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

病重的郭榮心情很好,雖然有些遺憾這次北伐沒有攻伐下幽州,但郭榮卻對自己很有信心,畢竟才三十九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大軍慢慢地向後撤退。

皇帝郭榮正在馬車裡上,他的額頭上沁滿了細汗珠,宦官張德正拿着熱毛巾小心地在他臉上蘸着,動作非常小心,不過五月,馬車中已經燒起了火爐。

張忠道:“官家,您沒事吧!”柴榮若有所思地搖搖頭,說道:“先把御醫叫過來,你去外面聽聽,文武都在說些什麼。”

“喏。”

張德忙輕放下毛巾,走到門口,叫另一個宦柴榮不甘心這樣放棄北伐。第一場決戰雖然不順利、不像取得三關三州一般輕巧,但主力未損。

他想休整之後另擇良機再戰,現在需要的是鼓舞起士氣、得到更多將領的支持。

自高平之戰後,當皇帝數年最大的心願就是取得收復幽雲十六州的功業,一件事渴望了幾年時間、惦記了無數的日夜,併爲之準備了那麼多,現在有了挫折就輕易放棄?

但,身體確實扛不住了,只能撤軍休整。

提藥箱子的老頭輕手輕腳地來到馬車,行事兒做得很無聲,但完全保密是很難的,來往時總有少數人會留意到。

御醫躬身進屋,先切脈,又請罪觀察柴榮的臉色和五官,問了一番話。

郭榮如實說氣急攻心吐過一口血,還描述了一些其它症狀。御醫跪請道:“陛下最好以龍體爲重,先班師回朝,養好貴體纔好。”柴榮皺眉道:“朕得了什麼病?”“

這……”御醫道,“臣一人不敢妄斷,還是回朝請御醫們一起會診比較妥當。但以微臣之見,陛下的貴體……咳咳,不能再在外面操勞拖延。”

見御醫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這才讓郭榮醒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忽然郭榮想到了死亡!

若是駕崩,後人會如何論斷自己?還有留下的基業,該何去何從?就在一瞬間,一些意識到猛地灌進柴榮的心頭,他忽然感到恐慌起來。

郭榮想了想,聲色俱厲道:“爾等不得泄露朕的身體狀況,否則定不輕饒!”

御醫與張德自然跪伏。

張德左思右想,想到了皇帝最年長的皇子柴宗訓,實歲才六歲多!覺得將來的事兒還不好說,當下悄悄寫了一封密信,交給自己的乾兒子,送往汴梁皇后,以防萬一。

乾兒子張崇恩平日裡憨厚老實,一向待人爲善,在皇宮內有口皆碑,張德平日裡也甚喜這位乾兒子,頗爲信任。

張崇恩平時忠心耿耿的,但這會兒拿到密信,他不馬上回京,卻先去了趙匡胤大營私見趙普!

趙匡胤很快回了住所,三人看着放在桌子上的密信。

只見那信用燒漆封着,沾得很穩,一動肯定留下痕跡。

張崇恩束手無策,說道:“老貨叫雜家回東京給皇后送信……此前雜家看見御醫進行宮,難道這信是說官家有恙?”不料就在這時,趙普忽然拿起密信,很粗魯地隨手撕開了。

張崇恩伸出手想抓時,已經晚了。

趙匡胤卻淡然看向張崇恩道:“難道你還真想把事兒報回宮裡去?”

三人無言,唯有趙匡胤黑着臉,沉思着入神了。

而另一邊,郭榮看完了病,心情並不好,隨口問道:“到哪了?”

“官家……”小宦官吞吞吐吐地。

“照實說!”

“據說是病龍臺……”

聞聽此言,郭榮沉默了半天,不悲不喜。

很快,郭榮就召集大將,召開會議,討論的就是真正的班師回朝。

“班師回朝了,另擇時機再來。諸位以爲如何?”郭榮說得一如既往地肯定,顯然,他不是徵求意見。

張永德出列進言道:“契丹主十餘萬大軍聚集,人報已向涿州進軍;涿州至雄州不過百餘里。陛下,現在我朝撤軍,三州三關會不會被契丹攻回去?”

在衆人面前,柴榮強忍着痛苦,忽然冷笑道:“契丹真的會大舉進攻?要是耶律明(睡王耶律璟,也叫耶律明)真敢過河,朕奉陪便是。”

衆將聽罷頓時感到一股霸氣撲面而來,這纔是以往皇帝的樣子,已是無言可進。

顯然,官家根本就沒把耶律明這個睡王放在眼裡。

柴榮乘坐四駕大車啓程,馬車又寬又大,但他卻感覺這背靠的好似硬板,喘口氣都覺得費勁。

只有喝了粥時,才能稍微緩緩,他了解,自己還是太自信了,身體確實扛不住。

不過,終於回到汴梁了,這就好了。

修養了沒幾日,皇宮及汴梁中,莫名的流傳起“點檢做天子”的謠言。

當時這個點檢是柴榮養父郭威的女婿,後周大將張永德,當時他擔任後周殿前都點檢的職位。

張永德也算忠心耿耿,應該不會出什麼狀況,但無論如何,一生謹慎小心的郭榮,爲了穩固兒子的江山,還是做出了一個決定:免去張永德殿前都點檢的職務,削去兵權。

郭榮把心腹大將趙匡胤扶上殿前都點檢的職位後,委以大權,然後他放心了。

待做到殿前都檢點的職位時,趙匡胤的書房中,燈火亮了一夜。

“我常常會感受到有某種玄妙的指引,彷彿有大任降臨……”趙匡胤喃喃言語道。

“最近幾年猶甚——”

趙普側耳傾聽,忙道:“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主公苦盡甘來,此乃天意也!”

“大兄做了都檢點,咱們趙家,算是發達了!”

趙老二此時不過二十歲,與黑不拉求的老大比,甚是白淨,喜愛讀書,平日裡與一些文人相伴,得到些許清名,後又借長兄之事,求婚於天雄軍節度使、魏王,符彥卿的幼女,她的兩個姐姐則是郭榮的皇后。

聽聞二弟此言,趙匡胤不由得笑道:

“不知是福是禍,還是謹慎些許!”

“說句不敬的話,官家油盡燈枯,想來是不久了,咱們得早做準備……”趙普目光炯炯,表情深沉。

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上)第八百四十一章御營第七百八十二章崇福司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七百九十五章南下(上)第四百九十三章商議第一千零二章條件第1149章第八百七十一章村上天皇第1333章收買第四百四十六章掌控第四百六十九傳播第四百七十七章政事堂第四百一十九章輿論第八百八十四章法師第1160章幽州營第八百零六章公主第六百二十九章衣錦還鄉(上)第兩百八十七章鎮壓豪強第六百七十九章二郎神廟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一千零五十章疑惑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一百五十六章信仰整合(下)第六百四十七章陰謀第一千零一十六章第兩百三十四章爾等配嗎第八百三十一章踏腳石第八百五十二章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安寧第七十章白沙港第五百四十二章警惕第1210章夏王第四百八十三章漳泉(3)求票求訂閱第1406章歲月第1324章氣惱第一千零四十章第1334章王庭大點兵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八百五十四章殿試第六百五十三章第兩百三十七章大興科舉(續)第1115行事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八百二十八章潰敗第1352章第兩百一十六章論功行賞第九百八十一章會面第七百七十二章都司第1212章于闐王第八百三十四章再起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七百八十五章商稅第1128章中秋宴第兩百九十二章北巡楚地第1274章伴當第四百四十三章餘波第六百五十二章林小娘子第九百一十三章拋石車第九百一十二章揚州城下第1223章第一千零六章第一千零九十八章第七百零二章第五百八十二章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1316章第八百八十四章法師第八百五十三章無名第六百五十八章錢糧第九百九十四章出動第五百二十三章謀劃第1402章宗藩第四百七十二章快活感言第一千零三十六章東海馬第九百三十八章大勝第1112章老君山第一千零七十九章軍府第五百七十二章敗家二代李景第一千零四十二章鹽場第兩百二十九章露布報捷第一千零一十章第兩百零三章又做好事第五百八十六章折氏第1293章自己第兩百七十七章心有猜疑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1223章第1347章巡查國子監第五百六十五章老辣第十八章建武監軍第五百一十六章各有想法(求訂閱)
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上)第八百四十一章御營第七百八十二章崇福司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七百九十五章南下(上)第四百九十三章商議第一千零二章條件第1149章第八百七十一章村上天皇第1333章收買第四百四十六章掌控第四百六十九傳播第四百七十七章政事堂第四百一十九章輿論第八百八十四章法師第1160章幽州營第八百零六章公主第六百二十九章衣錦還鄉(上)第兩百八十七章鎮壓豪強第六百七十九章二郎神廟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一千零五十章疑惑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一百五十六章信仰整合(下)第六百四十七章陰謀第一千零一十六章第兩百三十四章爾等配嗎第八百三十一章踏腳石第八百五十二章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安寧第七十章白沙港第五百四十二章警惕第1210章夏王第四百八十三章漳泉(3)求票求訂閱第1406章歲月第1324章氣惱第一千零四十章第1334章王庭大點兵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八百五十四章殿試第六百五十三章第兩百三十七章大興科舉(續)第1115行事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八百二十八章潰敗第1352章第兩百一十六章論功行賞第九百八十一章會面第七百七十二章都司第1212章于闐王第八百三十四章再起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七百八十五章商稅第1128章中秋宴第兩百九十二章北巡楚地第1274章伴當第四百四十三章餘波第六百五十二章林小娘子第九百一十三章拋石車第九百一十二章揚州城下第1223章第一千零六章第一千零九十八章第七百零二章第五百八十二章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1316章第八百八十四章法師第八百五十三章無名第六百五十八章錢糧第九百九十四章出動第五百二十三章謀劃第1402章宗藩第四百七十二章快活感言第一千零三十六章東海馬第九百三十八章大勝第1112章老君山第一千零七十九章軍府第五百七十二章敗家二代李景第一千零四十二章鹽場第兩百二十九章露布報捷第一千零一十章第兩百零三章又做好事第五百八十六章折氏第1293章自己第兩百七十七章心有猜疑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1223章第1347章巡查國子監第五百六十五章老辣第十八章建武監軍第五百一十六章各有想法(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