怕也爲時不遠了。

楊雲楓陪着二樓的官員,富商們吃了幾杯酒,說了一堆的客套話後,立刻拱手道:“楊某還要下樓去招待一下下面的朋友,這裡就交給鮮于兄了,諸位自便!”說着便與陳梓傑、覃毅一同下樓而去。

此刻一樓也已經開始酒宴了,衆人吃喝談笑,毫不熱鬧,好像今日的晚宴,完全成爲了一個節日的慶典一般,畢竟這裡聚集了都是益州城已經益州附近的名流,難得相聚一堂,有些人雖然早聽其名,神交已久,卻已是沒有機會見面,今日一見相談甚歡。

楊雲楓剛剛下樓,樓下立刻就安靜了下來,紛紛看向楊雲楓,隨即紛紛起身拱手道好,楊雲楓揮手道:“諸位請坐!”說着走到大堂的最前列,這纔對衆人道:“今日請諸位前來赴宴,相信大家也清楚是怎麼一回事了……”說到這裡,口風一變,笑道:“當然,請諸位來這裡的目的,也不全是與樓上的一樣,諸位在巴蜀之地士林的名聲,絕對要高過樓上,楊某需要的就是諸位在士林的地位,將這次蜀中,已經三秦地區的災情傳播到整個大唐去,讓其他地方的百姓能知道這些事情,對這些地方的百姓的生活狀況能多一些瞭解,能夠呼喚起社會上那些有良知的善良之士,能夠對這些百姓進行一定能力的幫助!”

楊雲楓剛說完這些,在場的人都詫異了片刻,楊雲楓說的很直白,也很清晰,但是這幫人卻依然驚愕楊雲楓的這種想法,其實楊雲楓說的這個辦法,已經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了,做起來也十分的容易,但是之前爲何就沒有人能如此想呢,只要自己這些人的一支筆,或者一張嘴,就可以將別人的痛苦傳播出去,呼喚社會的同情心,自然也就能籌集到善款了。

王姓書生與吳姓老者這時對視一眼,王姓書生這時問楊雲楓道:“楊大人,王某在洛陽之時,那邊有一家叫《雲楓週刊》的報館,據說是大人您在洛陽時創辦的,當時除了連載了大人你的《西遊記》之外,還有一些對當今大唐天下格局,朝廷政治、百姓民生都有一些見解獨到的點評,據說《雲楓週刊》每次出刊,洛陽城無論官員還是士子,下到百姓都會前去購買,可以說《雲楓週刊》的受衆羣體非常的廣泛,大人爲何不利用週刊,將書中以及三秦的災情刊登出來,這樣應該勝於我們這些士子到處遊說的強吧,況且大人您在洛陽之時,名動一時,曾經也在士林當中有着很高的威望,您完全可以讓這些士子分佈天下各級州府,在各個地方都創立《雲楓週刊》,如此一來,天下只要哪個地方發生了什麼時,都可以利用《雲楓週刊》來發行,雖然時間限制,但是也完全打開了消息的全新局面了!”

王姓書生說的神采飛揚,口沫橫飛,激情萬丈,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了他,也包括楊雲楓,其他人聽王姓書生如此說,都小聲議論,倒不是王姓書生的話語,而是他這個人,楊雲楓開始聽此人如此說,驚異之色一閃即逝,隨即滿眼都是欣賞之色,此人所言,其實與楊雲楓當初創辦《雲楓週刊》的初衷,可以說是不謀而合,自己能知道這些,那是因爲時代信息的因素,而就是在這麼一個信息知識如此落後的時代,這個年輕人能想透看清這麼一點,舉一反三,實在是難能可貴,楊雲楓待王姓書生說完,立刻追問道:“尚未請教先生大名!”

王姓書生尚未說話,一旁的吳姓老者哈哈一笑,道:“王維王魔詰便是他了!”

楊雲楓聞言臉色微微一動,心中卻已經是波濤洶涌,澎湃不已了,這王維是何人,他如何不知?王維不僅是公認的“詩佛”,也是文人畫的南山之宗,錢鍾書曾稱他爲“盛唐畫壇第一把交椅”,王維還精通音律,是大唐開元期間詩人當中少有的全才。

這時一旁的人立刻都向王維投來的驚羨的目光,有人叫道:“士林流傳,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楊釗是絕才。今日能一日以內見到兩位高才,真是我們益州之大幸事也!”

楊雲楓聞言心中一動,那個流傳自己以前是聽過的,不過只有前三句,不想自己來了以後,也榜上有名了,心中立刻涌起了一絲自慚與得意交雜的複雜心理。

不想王維卻不以爲意,淡淡一笑,對那說話之人道:“如果此刻益州還有幸事,那絕對不是此事,而是楊大人,楊大人能時刻心繫益州、蜀中百姓、災民疾苦,這纔是益州、蜀中……甚至大唐之幸事,我王維何德何能?”

說話那人憨厚一笑,不知道如何應對,一旁的吳姓老者哈哈一笑,拍着王維的肩膀笑道:“魔詰兄,這位兄臺不過是隨口一說,你也莫要當真!”

楊雲楓這時立刻對王維拱手笑道:“原來閣下就是王維王魔詰,楊某久仰閣下已久,今日才見,真是三生有幸,聽魔詰兄如此一說,楊某頓感自慚形穢……”說着看向一旁的吳姓老者,拱手問道:“還未請教先生大名!”

吳姓老者哈哈一笑,連忙拱手道:“楊大人客氣了,吳某不過一介民間畫工,大人稱我吳道子便是了!”

楊雲楓聞言心下又是一凜,不想來蜀中先是遇到了中興名將郭子儀,此刻還能遇到王維與吳道子,楊雲楓自己的打量了這吳道子一番,見着吳道子剛纔看似尋常,此刻卻突然好像頭上多了一道光環一般,他萬萬都沒有想到眼前這個看似尋常的老者,竟然是畫聖吳道子,蘇東坡曾經在他的《書吳道子畫後》一文中說:“詩至於杜子美,文之於韓退之,書至於顏真卿,畫至於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能事畢矣!”可見吳道子在畫藝上超羣的技藝一斑。

吳道子見他說了自己的名號後,楊雲楓竟然用驚訝的眼神看着自己,而且他剛纔也看到楊雲楓在王維報名號的時候,也是一樣的眼神,他也清楚,自己與好友王維在士林小有名氣,但是楊雲楓的眼神又與其他那些慕名自己與王維的人不同,當中除了久仰的眼神,還有一種複雜且又難以表達的情感。

楊雲楓這時立刻上前握住吳道子與王維的手,笑道:“今日我楊雲楓在這裡能遇到二位先生,真是我楊雲楓的福分,今日你我三人當不醉不歸纔是!”

王維與吳道子見楊雲楓如此,都覺得有些詫異,沒錯,他們在士林是小有名氣,但那名氣與楊雲楓此刻的名氣一比,簡直就是天囊之別,如今楊雲楓在大唐天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而王維與吳道子不過是在士林中有些名氣罷了,楊雲楓此時的表現,給二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平易近人與謙虛,而且士子都自來有一股高傲,被如此出名的一人如此看重,二人雖然表現還是一副平靜,但是內心已經蠢蠢欲動了,而周邊那些蜀中益州的士子名流們,見楊雲楓如此重視眼前兩個完全不認識的人,心中都覺得有些詫異,同時又像他們二人投來了驚險的眼神,要知道楊雲楓此時的身份可是欽差大臣,京城的從三品大員,前途不用說也都知道是前途無量,而就是如此一個人,竟然如此重視這麼兩個名不見經傳的士子,可見這兩人也應該非比尋常。

王維自幼學佛,早已經學會看淡世間一切了,但是此刻見在場所有人這用這種眼神看着自己,心中都不免一陣悸動,而吳道子此時更是不用說了,他雖然自命清高,而且校友名氣,從來不與他看不起之人爲伍,但身份畢竟只是一個民間的畫工,如此被一個欽差大臣重視,被益州全城大半的士子注視着,老臉早已經是漲的通紅,激動不已。

越是如此,王維與吳道子越是覺得,楊雲楓是不是搞錯了?但是看楊雲楓的眼神又沒有半絲的虛情假意,吳道子有些激動的對楊雲楓道:“既然大人有命,草民豈敢不從?”

楊雲楓哈哈一笑,拍了拍吳道子的肩膀,好像是久別重逢的老友一般,同時也將眼光看向了一旁的王維,王維這時也是哈哈一笑,道:“有酒自然是少不得我王維了,不過我知大人乃是醉八仙其中之一,只怕今夜要被大人灌醉了!”

楊雲楓見二人答應了,立刻又是哈哈一笑,隨即轉頭對身後的覃毅與陳梓傑道:“我要去二位好友飲酒,請覃兄上樓將伯高兄請下來一起,同時告訴鮮于仲通,這裡的一切就交給他了,主要的環節我已經給他打通了,剩下的就完全交給他了。”待覃毅上樓後,楊雲楓立刻又對王維與吳道子拱手道:“相信二位也聽過張旭張伯高之名,一會伯高兄就來,楊某爲二位引薦一下!”

王維與吳道子如何能沒聽過張旭的大名,這時聞言都息道:“甚好,甚好!”王維笑道:“早就聽聞草聖張伯高之大名,一直無緣相識!”

楊雲楓與吳道子、王維三人談笑風生,對其他人視若無睹,其他人都感到一絲的尷尬,卻又礙於楊雲楓的身份,不得不站着看着三人談笑,不時覃毅帶着張旭下樓,楊雲楓立刻拉着張旭的手,笑道:“伯高兄,你可來了……”見張伯高一臉的詫異,連忙給他介紹了王維與吳道子,張旭聞言立刻哈哈一笑,道:“原來是摩詰兄與道玄兄,張某早就聽聞二位大名了……”立刻三個人的談笑,又變成了四個人。

楊雲楓見張旭、王維、吳道子相談甚歡,這時看着三人,心中卻在算着,這開元盛世一朝的精英人物,自己也都快見全了,心中計算着,還有幾個名人自己沒有見過,這時瞥了一眼飄香樓一樓的衆人,立刻拱手道:“諸位,方纔與你們相談之事,就拜託諸位了!”

衆人見楊雲楓此時竟然想起了自己,剛纔那股失落的情感頓時又洋溢了起來,只怕只要楊雲楓多看他們一眼,他們即便站到天亮也願意,更何況是與他們交談?衆人聞言立刻紛紛拱手道:“楊大人發話,豈敢不從!”

楊雲楓拱手連連道謝,本來這些應該是放低了自己的身份,卻無形中擡高了自己的地位,益州那些士林名流,就猶如追星的粉絲一般,對楊雲楓追捧之極,楊雲楓也沒料到益州的士子會這般的熱情,只能拱手一一道謝,暗道,好在早在唐顯先一步前來益州。

楊雲楓與飄香樓的衆學子名流拱手告辭之後,與王維、張旭、吳道子四人一起去了另外一家酒樓飲酒,而飄香樓中,幾個人立刻慌了神,紛紛走到一個帶斗笠的人身前,低聲道:“大哥,毒蠍子剛下好了藥,楊雲楓那廝就與人離開的酒樓,此刻如何是好?”

帶斗笠之人這時摸了摸斗笠的邊緣,這時立刻沉聲道:“暫且取消計劃,打探一下楊雲楓近期的行動再說!”說着轉身走出了飄香樓,走向了一旁的一個小巷子中,隱沒不見了身影,而有兩個人則是跟着楊雲楓等六人而去。

四人一直飲到了半夜,吳道子與王維只怕也與楊雲楓初時的心態是一樣的,沒想到能在這裡結識楊雲楓與張旭,所以也有些興奮,喝酒之時也就毫無保留了,沒多久就已經醉了三分,王維比之吳道子要靦腆一點,也許是剛剛相識,而吳道子可能是年紀較長的緣故,一點也不怯生,與三人侃侃而談,一頓下來,好像已經就將楊雲楓與張旭當成知己好友了,張旭更是開心,雖然此時王維與吳道子還沒有什麼名氣,但他也不是吹噓,的確是聽說過二人,見識過吳道子的壁畫,也讀過王維的詩句,加上詳談之下,更是覺得二人是大有才情之人,心下更是高興與激動,也喝了不少酒。

覃毅與陳梓傑則是坐在另外一桌,雖然他們平時與楊雲楓也是無話不談,但是畢竟此刻那四人在他們眼裡是四個文人,而他們則是確確實實的大老祖,根本沒有插嘴的機會,倒是兩人性情相投,坐在一起喝了不少酒。

一直喝到了三更天,楊雲楓等人才離開了酒樓,楊雲楓讓覃毅送吳道子與王維回客棧後,自己這才與陳梓傑走向鮮于府的方向,陳梓傑這時低聲對楊雲楓道:“大人,有兩個人從我們出了飄香樓,就一直跟在我們身後!”

楊雲楓聞言心中一凜,但臉上卻不顯得慌張,如果要對自己不利的話,只怕早就下手了,微微點了點頭後,還是繼續回了鮮于府。

第12章 楊家有女第22章 帥臺掌印第23章 薊州遇襲第23章 烈酒配方第37章 預料之外第25章 煙花烽火第30章 騎兵構想第02章 鮮于仲通第24章 重重遇險第19章 玄宗之威第20章 外調賜婚第15章 怒而殺之第10章 遼城一霸第02章 千金買壁第18章 三百狀紙第37章 計外之謀第05章 欲擒故縱第02章 囚中名將第10章 太真道姑第20章 樹林受阻第30章 替人做媒第53章 過鴨綠江第38章 急中生智第38章 仕從豐王第38章 武惠皇妃第08章 刺史上門第45章 近在咫尺第05章 欲擒故縱第02章 蜀道意外第01章 東都洛陽第20章 遼城一日第21章 情愛糾結第47章 久旱逢甘第44章 疑雲重重第08章 千年情緣第31章 丹東兵變第31章 大喪期間第01章 鴨綠江畔第01章 再赴長安第30章 詐死之計第03章 結拜兄弟第13章 家破人亡第12章 羊苴咩城第13章 二進王宮第03章 江氏之毒第06章 再遇張旭第32章 各懷鬼胎第05章 一進王宮第29章 安排棋子第01章 欽差出巡第22章 青梅煮酒第22章 半道遇劫第03章 名動洛陽第24章 重重遇險第48章 便宜老爹第19章 奔赴梓州第13章 三喜之名第26章 欲殺路安第53章 過鴨綠江第36章 節度使府第42章 曼珠沙華第06章 再遇張旭第31章 大喪期間第20章 燥熱難耐第25章 張伯高策第02章 趕赴薊州第11章 過去爲人第37章 發泄之舉第32章 借酒亂心第01章 再赴長安第14章 謀以利害第19章 酒館允婚第14章 謀以利害第24章 重重遇險第35章 皇城暗涌第35章 叛軍會談第57章 欲回長安第35章 過渡時期第45章 近在咫尺第13章 招爲駙馬第26章 準備作戰第33章 節度使府第08章 佳人相約第31章 開設酒廠第14章 元宵佳節第14章 以爲表率第24章 含元殿試第39章 極力備戰第05章 戰事預謀第33章 天地總舵第09章 重返長安第24章 薊州被困第21章 險中逃困第21章 連環陷害第22章 帥臺掌印第56章 晉升爲父第26章 欲殺路安第05章 戰事預謀第41章 出兵新羅
第12章 楊家有女第22章 帥臺掌印第23章 薊州遇襲第23章 烈酒配方第37章 預料之外第25章 煙花烽火第30章 騎兵構想第02章 鮮于仲通第24章 重重遇險第19章 玄宗之威第20章 外調賜婚第15章 怒而殺之第10章 遼城一霸第02章 千金買壁第18章 三百狀紙第37章 計外之謀第05章 欲擒故縱第02章 囚中名將第10章 太真道姑第20章 樹林受阻第30章 替人做媒第53章 過鴨綠江第38章 急中生智第38章 仕從豐王第38章 武惠皇妃第08章 刺史上門第45章 近在咫尺第05章 欲擒故縱第02章 蜀道意外第01章 東都洛陽第20章 遼城一日第21章 情愛糾結第47章 久旱逢甘第44章 疑雲重重第08章 千年情緣第31章 丹東兵變第31章 大喪期間第01章 鴨綠江畔第01章 再赴長安第30章 詐死之計第03章 結拜兄弟第13章 家破人亡第12章 羊苴咩城第13章 二進王宮第03章 江氏之毒第06章 再遇張旭第32章 各懷鬼胎第05章 一進王宮第29章 安排棋子第01章 欽差出巡第22章 青梅煮酒第22章 半道遇劫第03章 名動洛陽第24章 重重遇險第48章 便宜老爹第19章 奔赴梓州第13章 三喜之名第26章 欲殺路安第53章 過鴨綠江第36章 節度使府第42章 曼珠沙華第06章 再遇張旭第31章 大喪期間第20章 燥熱難耐第25章 張伯高策第02章 趕赴薊州第11章 過去爲人第37章 發泄之舉第32章 借酒亂心第01章 再赴長安第14章 謀以利害第19章 酒館允婚第14章 謀以利害第24章 重重遇險第35章 皇城暗涌第35章 叛軍會談第57章 欲回長安第35章 過渡時期第45章 近在咫尺第13章 招爲駙馬第26章 準備作戰第33章 節度使府第08章 佳人相約第31章 開設酒廠第14章 元宵佳節第14章 以爲表率第24章 含元殿試第39章 極力備戰第05章 戰事預謀第33章 天地總舵第09章 重返長安第24章 薊州被困第21章 險中逃困第21章 連環陷害第22章 帥臺掌印第56章 晉升爲父第26章 欲殺路安第05章 戰事預謀第41章 出兵新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