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你爭我奪

軍事援助,最終是以捆綁的方式進行的,而不是單獨提供某個軍種的武器裝備。

比如,最先接受軍事援助的泰國就獲得了一艘“唐太宗”級艦隊航母,一艘“重慶”級防空巡洋艦,四艘輕巡洋艦與六艘驅逐艦,而這些戰艦足夠組成一支航母戰鬥羣,此外還獲得了一百二十架艦載機,其中八十架將部署到艦隊航母上,另外四十架爲備份,平常部署在海軍的機場上。陸軍封面,泰國獲得了一百二十輛中型坦克、一百六十輛履帶式裝甲車與八十輛突擊炮,正好能夠組建一個整編裝甲師。空軍方面,泰國獲得了四百六十架戰鬥機與戰鬥轟炸機,四十中型轟炸機與六十架運輸機,主要用於替換泰國皇家空軍中那些已經嚴重過時的老式作戰飛機。此外,泰國還獲得了二十架反潛巡邏機,一艘大型船塢登陸艦與四艘遠洋潛艇。除掉這些大型裝備,泰國還將用中國陸軍提供的二十四萬支半自動步槍、一萬二千挺輕機槍與四千挺重機槍更換皇家陸軍中的全部槍支,並且將爲這些槍支採購近十億發各種口徑的槍彈。要知道,在此之前,泰國皇家陸軍的槍支全部來自德意志第二帝國,因此採用的也是德制口徑。雖然絕大部分武器裝備都是無償提供的,但是泰國必須自行承擔運輸與維護費用,還得購買配套的彈藥。

爲了這些武器裝備,泰國將在戰爭結束後的五年之內分期支付十四億華元。

可以說,這是一筆非常大的開支,因爲泰國在戰爭期間每年的財政預算也不到二十億華元。只是。相對於更換全軍主要裝備來講,這點花費算不了什麼了。即便在大戰爆發前,也需要花上數十億華元,而以大戰後的水準,至少要兩百億華元。此外。與接受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援助相比,這筆花費也小得多。

根據戰後公佈的資料,德意志第二帝國也與泰國進行了接觸,而且提出了爲泰軍全面更換武器裝備的援助方案,而泰國將爲此花掉四十億華元。僅僅是用在運輸上的費用就高達六億華元。

更重要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國提供的武器裝備在性能上還差了很大一截。

當然,這也與泰國本身有關,即泰國本來就是中國的傳統友好國家,又地處南洋,離中國本土非常近。大概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當局並不認爲能夠拉攏泰國,所以在嘗試着與泰國進行接觸的時候。並沒有誠心要跟泰國交好。

在大戰結束之前,同盟國集團中,總共有十二個國家接受了中國的無償軍事援助,包括泰國、伊朗、埃及、蘇丹、摩洛哥王國、土耳其、希臘、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荷蘭、葡萄牙與西班牙。只是,這十一個國家並非全部在戰後成了中國的友好國家。最後只有泰國、伊朗、埃及、蘇丹、摩洛哥王國、土耳其與保加利亞成爲了中國的新盟友,而其他國家都搭上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戰車。

只是,受援國也不僅僅是同盟國集團的成員國。

在大戰結束之前,出於政治上的考慮,中國沒有把援助範圍擴大到同盟國集團之外,德意志第二帝國也沒有這麼做。主要就是。大戰還沒有結束,同盟國集團仍然是一個整體,所有國家都得維護這個整體的完整性。並且保持高度統一,因此就不能把軍事援助擴大到集團之外。

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這就是,戰敗國在戰後的國際地位還沒有確定下來,因此無法接受軍事援助。

更重要的是,某些戰敗國的基本情況肯定會發生變化。在戰爭結束之後肯定會被肢解成多個國家,因此沒有受援的直接對象。

至於中立國。在戰爭期間,加入同盟國集團是獲取軍事援助的基本條件。

只是,到大戰結束之後,這些約束就不存在了。

在戰後,中國首先把援助對象擴大到了所有國家,即只要願意跟中國簽署同盟條約的國家都能獲得無償軍事援助,包括曾經的戰敗國。

戰後,第一個接受援助的是新加坡。

有趣的是,爲新加坡提供無償軍事援助,還鬧出了一些事情來。

這就是,新加坡是否應該做爲一個獨立的國家存在?

要知道,新加坡在戰前是英國的殖民地,屬於大馬來亞,即後來的馬來西亞與新加坡都屬於英國的海外領地,由同一個殖民政府統治。只是,因爲獨特的地理位置,新加坡一直保持着相對獨立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新加坡的居民主要是華裔與華僑,即在滿清時期移居南洋的華人,而華人在馬來西亞所佔的比例還不到三分之一,僅爲第二大族羣,少於佔主體的馬來亞人。

受此影響,當時很多人認爲,中國應該吞併新加坡。

至少從人口結構來說,中國有理由吞併新加坡。

只是,這裡面存在一個法理上的問題。這就是,中國從來沒有統治過新加坡,在兩百年前甚至與之沒有任何關係。

此外,還存在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這就是,如果中國以民族爲由來吞併新加坡,那麼是不是會以同樣的原因,吞併其他以華人爲主的地區呢?

要知道,在全世界範圍內,華人聚集地並不少。

別的不說,在南洋地區就有上千萬華人,分佈在大馬來亞、泰國、柬埔寨、荷屬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地。如果開了新加坡這個先例,那麼其他地區的華人肯定會有所行動,也就會導致地區局勢動盪。

顯然,這與中國謀求、或者說是宣稱建立的戰後穩定秩序背道而馳。

當然,在這件事情上,中國高層不能直接出面反對。

在戰後的第一次國民議會全體會議上,就有人提出了吞併新加坡的議案,而且新加坡的代表也在國民議會上做出陳情,提出全新加坡的四百萬華人願意迴歸祖國,爲祖國的繁榮強大做出貢獻。

討論與辯論進行了足足一個月。

在這一個月裡,國民議會甚至擱置了其他所有議案。

在經過了極爲激烈的辯論之後,國民議會最終以投票的方式進行表決,而表決結果是反對吞併新加坡的只比支持的多了三票!

正是這三票,決定了新加坡的命運。

此後不久,新加坡就宣佈成爲獨立國家,而且是南洋地區第一個擺脫殖民地統治的新興國家。

當然,新加坡的獨立也是南洋地區獨立運動的導火索。

此後不到兩年間,馬來西亞、柬埔寨、老撾、緬甸與菲律賓先後宣佈獨立,隨後荷屬印度尼西亞也爆發了獨立運動。前幾個國家都很快就獲得了獨立地位,只有荷屬印度尼西亞的獨立運動一直持續到六零年代初,在一九六一年,荷蘭當初才因爲不堪重負,並且在鎮壓雅加達民衆起義的行動中遭受了國際社會的嚴厲譴責,纔不得不承認印度尼西亞獨立,並且從南洋撤軍。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新加坡獨立之後,首先與中國締結同盟條約,並且向中國軍隊開放全境,在最初五年裡甚至由中國爲其提供基本防務。

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新加坡接受了中國的無償軍事援助。

此後,新加坡的歷史發生了幾次轉變。首先是在一九六二年與馬來西亞合併,組建了大馬來亞聯邦。這個二元國家僅僅維持了不到十年,在一九七一年就因爲內部矛盾,新加坡再次宣佈獨立。兩年之後,即一九七三年,新加坡與中國簽署了第二份同盟條約,加強了與中國的同盟關係。

只有一點可以肯定,新加坡一直是中國在南洋最重要的盟國。

原因很簡單,新加坡扼守着馬六甲海峽,而且威脅着巽他海峽與龍目海峽,相當於控制着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咽喉要道,而中國的基本防衛圈就在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上,也就必須控制這兩座大洋間的咽喉要道。

事實上,一直以來,新加坡獲得的軍事援助都是最高級別的。

在無償軍事援助之後,新加坡總能在第一時間獲得中國研製的最新式武器,而且採購價格相對低廉。

也正是如此,新加坡擁有整個南洋最精悍的國防力量。

雖然新加坡國防軍的兵力一直不多,最多的時候不到十五萬,最少的時候只有五萬,但是裝備質量之高,甚至不比中國軍隊差,而日常訓練強度也遠超過南洋其他國家,還經常派兵參與中國發起的戰爭。

正是如此,很多人都認爲,新加坡就是一個微縮型的中國。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不管怎麼說,新加坡不是戰敗國,而是大戰後出現的新興國家,因此中國對新加坡的軍事援助,表明中國在極力拉攏新興國家。

只是,戰敗國是一股不容忽視的龐大勢力。

更重要的是,中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在戰後的鬥爭,主要就集中在爭奪戰敗國上,似乎誰控制的戰敗國越多,誰的影響力就越大。

第77章 胸有成竹第376章 有備而來第70章 戰火第5章 明爭暗鬥第124章 轟炸機的剋星第190章 收手第68章 倒計時第6章 整裝待發第168章 創造機會第43章 大型化第205章 謹慎應戰第66章 主考官第175章 好消息第184章 大選第97章 秘密潛入第300章 艦隊出發第138章 讓步第330章 戰略冒險第163章 禍不單行第1章 當務之急第109章 冒險之旅第331章 支援乏力第165章 炮擊臘包爾第88章 最後的攻擊第126章 得手第154章 結局已定第263章 參謀長第482章 前進基地第539章 硬碰硬第90章 力挽狂瀾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432章 攻擊爲上第95章 情報天才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117章 僞裝第149章 主要目的第399章 欲蓋彌彰第148章 警報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575章 向東推進第501章 不堪用第9章 深入基層第499章 一鼓作氣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587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102章 覆滅第59章 永遠銘記第240章 下坡路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81章 遭遇戰第86章 隱患第541章 大潰退第481章 討價還價第218章 失之毫釐第173章 極限攻擊第423章 沒有目標第146章 主動權易手第83章 前仆後繼第158章 不可不戰第17章 戰略大師第263章 參謀長第389章 孤注一擲第584章 死衚衕第96章 關鍵一戰第117章 算計第126章 變局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第227章 常規軍備第309章 致命一擊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161章 超級戰巡第102章 搶先一步第293章 準備開打第340章 偵察干將第240章 下坡路第30章 始作俑者第295章 火速收場第95章 情報天才第188章 選擇第465章 喧賓奪主第35章 大部隊到達第3章 帝國之路第87章 生於憂患第237章 獨樹一幟第401章 將才第539章 硬碰硬第71章 恐慌第93章 特殊任務第105章 前途莫測第39章 海軍第一第131章 美國參戰第148章 勇闖鬼門關第179章 突擊第27章 冷眼旁觀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221章 垂死掙扎第242章 模棱兩可第492章 多用途
第77章 胸有成竹第376章 有備而來第70章 戰火第5章 明爭暗鬥第124章 轟炸機的剋星第190章 收手第68章 倒計時第6章 整裝待發第168章 創造機會第43章 大型化第205章 謹慎應戰第66章 主考官第175章 好消息第184章 大選第97章 秘密潛入第300章 艦隊出發第138章 讓步第330章 戰略冒險第163章 禍不單行第1章 當務之急第109章 冒險之旅第331章 支援乏力第165章 炮擊臘包爾第88章 最後的攻擊第126章 得手第154章 結局已定第263章 參謀長第482章 前進基地第539章 硬碰硬第90章 力挽狂瀾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432章 攻擊爲上第95章 情報天才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117章 僞裝第149章 主要目的第399章 欲蓋彌彰第148章 警報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575章 向東推進第501章 不堪用第9章 深入基層第499章 一鼓作氣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587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102章 覆滅第59章 永遠銘記第240章 下坡路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81章 遭遇戰第86章 隱患第541章 大潰退第481章 討價還價第218章 失之毫釐第173章 極限攻擊第423章 沒有目標第146章 主動權易手第83章 前仆後繼第158章 不可不戰第17章 戰略大師第263章 參謀長第389章 孤注一擲第584章 死衚衕第96章 關鍵一戰第117章 算計第126章 變局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第227章 常規軍備第309章 致命一擊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161章 超級戰巡第102章 搶先一步第293章 準備開打第340章 偵察干將第240章 下坡路第30章 始作俑者第295章 火速收場第95章 情報天才第188章 選擇第465章 喧賓奪主第35章 大部隊到達第3章 帝國之路第87章 生於憂患第237章 獨樹一幟第401章 將才第539章 硬碰硬第71章 恐慌第93章 特殊任務第105章 前途莫測第39章 海軍第一第131章 美國參戰第148章 勇闖鬼門關第179章 突擊第27章 冷眼旁觀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221章 垂死掙扎第242章 模棱兩可第492章 多用途