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1章當家做主

bookmark

前文也說了,爲了鞏固統治,郭守文在那曲大會之前,就對吐蕃的土地,就行了安排。

主要有兩方面。

一則,是葉如地區,被打敗,消滅的七大讚普,他們的土地幾乎全部被沒收,然後成了唐軍的囊中物。

另一部分,則是那曲大會,貴族們被迫交出的兩成土地和奴隸。

與葉如的土地不同,這裡的土地,幾乎是在邏些城,以及約如附近,與貴族爲伴,局勢交錯複雜,犬牙交錯。

在這種情況下,郭守文,自然也有所安排。

現成的,且早已經成爲囊中之物的葉如地區,自然是他手底下五千唐軍的擁有。

肥美的土地,被分成了五十份,以每百人爲一份,組成一個都的軍事力量,隨時聽命行軍。

每一都,百人,則負責一片地區的管轄,都頭既是百人的軍事長官,也是那片地區番人的民政官。

由此,一都的兵馬,纔會極快的集合,鎮壓叛亂。

不過,平均每人,將分配到近六千畝,用高原單位來說,就是一百突。

一突等於六畝。

六千畝,看上去很大,但並不是耕地面積,而是草場,加上耕地,園林的面積,真正的耕地,也不過兩千畝左右。

當然,以高原的環境,這六千畝,也不過是剛好能夠養活兩百人罷了。

也因此,每人分配了近十戶奴隸,佃戶,幫忙耕種土地,放牧牛羊。

“呼——”

一大早,向伍就氣喘吁吁地起牀,即使來到吐蕃數個月,但他依舊難以習慣這邊的惡劣環境,每天晚上睡覺他都感覺喘氣都困難。

“主人,您醒了——”

氈房外,一個紅彤彤小臉的少女,臉上帶着些許的髒泥,端着熱水,或者說是溫水,笑容滿面地道:“您洗臉吧!”

“嗯——”向伍有些不習慣女孩的服侍,身體有些僵硬,但終究還是讓她的粗糙的小手,在臉上搓弄了一遍。

水,也變得渾濁起來。

“你阿爸,阿媽呢!”

河湟地區待了一年多,吐蕃又待了幾個月,番話,他早就能說了。

向伍活動了下手腳,他從來沒有想到,自己一個泥腿子出生,身上沒有三顆釘破軍漢,竟然能成爲老爺,手底下幾千畝土地。

這在往日裡,是絕不可能的。

現如今,卻讓他仿若做夢一般。

三十歲的關中大漢,從小就沒吃飽過,參了軍,才曉得撐肚子的滋味,如今,又擁有了自己的產業。

即使,這不是在他的老家。

即使,這只是在吐蕃。

即使,這只是個夢,他也不願意醒來。

走出氈房,天空格外的乾淨,比他洗過的臉還要乾淨,就是陽光有點刺人,或者這也是吐蕃人那麼黑紅的原因罷了。

擡頭望去,距離氈房數百步的地方,有一條平坦舒緩的小河,他處於上游,幾家奴隸,佃戶,在下游。

河邊的草地格外的肥美,羊羣們吃得很歡喜,渾身都是白毛的耗牛,也隨着牧民的驅趕而奔波。

孩童們,則拿着簸箕,跟在牛羣后面撿拾牛糞,這是牧民們夜間的燃料,在缺乏木材的的高原,屬於必不可少的東西。

而就在不遠處,黃穗的青稞,約莫千畝左右,正被十幾個奴隸,拿着石刀,不斷地割弄着。

八九月分份,正是青稞的收穫季節。

摸了摸耳朵,左耳被割掉了一半,如今已經結疤,沒有了痛感,也只有摸到這裡時,他才覺得一切都是真的。

這些羊羣,青稞,耕地,河流,草地,奴隸,氈房,乃至於石刀,都屬於他,他擁有一切的決定權。

“感謝佛祖,感謝郭將軍!”

向伍不知何時,也信仰起了佛教,在這陌生的環境,佛教顯得格外的安撫人心。

“雖然老子娶不了漢婆姨,但蕃婆姨也不錯,皮糙肉厚,是個能顧家的。”

一把年紀的他,在關中,早就到了做爺爺的年齡,如今卻還未婚,他拿定了主意,就算是蕃婆姨,他也要娶。

傳宗接代,可不能耽誤。

不然,他這幾千畝的地方,可不就便宜別人了嗎?

“向狗子——”

突然,他耳旁傳來了呼喚聲。

擡目一看,竟然是自己的隊正,老侯,正騎着馬,揮舞着手臂。

他的土地,就在隔壁,五六裡的距離,騎馬只要一刻鐘。

“怎麼了?”向伍心中嘀咕着,面上卻喊起來。

“都頭叫着呢,說是有事宣佈!”

聽到這,向伍立馬就騎着馬,趕起路來,走了小半個時辰,就來到了都頭的家中。

都頭的家,本就是個小城,是個貴族的家,雖然屋舍破舊,而且還是石頭壘起來的,但衆人依舊羨慕。

這比他們的氈房,好太多。

又等了一個多時辰,一都百人,也終於到齊了。

“都頭,有啥事啊!”有個大嗓門的叫喚起來。

“呸,一個個摟着蕃婆姨,就是牀榻上那點事,老子要不是叫你們過來,怕不是離不開牀吧!”

虎背熊腰的都頭,扯着嗓子笑罵道,惹得衆人哈哈哈大笑。

分配土地不過一個月,但卻恍如隔世,這樣悠哉快活的日子,實在是太消磨人了。

都頭見衆人隔閡漸消,這才止住笑說道:“別以爲自己在莊園裡,當家做主,就誰也不放在眼裡,但朝廷能給你們,自然也能收回來。”

“不聽話的後果,很嚴重的。”

這時,衆人驟然緊張起來,誰都不想失去如今的生活,忙不迭地拍着胸脯表達忠心。

“好了,今次叫你們來,也是有一件好事給你們!”

說着都頭拿出了一把草,數十根細長條,每根兩邊綠,中間白,後面連着碩大的根部,顯得很特殊。

“這是狼毒草,乃是吐蕃造紙的東西,其中這中間的白條,撕下來曬乾,再鼓弄一陣子,就成了紙了。”

都頭示範了一遍,這才說道:“平日裡,除了青稞酒,買賣牛羊,就數這個最搞錢。”

“告訴你,這樣的一斤,足有十個銅錢,吐蕃到處都是,這可是意外之財!”

衆人恍然,原來郭將軍要造紙啊,他們也能得好處,這必須是要做的。

於是,一個個紛紛響應。

第三百八十章紕漏第八百八十章第八百一十五章戰略地一百四十章諸事太難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問題第三百七十四章天寒第一百六十二章錢賦多少第1218章涼州詞第一百一十五章風波不平(下)第六百四十八章朝會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1394章巡遊與治黃第七百零五章嶽麓山(第三更,補)第1204章第八百四十章軍制(下)第一千零五十七章第三百四十九章紛亂第九百零三章《大唐討僞宋北伐檄文》第1412章龍馭賓天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八百八十七章第四百四十一章熱潮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七百九十九章切韻第兩百一十九章從容自若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1392章復立安西第四百八十三章漳泉(3)求票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一章錦帆軍第八百三十九章軍制(上)第六百三十三章觀政結束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九百七十七章膽顫第八百七十三章出征第1381章紕漏第六百七十章敘職第七百四十二章人心第一千零七十九章軍府第五百三十九章悍勇第1216章忌憚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第1399章大動作第三百三十章世家心思第1256章罷都護、設新府第六百五十二章林小娘子第四十五章繪製信仰第四百二十一章治吏第五十一章收穫安排第八百六十六章第1180章豐州第五百三十四章震懾第九百九十章敢不效力第一章我有嘉賓第七百六十八章東湖第七百七十七章第五百六十三章壯哉(新一月,求票求訂閱)第四百七十八章泉州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六百零八章一樁樁,一件件第兩百九十五章有所差距第八百九十七章三趙第三百五十六章處理第三百四十二章憂慮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四百四十九章離別第1245章無題第九百二十三章第七百六十九章第1375章傳響第七百三十三章第三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1341章第1120章哭泣第1271章巡視王庭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三百八十二章冰寒第兩百五十一章黑水都督府第五章意外之人第1209章白眼狼第1179章忽悠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盤誕生第八百一十二章田氏第一百八十章相守相思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1355章山民第一百五十三章北伐暢談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公侯貴戚第1206章覬覦第1285章中秋第一百三十七章番坊追捕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第1267章第五百三十七章人心第四十三章登聞鼓上第1352章第兩百二十四章國家多難
第三百八十章紕漏第八百八十章第八百一十五章戰略地一百四十章諸事太難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問題第三百七十四章天寒第一百六十二章錢賦多少第1218章涼州詞第一百一十五章風波不平(下)第六百四十八章朝會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1394章巡遊與治黃第七百零五章嶽麓山(第三更,補)第1204章第八百四十章軍制(下)第一千零五十七章第三百四十九章紛亂第九百零三章《大唐討僞宋北伐檄文》第1412章龍馭賓天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八百八十七章第四百四十一章熱潮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七百九十九章切韻第兩百一十九章從容自若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1392章復立安西第四百八十三章漳泉(3)求票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一章錦帆軍第八百三十九章軍制(上)第六百三十三章觀政結束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九百七十七章膽顫第八百七十三章出征第1381章紕漏第六百七十章敘職第七百四十二章人心第一千零七十九章軍府第五百三十九章悍勇第1216章忌憚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第1399章大動作第三百三十章世家心思第1256章罷都護、設新府第六百五十二章林小娘子第四十五章繪製信仰第四百二十一章治吏第五十一章收穫安排第八百六十六章第1180章豐州第五百三十四章震懾第九百九十章敢不效力第一章我有嘉賓第七百六十八章東湖第七百七十七章第五百六十三章壯哉(新一月,求票求訂閱)第四百七十八章泉州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六百零八章一樁樁,一件件第兩百九十五章有所差距第八百九十七章三趙第三百五十六章處理第三百四十二章憂慮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四百四十九章離別第1245章無題第九百二十三章第七百六十九章第1375章傳響第七百三十三章第三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1341章第1120章哭泣第1271章巡視王庭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三百八十二章冰寒第兩百五十一章黑水都督府第五章意外之人第1209章白眼狼第1179章忽悠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盤誕生第八百一十二章田氏第一百八十章相守相思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1355章山民第一百五十三章北伐暢談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公侯貴戚第1206章覬覦第1285章中秋第一百三十七章番坊追捕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第1267章第五百三十七章人心第四十三章登聞鼓上第1352章第兩百二十四章國家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