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這纔想起來,這個小和尚就是當初和顧青在河裡玩鬧的那位,“晉王殿下和晉陽公主都回宮中了,妾身這就去準備飯食。”
“顧青,你的家真好。”小和尚看着這裡。
“喜歡嗎?”顧青微笑看着他。
“喜歡,不過這些終究只是身爲之物。”小和尚也回答。
爲什麼這個小和尚說話老氣橫秋的,像極了那些老傢伙,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考慮到是僧人,武媚特地讓家中的下人做了幾道素菜,也做了幾道葷菜,顧青的朋友不多,不過能帶到家裡都是看重的朋友。
一盆盆菜餚上桌,小和尚率先拿起炸雞腿吃了起來。
“你能吃這個嗎?”顧青喝着酒孤疑。
“沒大礙,沒大礙。”小和尚說道,“小僧早就聽說顧施主家中的菜餚非常別具一格,現在一嘗果然不一般。”
小和尚在家中大吃一頓之後說道,“顧施主,小僧還要去拜訪唐玄奘,這就先告辭了。”
“不送不送。”顧青在自己的家門口送別他。
孫思邈坐在家門口看着這裡的一切,“那小和尚哪來的。”
“感業寺隔壁來的,說是下山歷練。”顧青解釋。
“狄仁傑這小子也終於成家了。”孫思邈看着不遠處狄仁傑的新家,“不知不覺來到長安已經這麼多年,你們都長大了。”
“師父還是像當年一樣老當益壯。”顧青一手搭在孫思邈的肩膀上。
“年紀大了,走不動了。”孫思邈說着話。
“是不是都這麼多年了,你到底想不想要師太。”顧青說着話,“老頭兒,你說句話,想要不要說師太,你要是想要弟子給你整個百八十個!”
孫思邈的臉色漸漸發黑。
“我說你黑着一張臉是什麼意思。”顧青再次說道。
“還師太!”孫思邈氣不打一處來。
“是呀,是呀!”顧青使勁點頭,“弟子都給師父惦記了這麼多年。”
“滾!”孫思邈沒好氣瞪了一眼顧青。
“老頭子,你想不想要倒是給個準信。”
顧青嘴裡說着,孫思邈抄起藤條又想追殺自己的弟子,不過又放下說道,“顧青,爲師年紀大了,有些事情經歷多了,也看多了,現在的日子爲師挺喜歡的。”
顧青知道孫思邈在這之前一直遊走中原醫治人,現在落下了腳跟。
看着老頭眼中失落,顧青又說道,“老頭子,等你年紀大了,真的走不動了,弟子我陪着你。”
孫思邈搖頭,“顧青,這麼多年了,我看着你長大,總覺得你經歷過很多事情,從小時候你的心思就很細,同齡人中你有這着不符合這個年齡的心思。”
臭老頭子又把氣氛搞的這麼銷魂,顧青接着說話,“老頭兒,你就當我活了兩輩子吧,上輩子太多太多遺憾了,這輩子不想在錯過什麼,不想有什麼遺憾。”
“你上輩子有什麼遺憾。”孫思邈怪異看着顧青。
“我哪兒知道。”顧青敷衍着,“我上輩子到底是敲爛了多少木魚才遇見了師父,是師父給我帶到了大唐。”
“上輩子敲爛了木魚?”孫思邈又說道,“你是再自認倒黴嗎?”
“沒有!絕對沒有。”顧青說話。
“老道我看你就是這個意思!”是可忍孰不可忍,忍無可忍,孫思邈抄起藤條朝着顧青打去。
秋風蕭瑟的顧家院落裡,又上演了一場師徒追殺站。
“咯咯咯……”小顧曉看着這一幕莫名笑着。
“老頭子,你在這樣我還手了!”顧青喘着氣跑着,“還說什麼跑不動了!追的倒是歡實,我信你個鬼!”
“你個逆徒!”
誰料孫思邈緊追不捨,一鞭子打下,“臭小子!年紀越大口中越不着調,還找師太,我讓你找,還百八十個!今日老道兒我就要好好教訓你個這個不肖弟子。”
“嘖嘖嘖……”李治帶着小兕子剛回來就看到這麼一幕。
長安,筆齋
胖和尚收到了消息,李君羨回到長安了,第一時間去面見了李世民也不知道說了什麼,探子根本打探不到,只好把這個消息收拾起來交給了狄仁傑。
李君羨去了一趟長白山,去一了一趟邙山,去的時候幾千人,回來的之後只有寥寥幾人,一定是發生了什麼,可是誰也打聽不到李君羨到底經歷了什麼。
李二看着手中的這張圖,自言自語問着,“這個世間真的有仙嗎?”
王欽站在一旁也不說話。
“顧青啊顧青,你到底在邙山得到了什麼。”李二問着,事情再次重頭來過,顧青的來歷是一個迷,是孫思邈從深山裡把顧青帶出來的,最初的痕跡是在荊州,可是這個顧青就像突然出現在大唐,連從什麼地方來都不知道,還有一身神鬼莫測的本領。
那小子當初出現在荊州之時,他的衣物在整個中原見所未見,他的口音也很奇怪,還有一些神似的錯字,那些錯字根本不就像是錯字。
連褚遂良都覺得這是另外一種文字,與中原的文字神似,更爲簡單與簡略。
世人都在尋仙求長生,只有顧青對於上蒼嗤之以鼻,對於神明更是不屑。
“王欽,你覺得顧青到底有什麼秘密。”李二舊事重提接着問。
“陛下。”王欽低聲說道,“顧青此人不信天命,據他自己說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他更加相信他自己的物理與科學,老奴以爲他是一個固執的人。”
“呵呵呵……”李二苦笑着,“到底是顧青固執還是別人看不穿,這個世間又有何人真正長生,有的不過是一些無稽之談,誰也沒見過。”
“陛下。”王欽擔心的看着李二,“陛下莫要走始皇帝的後路。”
“朕自然明白。”李二眼神清明,“王欽,你派人去盯着東海,去看看顧青到底再搞什麼名堂。”
王欽小步退下。
蓬萊仙島?李二自言自語疑惑着。
秋風越演越烈,深秋時節,朝中的議論中心還是在高句麗與倭國之間,門下省弘文館縱然大戰之後有些凌亂,但是朝臣們還是在這裡議論東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