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北伐暢談

後周顯德六年(959)二月。

後周命樞密使王樸至河陰檢查黃河堤壩,於汴口立水閘。

又命韓通、吳廷祚發徐、宿、宋、單等州數萬民夫浚汴水,由韓令坤自大梁(今河南開封)導汴水東入蔡水,以通陳州(今河南淮陽)、潁(今安徽阜陽)漕運之路;又徵發滑、毫二州丁夫,由袁彥督辦浚五丈渠,東流定陶(今山東),梁山泊入濟水,以通青(今山東益都)、鄆(今山東東平西北)漕運。

“官家,茶水冷了!”東京的宮廷中,正值壯年的皇帝郭榮,端着茶水,此時有些愣神,望着眼前的奏摺,心中頗爲不安。

玉雕粉琢的符皇后,則瞧到官家這副模樣,不由得柔聲提醒道。

“啊?皇后怎麼了?”離征服淮南不過一載多時光,但壯年的皇帝,此時卻彷彿老了十來歲,腰背都有些彎了,符皇后有些發酸。

“管家,茶涼了,別再喝了!”符皇后關心地說道。

“無事,在外行軍,涼水又算的了什麼?”說着,郭榮一飲而盡,笑着說道:

“剛纔心中卻有些不安,不知因何而起!王相公還是休沐。”

“沒了他,我這桌案上,奏摺可堆成山了!”

“官家萬金之軀,應當保重纔是,這些宰相們,本就輔佐君王的,加着重擔也是應當的!瞧您都瘦了!”

符皇后柔聲說道,臉上寫滿了關心。

“最近漕運之事,關乎天下穩當,不可馬虎!”郭榮額頭上又多了幾道皺紋,無奈地說道:

“這東京數十萬人口,每日食盡多少糧食,不疏通漕運,這一國之都,就得亂套!”

“等天下一統了,咱們就搬到別處去,東京雖然繁華,但着實不當爲都!”

對於政事,皇后很有分寸,只是適當的笑笑,並不參合,官家本事大着呢,並不需要她這個後宮之主建議。

對於這個貌美的皇后,郭榮很滿意,能夠很好的駕馭後宮,保持安寧,這樣才能讓他更好的處理政務,集中精力。

“陛下心中不安,可是……”皇后柔聲說道,還未說完,就被一陣急促的聲音打斷,帝后皆不喜。

“何事?”郭榮忍住心中的煩躁,直問道。

“回稟陛下,王相公拜訪李相公時,昏厥不醒!”宦官氣喘吁吁地說着,這些話,令郭榮大驚失色。

“什麼?竟然發生了這種事?”猛地站立起來,郭榮實在想不到,自己要是沒有了這位左膀右臂該當如何是好?

“走,備轎,請御醫,咱們去王府!”耐不住心中的焦慮,郭榮急切地吩咐着。

三月十五日,王樸突然猝死,郭榮痛哭流涕,以玉斧擊地,痛哭:

“蒼天奈何奪我良臣!”

十八天後,郭榮當着大臣的面,突然對天下宣佈,王師即將北伐契丹,目標是收回被石敬瑭廉價出賣的中原天險——幽雲十六州。

這是王樸《平邊策》中,計劃的收復幽雲十六州章程。

百官以天下未靖爲由,積極勸說,但卻被郭榮一意孤行地否決了。

宣徽南院使吳承祚留守東京,三司使張美爲大內都部署,總管皇宮。

武將則大部分隨郭榮北上,包括半年後撿便宜的趙匡胤。

等到李嘉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半個月後。

“北伐?幽雲十六州,趙匡胤——”反覆瞧着這封信,李嘉不斷地念叨着,心中不住的翻騰,難以言表。

按照歷史的進程,若是不出意外,北伐半途而廢后,郭榮去世,然後趙匡胤黃袍加身,北宋建立。

說實在的,若不是自身身份的束縛,李嘉真想伴隨這位五代第一明君,北伐幽雲十六州,收復這些漢族的命門。

可惜,郭榮壽命太短了,讓趙黑子撿了一個大好江山。

其實,對於郭榮的北伐,李嘉還是比較認可的,此時的確算是比較適宜的時期。

一者,此時統治契丹人的,是有名的睡王耶律璟當政,“好遊戲,不親國事,每夜酣飲,達旦乃寐,日中方起,國人謂之睡王!”

曾經被契丹人節約北上的原後漢宰相李濤之弟李浣,在給郭威的密信中也透露耶路璟,“幼弱多寵,好己鞠,大臣離貳……今王嬌恣,唯好擊鞠,耽於內寵,固無四方之志。”

二來,此時南唐賓服,後蜀喪膽,南方底定,外部環境優越。

最後,還是郭榮雄才大略,國內因改革蒸蒸日上,府庫充盈,萬民安泰,國力大增,負擔得起北伐重任。

郭榮抓緊時機,一舉北伐,而到了後世,趙匡胤與睡王當了九年的鄰居,他不但沒有絲毫進取契丹之意,甚至還準備花500萬貫錢,和平贖買燕雲十六州,至於趙匡胤所謂的“務保境息民,不欲生事夷狄”,實際上不過是託詞而已。

趙匡胤缺馬,打不過契丹嗎?並非如此,契丹人幾次南下,都被趙匡胤打得抱頭鼠竄。

趙匡胤實際上做過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打算,但遭受宰相趙普的堅決反對,甚至發言,寧願不要燕雲,也不要武人上位。

“孰取幽燕,孰可代之?”

聽到這句話,趙匡胤一身冷汗,環衛是靠武力來撿的,一旦派大將收復幽燕,勢必賦予大將兵權,而趙匡胤天天做夢都夢到石守信、曹翰這幫武夫,披上黃袍。

寧可放棄幽雲十六州,讓16州的漢人百姓淪爲契丹人的奴隸,也不能威脅到自己白撿來的皇位,這是趙匡胤的底線。

所以,一直以來,李嘉對於北宋是極爲鄙視的,統治階級爲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寧願放棄領土,放棄尊嚴,割地賠款,也要享受富貴。

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流不止(中下)第1156章民心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五百五十七章安撫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1283章談心第1292章事件第七百一十一章求授第1399章大動作第一百八十六章北伐消息第七百四十三章海外熱捧第1267章第六百五十四章出宮第1378章和談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八十四章大事不好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六百五十九章交流第七百七十八章回宮第1251章心思莫名第一百三十八章劍拔弩張第兩百四十三章收穫不定第1237章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四百八十四章漳泉(4)第五十二章別樣占城第七百八十八章第1372章重甲步兵第六百四十三章新戶(下)第五百七十一章非夷狄作禽獸事第1340章落下第九百四十二章第一千一百零一章火光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八百八十八章揚州第六百八十五章種豬第五百三十八章狠人第六百二十三章誇張的兵馬第八百四十章軍制(下)第1147章兩人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1300章假道第一千零二十章第三百三十六章幸甚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七百五十九章開京之盟第九百七十六章口號第1355章山民第五百二十三章謀劃第六百零二章中秋家宴(求票求訂閱)第六百五十三章第一千零六十八章熱鬧第九百七十四章賞賜第1182章第五百八十五章兒皇帝不好當第四百四十三章餘波第一百八十章相守相思第一百五十三章北伐暢談第九百一十七章登萊第1368章關門打狗第五百五十三章細作第兩百七十四章硝煙瀰漫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三百三十章世家心思第三百三十四章軍心第五百二十七章驚雷第一百六十一章衣帶詔(下)第三百一十三章分發賞賜第三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六百五十八章錢糧第六百二十六章兩千萬貫第九百二十五章第九百零二章進軍第四百二十七章冰塊第五十二章別樣占城第1356章第五百四十八章孟昶心太慌第五百三十九章悍勇第1226章取暖第八百四十章軍制(下)第六百九十七章大象第六百五十八章錢糧第八百零一章無言第七百六十二章潘美第1370章煽動第七百八十二章崇福司第1168章安撫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觀第九百零三章《大唐討僞宋北伐檄文》第七百九十九章切韻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四百六十五章面見第1328章第1287章第兩百一十九章從容自若第九百二十七章逼迫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1380章
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流不止(中下)第1156章民心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五百五十七章安撫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1283章談心第1292章事件第七百一十一章求授第1399章大動作第一百八十六章北伐消息第七百四十三章海外熱捧第1267章第六百五十四章出宮第1378章和談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八十四章大事不好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六百五十九章交流第七百七十八章回宮第1251章心思莫名第一百三十八章劍拔弩張第兩百四十三章收穫不定第1237章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四百八十四章漳泉(4)第五十二章別樣占城第七百八十八章第1372章重甲步兵第六百四十三章新戶(下)第五百七十一章非夷狄作禽獸事第1340章落下第九百四十二章第一千一百零一章火光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八百八十八章揚州第六百八十五章種豬第五百三十八章狠人第六百二十三章誇張的兵馬第八百四十章軍制(下)第1147章兩人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1300章假道第一千零二十章第三百三十六章幸甚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七百五十九章開京之盟第九百七十六章口號第1355章山民第五百二十三章謀劃第六百零二章中秋家宴(求票求訂閱)第六百五十三章第一千零六十八章熱鬧第九百七十四章賞賜第1182章第五百八十五章兒皇帝不好當第四百四十三章餘波第一百八十章相守相思第一百五十三章北伐暢談第九百一十七章登萊第1368章關門打狗第五百五十三章細作第兩百七十四章硝煙瀰漫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三百三十章世家心思第三百三十四章軍心第五百二十七章驚雷第一百六十一章衣帶詔(下)第三百一十三章分發賞賜第三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六百五十八章錢糧第六百二十六章兩千萬貫第九百二十五章第九百零二章進軍第四百二十七章冰塊第五十二章別樣占城第1356章第五百四十八章孟昶心太慌第五百三十九章悍勇第1226章取暖第八百四十章軍制(下)第六百九十七章大象第六百五十八章錢糧第八百零一章無言第七百六十二章潘美第1370章煽動第七百八十二章崇福司第1168章安撫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觀第九百零三章《大唐討僞宋北伐檄文》第七百九十九章切韻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四百六十五章面見第1328章第1287章第兩百一十九章從容自若第九百二十七章逼迫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138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