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崇福司

一經有了主意,李嘉毫不含糊,直接召崇福司的進來,親自問詢。

國之大事,在祀在戎。

中國一向是個比較早熟的國家,對於宗教的管理,在商朝時,開始在王權、教權反覆,到了周朝,徹底奠定天子的地位,這意味着皇帝不需要通過祭祀來溝通天地。

爲啥?

天子、天子,天都是我爸爸,你有什麼資格管我?

後來,秦漢後,歷代王朝的宗教事務管理機構一般都稱爲太常或太常寺。

宋朝時,先由太常寺掌管,後歸鴻臚寺,到了明朝,朱元璋或許是和尚出身,對於宗教特別敏感,太常寺外,又增設僧、道司,管理州縣的道士和僧人,城隍廟就是他老人家推崇到全國的,清朝沿襲。

由此,天下的宗教,就一分爲二,正祀和淫祀,一個支持,一個被封殺。

唐朝時,由於李耳這個唐聖祖的緣故,所以推崇道教,甚至將道士的籍貫納入宗室,強調大唐的天命。

對於宗教,李嘉則施行積極的應對策略,唐武宗、周世宗的手段,太過於剛烈,一心求財的想法暴露了太明顯了。

一開始,李嘉就設立崇福司,將廣大的道士和僧人納入其中,賦予其權力,讓他們進行互管。

之後,他不斷地提要求,如限制各州縣寺廟的數量、限制寺廟的大小規模、僧衆人數,然後對於廟產進行剝奪。

這樣一來,皇帝就隱身其後,崇福司則成爲了衆矢之的。

管理崇福司的,自然是岱宗派的道士,作爲皇帝最親近的教派,岱宗派不僅積極配合朝廷,而且對於皇帝的言語,可謂是言聽計從,以至於在道教諸派中,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崇福司的太祝令,名喚李申,法號玄申子,年四十多歲,面容清瘦,穿着道袍,與尋常的道士風輕雲淡不同,或許是經常與地方州縣往來的緣故,他倒是頗有些官僚的色彩。

“貧道李申,見過陛下,願陛下洪福齊天,萬壽無疆!”

李申連忙彎腰行禮,口中呼喊着,比尋常的官吏們還會拍馬屁。

“起來吧!”李嘉笑了笑,問道:“天下十一府,崇福司可曾都建好了辦事處?”

“回稟陛下,因爲人手不足,除了東川、西川,以及閩南府外,其餘府州已經建了分司,管束着各教派寺院!”

李申彎着腰,恭敬地說道。

“那天下寺廟,在冊的道士、和尚,能有多少?”李嘉好奇道。

“約莫有三十餘萬!”李申思量片刻,就說出了一個令人吃驚地數字:“主要是江西府和江寧府兩地,僅一個金陵城,就有佛寺兩百餘座,道觀三十餘座,此二府,崇福司在冊的,就有十餘萬!”

“還有許多寺觀建立在窮山僻嶺之處,時間太緊,還來不及登記造冊!”

三十多萬人,而且巴蜀之地還沒來得及統計,甚至還有許多遺漏的。

聽聞到這個數字,李嘉不由得咂舌,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都快比得上嶺西府了。

亂世中,困苦的生活,就需要信仰來支撐,這也是無法避免的,只是那麼多勞動力的逃缺,着實令人不安。

什麼銅錢還在其次,因爲無論是賦稅、徭役、徵兵,都是建立在人口上的,爲啥南唐一直是南方第一大國,就是因爲其人口在五百萬以上,哪怕失去了淮南十六州,還有三百多萬。

當然,這點人數跟頻繁戰亂的中原相比,小巫見大巫了,郭榮整治宗教時,中原九十州,但寺廟卻有三萬多座,也就是說,每州平均就有三百多座。

也就是說,中原不服徭役者,約莫百萬,也怪不得屠刀向佛了。

不過,亂世中,佛寺吸收了大量的人口,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避免戰亂對百姓的傷害,保存了漢人的元氣,所以周世宗郭榮接受了佛教大禮包,立馬就敢東征西討,南下淮南,不然瀕臨破產的中原,哪裡養得起二十萬禁軍?

說着,看着皇帝臉色陰轉不定,李申微微一笑,故作感嘆道:“江寧、江西二府,甚是推崇佛教,人皆沐佛,道觀頗爲勢微……”

他以爲皇帝準備下刀宰肥羊了,連忙將佛寺拋出來,然後眼巴巴地看着皇帝。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李嘉感嘆了一句,不再看他,而是言語道:“百姓困苦,生活不易,不然怎會如此嚮往佛事,說到底,還是朝廷的問題!”

好端端的,哪個男人願意鳥大守身,還不是社會逼的。

“這兩年,某看其地新入,也就罷了,如今,卻是縱容不得了!”

感慨了一句,李嘉瞬間就恢復了冷靜的狀態,他對着李申說道:“佛門道觀,總有敗類不守清規,崇福司莫要放縱,必須嚴懲,廟產以及規模,一律按照崇福司的標準,沒收或者還俗,三十多萬人,至少縮減九成。”

聞言,李申渾身一震,皇帝這又是要拿佛教和道教開刀嗎?

“另外,崇福司在僧道中,給我篩選一萬年輕力壯,持守清規,另外更是要識文斷字,明年開春,我有大用處!”

“喏——”李申連忙應下,如此一來,崇福司又開始掌握生殺大權,也意味他權勢的增加,這可比當觀主舒服多了。

沒點權欲,怎麼會進崇福司。

“不知需要還俗多少人?”李申小心地問道。

“按照規定的來吧!”李嘉輕聲道。

之前規定,不符合現實,崇福司經過了一番修改。

如,寺廟道觀,分爲四等,一等僧衆,百人以上,每府只得有三座;二等,僧衆五十至一百之間,每州只需有三座;三等者,僧衆五十人以下,十人以上,每縣不得超過三座。

至於四等,則十人以下的,則不受約束,小打小鬧,荒山野嶺的,幾年就會破滅。

崇福司管控度牒,就是爲了限制人數。

由於沒收大部分的田產,所以地方州縣需要對寺廟進行撥款,縣兩百貫,州五百貫,府一千貫,無論僧衆增添多少,撥款總數不變。

對於財政而言,與那些沒收的田產賦稅相比,可謂是九牛一毛。

而對於僧衆道觀而言,這人均攤不到五百錢,只能算保底,歸根結底,還是得依靠佈施。

第九百九十七章勝之第六百四十一章志氣第六百二十五章最好不過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四百五十一章長沙府第1232章喜事第1167章驚喜第兩百六十五章不見歡喜第兩百八十三章亡國之人第1321章皇事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塔爾第一千零六十七章戲碼第九百九十五章第三百八十四章憧憬第三百二十八章整編訓練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1118章親臨第五百九十六章血腥第六百二十三章誇張的兵馬第六百二十四章煩勞第1398章喜憂第一百零三章掄才大典第1223章第兩百四十六章上黨李筠第七百零九章第一百六十七章天命在我第四百零九章風波第八百九十章官媒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九百四十五章私語第七百一十章第一千一百零一章火光第兩百零五章文人抱怨第八百六十三章都督第五百八十五章兒皇帝不好當第五百一十一章殺價第一百章自由貿易第兩百四十五章以糧爲本第兩百六十二章朝堂之上第四百三十七章章程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番外3——震雷第兩百二十四章土地問題(下)第1141章手段第五百一十六章各有想法(求訂閱)第七百一十七章微服第四百八十二章第兩百五十九章湘江洶涌(上)求票,求訂閱第1315章水師第九百零六章大散關第九百七十六章口號第六百三十七章恩典第一千零六十章大朝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一百三十六章番禺戰慄(3)第七百三十章弊端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五百一十六章各有想法(求訂閱)第兩百六十七章心癢難耐第七百九十八章洛語第九百七十章漸漸第九百八十九章第五百六十八章蜀國大動亂第八百三十一章踏腳石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府州折氏第五百一十八章戰略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開府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應對第兩百一十六章論功行賞第九百八十八章政治第六百二十章蜀國除、一分二第一千零七十九章軍府第九百四十三章不覺第八百七十章藤原第兩百三十四章中原佈局(2)第六百零九章三下五除二第1306章驚——第1147章兩人第三百八十一章貪污第1347章巡查國子監第兩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錢荒第八百二十章來事第1180章豐州第九百三十五章決戰(上)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八百六十九章僭越第四百七十八章泉州第1257章安南府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1246章主考第1238章護法第六百七十四章吳哥王朝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一千一百零一章火光第九十九章卑沙城內
第九百九十七章勝之第六百四十一章志氣第六百二十五章最好不過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四百五十一章長沙府第1232章喜事第1167章驚喜第兩百六十五章不見歡喜第兩百八十三章亡國之人第1321章皇事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塔爾第一千零六十七章戲碼第九百九十五章第三百八十四章憧憬第三百二十八章整編訓練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1118章親臨第五百九十六章血腥第六百二十三章誇張的兵馬第六百二十四章煩勞第1398章喜憂第一百零三章掄才大典第1223章第兩百四十六章上黨李筠第七百零九章第一百六十七章天命在我第四百零九章風波第八百九十章官媒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九百四十五章私語第七百一十章第一千一百零一章火光第兩百零五章文人抱怨第八百六十三章都督第五百八十五章兒皇帝不好當第五百一十一章殺價第一百章自由貿易第兩百四十五章以糧爲本第兩百六十二章朝堂之上第四百三十七章章程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番外3——震雷第兩百二十四章土地問題(下)第1141章手段第五百一十六章各有想法(求訂閱)第七百一十七章微服第四百八十二章第兩百五十九章湘江洶涌(上)求票,求訂閱第1315章水師第九百零六章大散關第九百七十六章口號第六百三十七章恩典第一千零六十章大朝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一百三十六章番禺戰慄(3)第七百三十章弊端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五百一十六章各有想法(求訂閱)第兩百六十七章心癢難耐第七百九十八章洛語第九百七十章漸漸第九百八十九章第五百六十八章蜀國大動亂第八百三十一章踏腳石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府州折氏第五百一十八章戰略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開府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應對第兩百一十六章論功行賞第九百八十八章政治第六百二十章蜀國除、一分二第一千零七十九章軍府第九百四十三章不覺第八百七十章藤原第兩百三十四章中原佈局(2)第六百零九章三下五除二第1306章驚——第1147章兩人第三百八十一章貪污第1347章巡查國子監第兩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錢荒第八百二十章來事第1180章豐州第九百三十五章決戰(上)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八百六十九章僭越第四百七十八章泉州第1257章安南府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1246章主考第1238章護法第六百七十四章吳哥王朝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一千一百零一章火光第九十九章卑沙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