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死衚衕

十一月一日,正式談判開始。

因爲德方已經做出重大讓步,承認有承擔償還的義務,所以談判就從每一筆軍火貿易的欠款開始。

與以往不同,顧祝同等三名高級將領全程參與了談判工作。

主要就是,每一筆軍火貿易的資金數額都極爲巨大,負責具體談判事務的軍官根本就沒有決策權,必須由主導談判的將領來拍板。當然,這也是任命顧祝同等三人爲中國軍方全權代表的主要原因。

首先談的是涉及金額最大的轟炸機貿易。

事實上,中德軍火貿易就是從“轟炸機貿易”開始的,而在此之前,中德在軍火領域以相互援助、以及技術支援爲主。大戰期間,轟炸機是第一種德意志第二帝國以現金大規模採購的軍火。

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德意志第二帝國根本沒有大批量生產重型轟炸機的能力。

在採購轟炸機的同時,德軍也購買了轟炸機的設計圖紙,並且聘用中國的技術人員幫助建造了生產線,可是在大戰期間,德軍採購的重型轟炸機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來自本國的飛機制造廠,其餘均直接從中國購買。

主要原因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鋁產量嚴重不足。

事實上,德意志第二帝國飛機制造公司也主要依靠從中國進口鋁錠,才製造出了重型轟炸機。

要知道,大戰期間設計與生產的重型轟炸機,耗量最多的就是鋁材。

整個大戰期間,只有中國與美國有足夠大的鋁產量,也只有中國與美國生產了足夠多的重型轟炸機。

事實上,也只有中美把戰略航空兵當成主力,其他國家都以戰術航空兵爲主。

主要原因就是,戰術飛機對鋁的需求量並不高,甚至不需要鋁材。大戰期間的一些優秀戰鬥機根本就沒有使用鋁材,而戰略飛機、特別是戰略轟炸機要想達到較好的性能,就必須大量使用鋁材。

有趣的是,從中國進口鋁材並不比購買轟炸機便宜多少。

原因就是,在大戰期間,鋁是戰略物資,其地位在煤炭與鋼鐵之上,與石油具有同等的戰略價值。整個大戰期間。中國一直在嚴格限制鋁的出口總量,某些時候甚至禁止向國外輸出鋁材。一是中國的鋁產量也不算富足,首先得供應本國需求、特別是軍事需求。二是輸出鋁材將導致本國軍火的競爭力降低,也就是會對出口轟炸機造成負面影響。三是重型轟炸機屬於戰略武器,而戰略航空兵更是當時唯一的戰略性兵種,而中國當局並不希望盟國擁有太強的戰略打擊能力。

當然,控制鋁材出口的最好辦法就是由官方制訂最低出口價格。

做爲戰時管制手段,出口物資的價格肯定比內需物資昂貴得多,而當時出口給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重型轟炸機都是按照中國軍方的採購價格定價,由此也就導致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飛機制造廠從中國購買鋁材生產出來的轟炸機。反而要比德軍直接從中國飛機制造廠購買的轟炸機昂貴。

事實上,監控轟炸機要比監控鋁材的流向容易得多。

要知道。每一架轟炸機都有唯一的機身代碼,而且每一臺發動機都有唯一的代碼,因此德軍在獲取了轟炸機之後,不可能挪做他用,其戰損、報廢等都有記錄可查,因此德軍的轟炸機羣規模一直在掌控之中。相反,德意志第二帝國的企業在進口鋁材的時候。並非全部用於製造轟炸機,而中國的出口管制機構也不可能知道出口的鋁材被用在了什麼地方,也就無法掌握德軍轟炸機羣的規模。…。

正是如此。中國當局的很多政策,都是支持出口成品,而不是出口原料。

當然,出口成品還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

這就是,能夠讓中國企業獲得訂單,也就能夠創造更多的勞動崗位,而中國在大戰期間並不缺乏勞動力。

事實上,這場大戰從根本上推動了中國的全面工業化進程。

如果按照工業從業勞動力所佔比例計算,中國在戰前只是一個初級工業國,工人在勞動力總量中佔的比例還不到十分之一,大部分社會勞動力依然是農民。大戰結束的時候,中國已經是一個全面的工業國了,工人所佔比例達到了四分之一,服務業在勞動力總量中所佔的比重達到了百分之五十五,農民所佔比例降低到了百分之二十,低於工人數量,農業產值更僅有工業產值的百分之七。

顯然,軍事需求是推動工業化的主要動力。

在這裡面,軍火出口又佔了很大的比重。

說白了,如果沒有鉅額軍火出口,中國的工業化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

總而言之,軍火不但是中國軍人用來戰勝強敵的武器,也是中國在經濟戰場上最重要的武器。

甚至可以說,中國在大戰期間,就是一座巨大的軍火工廠。

在這裡面,中德間的轟炸機貿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到一九四八年底,德意志第二帝國從中國進口的轟炸機超過了一萬架,且百分之九十都是四發重型轟炸機。即便按照中國軍隊的採購價格計算,這些轟炸機的總價值也達到了一千四百億華元,相當於兩百億帝國金馬克,而德意志第二帝國通過各種方式,只抵償了全部購買款項的百分之四十。

也就是說,轟炸機貿易中,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欠款就達到了一百二十億帝國金馬克。

這是個什麼概念?

在大戰爆發前,帝國金馬克直接與黃金掛鉤,任何人都可以拿帝國金馬克去德意志第二帝國的中央銀行以一比一的比例兌換黃金,即一帝國金馬克兌換一克黃金。一百二十億帝國金馬克相當於一千二百噸黃金!在大戰爆發前,德意志第二帝國發行的帝國金馬克總共只有四十億。即便在大戰期間,爲了湊集戰爭資金,德意志第二帝國放寬了帝國金馬克的發行規模,但是到一九四八年底,總髮行量也不到五百億,而且其中四分之三以各種方式控制在帝國銀行或者金融企業手裡,還有一部分轉爲了盟國的外匯儲備,在市場上流通的還不到一百億。

可以說,不考慮其他欠款,僅僅是這筆欠款,就能拖垮德意志第二帝國。

說白了,德意志第二帝國根本無力償還一百二十億帝國金馬克,因爲到這個時候,德意志第二帝國中央銀行的金庫裡面,只有不到一千噸黃金,而償還這筆欠款,需要一千二百噸黃金。

事實上,除了解除帝國金馬克與黃金的關係,不然德意志第二帝國就將宣佈破產。

只是,解除帝國金馬克與黃金的關係所造成的影響,比德意志第二帝國中央政府與中央銀行宣佈破產還要嚴重。

要知道,德意志第二帝國是純進口國,也就是貿易逆差國,其經濟的基礎就是堅挺的貨幣。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貨幣變成廢紙,那麼就不可能從外界購買到原料,所有工廠都得停戰,重建也就無從談起。…。

顯然,這也正是德意志第二帝國不想償還軍火欠款的主要原因。

只是,在這個問題上,德意志第二帝國沒有主動權。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只要中國的立場沒有鬆動,那麼還與不還欠款,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經濟都將崩潰。

所幸的是,中國的立場並不是不可鬆動。

談判期間,顧祝同盡職盡責,在壓制德方的同時,不斷的向在後方遙控的馮承乾等人提到,如果強行讓德意志第二帝國償還軍火貿易的欠款,那麼將使德意志第二帝國破產,而這對中國沒有任何好處。爲此,顧祝同也提出了建議,即以轉移支付的方式,來抵償部分、甚至是全部軍火欠款。

事實上,即便顧祝同不提出這樣的建議,中國軍方與政府也會這麼做。

原因很簡單,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國中央政府與中央銀行在債務壓迫下,不得不宣佈破產的話,那麼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所有欠條都將變成白條,到時候就算拿回欠款,也是嚴重貶值之後、與白紙沒有多大區別的貨幣。

說白了,當時出現了一個奇怪的死循環。

這就是,如果中國想要收回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欠款,就得確保德意志第二帝國經濟不在戰爭結束後崩潰,也就必須降低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戰爭債務,甚至得減免掉大部分債務,而也就不可能收回欠款。

面對這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中國當局也沒有別的選擇。

要知道,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經濟徹底崩潰,那麼中國損失的將不僅僅是欠款,而中國在減免掉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大部分、甚至是全部戰爭欠款之後,也不是毫無收穫,至少保住了最主要的貿易伙伴。

只不過,這只是最根本的厲害關係。

在具體執行層面上,必須儘可能的減少損失,而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德意志第二帝國以轉移支付的方式,也就是用一切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甚至是用金錢無法衡量的物品、權益與利益來支付欠款。

這也成爲了接下來的談判重點。

第60章 精氣神第560章 準備不足第146章 按兵不動第92章 信心第139章 坐以待斃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10章 無妄之災第555章 從艦到岸第82章 親自上陣第564章 夢想與現實第13章 戰端第190章 收手第106章 積極應對第602章 首腦會晤第165章 炮擊臘包爾第37章 看熱鬧第117章 算計第495章 穿梭轟炸第280章 水下艦隊第75章 臨時搭檔第584章 死衚衕第416章 解脫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114章 小道消息第162章 機會第444章 減負第55章 風雲再起第46章 歐陸變局第8章 三權第110章 關鍵時刻第102章 覆滅第236章 奇襲與反奇襲第32章 精氣神第1章 當務之急第253章 進軍澳洲第80章 相互算計第9章 深入基層第6章 整裝待發第205章 謹慎應戰第68章 倒計時第443章 大裁軍第131章 帝國末日第202章 最後之戰第372章 誘餌第310章 勇猛精神第147章 積極主動第277章 迫不得已第307章 一決雌雄第487章 四道防線第1章 職業士兵第261章 堅強後盾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524章 能源第168章 拋磚引玉第8章 帝國時代第122章 投降第70章 目標出現第331章 支援乏力第93章 特殊任務第367章 進退兩難第33章 停戰條件第345章 下一個目標第163章 禍不單行第211章 貓捉耗子第403章 沉着冷靜第53章 倒計時第93章 各有千秋第622章 價值第81章 遭遇戰第152章 坐以待斃第26章 只進不退第142章 深入敵後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248章 最後的錯誤第115章 準備出發第104章 戰略失誤第67章 雷霆萬鈞第142章 深入敵後第5章 明爭暗鬥第185章 點撥第475章 攻擊開始第492章 多用途第48章 天上掉餡餅第118章 勝券在握第383章 轉折點第173章 香蕉貿易第103章 餘波第296章 上帝的節日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506章 進軍古巴第6章 坐收漁利第135章 租借第332章 進軍悉尼第211章 貓捉耗子第232章 隱身時代第555章 從艦到岸第93章 挑戰書第30章 始作俑者第48章 天上掉餡餅第10章 利益同盟
第60章 精氣神第560章 準備不足第146章 按兵不動第92章 信心第139章 坐以待斃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10章 無妄之災第555章 從艦到岸第82章 親自上陣第564章 夢想與現實第13章 戰端第190章 收手第106章 積極應對第602章 首腦會晤第165章 炮擊臘包爾第37章 看熱鬧第117章 算計第495章 穿梭轟炸第280章 水下艦隊第75章 臨時搭檔第584章 死衚衕第416章 解脫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114章 小道消息第162章 機會第444章 減負第55章 風雲再起第46章 歐陸變局第8章 三權第110章 關鍵時刻第102章 覆滅第236章 奇襲與反奇襲第32章 精氣神第1章 當務之急第253章 進軍澳洲第80章 相互算計第9章 深入基層第6章 整裝待發第205章 謹慎應戰第68章 倒計時第443章 大裁軍第131章 帝國末日第202章 最後之戰第372章 誘餌第310章 勇猛精神第147章 積極主動第277章 迫不得已第307章 一決雌雄第487章 四道防線第1章 職業士兵第261章 堅強後盾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524章 能源第168章 拋磚引玉第8章 帝國時代第122章 投降第70章 目標出現第331章 支援乏力第93章 特殊任務第367章 進退兩難第33章 停戰條件第345章 下一個目標第163章 禍不單行第211章 貓捉耗子第403章 沉着冷靜第53章 倒計時第93章 各有千秋第622章 價值第81章 遭遇戰第152章 坐以待斃第26章 只進不退第142章 深入敵後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248章 最後的錯誤第115章 準備出發第104章 戰略失誤第67章 雷霆萬鈞第142章 深入敵後第5章 明爭暗鬥第185章 點撥第475章 攻擊開始第492章 多用途第48章 天上掉餡餅第118章 勝券在握第383章 轉折點第173章 香蕉貿易第103章 餘波第296章 上帝的節日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506章 進軍古巴第6章 坐收漁利第135章 租借第332章 進軍悉尼第211章 貓捉耗子第232章 隱身時代第555章 從艦到岸第93章 挑戰書第30章 始作俑者第48章 天上掉餡餅第10章 利益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