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回 突厥俘虜

4李靖拜旦陛宵室內,李靖身着戎裝,在他一※廷七大重臣雲集在宣室之內,就是盧青雲也在一邊,宣室中間是一個放大的模型,上面都是用硬土堆砌的一個個小城,有廣袤無比的沙漠,其中還有點綴在這些黃沙中的無數綠洲,有大有如同繁星般的鑲嵌在沙漠之中。諸如高昌、圖倫、鐵勒、西突厥、龜茲等等國名都現在其中。這就是西域百國的地圖,偌大的西域,山川地理盡在其中。

“想必諸位愛卿也知道了。這就是西域諸國的地形了。”盧照辭龍行虎步,手執寶劍,指着沙盤說道:“這是錦衣衛和秦勇繪製的西域地形圖。據錦衣衛來報,領利自從失敗之後,就將目光瞄準了這些西域各國了。他要藉着西域各國的力量壯大自己的力量,並且能從西面,對我朝進行合圍,進攻玉門關,越過西域達到中原的腹地。所以,聯要先下手爲強,攻取西域,將這廣袤的西域收入聯的囊中來。”

“不宣而戰,打不義之戰。恐怕會讓天下人說話的。更何況,西域雖然廣袤無邊,但是多是荒漠。環境惡劣,並不適合百姓居住。我朝要是動用重兵去進攻西域。恐怕是有得不償失啊!當年漢武帝以李廣利進攻西域,大敗而歸,這個時候陛下要進攻西域,還是謹慎爲妙。”魏徵看了看沙盤,皺着眉頭說道。

盧照辭聞言與奉文本相互望了一眼,嘴角露出一絲苦笑來,開疆擴土是任何一個帝王都向往的事情,但是那也得看在什麼地方,若是富饒的土地。莫說是皇帝,就是羣臣們也會鼓譟而起,但是如今西域是什麼地方,那是有名的荒涼之地,這個時候帝王若是要開疆擴土的話,那就是好大喜功,與當年的楊廣是沒有任何區別的。

“魏大人不知道,兩天前大將軍回朝之日,陛下領羣臣前去迎接,城中多有混亂之時,李姓諸王中走了安陸王李承道等人,有消息說他們已經去西域。聽說當年李建成在世的時候。曾與高昌王鞠文泰有舊。他想必會收留李承道等人韋挺輕輕的掃了盧承嗣和奉文本一眼,輕輕的解釋道。潛意識當中。他可是感覺到這其中必然有問題,想他監視李姓諸王的府邸,這長安城再怎麼混亂,仍然是朝廷的京師,錦衣衛在此。豈會讓李承道幾個人跑掉了。說這其中若是沒有古怪的地方,打死他也不相信。但是既然這件事情發生了,那就說明在這背後必定是有問題的。所以韋挺一直沒問,但是此匆聽到今日之事,他總算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那就派錦衣衛追捕就是了,想一個小小的少年又能跑到哪裡去啊!”魏徵不滿的掃了一眼盧青雲,絲毫沒有想到就在前幾日,他帶頭參奏錦衣衛之事來。

“錦衣衛人手不足,尤其是佈置在西域這邊,無法大規模的出動兄弟們來尋找李承道的下落的。”盧青雲不屑的掃了一眼魏徵。這個傢伙自詡爲名臣,不但平日裡與天子頂嘴。讓天子下不來臺來,對於他這些下臣們更是不屑一顧的。事情來臨的時候,就急不可耐的對自己下命令。真是無恥。

“魏徵,這些事情就不要提了,事情已經發生了,李承道這些人已經逃離長安了,沿途雖然有追捕官文,但是護送他的人都是老兵,看來他們進入高昌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文本認爲高昌收留他們的可能性也是比較大的。”盧照辭擺了擺手道:“高昌國已經和西突厥結成盟約了,這樣一來就是我大唐的敵人了,聯已經決定要征伐他,這次又收留李承道等人,簡直就是對我大唐的挑釁?聯告訴他,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之

“陛下,這高昌國雖但是國中所產卻是不凡舉文本笑呵呵的說道:“高昌者,漢車師前王之庭,後漢戊己校尉之故地,在京師西四千三百里。其國有二十一城,王都高昌。其交河城,前王庭也;田地城,校尉城也。勝兵且萬人。厥土良沃,谷麥歲再熟,有蒲萄酒,宜五果,有草名白疊,國人採其花,織以爲布。有文字,知書計,所置官亦採中國之號焉。其王鞠伯雅,即後魏時高昌王嘉之六世孫也。前隋爍帝時入朝,拜左光祿大夫、車師太守、封並國公,仍以戚屬宇文氏女爲華容公主以妻之。

在我朝,武德二年,伯雅死小子文泰嗣。遣使來告哀,高祖遣前河州刺史朱

之。七年。文泰又獻狗雄雌各一。高六寸。長尺爾”慧。能曳馬銜燭,雲本出拂棘國。中國有拂蒜狗,自此始也。大業之亂,中國人多投於突厥。及領利敗,或有奔高昌者,文泰皆拘留不遣。時西戎諸國來朝貢者,皆塗經高昌,文泰後稍童絕之。伊吾先臣西突厥,至是內屬,文泰又與葉護連結,將擊伊吾。”

“看看。這個高昌國也忒倡狂了。絲毫不將我大唐放在眼中,難道真的以爲,他高昌離我大唐甚遠,聯就不找他麻煩了嗎?”盧照辭臉上現出一絲森冷來。

“陛下,您看這情報,嘖嘖。這個高昌國恐怕早就防着我朝了。”這個時候。一邊的李靖笑呵呵的接了過來說道:“牆上共有十二重大鐵門,分別冠以“玄德金福金章建陽”“武城”等不同名號。城市中房屋鱗次櫛比。有作坊、市場、廟宇和居民交易區。城內的建築佈局與當時長安城相仿。全城人口達三萬,僧侶三千。現在,城內建築遺址遍佈,尤以西南最爲密集,看着城牆厚三丈有六,其高有三丈有五,其周長有一千六百多丈,也是相當不凡。”

“嘿嘿,再高的城牆。也是不能抵擋聯的大軍。”盧照辭笑呵呵的說道:“大將軍勞苦功高,這些西域小國你就不用去了,就讓秦勇他們去鬧!將陌刀手都派過去。聯要狠狠的震懾這些西域小國,聯要打的他們永遠臣服在我大唐的旗幟之下,再也不敢朝秦暮楚。”臉上雖然一臉的笑意。但是言語之中,卻是殺機隱現,刀槍畢現,恨不得立馬殺向西域,滅其國,毀其廟,絕其宗嗣。

“大將軍有排山倒海之力,可抵十萬大軍,若是大將軍出手恐怕秦勇等將軍再也沒有立功的機會了。大將軍,你可不能去啊!”舉文本也笑道:“這高昌諸國,不是大將軍的對起來,也是沒有任何意思的。”

“既然陛下有言,臣就不去了。”李靖也是滿面紅光,摸了摸鬍鬚道:“臣雖然被陛下按着一個武學博士的名頭,可是很好到武學中傳投什麼,臣想去武學中待上一段時間。也好替陛下多教導出幾個將才出來。”

“好,好,大將軍當如此,大將軍當如此。”盧照辭聞言哈哈大笑,只是衆人卻是聽的明白,這笑聲之中充斥着一絲蕭瑟。衆人不由的黯然神傷,大將軍老了,否則他寧願征戰沙場,甚至寧願在三原養馬,也不願意去武學這個地方,認真的當個博士,他是怕自身所學沒有找到什麼傳人啊!所以纔想將自己的所學傳授給武學中那些將軍學子們

“陛下。西域至長安路途遙遠,要是運送糧草的話,就要花費大量的力氣,沿途的官道也是年久失修,這樣糧草軍需在運送的途中,恐怕損失就會更大了。陛下。若是大軍出動這些都是要好生準備的。”房玄齡又小心的提醒道。

“不錯,要想富先修路,要想打贏這一場戰爭,首先就要做到糧道的通暢,這道路是要修的。”盧照辭點了點頭。道:“聯已經考慮好了,大將軍這次可是俘虜了十萬突厥士兵,就讓他們去修路!若是在軍營中看押起來,不但會浪費兵力,更爲重要的是,還有可能使他們抱成團。只有將他們投入到修路大軍之中。這樣,他們纔不能抱成團,這樣我們纔不會浪費太多的糧食小隻有這樣,頜利實力的恢復纔會晚上不少的時間。記住這些人只要能保證他們不死就成了,至於其他的。一切以保證官道的快速建成最爲重要。玄齡,這件事就你來負責!”

“臣明白。”房玄齡了中一顫,但是仍然點了點頭。他明白,眼前的貞觀天子恐怕從來就沒有想過將這十萬突厥大軍送返回過突厥。去增加別人的力量,此去玉門關,其長千里,等到官道建成,也不知道會有都多少人都會喪生在這條道路之上,如今的突厥使臣勃帖仍然行走在到長安的官道之上。若是再不到來的話。若是大唐故意拖延談判的時間的話,突厥是休想得到這十萬人馬,甚至連零頭的都得不到。

“征討西域之事刻不容緩。修聳官道纔是重中之重,要日夜趕工,一年之能必須完成。”盧照辭陰森森的說道。

第699回 漢人中最不缺少的東西第269回 甥舅對話第695回 大唐天子在此第564回 小人物劉產第19回 排擠(三)第647回 一葉而知千秋第28回 暗殺(一)第49回 風聲鶴唳(二)第307回 崔仁師的毒計第101回 推倒(二)第33回 李靖用兵(四)第435回 高奸已經練成第315回 暗議第404回 金城夜宴第23回 收羣雄(三)第29回 山洞春色(二)第23回 收羣雄(一)第473回 長孫無垢的決定第453回 可惡第584回 狼來了第164回 出衆風流長孫無垢第480回 前隋餘孽第250回 長孫無忌的引誘和脅迫第四百四十三 高麗棒子和城管第471回 由馴馬想到的第314回 汝選何人第627回 自我限制第596回 這個太子很鬱悶第271回 二十四功臣第499回 機會第518回 守淮安(三)第707回 火燒巨尺谷第421回 淵蓋蘇文第343回 宣德殿羣槍舌箭第520回 冰城淮安第659回 疑兵第542回 小將秦懷玉第104回 詐死取慶州(二)第565回 大唐最寒酸的伯爵府邸第624回 鬥王珪第361回 頡利上當了第481回 神秘主公第139回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31回 分歧第193回 東宮之主第218回 甘衝之死(二)第632回 定計第56回 一戰淺水原(二)第29回 山洞春色(一)第124回 處羅可汗之死第54回 薛舉再犯(一)第471回 由馴馬想到的第499回 機會第539回 祿東贊鬱悶了第271回 二十四功臣第93回 詭異第262回 配享太廟第309回 滎陽刺史第625回 殺人就要誅心第497回 關中狼煙第637回 以正克奇第6回 太原王氏(二)第47回 王世充(二)第326回 請君入甕第630回 李靖辭帥第691回 來自邊軍的箭矢第510回 草草了事的祭祖大典第15回 奪糧(一)第696回 城頭激戰第561回 大唐衙內的商業頭腦第366回 長安亂(一)第248回 使臣人選第228回 李靖出征第527回 長安暗戰第577回 才女鄭麗婉第642回 狡詐如狐狸第416回 陰險的貞觀天子第465回 聰慧武媚娘第208回 終於反了第125回 處羅可汗之死第235回 御駕親征第261回 千古君臣第127回 李淵退位第395回 善德女王第170回 竇建德第282回 薛仁貴第10回 宋老生(一)第374回 蹤跡第355回 混戰(二)第51回 武德殿風雲(二)第103回 詐死取慶州第26回 暗潮(一)第440回 爲難第275回 突厥公主阿史那雲第241回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547回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354回 混戰(一)第281回 你們到底有什麼陰謀第390回 大決戰(完)第654回 岑文本的預感
第699回 漢人中最不缺少的東西第269回 甥舅對話第695回 大唐天子在此第564回 小人物劉產第19回 排擠(三)第647回 一葉而知千秋第28回 暗殺(一)第49回 風聲鶴唳(二)第307回 崔仁師的毒計第101回 推倒(二)第33回 李靖用兵(四)第435回 高奸已經練成第315回 暗議第404回 金城夜宴第23回 收羣雄(三)第29回 山洞春色(二)第23回 收羣雄(一)第473回 長孫無垢的決定第453回 可惡第584回 狼來了第164回 出衆風流長孫無垢第480回 前隋餘孽第250回 長孫無忌的引誘和脅迫第四百四十三 高麗棒子和城管第471回 由馴馬想到的第314回 汝選何人第627回 自我限制第596回 這個太子很鬱悶第271回 二十四功臣第499回 機會第518回 守淮安(三)第707回 火燒巨尺谷第421回 淵蓋蘇文第343回 宣德殿羣槍舌箭第520回 冰城淮安第659回 疑兵第542回 小將秦懷玉第104回 詐死取慶州(二)第565回 大唐最寒酸的伯爵府邸第624回 鬥王珪第361回 頡利上當了第481回 神秘主公第139回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31回 分歧第193回 東宮之主第218回 甘衝之死(二)第632回 定計第56回 一戰淺水原(二)第29回 山洞春色(一)第124回 處羅可汗之死第54回 薛舉再犯(一)第471回 由馴馬想到的第499回 機會第539回 祿東贊鬱悶了第271回 二十四功臣第93回 詭異第262回 配享太廟第309回 滎陽刺史第625回 殺人就要誅心第497回 關中狼煙第637回 以正克奇第6回 太原王氏(二)第47回 王世充(二)第326回 請君入甕第630回 李靖辭帥第691回 來自邊軍的箭矢第510回 草草了事的祭祖大典第15回 奪糧(一)第696回 城頭激戰第561回 大唐衙內的商業頭腦第366回 長安亂(一)第248回 使臣人選第228回 李靖出征第527回 長安暗戰第577回 才女鄭麗婉第642回 狡詐如狐狸第416回 陰險的貞觀天子第465回 聰慧武媚娘第208回 終於反了第125回 處羅可汗之死第235回 御駕親征第261回 千古君臣第127回 李淵退位第395回 善德女王第170回 竇建德第282回 薛仁貴第10回 宋老生(一)第374回 蹤跡第355回 混戰(二)第51回 武德殿風雲(二)第103回 詐死取慶州第26回 暗潮(一)第440回 爲難第275回 突厥公主阿史那雲第241回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547回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354回 混戰(一)第281回 你們到底有什麼陰謀第390回 大決戰(完)第654回 岑文本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